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孟森
-
孟森政法著译辑刊(全三册)
孟森政法着译辑刊》,收录(1)著作五种:《广西边事旁记》,由严复题写书名,并作跋文,商务印书馆初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地方自治浅说》,商务印书馆初版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咨议局章程讲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付印,宣统元年(1909)正月由预备立宪公会发行;《各省咨议局章程笺释〔附<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笺释>〕》,署名孟森、杜亚泉合纂,光绪三十四年冬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新编法学通论》,宣统二年(1910)正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初版。(2)译作三种:《统计通论》,日本横山雅男原著,孟森译述,光绪三十四年四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初版,今将其中有关政法部分采入;《日本民法要义》,日本梅谦次郎原著,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初版。该书共五册,分总则、物权、债权、亲族、相续五编。其中《总则编》和《债权编》由孟森译述,今将这两编一并采入。 -
明元清系通纪
《明元清系通紀》,初名《清朝前紀》,繼改《滿洲開國史》,迭經增補後易今名。“明元”謂明代紀元,“清系”謂清代世系, 蓋謂以明代之紀元敘清代之世系也。清代祖先在明以前及無年可記載或不能系於一年者,若滿洲名義、布庫裏英雄、女真源流、建州 地址變遷之類,列作前編,共四卷。其編年紀事則謂之正編,紀事始自洪武四年,永樂元年而後排年敘次。 是書以明曆朝實錄及朝鮮實錄書為主,輔以刊版行世之書,鈔本秘笈難為征信者皆不隨意取證,故其記事居十之八,考訂居十之 一強,而論述不及十之一焉。其所紀事,“既為明史所削而不存,又為清史所諱而不著,則此一編,正為明清兩史補其共同之缺”, 故於明清史之研究,猶多參考之價值。 一九三四年九月,前編四卷正編五卷刊行,孟森為自序一文,其後陸續付印;迄一九三七年夏行世者凡前編四卷正編十五卷,敘 事至嘉靖三年止。其時,明朝後一百二十年關乎滿清之數據已基本收備,亦大體成篇,惟明末數年尚待勘定,惜盧溝橋亂起,心史先 生即以翼年一月憂慮而逝,遺稿留弟子商鴻逵處。商氏不負師命,日積月累,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將是書補苴完稿,成一全帙;可 歎“文化大革命”運動作,心史原稿及商氏補足本盡遭毀棄,不可複問。今存者僅刊印之前編四卷正編十五卷而已。此次即據以整理。 -
孟森政论文集刊(全三册)
《孟森政论文集刊》,收录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孟森先生发表在《法政学交通社杂志》、《预备立宪公会报》、《东方杂志》、《外交报》、《法政杂志》、《教育杂志》、《申报》、《兴业杂志〔附<改正条约会刊>〕》等报刊杂志上面的文章,共215篇。 -
孟心史学记
孟森(1868-1938),字莼孙,号心史,世称孟心史先生。心史先生壮年处在清末西学东渐、变法维新时期,他东走扶桑,攻读政法,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入民国后,官场坎坷,退而潜心致力于学术。晚年掌北京大学史学讲席,攻研明清史,贡献最巨,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本书为心史先生的同辈学人、门徒弟子留下的忆述文字。 -
清代野史
达官贵人的玉食锦衣,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 本书辑录了记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著述凡数十种,迥异于坊间清史著作自 上而下的宏大叙事,信笔直书,简洁无忌,或为坊间逸闻,或为宫闱秘录,或为外传琐事,或为闲散笔记,笔墨流荡处,把焦点集中在正史所不便或不敢载录的口耳相传的坊间逸闻上,讲述了建州女真繁衍兴盛以至问鼎中原的历史,载录了康雍乾时的文字狱、太平天国运动等众多历史事件,展现了上至努尔哈赤、多尔滚、康熙、雍正、乾隆、慈禧、光绪、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下至维新派、革命党、侠客隐士,贩夫走卒等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书中更有孟森、辜鸿铭、梁启超先生等名家的手笔点拨,使今日的读者得以揭开正史的面纱,看尽封建时代最后王朝的世态万象。 -
孟森遗稿汇刊
孟森(1869~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著名的明清史学家,出版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心史丛刊》、《明清史论著集刊》、《明元清系通纪》等。这批遗稿,计分“著作论文”、“日记诗文”、“史料辑钞”、“札记残稿”四部分,如《读通鉴校记》、《读诸子杂记》、《文馆词林校记》、《广韵校记》、《永乐大典戴赵三本水经注合校》及《李光地陈梦雷绝交公案》、《徐致祥参张之洞事原委》等学术论文,另外如日记诗文、史料杂钞、批注批校题跋等若干,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末附孟庆瑞《走近孟森(心史)先生》、孙家红《历史学家的宝贵遗产》(代后记)两篇文章。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寻求历史的真相,极富趣味。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为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明史讲义》虽为讲义,但却是第一次用新体裁系统地讲述明代历史,作者以《明史》考证明朝史事,并引证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内容充实,并具有极明显的学术深度,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明史讲义》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
心史丛刊
本书有清易代之后,史无成书,谈故事者,乐数清代事实。又以清世禁网太密,乾隆间更假四库馆为名,术取威胁、焚毁、改窜,基于焚书坑儒之祸。纪禁 之后,其反动之力遂,成无数不经污蔑之谈。吾曹于清一代,原无所加甚其爱憎,特传疑传信为操觚者之责,不欲随波逐流,辄于谈清故者有所辨正。偶举一事,不惮罗列旧说,稍稍详其原委,非敢务博贪多冀折衷少得真相取。积若干条,先后应各日报之约,陆续刊登。既刊登,辄又济鉴所及,有 -
心史丛刊
