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色诺芬

  • On Tyranny

    作者:Leo Strauss,Victor G

    On Tyranny is Leo Strauss's classic reading of Xenophon's dialogue, Hiero or Tyrannicus, in which the tyrant Hiero and the poet Simonides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ercising tyranny. This edition includes a translation of the dialogue, a critique of the commentary by the French philosopher Alexandre Kojève, Strauss's restatement of his position in light of Kojève's comments, and finally, the complete Strauss-Kojève correspondence.
  •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

    作者:[法]纳尔茨,[法]托尔德西拉斯 编

    从古典时代至19世纪末,色诺芬一直是认识苏格拉底的重要源泉。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是2003年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古典学系发起并组织召开的首届色诺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集中讨论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 《色诺芬与苏格拉底》明确了如下问题:古典时代更为关注的不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而是有德性并作为德性倡导者的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正是这位苏格拉底,才可成为西塞罗(Cicéron)所说的那个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的人。
  • 驯服欲望

    作者:(法)科耶夫等

    本书包括:黑格尔、马克思和基督教;哲学与政治;普遍均质国家的可倡导性等内容。本书是一本文集。集中了一些为理解施特劳斯的色诺芬研究的论文。为汉语学界重新认识色诺以及理解施特劳斯的色诺芬研究的论文。为汉语汇学界重新认识色诺芬以及理解施特劳斯通过解释色诺芬要探讨的重大问题——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一点方便。
  •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

    作者:【美】列奥·施特劳斯

    本书收录了施特劳斯对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会饮》三篇解释,是施特劳斯研究色诺芬的重要文献。
  • 长征记

    作者:[古希腊]色诺芬

    本书是古希腊作家色诺芬最著名的著作,是研究古希腊和波斯帝国的第一手资料。
  • 色诺芬的品味

    作者:刘小枫,陈少明

    色诺芬,古希腊作家和历史学家和军事著作家。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属颇负盛名的多产古典作者之一。写了许多关于历史、经济、哲学和军事问题的著作。其《远征记》一书,记述了希腊人途经整个小亚细亚向黑海沿岸撤退的历程,被认为是希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居鲁士传》一书,广泛阐述了军事学,包括军队的补充、编制、装备、教育和训练以及战术等基本理论。《希腊史》一书,确定了埃帕米农达的新战斗队形的定义。在《回忆苏格拉底》中,曾尝试划分战术和战略的区别。本书是众多名家对他作品的品论。 研究色诺芬这个貌似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斯巴达钦慕者之一时,不禁时时让人想起所有现代斯巴达钦慕者中最重要的人物卢梭。假若恢复一种可靠的方法必定要清除卢梭的影响这种说法属实的话(有时人们如此断定),本文的主题可以这样作结,像色诺芬这样的人的教诲恰恰是我们需要的解毒剂。不必说,要驳斥或证明这样一个深远的主题并非本文的主旨。然而,假如本文促使一些读者重新思考那些关于色诺芬的传统观点及当下观点——这些观点虽说可以理解,甚至某种程度上颇为正当,但对这颗真正高贵的灵魂几近是一种侮辱——本文的写作就并非徒劳。因为,他是这样一个人,他宁愿穿着乞丐的伪装穿越若干个世纪,不愿向一大群人贩卖苏格拉底静默审慎的智慧珍贵的秘密,只有当他用充斥着出人意料而又眼花缭乱的情节的某个阿格西劳、某个居鲁士、某个色诺芬的巧妙故事迷醉了这些人之后,他们让他逃脱,获得不朽声名。
  • 希腊史

    作者:[古希腊] 色诺芬

  • 经济论 雅典的收入

    作者:[古希腊] 色诺芬

  •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

    作者:[美] 列奥·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对色诺芬的关注,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色诺芬不过是他理解古典思想的一个重要通道。施特劳斯想通过色诺芬来理解苏格拉底,因为“政治哲学的伟大传统源于苏格拉底”。于是,色诺芬这本讲述家长里短的书,就成了一部政治哲学的重要著作。齐家有如治国,同时也是治国的基础。施特劳斯细腻解读背后总是潜藏着宏大的关怀——他相信,“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一读再读色诺芬,对我们的时代有所发现”。
  • 居鲁士的教育

