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斯大林

  • Stalin

    作者:Stephen Kotkin

    A magnificent new biography that revolutionizes our understanding of Stalin and his world It has the quality of myth: a poor cobbler’s son, a seminarian from an oppressed outer province of the Russian empire, reinvents himself as a top leader in a band of revolutionary zealots. When the band seizes control of the country in the aftermath of total world war, the former seminarian ruthlessly dominates the new regime until he stands as absolute ruler of a vast and terrible state apparatus, with dominion over Eurasia. While still building his power base within the Bolshevik dictatorship, he embarks upon the greatest gamble of his political life and the largest program of social reengineering ever attempted: the collectivization of all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cross one sixth of the earth. Millions will die, and many more millions will suffer, but the man will push through to the end against all resistance and doubts. Where did such power come from? In Stalin, Stephen Kotkin offers a biography that, at long last, is equal to this shrewd, sociopathic, charismatic dictator in all his dimensions. The character of Stalin emerges as both astute and blinkered, cynical and true believing, people oriented and vicious, canny enough to see through people but prone to nonsensical beliefs. We see a man inclined to despotism who could be utterly charming, a pragmatic ideologue, a leader who obsessed over slights yet was a precocious geostrategic thinker—unique among Bolsheviks—and yet who made egregious strategic blunders. Through it all, we see Stalin’s unflinching persistence, his sheer force of will—perhaps the ultimate key to understanding his indelible mark on history. Stalin gives an intimate view of the Bolshevik regime’s inner geography of power, bringing to the fore fresh materials from Soviet military intelligence and the secret police. Kotkin rejects the inherited wisdom about Stalin’s psychological makeup, showing us instead how Stalin’s near paranoia was fundamentally political, and closely tracks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s structural paranoia, the predicament of a Communist regime in an overwhelmingly capitalist world, surrounded and penetrated by enemies. At the same time, Kotkin demonstrates the impossibility of understanding Stalin’s momentous decisions outside of the context of the tragic history of imperial Russia. The product of a decade of intrepid research, Stalin is a landmark achievement, a work that recasts the way we think about the Soviet Union, revolution, dictatorship,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indeed the art of history itself.
  • 大元帅斯大林

