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清末

  • 声色晚清

    作者:蔡登山,柯基生

    作者擅长清末民初掌故,著作颇丰。本书是他的最新力作,以晚清名伎杨翠喜为主线,追溯"声色"与晚清各界的复杂关系,包括政界、商场、文坛等等。全书史料丰富,描述细腻,不啻晚清社会一幅别样的历史横断面。 ——陈子善 历史的真实在于细节。随着新的照片、档案、日记的发掘,这本书对许 多事件和人物做了重新梳理,对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进行了重新考证。晚清时局和人物在本书中得以进一步廓清其面目,值得每一位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一读。 ——姜鸣 蔡先生这本书虽以北里中人贯串始终,却与“摹绘柔情、敷陈艳迹”之作迥异其趣。其实,我总觉得寥寂的沧桑与历史的幽微方是蔡先生用意所在。而或因如此吧,其楮页间才不尽是旖旎的曲中风月,更有幽深的阙下风云与帝国颓然倾圮的凄凉风致。 ——董伯韬 本书是蔡登山先生的新作,作者采用类似纪录片的方式,分章来叙说光绪三十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中《一代名伶》《绝世金莲》两章由研究金莲专家柯基生医师书写,有其精辟论点,同时他将其珍藏数十年的杨翠喜照片首度公开。 作者从照片中去解读杨翠喜及其与“丁未政潮”的关系,牵引出袁世凯和奕劻、瞿鸿禨和岑春煊两大派系之间的政治交锋,展示了立宪派与革命党人的政治版图。摒弃游谈之雄、好为捕风捉影之说,追本溯源,详加考辨,在翻阅大量诗词、书信、奏折、晚清笔记、报刊、回忆录的基础上,对晚清政局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梳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现场。
  • 湘军(上下册)

    作者:王纪卿

    《湘军 (上下册)》是第一部全面而深入的湘军通史,湘军作战历程全记录首次面世。自1851年起,湘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战太平、镇捻军、平西北、复新疆、兴军屯、办洋务、抗法国、拒日冠,直到1894年的牛庄之役,湘军全军覆没,一段历史风尘跃然纸上。作者着力于真再现湘军将帅的作性,拓摹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十多位清末名臣,发掘已被历史烟尘湮没的上百位湘军将领。湘军的成败得失以及清王朝的国运兴衰,作者尤为关切。作品气势恢弘,布局严整,叙事井然,分析恳切,雅俗共赏,堪称佳构。金戈铁马,一段湘军的铁血历程。
  • 溥仪藏宝录

    作者:景旭枫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逼离宫,逃往天津。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安排下,潜往伪满洲国做傀儡皇帝。 1934年,溥仪卫队护送一批秘密物品运出长春,路上遭遇日军拦截。溥仪卫队全军覆没,随行物品——神秘的盒子被日军缴获。日本人称之为“一间堡事变”。 溥仪一生,有过两次复辟机会。 一次是世人皆知的“丁巳复辟”。1917年,张勋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坐上龙椅。但他只坐了12天,就被赶下了台。 此后溥仪一直寻找再次翻盘的机会。1932年,溥仪虽然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实际上只是权宜之计。两年后,他试图利用藏有大清皇家宝藏秘密的宝盒——“觐天宝匣”复辟清朝。这个宝盒是他从宫中带走的唯一宝物,里面藏着富可敌国的巨额宝藏,足以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时间,溥仪、日本人、土匪都为这个宝盒剑拔弩张…… 翻开本书,了解末代皇帝溥仪与日本人之间围绕这个盒子展开的,长达半个世纪的争夺战。
  • 清亡启示录

    作者:马勇

    编辑推荐: 百年前的一百天,如何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 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又如何决定了中国此后的走向 那被妖魔化的晚清十年,真面目究竟为何? 更重要的是,这个危机启示了什么? 马勇做过古代史研究,做过儒家经学史研究,最终兴趣点却落在晚清70年。他一方面对此前的主流研究充满疑惑,一方面觉出现实与百年前的诸种关联,认为有必要从来路中寻出答案。 怀着一份对先人的温情与理解,他重新讲述 100年前的历史。 ——《独立阅读》 内容简介: 《清亡启示录》讲述了一个王朝为何会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历史无法遗憾,也不必惋惜,走过的就是走过了。只是一百年后回望大清王朝,特别是分析这个貌似强大的王朝为什么在一场危机面前不堪一击,这个过程究竟有哪些教训可以汲取?这是这本《清亡启示录》探究的问题。 2012是清帝退位的100周年,《清亡启示录》重点叙述分析了清朝最后十几年走过的路,从1894年开始的维新时代到1901年开始新政到之后的君主立宪预备,清廷挣扎着改革,以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然后最后清廷的几个失误使得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最终使得大清走进历史。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五卷)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

    本书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小说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随便拿人开心”,而是在其中寄予了“一番惩劝之意”。这种“惩劝”批判了当时把“从前的礼教纪纲、廉耻道德,全都变得一点影子没有了”,同时又对晚清政治的腐败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王朝覆亡的教训进行了历史的清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虽为稗官野史,但事必有据,人必有名,正可填补正史之不足,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 海上花开

    作者:韩邦庆

    《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张爱玲全集09)(2012年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海上花列传》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本。《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张爱玲全集09)(2012年全新修订版)》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作者以看似不动声色的笔墨,描写了当时贫富悬殊、贵贱分明的社会生活画面。
  • 瀛台泣血记

    作者:(清)德龄,秦瘦鸥

    《瀛台泣血记》比较详尽地记述了清朝光绪皇帝推行变法、力图振兴的一生。光绪,这一位中国历代最不幸的天子,这一位久已给人产怪冤苦地误认着的国王,当地诞生的时候,就带来了一串不祥的预兆。而他托身的所在,偏又是迷信力最深最强的所在。及至他长大以后,又给许多无可违抗的礼节和习惯紧紧地束住了,不让他有一些自由的机会。他的一生简直是无数互相连贯的悲剧。
  • 紫禁城的黄昏

    作者:(英)庄士敦

    《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1912年至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通过对事件的记述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政治上的复辟主张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