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哲学、思想

  • 现代政治分析原理

    作者:燕继荣

    《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在研究政治学知识体系、分析概念、方法与理论基础上,界定政治分析的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介绍其各种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等。
  • 西方政治学说史

    作者:浦兴祖

    内容提要 本书概述了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19世纪西方政治学说 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脉络清晰,内容精练,语言流畅,对其 中主要人物及其思想的概括介绍和评价恰当,并且在叙述中 注重结合其时代背景和生平,有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西方 政治学说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西方政治学说史是大专院校政治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 课,本书篇幅适中,基本内容稳定,在对人物及其思想的评述 中,适当融人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比较适合作为高等院校 教材。
  • 正义一元论

    作者:沈阳

    权利与权威的双向博弈:“利维坦困境”的政治学源起 / 1 一、争论纷呈的霍布斯政治哲学 / 1 二、利维坦的基础:安全与恐惧的本能 / 3 三、利维坦的乌托邦:维护臣民的自由权利 / 8 四、利维坦的困境:秩序非牺牲自由不可吗? / 15 五、霍布斯与宪政民主体系及其国家观 / 22 性的欲望与宪法权利:对消极自由的“开放社会”检视 / 24 一、被性欲书写的自由历史 / 25 二、性欲究竟是哪一种自由? / 28 三、前、后现代派“程度深刻”在哪? / 31 四、宪政民主社会如何反对“乱伦”? / 33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论美国的民主》的法社会学阐释 / 38 一、基督教文化情境中的近代西方自由主义 / 39 二、中庸性审慎与决断:“开放社会”政治与宗教的渗透式分立 / 43 三、法政系与启蒙系的分野:多数暴政的另一层预止之道 / 50 四、有教堂的“开放社会”: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57 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 / 66 一、西方法政理论的逻辑起点:基督教律法与恩典的整全关系 / 67 二、“开放社会”的伦理结构:善一元论与正义一元论的分野 / 74 三、公民不服从催生政教分立:新教改革塑造法政国家体制 / 79 四、教会动员推动全民训政:共同信仰引领公共操练 / 91 五、对伯林多元论的一个反思:一元多样主导下的多样格局 / 99 正义的历史性、层次性与小共同体经验 / 108 一、基督徒千疮百孔的政治参与史 / 109 二、“一体化的法学”叙述背后的正义一元论 / 115 三、?萑?“罗素悖论”的多元主义叙述 / 119 四、知识分子如何对待小共同体的价值诉求 / 123 从显性道德到隐性道德:“朱学勤困境”的法哲学分析 / 128 一、专制极权制度的不道德与宪政民主制度的道德 / 128 二、从“两种自由”的中庸到“两种道德”的区分 / 132 三、政治生活中显性道德转变为隐性道德的几种路径 / 135 四、转型中国法治与道德整全关系的建构与文明困境 / 145 正义一元论的多路径衍变:法治认同立体培育之分析 / 149 一、一元主导的多样格局:没有终结的历史进程 / 150 二、主义信仰小共同体化:公共取向的理性过滤 / 158 三、问题意识和层次意识:转型时代的法政思维 / 170 四、当代法治的立体培育:司法正义的全民共识 / 179 市场自由、社会公正与司法正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正义一元论 / 193 一、小共同体体系与资本主义发展:法学家对社会学家的一段学术批评 / 194 二、劳工阶层抗争与资本的文明化:公正评价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及运动 / 203 三、自主交叉性小共同体与公正的可落实:市场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互动 / 214 四、何种法律体系最适合于市场经济体系:信仰法治正义一元论的政治原则 / 223 五、宗教文化与市场选择的一种对应关系:为何我们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 / 230 从民本想象到正义建构:中国现代性变迁的双重困境分析 / 236 一、民本想象:古代中国的千年之梦 / 236 二、儒家体系:德性正义与自相似性 / 241 三、司法正义:说是民本,看似人本 / 251 后 记 / 259
  • 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

    作者:何俊 编

    余英时是当代最具影响的史学家之一,他从史学的立场去认识、诠释中国历史与思想的独特传统及现代价值,试图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更新与重建奠定历史和思想的基础。余英时秉持独立而开放的精神,饱含中国文化的情怀,以几十年宏博精深的著述探索融贯中西、化传统为现代的中国人文研究之路。唯其著述宏富,亟需一部编选精当、足资导引的文选,何俊教授编选的《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正是这样一部著作。
  • 保守主义 (修订第三版)

    作者:刘军宁

    保守主义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思想体系,原本没有严密一致的学说系统。其中的各个版本之间,也有很多的争议,甚至在基本价值观上也有分歧。 刘军宁的《保守主义》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保守主义思想的经典作品,但和教科书或一般学术读物截然不同的是,本书不是包罗万象、囊括各个版本保守主义学说的汇编,而是侧重其中的某些主流观点和作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主张。
  • 保守主义

    作者:刘军宁

    保守主义是一个十分松散的思想体系,没有严密一致的学说系统。其中的各个版本之间,也有很多的争议,甚至在基本价值观上也有分歧。很显然,本书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囊括各个版本的保守主义的学说汇篡,而是侧重其中的某些主流观点和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主张。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作者:王亚南