    作者: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

    我在经过长期思考和犹豫之后开始写作这本书。斯大林经历的事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作为一个人十分复杂、矛盾而多面。   因此首先请读者注意两点。一点是在斯大林生前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许多事的评价往往过高,过分夸大、渲染了他的功绩;另一点是在斯大林去世后他这个历史人物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开始“声名狼藉”和“威信扫地”,这一过程至今仍在继续,其表现是把一切都说成一团漆黑,一无是处。   究竟真相如何呢?   为此不得不翻阅成堆的评价截然相反,大部分不客观、不公正的书籍、文章和研究著作。   在一些著作中斯大林是伟大的领袖、各族人民的父亲、英明的国务活动家,在另一些著作中他是嗜血成性的恶棍、有妄想狂心理的罪犯。   关于这些“传记”要指出的第一点是,所有无论是赞扬斯大林还是给他抹黑的人的做法,都是出于其意识形态的党性立场或派别信念。有些人无非是想通过谈“热点话题”来捞取钱财,只要有人付钱,他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来加以描绘。他们昨天还在写“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学位论文,今天却急急忙忙地大肆吹捧“自由经营活动”的好处。当年领袖的指示对于他们来说永远是指导一切的准则,而现在他们却断言,他没有任何理论和哲学,所做的只有镇压一件事。   应该对这一切加以分析。   我不打算分析、评价和描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整个一生和全部活动,只尝试阐述他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   我在写作《统帅》一书,特别是关于朱可夫元帅的三部曲时,仿佛是在为写作关于斯大林的书作准备。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的作用在涉及战争进程、做出进行重大战役的决策的各个战略问题上是头等重要的。他的决策是对还是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他的意见和命令是决定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把我关于朱可夫元帅的三卷本著作中涉及敌人行动的某些章节纳入本书中,而且多数情况下未作改动,事实上只补充了斯大林对敌人同一行动的反应。我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些章节作彻底的改写。   我在写作那几本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关于斯大林军事活动的一些材料和思考;此外,许多重要的将领同我的谈话以及数以百计的读者来信都不断建议我考虑着手写作关于斯大林的书。许多人认为,我以往的工作、所受的军事教育以及对档案的熟悉程度都使我做好了写作这本书的准备。赋予我力量的,不仅是我掌握了必要的材料,而且是因为我有着从1947~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在总参谋部工作的经历。   我并没有亲自接触过他,但多次见到过他,听过他讲话。我要告诉不了解我生平的人说:1941年我还是塔什干军校学员时因所谓的反苏鼓动和宣传被捕并被中亚军区军事法庭判刑(苏联刑法第58条第10款)。   侦查员问我的主要问题是:   “是谁给你诬蔑各族人民的领袖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任务的?”   我犯了这样的“罪行”,是因为我说过:   “不少人把列宁忘了,总是说斯大林、斯大林,而他在革命和国内战争年代里是次于列宁的第二位人物。”   侦查员说:   “你在军人中用这样的谈话散布怀疑情绪,破坏各族人民领袖的威信。”   在战前年代这是骇人听闻的刑事犯罪,许多人因这样的谈话而被处决。我还算走运,军事法庭“发了慈悲”,让我活了下来。   后来我去了塔夫达劳改营,伐过木,还去了远北,我几乎在那里葬送了性命。后来(1942年10月)我在给加里宁写信请求奔赴前线后去了惩戒连。大家都知道,在惩戒连里要用鲜血来赎罪。我在几次肉搏中活了下来,当时惩戒连只活下来几个人。接着是加里宁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的决定:   “……鉴于红军战士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卡尔波夫在与德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取消其由中亚军区军事法庭判处的刑期……1943年2月20日”   总之,我完全有根据感到因斯大林所受的委屈。但是……   我此前的几本书都是实话实说,在这本关于大元帅的书中我也不改变这一作风。我不以为斯大林辩护或谴责斯大林为目的。我将一如既往,客观地阐述一切。   关于本书的风格和结构简单说一下。   这里所说的一切都有严格的文献根据。也许有人以为文献和引文引用得太多,但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认为大部分读者不可能亲自阅读许多现有的、所谓的普通人难以弄懂的第一手材料。至于我同斯大林身边的人(朋友和敌人)的谈话,这些谈话记录(包括录音材料)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我的这些对话人已经离开了人世。   我对可能产生的认为引文和从各种著作中转引的材料太多的意见预先表示同意,我要说明的是,我想写一本比较全面的关于斯大林的书,因此收入了为老一代读者熟知而新一代读者不了解的斯大林生平和活动中的细节。   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并不追求史诗般的画面,因为这本书不是长篇小说或中篇小说,它是用由我和其他著名或不著名作者搜集到的斯大林事迹创作出的镶嵌画。我最关心的是创作出我们这位极为著名的同时代人生平尽可能全面的画面。   许多战争的参加者知道我在写作关于大元帅的书,于是给我寄来了他们的愿望和建议,告诉了我有关斯大林生平的一些细节。我满怀感激之情利用了这一切。   镶嵌画和其他体裁一样都有存在的权利。在这方面支持我的是别林斯基的一个看法:“在作家受史料和事实束缚、只需要设法尽可能忠实地再现这些事实的地方,似乎艺术(在艺术性方面)难有作为。但问题是,光是知识渊博不可能忠实地再现事实,这里还需要有想像力。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事实无非是砖头和石块,只有艺术家才能用这些材料建造起优美的建筑物。”   我作为斯大林的同时代人,亲自经历过这些历史事件,因此完全有根据对事件参加者的所作所为进行判断。在由几乎近百年的大量文献、事实、人物及其行为构成的这幅扑朔迷离的镶嵌画里,我认为我应该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向导”,一个对话者。   有些地方我详细地讲述了寻找文献的过程、目击者的叙述、事件的酝酿阶段或者我作的评论,这一切都是镶嵌画必要的氛围,它像空气一样填充在整个事件中间,不留下一点含糊不清、言犹未尽和模棱两可的地方。   我修改手稿用了五年时间,可以而且应该再花上一番力气,精炼语言,删去一些,补充一些。但是……根据读过这一手稿的朋友们的建议和好评我最终决定发表它。许多比我年轻的战友和作家先后离开了人世,而我也已经度过80年十分艰难的岁月,令人悲伤的意外也许会和我不期而遇。我非常希望(我不隐瞒这一点)能拿着这本书(我创作中最有分量的一本),在静静的书房里翻看,再一次同读者们一起走过不仅斯大林生活和工作过,而且我们老一辈也生活和工作过的20世纪最严酷、艰难和欢乐的年月。这也就是我们的生活。   还有最后一点。   我们在前线投入肉搏战,激励我们迎着子弹和死神冲向血肉横飞的战斗的不仅是“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的口号,鼓舞我们每一个人奋起的还有亘古以来的一个俄语词:“应该”!   我心中对自己说了“应该”这个沉甸甸的词,写作《大元帅》一本书时我充分懂得自己对读者和对历史背负了多么复杂和沉重的责任。
  • 斯大林(上下册)