本书有清易代之后,史无成书,谈故事者,乐数清代事实。又以清世禁网太密,乾隆间更假四库馆为名,术取威胁、焚毁、改窜,基于焚书坑儒之祸。纪禁 之后,其反动之力遂,成无数不经污蔑之谈。吾曹于清一代,原无所加甚其爱憎,特传疑传信为操觚者之责,不欲随波逐流,辄于谈清故者有所辨正。偶举一事,不惮罗列旧说,稍稍详其原委,非敢务博贪多冀折衷少得真相取。积若干条,先后应各日报之约,陆续刊登。既刊登,辄又济鉴所及,有所补订。 -
清朝前纪
《清朝前纪》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满洲历史时的讲义,全书分纲领、女真纪第一、建州纪第二、建州左卫前纪第三、肇祖纪第四、褚宴充善纪第五、妥罗纪第六、兴祖纪第七、景祖纪第八、显祖纪第九、附王杲纪等十一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与后期的《满洲开国史讲义》、《清史讲义》及《明元清系通纪》相对照。 -
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
孟森(1868-1937),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江苏武进人。明清史学大师。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嗣留学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入郑孝胥广西兵备道幕府。1905年,与郑公同发起预备立宪公会。1908年,出任《东方杂志》主编。1909年5月,当选江苏咨议局议员。1912年,被推为共和党干事。1913年1月,当选国会众议员,7月又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翌年11月,国会解散,逐渐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1929年,就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讲授满州开国史,至七七事变止。 本书主要介绍了有关明清两代历史的论文集成,名为明清史论著集刊,收文章四十四篇。 -
清史讲义
本书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运用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定了清之先世源流、揭示了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核心问题,对清代从开国到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再现了清一代的“武功文治,幅员人材”。 本书成于民国初年,在那个怀疑主义和破坏力盛行的时代,它以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客观定位了清史在史学中不容“贬抑”的地位,被认为是有关清史问题的权威之作。孟森先生修史的态度和方法也堪为当世史学家之楷模。 -
满洲开国史讲义
孟森(1869一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於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後,於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来议院议员,为配合议会活动,曾撰写时政论文;与此同时,相继发表有关清代历史的专题考证文章,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就聘於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讲授满洲开国史,至七七事变止。 孟森先生的清史研究成果,主要在於对清先世源流考定、满洲名称考辨、八旗制度考实、雍正继统考证、清初史事人物考辨等,对明清史的研究有着较深远的影响,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 -
明清史讲义(全两册)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明清史讲义(套装共2册)》系作者根据其在北京大学授学讲义编纂而成,共作四编,前二编为明史,后二编为清史。明史始于开国,迄至南明,兼及李自成、张献忠和建州兵事。清史也始于开国,至咸同而止。《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明清史讲义(套装共2册)》于两代政事大端、人物活动皆多具灼见明识,超越前人,且澄清了明清史研究中的许多疑窦。本讲义至今被研究明清史者奉为圭臬。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市面上有些通行本是从1981年中华书局《明清史讲义》中拆分出来的,因此不是足本。本次出版,根据商鸿逵先生的整理本校订,并补足了原先删去的部分(如《八旗制度考实》全篇以及第二章“取台湾”全节)。 【跟大师学国学】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一辑作品:王国维《人间词话》、章太炎《国学概论》、朱自清《经典常谈》、闻一多《唐诗杂论》、张荫麟《中国史纲》、吕思勉《三国史话》、孟森《明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所授课程为明清史,分作两年轮授,今年明史,翌年清史。讲义也分作明史、清史两部。 家父商鸿逵教授当年在北京大学师从孟森先生读研究生,因此存有这两部讲义。八十年代初,家父将孟森先生当年授课的讲义合编在一起,经整理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定名为《明清史讲义》。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 -
清史讲义
孟森(1869一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於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後,於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来议院议员,为配合议会活动,曾撰写时政论文;与此同时,相继发表有关清代历史的专题考证文章,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就聘於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讲授满洲开国史,至七七事变止。 孟森先生的清史研究成果,主要在於对清先世源流考定、满洲名称考辨、八旗制度考实、雍正继统考证、清初史事人物考辨等,对明清史的研究有着较深远的影响,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 -
明史讲义
本书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次出版,还恢复了通行本中删去的有关“安南”的两节文字,贴近作品原貌。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