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世襄

  • 明式家具研究

    作者:王世襄 著,袁荃猷 制图

    1985年9月,王世襄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经香港三联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填补了此门学问过去只有外国人有专业著、中国人却没有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白。一年之后,该书的英文版、法文版已经问世,德文版今年亦将付梓,在台湾亦已正式出版中文本,它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世襄之所以完成这样一部煌煌巨著,是因为他具备一些非常难得的条件。所谓难得的条件并不是说他有坚实的文史基础和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因为这只能算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必须具备的条件。难得的是他能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百折不挠,以惊人的毅力,扎扎实实的劳动,一点一滴,逐步积累创造为撰写此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王振铎题签 启功题签 朱启钤题签 袁葵猷七十小像、王世襄题诗二首 凡例 序 第一章 明式家具的时代背景和制造地区 第二章 明式家具的种类和形式 甲、椅凳类 乙、桌案类 丙、床榻类 丁、框架类 戊、其他类 第三章 明式家具的结构与造型规律 甲、基本接合 乙、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 丙、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 丁、另加的榫销 戊、试谈明式家具的造型规律 第四章 明式家具的装饰 甲、选料 乙、线脚 丙、攒斗 丁、雕刻 戊、镶嵌 已、附属构件 第五章 明式家具的用材 甲、木材 乙、附属用材 丙、木材及附属用材文献资料 第六章 明式家具的年代鉴定及改制问题 甲、关于年代鉴定问题 乙、关于家具的改制问题 附录 一、名词术语简释 二、明式家具的“品”与“病” 三、《鲁班经匠家镜》家具条款初释 四、明式家具实例增补 五、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六、山西民间家具三种 七、明铁力翘头长供桌 八、求知有途径 无奈老难行 图片检索 插图目录 后记 再版后记 作者简历 《明式家具研究》再版的意义
  • 说葫芦(王世襄集)

    作者:王世襄

    “王世襄集”之一种,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讲七种葫芦的特点和渊源,下卷讲畜虫类葫芦以及鸣虫的蓄养和欣赏。另有各种葫芦图片两百余幅,均有精彩的讲解和详细的说明。“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
  • 自珍集

    作者:王世襄

    王先生的收藏上至文人雅士相携同游、消块垒、寄胸怀之伴侣,如经王世襄发现才得以现世并经管平湖先生修理过的传世名琴“大圣遗音”;下含市井小民亦善好赏鉴的器具玩物,如各款蝈蝈葫芦、鼻烟壶、鸽哨儿等;以及各类书画、雕像、器皿、饰物等。虽非件件国宝珍品,但或取庄严法相、或取高致古朴、或取别致精巧,或取工艺纯良……或获赠于师友,或寻访于摊肆旧家,更有亲长及自身所作,其中风雅不是刻意经营可以学来的。 全书分为古琴、铜炉、雕刻、漆器、竹刻、书画、图书、家具、诸艺、玩具十类,其中有各件俱详细标明年代、来历、材质、制作工艺和传承意义,为鉴赏者提供了详实可信的资料。书后并附有王世襄先生曾发表过的文章数篇,皆有助于读者对相关的收藏作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品鉴。 人称王老先生玩出了学问、玩出了理论、玩到了极致,这当是一种最高级的审美智慧吧,从山林到街市,世间万物,只有智者可以从中撷取英华,不仅娱己,且以之点拨世人,为我们打开一个充满情趣与意味的世界。
  • 明式家具珍赏

    作者:王世襄

    本书册收录明式家具珍品共162件,主要分为文字论述、彩色图版和图版解说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全书彩图连局部特写332幅,家具实测图42幅,黑白图186幅。前言部分有插图52幅。为使读者更清晰地一览藏者及其所藏品,故在书末再附有《家具收藏者一览表》,以供参考和索引。
  • 中国历代蟋蟀谱集成(上下二册)