    作者:(俄)沃尔科戈诺夫

    斯大林是前苏联的重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伟大时代锻造的伟大的人。他的名字在俄文中意为“铁人”,而他本人也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情感。站在权力巅峰数十载的斯大林,始终是一个复杂且难以让人骤下判断的人。他曾领导苏联红军摧毁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整个二战的局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他也曾制造大规模的政治肃反运动,为前苏联的那段历史蒙上重重阴影。他的内心始终孤独,一生都试图把自己的弱点转变为力量的标志,他的错误众所周知。他的功绩无可争辩。 本书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作者曾历任前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等要职。掌握大量前苏联政府的高度机密,从第一手资料和大量史料中截取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以无可争辩的历史真实和细致入微的近距离考察。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强大的领袖、一个剥落掉光环的人和一个真实可信的灵魂。 中央编译局资深专家联袂精心翻译,使本书在思想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等方面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斯大林传记版本之一。
  • 纵横捭阖

    作者:解力夫

  • 斯大林评传

    作者:列夫.托洛茨基

    1939年秋末,托洛茨基靠著书度日,并把写《斯大林评传》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他既是斯大林的政敌又曾与斯大林并肩战斗过多年,对斯大林以及克里姆林宫有着旁人无可比拟的了解,且因本书的写作而遭到暗杀。因此他写出的《斯大林评传》,其内容的可信性、其言辞的尖刻性就可想而知了,本书颇有参考价值。
  • 让历史来审判(上下)

    作者:罗伊·梅德韦杰夫

  • 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

    作者:(俄罗斯)叶梅利亚诺夫(Emejibrh

    斯大林两部曲的第一部。著名历史学家IO.B叶梅利亚诺夫在大量证明文件与当事人回忆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最杰出和最有争议的国务活动家斯大林的生活和事业中的一个个谜团。撇掉围绕斯大林的一次次造神与造魔运动的历史浮沫,作者以专业水准呈现给我们一个最真实的斯大林。斯大林的格鲁吉亚出身和他在教会中学的学业对他的性格的形成起什么作用?斯大林做过沙皇警察机构的暗探吗?斯大林怎样进入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层?列宁想卸去斯大林手中的权力吗?作者考察斯大林在政治上的“进化”过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什么斯大林总是在国家处于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时刻领导这个国家。
  • 斯大林

