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海国图志
-
古希腊神义论
《古希腊神义论:政治与法律的序言》讲述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宗教危机。城邦建制失去宗教权威,诸神则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人类要求分享一直以来为宗教所垄断的塑造人类生活的权力。这一觉醒疏解和根除了对神圣惩罚的全部焦虑,却也引发了严重的道德滑坡。 神学再造刻不容缓,怎样将传统中任性无常的神衹转变为正义道德的宇宙创造者,以提供一个供人类模仿和学习的好的宇宙样板,作为人类政治生活秩序的基础和指导性序言,是摆在希腊人面前重要的课题。人的背后站着神,政治的背后站着宇宙;政治学背后,站着神学。 -
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
内容简介: 帝国政治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最高主题。本书以柏拉图的《法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柏拉图对希腊帝国问题的理解及其限度所在。全书从柏拉图文本和希腊史两个方面出发,深入地研究了柏拉图对话的写作方式以及雅典和斯巴达帝国兴衰的历史经验,以此为基础对《法篇》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反驳了那种认为柏拉图忽视了希腊世界从城邦向帝国转变的趋势的传统见解,揭示了《法篇》对希腊帝国问题的独特贡献。 -
古代与现代的争执
本书是“海国图志”系列辑刊的第二辑,主题为“古代与现代的争执”。含“卢梭的立法诗”、“斯巴达:一个英雄国度的陨落”、“帝国:古代与现代”、“船:一个古老的国家隐喻”、“制造个人”、“《蒂迈欧》与《克里底亚》中的缺席与沉默”等13篇研究论文、译文与评论,承上辑《帝国春秋》继续研读西方政治哲学,多篇文章集中探讨古代政治设计与现代政治设计之区别,或是哲人、史家与诗人之间的对立,政体、立法是其主题。研究西方政治思想者不可不读,其中古今西方政治哲学之辨尤其精到。 -
神义论语境中的社会契约论传统
本书是在神义论(theodicy)和“无中生有”的创世论(Creation ex nihilo)语境中对社会契约论的考察。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梳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以及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宇宙论,揭示出希腊宇宙论的共同特征及其神义论的辩护主题(恶)和辩护方式(审美);第二章以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为个案,考察其审美的神义论与希腊宇宙论之间的关联;第三章则以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唯意志论神学家邓・司各特为个案线索,尝试提出一种基督教的非教会、非末世信仰导向的仅有尘世制度旨趣的非审美的神义论;第四章探究社会契约论的问题意识及其应对方案以及其与神义论和创世论之间的关系。 -
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意义
本书是对古希腊经典的解读,围绕着自由人类的独立自治而展开。第一章是总论,揭示了人类政治产生的条件,并阐发了政治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安提戈涅》描写人类的自我立法,那一立法事业是悲剧性的;第三章《俄狄浦斯王》,与《安提戈涅》相似,该章讲的是人类在知识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所表现的大胆妄为;第四章《政治家篇》讲述的是政治之网如何编织——正确的人神关系就是人模仿神;第五章不动产——房屋,似乎该章与整个主题不符,其实不然。如前所述,正确的人神关系就是人模仿神,而房屋就是人类模仿神的宇宙创造行为的结果,它是我们的小宇宙——自由人类的安身之所,独自自治由此出发。 -
帝国、蛮族与封建法
本书由一篇高质量的长篇主题论文以及多篇不同类型的论文和评论组成,主要研究了大英帝国的日耳曼蛮族起源及其封建制对英帝国构建其自由帝国的支配性影响,从而揭示出大英帝国崛起的特殊历史起源和制度基础,以及这个帝国的本质特征。 -
古希腊的傲慢与偏见
海国图志系列创刊五年来,以迻译和研读西学经典为宗旨,潜心研习西洋古典历史及政治思想,出版翻译数十部较高水准的研究作品。 第六期为《古希腊的傲慢与偏见》,“研究”专栏主题为“古希腊的傲慢与偏见”,特选刊尼采、莫米利亚诺等学界大家的精彩作品。“斯文”栏目刊登荷兰思想家雨果·格劳秀斯的《论外交官的教养》一文,可一窥古人博览西学的捷径。“藏书”栏目呈献多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以飨读者。 ———————————————————————————— 【封底沉思录】 福波斯神,是你亲自建造了我们城邦高地的塔楼,作为赐给佩洛普斯之子阿尔卡托斯的恩惠。现在请你亲自保护这个城邦免遭米底人的野蛮军队的侵凌,这样,当春天来临,人们将满怀喜悦,列队为你带来美好的百牲祭,在竖琴声中、在可爱的宴会上尽兴开怀;人们将环绕着你的祭坛起舞,为你大唱颂歌。我恳求你,拯救我们吧——看到希腊人如此昏昧,四分五裂,实足令我惊心。对我们仁慈些吧,福波斯,看护好我们的城邦。 ——古希腊诗人 泰奥格尼斯 -
约法传统与美国建国
本辑为美国研究的专号,试图对美国建国史各个重要时段进行深入研究和论析,其中主要涵盖了殖民、立宪、内战以及借助海洋向外扩张等关键阶段,它们统属于美国建国史的范畴。其中,主题研究栏目刊发了王恒博士为辑刊亲撰的《罗马与耶路撒冷:成文宪法的神学-政治问题》的长篇论文,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思想深度以及视野的广度,尤其值得关注。主题研究中的另外一篇长文《汉密尔顿与托克维尔的预言》由英国著名的布赖斯爵士所撰,也堪称经典。本辑还首次全文翻译和刊发了美国殖民时期的著名领袖、后被誉为美国国父之一的约翰温斯洛普关于“山巅之城”的著名讲演,它诞生于大西洋中一艘前往美洲殖民的航船上,奠定了美国立国的恒久基调和精神气质。 封面用图: 这是德国地图绘制家Martin Waldseemüller(1470-1520)在1507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全称为“Universalis cosmographia secundum Ptholomaei traditionem et Americi Vespucii aliorumque lustrationes” ,即根据托勒密的制图传统与阿美利加等探险家的发现所绘制的世界全图。这幅地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使用了“AMERICA”这个词,意在对弗洛伦萨探险家Amerigo Vespucci表示敬意,后者纠正了哥伦布把美洲大陆当做亚洲东海岸的误判。