    作者:王世襄

    《中国历代蟋蟀谱集成(套装上下册)》汇集历代蟋蟀谱之大成,填补我国蟋蟀谱古籍整理的空白,可谓传世经典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历代蟋蟀谱集成(套装上下册)》重编订正秋虫谱二卷嘉靖丙午刊本,天一阁藏,鼎新图像虫经二卷宋贾秋壑辑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促织经二卷宋贾似道编辑明周履靖续增夷门广牍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等。
  • 自珍集

    作者:王世襄

    人或称我收藏家,必起立正襟而对曰:“实不敢当!实不敢当!”古代名家,姑置勿论。近现代允称收藏家者,如朱翼庵先生之于碑帖,朱桂辛先生之于丝绣,张伯驹先生之于书画,周叔 先生之于古籍,学识之外,更雄于资财。以我之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实不具备收藏家条件。此集所录,除舅父、先慈所作书画及师友赐赠翰墨文物外,大都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自难有重器剧迹。在收藏家心目中,不过敝帚耳。而我珍之,岂不正合“敝帚自珍”一语。此吾集题名“自珍”缘由之一。 敝帚可喻物,亦可喻人。自1945年日寇投降后,奔走调查,收回被劫夺重要文物、善本图书两三千件,其中不乏国之重宝,由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派员接收保管,当属我一生中最重要工作之一。不意1949年8月自美归来,竟被视同敝帚长达三十年。至于“三反”冤狱,故宫除名,五七扣帽,不仅敝帚之不如而直弃同敝屣矣。大凡遭受极不公正待遇者,可能自寻短见,可能铤而走险,罪名同为“自绝于人民”,故万万不可。我则与荃猷相濡以沫,共同决定坚守自珍。自珍者,更加严于律己,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做人,惟仅此虽可独善其身,却无补于世,终将虚度此生。故更当平心静气,不亢不卑,对一己作客观之剖析,以期发现有何对国家、对人民有益之工作而尚能胜任者,全力以赴,不辞十倍之艰苦、辛劳,达到妥善完成之目的。自信行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可得到世人公正、正确之理解与承认。惟立志如此,却难如人愿,而一再遭受打击、摧残与阻挠。 如1958年《髹饰录解说》脱稿,开始搜集清代匠作则例。蒙朱桂辛先生亲笔致函文物局古建所,将前营造学社所藏抄本则例多种借出,益以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等处所藏,共70多种。1960年开始汇编工作,至1962年已将漆作、油作、泥金作、佛作、门神作、石作、装修作、铁作、画作、铜作、作之条款,从多种则例中辑出缮录,并加编次,准备进一步将各作中之名辞、术语提出,一一试作诠释。并以佛作、门神作为试点,但仅写成两作概述而“文革”开始。则例汇编工作为我带来无数大字报批判及大小会斗争。后果如何,不问可知矣。 又如1969年肺病(“三反”中在牢狱遭感染)复发,且有空洞。医嘱卧床休养,而军宣队勒令必须下咸宁干校。劳动中见畦边菜花倒地,犹昂首作花。受其激励,顽强生活,壮志弥坚,竟得康复,幸免葬身云梦之泽。有诗为证: 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 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 再如干校后期,生活大有改善。但坐视岁月蹉跎,光阴流逝,不免忧心如焚。亦有诗为证: 春搴兰草秋芝草, 朝啖团鱼暮鳜鱼。 日日逍遥无一事, 咸宁虽好却愁予! 立志不渝,长期奋斗,北风当有转南之日。1979年有伟人出,力挽狂澜,制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国策,对我等实恩同再造。从此多年来写成之稿件,积累之资料,得陆续以本人姓名正式出版。其鼓励鞭策之力,何止万钧!使我等更加废寝忘食,刻苦工作。今日回顾,又何等幸运。自1973年干校返京后,已争取到近三十个春秋,得以出版、再版中文、外文著作约三十种,其中有线图数百幅者,均经荃猷绘制,始得成书。荃猷退休后,亦完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及刻纸作业《游刃集》,诚不幸之大幸。 自年前整理去而复还之身外长物,编成此集,不禁又有感焉。其中有曾用以说明传统工艺之制作,有曾用以辨正文物之名称,有曾对坐琴案,随手抚弄以赏其妙音,有曾偶出把玩,藉得片刻之清娱。盖皆多年来伴我二人律己自珍者。又因浩劫中目睹辇载而去,当时泰然处之,未尝有动于中。但顿悟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使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此岂不正是多年来坚守自珍,孜孜以求者。吾集题名“自珍”,此为又一缘由。 我年八十,左目失明。去年春夏之交,一病几殆。今已届白香山新乐府新丰折臂翁之年,距证实自然规律之日,为期不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愚夫妇衷心祝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真理彻底战胜荒谬,明智永远消灭愚蠢。人人奋发图强,充分发挥所长。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卓立于世界之林。
  • 锦灰二堆