    作者:[古希腊] 色诺芬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前350)是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苏格拉底的两位最善于通过写作从事文教的学生之一,传下的著作体裁多样:有史称西方自传体小说开山之作的《居鲁士远征记》、承续修昔底德笔法而修的史书《希腊志》、长篇政治教育小说《居鲁士劝学录》、以苏格拉底为作品形象的“苏格拉底文学”4篇和若干主题广泛的短篇著作(如《斯巴达政制》、《雅典的收入》、《希耶罗王》、《阿格西劳王》、《骑术》、《狩猎术》等等)。 早在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色诺芬就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古希腊经典作家、思想权威的名位,其著作因内容涉猎广泛、文笔质朴清新,从古至今一直是古典语文学的基础性范本。锡德尼在说到历史上的史书大家(希罗多德、李维)的笔法时留给我们这样一句话: 色诺芬卓越地虚构了另一个这种计谋,它是由阿白拉达塔斯为居鲁士做的。我很愿意知道,如果你有机会用这样的正当的欺蒙来为你的君王服务,你为什么不同样的向色诺芬的虚构学习,而偏偏要向别人的真实学习呢?事实上,向色诺芬学习还要好些,因为这样可以保住鼻子。(锡德尼,《为诗一辩》,钱学熙译,人民文学版1964,页26) 自笛卡儿-康德-黑格尔以来,“形而上学”在西方文教制度中逐渐僭取了支配地位,色诺芬因不谈“形而上学”逐渐被冷落,不再被看作地位很高的古希腊经典作家(取而代之的是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人)——汉语文教界与西方文教制度接榫时,接手的是以现代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跟着西方的形而上学后代对色诺芬视而不见。 在恢复古典的自由教育风气影响下,晚近20年来,西方学界整理、注疏、读解色诺芬著作又蔚然成风,成就可观。《色诺芬注疏集》乃汉译色诺芬著作全编,广采西方学界晚近相关成果,不拘形式(或采译疏体专著、或编译笺注体译本、或汇集各类义疏),不急于求成,务求踏实稳靠,以裨益於端正教育风气、重新认识西学传统和我国文教事业的全新发展。
  • 论僭政

    作者:施特劳斯,科耶夫

    《论僭政》是施特劳期开拓其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的第一部力作,不仅对于他本人的学术生涯,对于二十世纪——甚至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学术史来说,都具划时代意义。但正如沃格林所说,施特劳斯的这部著作很难懂,表了隐晦——的确,我们需要像施特劳斯读色诺芬的《希耶罗》那样来读这部书。《论僭政》从英文译成法文难,科耶夫的评论从法文译成英文难,两者译成中文更难,何况还有那些经常讨论艰深的形而上学问题而语言却极为不规范的私人通信——我们能约请到翻译过大部头政治哲学名著的何地先生执译,实乃一大幸事。
  • 色诺芬的《会饮》

    作者:(希腊)色诺芬

    “色诺芬注疏集”乃汉译色诺芬著作全编。本书是此系列的第一本。柏拉图的《会饮》很著名,苏格拉底的另一著名学生色诺芬也写过《会饮》,记述的同样是有苏格拉底在场的一次“会饮”。色诺芬的史家笔法的苏格拉底撰述与柏拉图的诗人笔法的苏格拉底撰述一样,都是“诗化作品”,堪称古典诗学的经典,只不过各有不同的写作意图。
  • 回忆苏格拉底

    作者:[古希腊] 色诺芬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贵族奴隶主思想家,他精力充沛、慷慨大方、幽默异常。毕生从事口头宣传,语言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哲理。与人谈论时,常从别人的谬误或矛盾着手,把别人思想引到他要阐述的问题方面来,但他没有留下著作。因此本书的问世为深入研究苏格拉底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 长征记

    作者:色诺芬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军事家。本书除记述他随同希腊十万雇佣军参加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的战争经过外,着重记述小居鲁士在战争中阵亡后,希腊雇佣军由波斯腹地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进抵黑海南岸,撤回希腊的冒险远征过程,《长征记》叙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笔生动自然,所记事实基本可靠,不失为一部古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