    作者:尤·瓦·叶梅利亚诺夫

    斯大林两部曲的第二部。著名历史学家叶梅利亚诺夫在大量证明文件与当事人回忆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最杰出和最有争议的国务活动家斯大林的生活和事业中的一个个谜团。撇掉围绕斯大林的一次次造神与造魔运动的历史浮沫,作者以专业水准呈现给我们一个最真实的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基洛夫会被杀害?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内部政治斗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伟大的卫国战争前后,斯大林在苏联领导层中起了什么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最真实的答案你都可以在书中找到。
  • 斯大林评传

    作者:托洛茨基

    《斯大林评传》:一部给托洛茨基直接带来杀身之祸的书。 当这部传记即将完成的时候,托洛茨基在书桌前被一把从脑后袭来的雪斧暗杀,手稿溅满血迹。苏联红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以生命为代价,为斯大林做了最重要的注脚。 一位苏联红军缔造者对斯大林的全面解读。 《斯大林评传》内容简介:1940年8月20日17时,托洛茨基的助手雅克松·莫尔纳尔走进办公室。他的真名叫拉蒙.麦卡德,真实身份是前苏联特工。他是来送修改的文章的。当托洛茨基接过打印稿,低头浏览时,雅克松猛地挥起雪斧恶狠狠地砸进托洛茨基的颅骨。翌日,托洛茨基不治身亡。 列夫·托洛茨基是列宁最亲密的战友,苏联红军的缔造者,第四国际领导人,所谓“托派分子”首领。当年,托洛茨基在苏共的地位仅次于列宁,是五人政治局委员之一,还是军事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多个要职。十月革命后的若干年里,托洛茨基与列宁的画像时常并列挂在一起;直到列宁病逝之前,苏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发言结束时都会高呼口号:“我们的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万岁!”带有书生意气的托洛茨基尽管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表现出过人的才华,但他孤傲狷介,自我欣赏,不擅长拉山头、搞帮派,不懂得人情世故,这使他遭到了其他政治局委员的共同反对而逐渐失势。1927年,因他极力反对斯大林的独裁政策,主张世界革命而被开除出苏共,1929年被驱逐出境,193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1938年,他在墨西哥与支持者创建了第四国际,与斯大林对抗。 在墨西哥流亡期间,托洛茨基以笔为矛,正本清源,对斯大林的真实面目予以了全面客观的解读,集中精力写作这部《斯大林评传》,也就是这部书稿直接为托洛茨基招来杀身之祸。据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超级刺客:20世纪政治谋杀追踪》一书披露,对托洛茨基下达谋杀指令的人就是斯大林。就在杀手对托洛茨基致命一击的时刻,托洛茨基惨叫着以惊人的毅力转身扑向凶手,他脑部喷涌的鲜血溅满了《斯大林评传》手稿,部分文稿浸透鲜血,粘连着,字迹模糊。因此《斯大林评传》实际上是编辑整理补充后按原样印刷的。正是原出版社的编辑以及托洛茨基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努力,才使我们今天能阅读到这本珍贵而传奇的书籍。
  • 斯大林传

    作者:【英】罗伯特·谢伟思

    罗伯特•谢伟思让读者无限接近斯大林。作者通过莫斯科尚未公开的档案、当事人的亲历证词以及私人收藏等,使斯大林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领域,在革命时期和战争年代等不同时期的形象逐渐清晰。谢伟思分析了酗酒的父亲和虔诚的母亲,格鲁吉亚血统,宗教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热情对斯大林造成的潜在影响,以此来阐释斯大林日后成为布尔什维主义激进分子、苏共领袖以及统治“暴君”的深刻内因,并进一步从斯大林的政治天赋、诗人气质中找到他崇尚权力、热衷报复、冷酷残忍的根源。 斯大林被神话了,也被歪曲了——这是罗伯特•谢伟思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权威且引人深思的结论。
  • 斯大林传