    作者:王世襄

    《二堆》所收除个别篇章及诗词若干首为早年之作外,均在一九九六年选编《锦灰堆》之后写成。时左目已失明,右目白内障又日益严重,写作艰难,故文稿寥寥无几,且多为短篇。视《锦灰堆》更加琐屑芜杂,渐愧,惭愧。今襄已届望九之年,精力日衰,自知已难再有《三堆》矣。 《二堆·附录》收古籍三种,均罕见,在若存若亡之间。其中鹰鹘、烧炉两书,曾蒙同好询及。为广流传又可从速向友好提供研究参考,此实为最简便之方法。古籍收人《附录》、读者倘不以唐突前贤、有违文集体例见责,幸甚,幸甚。
  • 王世襄集(全14册)

    作者:王世襄

    王世襄先生于2009年11月28日9时25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随着他的过世,王世襄的许多研究成为真正的绝学。为了使其所做的绝学研究更好地惠及世人,将已经成为绝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三联书店现出版《王世襄集》,分为十卷十四册,分别从漆器、家具、葫芦、竹刻、玩赏、鸽子、诗词书画等几个方面体现王世襄先生的收藏与研究,并将从中勾勒王先生一生的生活、研究轨迹。可以说,《王世襄集》将全面、系统地展现王氏绝学。
  • 明式家具珍赏

    作者: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赏》内容简介:一、本画册收录明式家具珍品共162件,主要分为文字论述(前言)、彩色图片反和图版解说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全书彩图连局部特写332幅,家具实测图42幅,黑白图186幅。前言部分有插图52幅。二、收录之家具,先分类,后按器形之由简而繁,造型之由基本形式到成熟阶段来作次序,编排出各家具之图号。遇有因版面上的设计问题而引致家具不能按图号顺序载出时,仍以学术分类为主,宁跳号而不改图号。三、局部特写图均以①、②……为号,而实测图,则仅在主图说明文字后加(附实测图),而不再另编图号。四、前言、图版解说中的(图版1)、(图版2)……指彩色图版;(插图1.1)、(插图2.1)……指前言内的插图。五、收录之家具在图版说明中均已注明藏处,但为使读者更清晰地一览藏者及其收藏品,故在书末再附有《家具收藏者一览表》,以供参考和索引。
  • 锦灰不成堆

    作者:王世襄

    《锦灰不成堆》为《王世襄自选集》系列之续编,《三维》中作者虽断言“今后不可能再有《四堆》矣”,然此后却未曾辍笔:上编“忆往”所收十数篇新文,或追记爱侣和诸位师友的言行风范,或补叙早年及特殊年代中的人生经历,情趣并茂,文献翔实,颇多不为人知者。作者以真挚之笔墨见证上一世纪中国文物事业和数批国宝的沉浮,同时展现与之血肉相连的文化人的诉求,字里行间贯穿着“走‘自珍’道路”的积极态度。下编收录作者近两年所撰《延续中华鸽文化 抢救传统观赏鸽》系列文章,插配彩色图版一百余帧,堪称一部初具规模的“中华观赏鸽谱”。
  • 自珍集(王世襄集)

    作者:王世襄

    本书是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自藏艺术品的结集,分古琴、雕刻、书画、图书等十类,共计279件。在精美的图片之外,以精雅的文字介绍相关史实和知识,追记文物收藏过程、浮沉缘由、失传技艺等。
  • 京华忆往