  • 财产·法律与政府

    作者:(法)巴斯夏

    即使是那些怀疑巴斯夏作为经济学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的人也会同意,他是一位天才的政评作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称他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经济新闻记者。"为了介绍现在您手头这本收入了他写给普通公众的最成功的文集,我们倒是很乐意承认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同意熊彼特对巴斯夏的苛评,他说"他不是一位理论家",但这一点却也并不足以抹杀他的地位。在其非常短暂的写作生涯快要终结的时候,他确实曾经想为他的一般的概念提供一种理论上的论证,但他最终没有讨得专业圈内的欢心。如果一位针对公共事务仅仅撰写了五年评论,然后在绝症迅速地侵袭他的时候,在几个月时间内,为自己截然不同于既有学说的论点进行辩护,而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可能真的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然而,人们可能会问,恐怕不会仅仅是他年仅49岁时就英年早逝才使他没有取得更大成就。但是,他那雄辩的著述当然证明,他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具有洞察力,也具有把握事物本质的天赋,而这按说是能够为他提供丰富的材料,从而对科学作出真正的贡献。 证明这一点的再好不过的例子,就是收入本书第一篇、他那著名的《政治经济学中什么是看得见的什么是看不见的》。从来没有人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就清楚地揭示了理性经济政策的关键难题所在,我还想加上一句,也为经济自由给出了决定性的论证。正是因为他把整套这种观念浓缩为这么几个单词,所以我才在上一段中称他为"天才"。他围绕这句话组成的一篇文章,就清楚地阐明了一整套自由至上主义的经济政策体系。这句话尽管只是头一篇文章的题目,实际上它是整本书的一个提纲挈领。巴斯夏在反驳他那个时代流行的谬见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阐明了其含义。我后面将会提到,尽管他所驳斥的那些看法,今天只是穿上了一件更为复杂的外衣,但其实质自巴斯夏以来,并没有根本改变。不过,首先我想就他的核心观念的一般含义多说几句。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政策措施的当下的和可以具体地预测得到的效应判断这些政策,那么,我们就不仅仅不可能实现某种可以维续的秩序,还将必然一步一步地丧失自由,从而阻止了比我们的措施所可能产生的后果更好的东西之出现。自由对于各不相同的个体充分地利用只有他们自己了解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我们限制他们以自己乐意的任何方式服务于其他人的自由,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已然阻止了什么样的有益的行动。而所有的干预行动,就正是这样的限制。当然,这些干预行动总是许诺要达到某些明确的目标。只有在完全阻止一些个体的某些不为人知的但却有益的行动的时候,政府的这类行动才能每次都达到其事先预见到的直接结果。其后果就是,如果这样的决策一个接一个,并且不受对作为一种普遍原则的自由的忠诚的约束,那么,我们必然会在几乎所有方面丧失自由。巴斯夏把选择的自由看作是一种道德原则,决不能出于权宜的考虑而牺牲自由,这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假如只有在废止自由的具体损害能够被明确指认出来的时候才尊重自由,那么,自由的任何方面就都不是不能废止的了。 巴斯夏对他那个时代谬种流传的观点予以迎头痛击,今天,很少有人再像当时那样那么天真地使用那些论证,但我请读者不要自欺欺人,以为同样的谬论在当代经济学讨论中已经销声匿迹了:今天,那些观点只不过是以一种更为复杂的形态出现,因而也更难察觉。读者如果逐渐认识到以更简单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这些大量谬误,那么,当他看到从那些看起来更为科学的论证中得出的同样的结论,至少就会更为小心。当代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是用那些最日新月异的证据来论证那些十足错误的见解,这些见解的魅力非常之大,因为从它们那里推论出来的定理太令人愉快或者是太方便了:支出是好事情,而储蓄是坏事情;浪费有益,节约会伤害广大群众,钱掌握在政府手里,要比掌握在民众手里更好一些;保证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是政府的职责,等等等等。 在我们这个时代,所有这些想法仍在大行其道。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巴斯夏在驳斥这些看法的时候,有整个专业经济学家队伍都站在他一边来反对利益集团所使用的那些流行的俗见,而今天,同样的看法却是由某种极有势力的经济学派,用门外汉根本就不懂的、给人印象深刻的词汇提出来的。在这些谬论中是否有某一点,人们原本以为巴斯夏已经将其一劳永逸地驳倒了,恐怕再也难以见到其复活了?这一点还真成疑问。我不妨举一个例子。在巴斯夏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寓言《蜡烛制造商抗议太阳竞争的陈情书》中讽刺说,应该禁止房子上安装窗户,因为蜡烛制造商的繁荣会给所有人带来好处,然而,法国一本颇为有名的经济学史教科书的最新版上却为这篇文章加了一条脚注:"必须注意到,按照凯恩斯关于不充分就业的假设,及乘数理论,严格地说,蜡烛制造商的说法是完全成立的。 有心的读者将会注意到,巴斯夏驳斥了那么多我们似曾相识的经济学万应药,不过,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危险他却似乎没有预料到。尽管他也批驳了他那个时代信用问题上的种种奇谈怪论,不过在他那个时代,由政府赤字造成直线上升的通货膨胀,却不是太大的危险。在他看来,支出的增加必然立刻导致要加捐增税。原因就在于,在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人,只要一生经历过一次大的通货膨胀,就再也不会容忍货币持续贬值这样的事再发生。因此,如果有读者看到巴斯夏觉得需要反驳的那些很简单的谬误之后有一种优越感,那他应该记住,就某些方面而言,一百年前的那些人其实比我们现在的人要明智得多。
  • 自由的言说

    作者:徐友渔

    本书是作者的第三部自选文集,收录的全是1997年以来的文字,其中大部分发表于1999年。这是一个关心中国历史走向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末的言说,也可以说是世纪之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