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通鉴

  • 通鉴地理通释校注

    作者:王应麟

    《通鉴地理通释校注》虽冠“通监”之名,实则泛考古今地理,依次为历代州域总叙、历代都邑考、十道山川考、周形势考、名臣议论考、七国形势考、三国形势考、晋宋齐梁陈形势考、河南四镇考、东西魏周齐相攻地名考、唐三州七关十一州考、石晋十六州考,敍述历代疆域政区沿革及攻防形势,该书编撰体例对后世影响亦较为大。《通鉴地理通释校注》版本众多。本次校注整理以经过精校的浙江书局本为底本,校以元至元三年庆元路儒学刻本、合璧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爬梳相关文献,旁徵群书,补其脱漏,正其讹谬,力求把该书所引资料来源梳理清晰,对於一些引用过於简略之处则加以补充,一些专有名词及由於用典而不易理解之处则加以注释,力求为相关研究者和文史爱好者提供一个较好的校注整理本。
  •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套装

    作者:柏杨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套装共19册)》共十九部三十八册,包括《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一部:范睢漂亮复仇·汗血马战争)》、《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二部:巫蛊恐怖·巨星赵合德)》、《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三部:逐鹿型大混战·惨烈窝里斗)》、《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四部:第一次宦官时代·三国周郎赤壁)》、《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五部:诸葛亮北伐挫败·十三王之乱)》、《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六部:华乱五胡·祖逖击楫渡江)》、《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七部:苻坚大帝悲剧·桓玄篡位闹剧》、《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八部:慕容超传奇·王师北定中原日)》、《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九部:鲜卑羡慕中华·南北乱成一团)》、《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部:最美丽的蠢女人·最严重一次叛变)》、《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一部:人渣家族·驴老爷,你赢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二部:改朝换代大混战·唐王朝一再夺嫡)》、《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三部:贞观对·恐怖帝国)》、《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四部:安史之乱·第二次宦官时代)》、《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五部:大黑暗来临·兵变、兵变、再兵变)》、《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六部:牛李两党殊死斗·黄巢终结狼虎谷)》、《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七部:独柳下,天才之辩·大屠杀与小分裂)》、《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八部:狗崽长大咬死人·英雄与流氓)》、《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第十九部:致命的横挑强邻·陈桥兵变)》。 《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但是它采用编年体,使事件切割分散,阅读起来头绪纷乱,难得完貌;南宋袁枢用完整记录事件本末终始的方式整编《资治通鉴》,编著了《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转换成一个一个完整连续的历史事件和故事,给阅读带来极大方便。 《通鉴纪事本末》是进入《资治通鉴》的大门,是中国从战国到宋代前一千三百多年政治运作和权力游戏历史的精华版。《通鉴纪事本末》受欢迎的程度,不下于《资治通鉴》本身。 柏杨先生耗十年心血著了《柏杨版资治通鉴》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将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译为白话,同时大为改进,完成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的大工程: ·柏杨的白话译文,带有柏杨式的幽默诙谐; ·将传统纪年转换成公元纪年,使整部书有了清晰统一的时间标示; ·在古地名之后夹注今地名,使历史事件有了一看便知的空间坐标; ·柏杨亲自指导增绘大量地图,每个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配有地图; ·古代官名称谓全部译为今人熟悉的名称,夹注原称,使能确知权力地位; ·证补史事缺漏。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分为十九部(共三十八册),陆续推出,这是本著作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完整版。
  • 读通鉴论

    作者:王夫之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是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 柏杨曰

    作者:柏杨

    柏杨封笔,为本书作序,只为苍生说人话。《资治通鉴》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和柏杨先生最精彩的解读与分析。本书为上中下三册。[大陆新版,原汁原味] 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怀。 《柏杨曰》是台湾柏杨先生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耗费五年时间编撰而成,可谓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炼版。柏杨的历史著作向来被视作“中国历史的枕边书”,因其亲切、生动,同时又不乏真知灼见,本书是作者《中国人史纲》之外的又一部史学经典著作。 柏杨论史,一向以人性为本,藐视权力,向往自由,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柏杨曰》一书史料运用独到,一事一议,角度新颖,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是一部“现代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