    作者:王世襄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即游艺、饮食、文物、忆往。以作者对旧时京城生活的回忆为主线,真实再现了许多已经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乐趣、老北京人讲究地道的性格特征。书中配有的大量手绘线图、照片图片,将众多业已失传的工艺和旧时的玩意儿再现出来,可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因此,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过去的岁月,了解祖辈的生活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书。
  • 忆往说趣

    作者:王世襄

    王世襄先生爱好极其广泛,从文物书画到花鸟鱼虫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于是三教九流凡有同好者,皆为朋友。有陈梦家、梁思成、沈尹默、张伯驹、溥雪斋、张光宇这样的大家,也有逮蛐蛐的傅老头、小饭馆的老板常三、香山的“蘑菰王”、养鸽子的王熙咸等好玩儿的同道。于是回忆有趣的朋友,就说到了有趣的事;回忆有趣的事情就要讲到有趣的朋友,于是,关于家具的趣事,关于字画的趣事,关于饮馔、关于花鸟鱼虫的趣事,由王世襄先生款款道来,其中的甘苦喜忧跃然纸上,把读者带到渐渐远去的故事之中。
  • 谈古论艺

    作者:王世襄

    与《忆往说趣》相比,这本书中的文章绝对“学术”,可以说是集考证、审美、分析、评价于一炉,但是,于此道有兴趣的人或者想了解其中奥妙的人读来,却很有吸引力。作为明式家具研究的权威,“家具”自然是第一章。开篇《明式家具的“品”与“病”》,文字与实物结合,堪称是家具审美的教科书,既即经典,又通俗;《谈几种明式家具的形成》是王世襄先生多年考证的心得,却向世人普及了有关的知识。如今喜欢到古玩市场淘换点东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见得都是行家里手,但是喜欢。那王先生的《望气与直觉》就不能不读,那里有他几十年玩儿古董、工艺品的经验结晶,当然,要玩儿到他的水平,绝非易事,除多看、勤记之外,还要多了解相关的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方可玩出味道。至于专门从事工艺美术学术研究的人,更是案头必备之书。
  • 锦灰三堆

    作者:王世襄

    文博大家王世襄自选集《锦灰三堆》为《锦灰堆》、《锦灰二堆》之续编,收入文章二十七篇,编为音乐、文物、忆往、序跋四类。除包括有关汉代画像和琴书的两篇长文在内的六篇音乐类文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作外,余皆写成于近两年,忆及管平湖、张伯驹、郑振铎、张光宇、王季迁等多位文化界故友,涉及绘画、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研究,还收有个人总结性质的访谈录。书末为新近所作的诗词二十首,对联则有早有晚,由作者手书影印,笔墨精彩,情思动人。 除延续前两集的设计,在书末加印彩版外,本集还附有图文并茂的作者“著述一览”,具有资料价值。爱好文物与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容错过。
  • 吃主儿

    作者:王敦煌

    《吃主儿》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北京,有不少人被称之为“吃主儿”。“吃主儿”不是厨师,他们有一套“信条”,您了解了这套“信条”,您就知道了“吃主儿”的独特之处。   介绍“吃主儿”,就不能不讲他们怎么采购、怎么做、怎么吃的种种讲究。本书介绍的这些菜肴大多没用什么名贵原料,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难得一见的,有些是经“吃主儿”改良而与众不同的,更有令有缘品尝者念念不忘、报刊文字屡屡推介却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可喜的是,对这些菜的制作精要,作者可谓倾囊相授。如果您跟着实践,您也可以成为“吃主儿”。
  • 王世襄:找一片自己的天地