    作者:[俄]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琳娜

    本书详细介绍了俄罗斯领导人斯大林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两卷86章进行阐述。
  •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

    作者:[美]罗伯特•塔克

    本书是一部引入入胜的传记,讲述了斯大林的早年岁月以及1929年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上升到权力顶峰的历程……一部堪与伊萨克•多伊彻的托洛茨基系列传记相媲美的图书,开创了斯大林传记研究中人格结构分析的先河。 对本书的赞誉: 塔克实现了真正的突破……他的分析向原先模糊的历史角落投注了强大光线……他对斯大林人格结构的研究开启了一条光明的研究路径。 ——罗伯特•M.斯鲁瑟,《美国历史评论》 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关于这位20世纪显赫人物的成功的、全方位的传记。罗伯特•塔克的著作标志着这种状况的终结。 ——罗伯特•H.迈克尼尔,《俄罗斯评论》 一部引入入胜的传记,讲述了斯大林的早年岁月以及1929年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上升到权力顶峰的历程……一部堪与伊萨克•多伊彻的托洛茨基系列传记相媲美的图书。 ——乔治•切尼,《图书馆学刊》 多年的研究和反思将这部关于斯大林早年岁月的传记造就为一部真正的历史和文学杰作。 ——《外交杂志》 [这部书]看上去转变了斯大林研究的领域……塔克成功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经济事务,以及它们的争夺者。 ——迈克•拉特克里夫,《泰晤士报》(伦敦) 我对“精神分析史”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感兴趣。然而塔克的主题让人信服,因为他理解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他知道斯大林掌握权力不仅仅是源自他的党棍政治和马基雅维利式的狡诈,虽然它们看上去对他很重要。他对斯大林给予称赞,因为他评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以及他必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狄龙•奥莱里,《渥太华学刊》 读了罗伯特•塔克的书,我们现在更加理解在斯大林主义时代我们不得不经历的事件的起因。 ——米哈伊尔•科里亚科夫,《新俄罗斯言论报》(纽约)
  •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作者:沈志华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本)》第一章讲述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变化,重点在斯大林的对华政策和对朝政策,说明在保障苏联的远东战略利益的条件下,斯大林希望东北亚地区保持稳定状态,以维持根据雅尔塔协定所形成的国际体系和地缘结构。 第二章讲述中苏同盟建立特别是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过程,重点在于说明,中苏条约谈判的结果与以往人们的理解不同,主要不是毛泽东在莫斯科受到了冷遇和屈辱,而是斯大林被迫对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这一让步,将导致苏联失去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使其在远东乃至亚洲的战略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开始改变了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第三章讲述朝鲜战争爆发的全过程,主要是斯大林对金日成想要用武力方式统一朝鲜半岛这一计划从反对到支持的转变过程。与第二版夹叙夹议的写法不同,这里的重点首先是对历史过程的叙述,而在最后一节集中讨论斯大林同意和支持金日成的决策动机。这一节完全是新写的,分析了以往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所作推断的逻辑漏洞或史实错误,并进一步论证了笔者自己的推断——斯大林同意发动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保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 第四章讲述中国出兵朝鲜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的背景把这一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出兵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由于条件变化而导致的毛泽东所设定的行动目标的变化。同前一章一样,这里的重点也是历史叙事,而在最后一节集中讨论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动机。从条件和目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决策动机是多重的,并且有所变化,既有表面的,也有内在的,有的是临时处置,有的则贯穿始终。从总体上讲,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保持中苏同盟的有效政治态势,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新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这一节基本上也是新写的。 第五章讲述中苏同盟在战争中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战略决策层面中国与朝鲜之间发生的诸多分歧和矛盾中,斯大林都支持了毛泽东,这说明毛泽东的出兵决策实现了其根本目标。因此,这个决策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 余论讨论中国在1951年初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的问题。这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意在说明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性失误并不在于出兵朝鲜的决策,而在于没有适时收兵,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并因此付出了本来可以避免的过于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