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和人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作者:梁晓声

    【关于中国,关于社会,梁晓声二十年思考结晶。作家龙应台隆重推荐!附赠精致书签! 】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本书特色】 ☆ 二十年思考结晶,超值收藏:著名作家梁晓声思想随笔精选,收录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 ☆文学界“异数”,大人文情怀:梁晓声是文学界的“异数”,他的文字兼具作家、思想者、民生问题观察员三个维度,质朴,淡泊,犀利!梁晓声是中国少数敢说真话的作家之一;作为政协委员,他为百姓疾苦拍过桌子。他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为平民代言,思考国家责任,呼唤社会良知,让读者看清社会真相! ☆ 附赠精致纪念书签:最深刻、纯粹的思想随笔,随书赠送精致纪念书签一枚,精彩不容错过! 【评论推荐】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 龙应台 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 ——评论家、文化学者 张颐武教授 鲁迅、巴金和沈从文等作家继承的都是契诃夫的传统,而梁晓声是个例外,梁晓声继承的是高尔基的传统。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教授 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禀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始终高扬着人文主义的旗帜,他从不因为所谓纯文学的原因而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吴义勤教授 作家分两类:一类服务于社会,一类服务于心灵。而用心灵发展出的智识,又反哺于社会,或从社会发展出的智识,透浸于心灵,则是作家应物的本事。梁晓声有他那一代的作家的显著特点,既勤奋又悲悯,在社会与心灵的总作用下,替我们发声,这是尤为要致以敬谢的,我为其常识与智识所感动。 ——《新周刊》主笔 胡赳赳 生活中的梁晓声或许是个乡愿,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 如果一个民族完全陷于理想主义的狂热当中,那实在是太天真了,但是如果在一个民族当中,完全找不到理想主义的痕迹,那又实在是太堕落了,所以我想在今天我们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当中,我们身边还会有像梁晓声先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我们所有年轻人的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凤凰卫视• 世纪大讲堂》 我深为梁晓声的骨气和血性而感染……在为梁晓声不泯灭的良心叫好的同时,也不由使我为之一震:原来中国有血性的好人还没死绝!! ——经济学家 巴俊宇 喜欢梁晓声的思考,很深刻。从他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很多思想给人启发。 ——普通读者 好运08
  • 与之言集

    作者:钟叔河

    《与之言集》为钟叔河历年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发表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部社会文化评论集。文本均据当时报刊发表的原文,因发表前多未经本人过目,故此次作了必要的订正。访谈的范围相当广,虽然很多都是从编书谈起。《走向世界丛书》和新编重印周作人著作,本来都是震动和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书。它们的酝酿和产生,它们遇到的坎坷和曲折,反映了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人事的浮沉和编者的心迹。答问谈得很细,涉及很宽,也很少隐饰。采访的题目本不限于书,答问的内容更不限于题目,有时像口述自传,有时又在谈古论今。比如他对“蔡伦造纸”和“郑和航海”的质疑,自幼阉割入宫的太监,怎么会懂得造纸和航海?对作家办书院、大学生读经的不看好,说书院从来不是作育士大夫的主渠道,说只有三家村学塾才读《三字经》也读不出人才。……
  • 国外50部经典纪录片

    作者:桂清萍

    《国外50部经典纪录片:品味世界百年的光影波动》主要内容:“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是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的名言。长达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一部部光彩熠熠的纪录片经典之作,成就了世界纪录片发展的完美曲线。《国外50部经典纪录片:品味世界百年的光影波动》精心挑选了50部震撼心灵的经典国外纪录片,展示世界著名纪录片大师的经典作品与人生历程,为读者全新奉献受益终生的传世典藏。
  •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作者:刘香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一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 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 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抓住了多重矛盾的幽默与讽刺,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有趣而难以捉摸。这个集子使得刘足以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比肩。” ——夏伟(Orville 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国部负责人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