    作者:李辉

    《王世襄找一片自己的天地》采用了文图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来阐释图片,以丰富的图片来注解文字。那一帧帧名人的生活存照,那一张张旧时的珍贵老照片,正蕴藏着用再多文字也难以描述的内涵。如果光有图片而无文字,这就成了“无声电影”,正是通过这些简洁的文字来帮助解读图片,更能诱发读者去想象,也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对人物有一种立体感,使人物更真实、更生动,更丰满。有句话说得好:图片是文字的眼睛,文字是图片的心声。本“书系”正达到了这种效果,文字因图片而真实,图片因文字而生动,两者互为映照,相得益彰。 在写作上,作者也摆脱了按人物成长为序的一般传记式写法的藩篱。借“聚焦”的形式,抓住人物生命中最精彩、最关键的镜头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内容需要,穿插传主的有关言论和他人的评述,使人物多侧面、多层次,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读《丁聪——画卷就这样展开》,作者以诗的意境先写他与丁聪在深秋的一个雨天,到丁聪八、九岁时住过的老房子——上海老弄堂而引起的回忆为镜头,以电影蒙太奇回溯的形式,把我们带入到丁聪老的人生世界中去。读着文字,看着图片,仿佛他们从书中走了出来,走入到你、我中间。我发现读《王世襄找一片自己的天地》感觉不错,既可提高人们的素养和生活质量,又比较轻松且有兴趣。 时代在飞跃。穿越历史的长河,当我们回望世纪的家园,发现此“书系”中人物:黄永玉、梁思成、邓拓、老舍、巴金、杨宪益、王世襄、丁聪等均为20世纪知识分子中的出色代表人物,均为时代文化的精英,“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总序》)《王世襄找一片自己的天地》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加强对现实的深思,以及对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时代知识精英的关照。纵观这些时代产儿一生的思想、生活和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归结点:他们均世事坎坷,一路风险,历经磨难,但他们却微笑面对,以一个智者的积极态势和一颗平常心来迎接这些人生的苦难和艰蹇,在炼狱中化解痛苦,以一种艺术的快活方式适意生活,幽默达观地挥洒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从中使我们顿悟出生命的真谛,吸收到一股新鲜的空气,保持吾生一份安然和洒脱。特别是在我们阅读那些珍藏几十年的珍贵“老照片”时,正像看到一朵朵怦然跳动的生命火花。这些“老照片”是他们的生命中最生动、最精彩的部分,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使我们在读懂这些人物所表达出的生命意义时会产生出特殊效果,会给人以深邃的时代追思、历史的反思,生存的启思,给人留下非常真实生动的深刻印象,从中清晰地看到了这些时代文化名人那种非常注重气节、品行、学风、立身、做人的多姿多彩的魂灵和身影。也使我们更深层、更真实地窥视到他们那些于人、于学、于家、于国忠心耿耿、一腔热血的内心世界。 读这套“书系”,定会给你以大启迪、大感悟、大智慧、大裨益。
  • 京华忆往

    作者:王世襄

    谨以此书纪念王世襄先生。他久居京华,京华的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又是他绝学的一部分,他学既是玩,玩又是学,所以本书辑录的文章既有学问又好玩。百灵的歌唱、蝈蝈的冬鸣、萨其马的香气、铜炉的妙趣……就让的音容笑貌和他妙趣横生的文章,带我们回望他的世界。
  • 王世襄传

    作者:张建智

    《王世襄传》内容简介:王世襄《1914.5,25.-2009.11.28》号畅安,我国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193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获学士学位。1941年毕业于该校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驻平津区办事处助理代表,清理追还抗战时期被敌伪劫夺之文物。1946年底赴日负责调杳交涉归还文物事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故宫陈列部主任,后存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从事有关音乐史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音乐书目》、《画学汇编》、《竹刻艺术》、《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与朱家清溍编)、《中国美术全集·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竹刻》、《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
  •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作者:田家青

    作为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得意且认可的唯一入室弟子,作者从游王世襄先生三十余年,亲炙其深厚学养和大家风范,所记皆为第一手材料,文字流畅易读,京腔韵味浓郁,人物刻画灵动,幽默笔触中浸出深厚情意。书中所载三十年来文博收藏界的风云流散,王世襄夫妇不折不从、雍容达观的处世境界,以及日常生活点滴中所流露之美学趣味和独到见解,都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