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邓小平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作者:邓小平

    本书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编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的两本文选,在以后出第二版时将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 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
  • 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作者:赵晓光,刘杰

    《邓小平的三落三起》告诉你的,不仅仅是邓小平如何“三落三起”,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为什么他能够”三落三起”。因为他政治生涯中著名的"三落三起",西方媒体称他为"打不倒的小个子"。患难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能显示一个人的大智大勇。
  • 邓小平改变中国

    作者:叶永烈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是中国当代最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 中国传记文学著名作家叶永烈,走访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及见证者,以大量翔实生动的材料回顾了1978年前后的党内斗争和政治事件,描述了诸多开国元勋及政治领袖在不同思想下所展开的政治斗争,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疑团。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是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 邓小平在1976(上下)

    作者:青野,方雷

  • 邓小平年谱

    作者:冷溶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ISBN:9787507316773,作者:冷溶,汪作玲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 我的父亲邓小平

    作者:邓榕

    “文化大革命”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场内乱,是一场浩劫。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岁月中,邓小平两次被批判打倒,历经磨难。本书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迭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和他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和理性的思考,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诸如,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批判和保护,邓小平同林彪、“四人帮”的坚决斗争,邓小平对儿女的亲情和关怀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胆识,以及与普通人一样的儿女情怀。 本书装帧考究,印制精美。全书39万字,插有珍贵照片130多幅,多数为首次发表。随书附赠光盘(CD-ROM)一张,由著名播音员播录灌制,可通过电脑视听,是一部极具特点的可读可听的书。
  • 邓小平传

    作者:理查德

    《邓小平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作者:邓小平

    这本文选收收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六五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章、讲话,共三十九篇。多数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邓小平同声的这些著作,集中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主要言论,反映了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十七年这几个历史时期,对军事、政治、经济、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的这些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对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中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作者: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套装全3卷)》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六五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章、讲话,共三十九篇。多数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著作,集中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主要言论,反映了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十七年这几个历史时期,对军事、政治、经济、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贡献。他的这些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对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中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作者: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ISBN:9787010020693,作者:邓小平著
  •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作者: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平装)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编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的两本文选,在以后出第二版时将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文字整理,许多篇根据记录稿增补了重要内容。
  • 邓小平画传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邓小平画传》图文并茂,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全书约30万字,收入 1266幅图片,其中许多图片是首次公开发表,还收入了邓小平同志的部分手迹和珍贵的档案、文献资料,加上翔实的图片说明,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伟大光辉、波澜壮阔的一生。 《邓小平画传》设置了“在法兰西的艰苦生活”“战斗在太行山上”“千里跃进大别山”“领导全面整顿”“伟大的历史转折”“主持起草历史决议”“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两大问题”“南方谈话”“退休生活”等88个章节和56个故事,展示了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学、党建等方面作出的伟大贡献,特别是着重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阐发的重要思想理论观点。
  • 邓小平改变中国

    作者:叶永烈

    《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的全景记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并未立即走上发展的轨道,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时间是中国当代最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在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转折过程中,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充分发挥了他的大智大勇,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摆脱长期“左”的错误束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进程,挽救了中国,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众多历史事件,叶永烈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收集资料、查阅文献,披沙拣金、去伪存真撰写了这部历史巨著,真实记录了从“文革”结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描述了参与其中的诸多重要人物,展示了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从粉碎“四人帮”落笔,详尽记叙了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与极左路线的斗争,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召开等历史事件。《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具有极高的可读性,是一部深具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在这本最新修订的《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中,作者新增了大量材料,吸收了2008年至今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加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政治交锋的台前幕后,值得阅读和收藏。
  •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最新版图文本)

