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国教育

  • 修身老课本(全二辑)

    作者:方钧

    《修身老课本(套装全2辑)》内容简介:修身教育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国初期。当时的编写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培育儿童的品性,使他们懂得自爱、自立、自助、自治的道理,了解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应尽的责任,鼓励进取的志气,并指导实践生活。 在选材上,本套修身课本博采众长,以“诚”为宗旨,从学校、家庭、自身、社会以及国家五个方面,采用德目主义和人物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编写。所谓德目主义,是把人类道德经验概括为德育内容,罗列成各种“德目”。人物主义,则是将中外著名的道德典范人物的故事,选编成具有德育价值的课文。 本套修身课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现代公德意识的培育,采用温故而知新的圆周法编写,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课文内容紧贴近代国民道德要点,从儿童生活环境出发,不好高骛远,非朴实可贵。 本套《修身老课本》系列,是经过重新整理编辑的,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新式修身教科书》原书手写书法、一课一图的风格和全部内容,还附有简体对照版和现代白话文翻译,力求让学生从中感受传统道德的浸润,树立修身的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
  • 民国小学生作文

    作者:瞿世镇 董坚志等 编纂

    《民国小学生作文》让我们看到了白话文在社会普及时的形态。 这个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读着这些小学生作文,真是明白如话,简练、干净、真实、亲切。这些孩子(当然,他们其实是我们的父辈),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多数作文都是在说具体的事情,通过这些事情,来表达情感或阐述道理;情感是真实的,道理也是他们真心赞同的道理。 现在小学生作文中最大的问题,是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所谓“主题明确”的要求。写议论文和一些应用文,固然要有主题,主题应该明确,但并非每种文体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写一件事情,能把这件事情表述清楚;写一个人物,能把这个人物叙述生动;表达情感,能够把情绪表达充分。写这些,都不是讲道理,也就是说可以没有主题。 ——赵长天(《萌芽》杂志主编 336篇优秀小学生作文,并配有精美木刻、石印插图近108幅。以内容和体裁分为看图、写人、写物等类别;编辑顺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当的生字词注释,阅读起来轻松易懂。 以作者的教育程度和年龄来说,这些作文达到了很高的写作水平;以作文内容来说,涵盖了民国时期少年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作文体裁来说,包括了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等几乎所有常见文体。总之,它们是民国小学生作文的一个缩影,基本反映了白话文应用初期的小学生作文风貌。
  • 消逝的燕京

    作者:陈远

    燕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仅仅存在了33年,但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对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开明国文讲义(上下)

    作者: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

    长期以来,开明书店对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另一重大贡献,那就是开明同人对中小学教育的关心,在一系列优秀的开明语文教材中,《开明国文讲义》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种。 首先,《开明国文讲义》的编纂者都是一时之选。夏丏尊是著名散文家、翻译家,叶圣陶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宋云彬当时是开明书店编辑,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陈望道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加盟。这四位名家联手为青少年编纂这样一部语文自学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创举。 其次,《开明国文讲义》是民国时期对语文教学的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索。这部教材立足于青少年读者的自学,一百四十余篇选文按文章体裁由浅到深,由此及彼,于平实中体现创意。青少年读者只要认真自学,勤于思考,就能学会阅读和写作的一般方法,掌握简明的中国文学史常识,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在大学和中学语文教育界重新审视、热烈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今天,重印这部《开明国文讲义》是富于现实意义的。中学语文教材的编纂者可以从这部教材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萌生编纂21世纪语文新教材的灵感;中学语文教师则可以从这部教材中领悟如何选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何培养中学生对语文课文特别是文学的鉴赏力;更重要的是,广大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在校中学生可以借阅读这部教材开阔视野,激发对活泼的而不是呆板的、生动的而不是教条的语文的兴趣。 《开明国文讲义》对当年的青年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自学读物。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也一定会成为上佳的课外读物。
  • 民国衣冠

    作者:岱峻

    ★余英时、王汎森、王明珂、罗志田 热诚推荐 ★许倬云 感慨作序:读了岱峻先生的大作,既感亲切,又多感慨。这本书中的故事,在我而言,犹如家乘。 ★百余幅珍稀照片再现学人风采,第一手资料讲述家常琐事、私情恩怨,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 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 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