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李辉
-
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
本书选择了一些我们看来与本世纪有关的历史、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话题,分别与某个被选择的对象——学者、专家、作家等——进行个人间的对话。我们相信,来自知识界不同的声音,会呈现日益深入和多样化的历史思考的现状。这将帮助人们认识即将过去的世纪,更加清醒和从容地走进新的世纪。 我们更愿意读者会与我们一样,以一种特别心情,来聆听这些知识界的有识之士在思考历史、审视现实时发出的不同声音。 “世纪之问”会是一次个人的最好的世纪告别。 -
李辉文集·文坛悲歌
本卷收录长篇历史纪实《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和《风雨中的雕像——关于胡风的随感》。全面、完整地表现当年这一事件的过程,披露了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并有大量毛泽东、周恩来、周扬等人当时围绕该事件的来往信件、批示等。 -
李辉文集·沧桑看云
沧桑看云:李辉文集,ISBN:9787536026735,作者:李辉著 -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是新时期以来长篇纪实文学的重要收获。作者在对这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和描述和研究中,准确而深入地勾画出了历史原貌,对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最具悲剧色彩的知识分子和这场二十世纪最具悲剧色彩的事件进行了深刻思考。 此次再版,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历20年之功,依据不断披露的新史料,作了大量修订和补充,以期更为准确地还原历史现场,勾画历史原貌。 -
太阳下的蜡烛
沧桑看云 -------------------------------------------------------------------------------- ·摇荡的秋千──关于周扬的随想 ·风落谁家──关于姚文元的随想 ·太阳下的蜡烛──关于郭沫若的随想 ·碑石──关于吴晗的随想 ·困惑──关于梁思成的随想 ·鹤──关于聂绀弩的随想 ·残缺的窗栏板──关于红卫兵和知青的随想 陈迹残影 -------------------------------------------------------------------------------- ·悲怆北大荒──黄苗子和他的家书 ·思想者永不寂寞──孙越生印象 ·漂泊梦之谷──萧乾和他的《痕迹》 ·解冻时节──贾植芳和他的家书 ·陪都迷离处──冯亦代和他的重庆日记 ·走在这个世界上──《黄永玉画集》序 话语空间 -------------------------------------------------------------------------------- ·面对“五四”──与王元化谈历史反思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镜子中的历史──与蓝英年谈苏俄政治文化与中国 ·走进历史的深处──关于现代文人的描述 ·一棵结出苦果的怪树──关于左翼文坛宗派主义的随感 ·笔下春秋与信史──读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漫步瑞典 -------------------------------------------------------------------------------- ·高墙里的画廊──瑞典监狱印象 ·酒鬼 ·墓地 ·微笑中的音乐 -
封面中国2
《封面中国2:美国 周刊讲述的故事(1946-1952)》集中叙述一九四六至一九五二年之间的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的中国人物,其中包括陈立夫、蒋介石、毛泽东、吴国桢等。短短六年,从战后国共谈判,到内战爆发;从国民党失败到共产党胜利;从联合国大会外交风云,到朝鲜战争战火再起、中美交战……这六年,堪为二十世纪中国一个最令人眼花缭乱、也最惊心动魄的历史阶段。作者李辉以几位历史风云人物为轴,借《时代》报道的细节,还原出一个又一个当年画面。读下来,有思考,有怀旧,也有深长的叹息。 -
纸上苍凉
《纸上苍凉》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走进别人的花园
自小最向往的是旅行。从未离开过家乡小镇的时候,除了中国地图,我也爱看世界地图,甚至对照着别人家里糊在墙上的《参考消息》旧报,查找遥远的陌生地方。 当然,漫游世界是一回事,在别人的书中漫游历史与世界则是另一回事。不过两者对我来说常常有着相似的意义,并总是怀有同样浓厚的兴趣,并奢望,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那该多好。 看别人的世界,在书中,在风景中。 英国诗人蒲柏有这样一句诗:蠢人们却闯进了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借用后半句,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起名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我则斗胆改用,将这本与国外有关的读书随笔、人物随感的合集起名为“走进别人的花园”。 十年前,一位翻译过沈从文散文的瑞典朋友,送我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诗人拉各维斯特(Par Lagerkvist)的诗集《黄昏土地》(Evening Land),英译者是美国著名诗人奥登(W.H.Auden)。