    作者:高屹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最新版图文本)》内容简介: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说:“邓小平的长期革命生涯一直使传记作者们觉得不可思议:有过在战争和革命中冲锋陷阵的辉煌经历;有过了不起的政治胜利;有过屈辱的下台;也有过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不幸。运用保存实力的手法和足智多谋的恢复能力,这位身高4英尺11英寸、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不仅靠忍耐挺过了难关,而且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七十多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曾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强,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更加走向辉煌。他的人生历程给人们留下了一部厚重的20世纪历史教科书。《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一书作者高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是邓小平研究专家,《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作者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等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伟大的一生。
  •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作者:余玮 吴志菲

    邓小平最后一次是如何艰难复出的?“南巡”途中邓小平有哪些难忘的历史细节?邓小平两个成为遗愿的心愿最终实现了没有……日前,由新华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推出的《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生活与家庭的实情一一进行了披露。作为改革开放30年献礼书,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 两位作者余玮和吴志菲采访了大量有关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或知情人,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生平与思想,书中不少史实系首次披露。 此书是国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讲述了邓小平最后一次是如何艰难复出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是如何取得领导地位的、改开放政策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如何退出政治舞台的、香港回归谈判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起了哪些关键作用、南巡途中邓小平有哪些难忘的历史细节、晚年邓小平生活上的开心事究竟是哪些、亲人所见证的邓小平临终时刻为什么让人心碎、邓小平的两个遗愿最终实现了没有…… 书中记述了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委和真相,融实景再现和历史回忆于一体,展现了邓小平是伟人也是凡人的两个侧面,特别是讲述了邓小平风趣幽默的性格和他的饮食起居、娱乐爱好以及与家人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全书用人格魅力贯穿始终,加入了作者亲自采访的真实感受,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到:历史因伟人而精彩,伟人因真实而感人。
  • 邓小平传

    作者:乌力·弗兰茨

  • 邓小平自述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

    邓小平自述,ISBN:9787506548106,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著
  • 我的父亲邓小平

    作者:邓蓉

  • 邓小平改变中国

    作者:叶永烈

    本书真实反映了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或与这些事件有关的某些人物,诸如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摆脱长期的“左”的错误束缚,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尤其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 本书是关于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全景记录。 中国如今的欣欣向荣的盛景,都源于那个时期的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在两年的时间内,又发生了多少故事,鲜为人知? 邓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终被确立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虽不是刀光剑影,却也是跌宕起伏,悬疑丛生。
  • Deng Xiaoping

    作者:Alexander V. Pantsov

    Deng Xiaoping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s a youth and rose in its ranks to become an important lieutenant of Mao's from the 1930s onward. Two years after Mao's death in 1976, Deng became the de facto lead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rime architect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Abandoning the Maoist socio-economic policies he had long fervently supported, he set in motion changes that would dramatically transform China's economy, society, and position in the world. Three decades later, we are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and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And while it is essentially a market econom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 and his successors ensured the continuation of CCP rule by severely repressing the democratic movement and maintaining an iron grip on power. When Deng died at the age of 92 in 1997, he had set China on the path it is following to this day. Alexander Pantsov and Steven Levine's new biography of Deng Xiaoping does what no other biography has done: based on newly discovered documents, it covers his entire life, from his childhood and student years to the post-Tiananmen era. Thanks to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Russian archives containing massive fil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authors present a wealth of new material on Deng dating back to the 1920s. In a long and extraordinary life, Deng navigated one epic crisis after another. Born in 1904, Deng, like many Asian revolutionary leaders, spent part of the 1920s in Paris, where he joined the CCP in its early years. He then studied in the USSR just as Stalin was establishing firm control over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H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oubled decades of the 1930s and 1940s that were marked by civil war and the Japanese invasion. He was commissar of a communist-dominated area in the early 1930s, loyal henchman to Mao during the Long March, regional military commander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finally a key leader in the 1946-49 revolution. During Mao's quarter century rule, Deng oscillated between the heights and the depths of power. He was purg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ly to reemerge after Mao's death to become China's paramount leader until his own death in 1997. This objective, balanced, and unprecedentedly rich biography changes our understanding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moder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