朋友送我这本诗集时,在扉页上特地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些诗已经陪伴我许多年,因为它们表达出我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想。也许它们更内在地反映了我们两种文化所共同拥有的东西。” 所谓“走进别人的花园”,正是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的风景,用心去感受不同文化中可能共同拥有的东西。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一、感受昨日。主要为读他人译作或原作的书评、随笔,内容大多与历史有关。 二、别人的花园。主要是谈自己的译作及相关话题。 三、享受温馨。我在以往的译作中,挑选了部分文字,它们是我颇为欣赏的随笔。在原来的花园里,它们曾是美丽的花朵,我希望,当我摘下之后,上面还能挂几滴露珠,留一点儿清新。 在SARS肆虐的日子里,重新翻阅自己的文字,编选这样一本读书随笔集,我感到一种沉静与充实。 收拾自己的园地,看别人的花园,挂念许许多多熟悉的或陌生的人,这个春天就这样在身边流走了。 -
绝响
本书为作者在《收获》(2011年)栏目“绝响谁听”上所发表文章的结集出版。六篇文章,作者以自己独有的史料收藏,独特的审美视角,独具的智性美文,给读者带来了曹禺、巴金、胡风、丁玲、萧乾等文化老人立体性的才情展示。 这些文化老人,从“五四”走来,从三十年代走来,与我们一同走进八十年代。然后,他们渐行渐远,身影从此消失。八十年代的记忆中却不能没有他们:没有那些旋转不定的苍老身影,八十年代不会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没有那些高低起伏明暗互现的声音,八十年代也不会浑然而成一曲历史交响;没有那些走在前面的跌跌撞撞,不会有后来者头顶上渐次拓展的天空…… 八十年代拉开帷幕时,作者以文艺记者和副刊编辑的身份,走进文化界的风风雨雨。如今,他在书信日记文献里,重拾亲历,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八十年代的集体回忆——再看那些老人的身影,再听嬉笑怒骂长吁短叹,再触摸丰富而复杂的内心…… -
沧桑看云(上下卷)
《沧桑看云不应忘记的人和事》(上下册)作者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的文字,不求绚丽的文采或尖锐的发现,而是以一种责任和诚意,为历史留存记忆,为记忆补上血肉和肌理。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人物中寻求对话。他和一系列著作,作为文化史研究的生动个案。为理解20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他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 -
中国文人的命运
说是走进历史深处,实际上只是表明一种愿望。人们要真正走进历史的深处,恐怕是非常难的。你以为走了进去,但实际上仅仅是在门口转了一圈又离开了……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中的一本,从个体看整体,通过对沈从文、巴金、黄永玉等名人的透视来解析中国文人的命运问题,见解独到,值得一读。 -
沈从文与丁玲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各领风骚的巨星――沈从文与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漫长的岁月里的非同寻常的友谊和后来发生的令人遗憾的破裂。姜德明先生在序言里称赞这是“一部文学研究的札记,也是一部富有情节的散文随笔”,同时又是“一部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恨有爱,有情有理的可供广大读者欣赏的文学读物”。 -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是作者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讲述了他自1992年始到2014年止的10次文化寻访,包括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 的民国往事。在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后,征得当事人或其后代的认可,将往事复原,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人物的遭遇与作品做了丰富的注释。 ●他们成了历史,我们承负历史前行。 ●一场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敞开百余年历史中的人性纠葛与时代回响。 ●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 ●内容文本数次修订与核实,近百张历史发生地的珍贵影像。 ●这是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也是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获得者——李辉,最新作品! ●走读: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 起于1992,止于2014。 22年间,作者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的民国往事。不求绚丽的辞藻或尖锐的发现,而是尽可能多的观察与靠近,让当代的我们听得到历史真实的回声。 22年的走访与写作,内容文本数次的修订与核实,百余张历史发生地的珍贵影像,这是10个忠于时代的人物故事,也是10场远道而来的隔空求问。 ●史料:历史的局外人和承载者 作者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在与当事人或其后代深入交谈后,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一种个人化的史实研究,虽非全部,却是独有。 这个书写历史的人,用史料辅佐记忆,感性穿透理性,在历史的缝隙里解析人心和政治风云,使其尽可能成为往事与现实、史料与情感相交融的历史叙述。他说:“历史就在每个人身上。”我们承负着历史,继续前行。 ●衷直:在责任与诚意之上记录 李辉的写作坚韧沉实、端庄耐心,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实,在叙述中敬畏历史。为了引起人们对相关历史或人物的更多兴趣,为了提供认识历史的更多角度,他在旧闻旧事、陈迹残影中,抓住细节,深挖到底。他是历史兴趣浓厚的写作者,是态度宽容悲悯的记录者,也是守住历史本真的亲历者。 -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李辉:1956年10月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74年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1977年底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初到《北京晚报》工作,1987年间《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至今;以文字研究和传记写作为主,已出版《巴金论稿》、《萧乾传》、《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恩怨沧桑》、《沈从文与丁玲》等专著和记,出版《人地书》、《人生扫描》、《人在天地间――瑞典印象》等随笔集;翻译出版《看风景的房间》(小说)、《枯季思絮》(散文),1994年以来,在《收获》,杂志开办专栏《沧桑看云》。 -
一纸苍凉
《一纸苍凉:《杜高挡案》原始文本》介绍这部从旧货市场发现的历史档案,介绍其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吴祖光和一些文艺青年的所谓“小家族”反党集团中杜高同志的完整历史档案,从这些文字中还原了历史的原貌。 -
风雨中的雕像
内容简介 本书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11位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在 “文革”中的遭遇,如邓拓、吴晗、田汉、老舍、胡风、冯雪峰、赵树 理、萧乾等,并通过他们的遭遇,发出深刻、深长的感叹,其中有 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和别具只眼的议论,读来动人心魄,发人深 醒。 -
传奇黄永玉
黄永玉堪称中国才华横溢、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艺术家。 本书就是一本关于黄永玉传奇人生的真实记录。他的名字与不同的传奇紧紧联系在一起:湘西凤凰古城、十二岁开始八年江湖漂泊、小学毕业却成为艺术名家、“文革”中的猫头鹰“黑画风波”、电影《苦恋》的主人公原型、创造集邮奇迹的猴票、领设计风气之先的“酒鬼”酒瓶、八十几岁继续创作长篇小说在《收获》连载…… 著名传记作家李辉发挥其搜集和挖掘史料、档案的能力,将黄永玉与中国美术界将近七十年、特别是“文革”期间的风云变幻做了相当系统的叙述,对黄永玉传奇人生诸多方面作了首次披露。在书中,我们第一次读到,早在1948年,上海左翼文化界,就将黄永玉的木刻艺术与钱钟书的《围城》放在同一个刊物上进行批判,并将之与其表叔沈从文的批判相呼应;五十年代初,香港左翼文艺界继续对黄永玉进行批判,而他在自我检讨中又尽量辩解。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把对“文革”期间美术风云的叙述作为本书的一个重点,从对齐白石、陈半丁、丰子恺、李可染等人猛烈批判,到1974年的“黑画事件”大批画家的“全军覆没”,作者以对大量“文革”小报的归纳整理,以对群体画家故事的叙述,使中国画的“文革”命运第一次得到生动的呈现。于是,一个艺术家的传奇,也就成了中国美术史的一段传奇。 本书为四色彩印,精致大方,四百多幅历史照片和彩图,印制精美,更使此书成为一本值得长久珍藏的文化读本。 -
沈从文图传
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同样,他的散文创造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沈从文的传奇一生。 沈从文,湘西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923年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三十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主要著作有:小说《龙朱》、《旅店及其它》、《石子船》、《月下小景》、《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本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这位文学家的一生。 -
封面中国
本书以《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引,重新讲述现代中国的光荣与挫折,并在历史的缝隙里忠直地解析人心和政治的风云。 从1923年到1946年,在20多年的历史跨度中,作者先后选择了吴佩孚、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币原、溥仪、汪精卫、陈诚、史迪威、宋子文、马歇尔等封面人物为焦点,以编年体的方式来叙述中国的历史进程。采取以翻译并摘录《时代》报道原文,与当事人回忆录、相关史书的描述相映照的方式,来解读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