这幅地图依据十二块半米见方的木刻绘制而成,最左侧的三副版块构成了美洲大陆。众所周知,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对世界陆地分布的构想均被希腊与圣经传统所支配,认为世界由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即阿非利加)三部分构成,1492年以后,这幅古老的图景永远发生了改变,世界的“第四部分”进入视野,被命名为“阿美利加”的一片巨大陆地突然出现在扭抱成一团的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面前。从Waldseemüller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到,“AMERICA”这个名称仅仅被用在这片陆地的南部,即西班牙卡斯蒂尔王朝统辖的领域,而北部的广袤区域仍然被标识为“遥远的未知之地”(terra ulteri incognita)。大概在300年后,亚历山大·汉米尔顿正是站在这块“未知之地”上向世人宣布:从现在开始,全世界在政治和地理层面将划分为四部分,即古老的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新近发现的美洲,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欧洲自诩为世界的主人,借助武力与欺骗对其他三部分施行暴政,我们美洲的使命就是教训大海彼岸的欧洲,让这个傲慢的兄弟谦虚一点,美洲人民将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不仅脱离欧洲势力的支配,而且还将给新世界和旧世界的交往制定新的规矩。世界的“第四部分”被意大利商人Amerigo Vespucci发现,被德国制图家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而美国国父汉米尔顿则第一次鲜明地阐发了其政治与道德意义。汉米尔顿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与行动是继人类始祖挪亚的后代三分天下以来的又一次针对世界的分割区划(《圣经·创世纪》10),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修订了古老的传统,而且也不再是神话。 -
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
本书属于海国图志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是乔万尼·波特罗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政治学说的一部经典名著,它的出版有助于推动古典政治学的研究。尽管在西方古典政治学中,波特罗以反对马基雅维里见称,但是他在某些方面与马基雅维里思想极其一致。比如,与马基雅维里一样,他也认同宗教在国家、社会中的重要性。本书记载了他最具原创性的的思想:经济因素对政治领域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否伟大端赖其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统治基础在于财富,而财富的生产则有赖劳动。同时,他在书中也尝试回答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城市一当变得伟大的时候,往往停滞不前?他认为城市人口的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会无可避免地受到一系列资源的匮乏所制约,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滞缓。在这个问题上,波特罗预示了后世的马尔萨斯以及其他经济学和政治学派的产生。 -
海权、革命与现代的诞生
“海国图志”第七辑为《海权、革命与现代的诞生》,其“研究”专栏主题特选刊对与培根《新大西岛》及英国内战与现代性崛起的精彩研究作品。“国民阅读”栏目刊登乔治·凯南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可一窥古人博览西学的捷径。“藏书”栏目亦呈献多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以飨读者。 -
自由海洋及其敌人
主办: 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 编委会: 于向东(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严搏非(上海季风书园) 林国基(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 -
帝国春秋
《海国图志》辑刊是“海国图志丛书”的姊妹系列,致力于发现并出版政治、法律与文史诸领域品质优良的研究文章。“海国图志”书系属于生者,为生命及其动力服务。它既属于行动的人和强有力的人,也属于受难的人和需要解放的人。不过在一个特别的意义上,它严格地属于行动的人和强有力的人,正是这些人在进行一些伟大的事业和斗争,他们尤其需要模范、指导以及至关重要的安慰。 帝国春秋 四帝国理论 亚西比德与雅典僭政 培根的帝国主义 白鲸与美国的政治象征 立法的艺术 培根的《新大西岛》 立法家的疯狂:梭伦是如何推翻“萨拉米法令”的? 作为政治哲学的修辞 君主之鉴 撒路斯特的“阴谋” 弱者的法律世界 虚拟对话 瓦莱里乌和普布里可拉谈话录:或平民共和国的真实形式 -
古代世界的自由与和平
本书为海国图志系列第三辑,主打专题为意大利古典史学家莫米利亚诺的若干重要研究论文。本书每年推出2-3辑,以华夏出版社的“经典与解释”丛书为典范,以研读西洋古典历史、地理以及政治思想源流为依托,旨在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注重选择思想大家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同时鼓励和培养国内青年学人的原创研究。 —————————————— 目录 【莫米利亚诺小专辑: 古代世界的自由与和平】 莫米利亚诺小传 波里比乌斯在英国人与土耳其人之间(莫米利亚诺撰 王恒 林国华译) 希腊思想中的海权(莫米利亚诺撰 王恒 林国华译) 罗马城邦的危机与罗马历史学家——从撒路斯特到塔西陀(莫米利亚诺撰 王恒 林国华译) 古代世界的自由与和平(莫米利亚诺撰 王恒 林国华译) 【特稿】 国会政治的童年(刘仲敬 撰) 人文之中: 文中子的中国观(张 沛 撰) 【战争与和平】 重提《政治的概念》——论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重版序(1963)(戴鹏飞 撰) 【专论】 恩典与自然: 被赐福的“政治学”?——阿奎那政治思想刍议(刘晨光 撰) 论霍布斯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与公民哲学的关系(王军伟 撰) 【哲学与政治】 柏拉图《书简》中的政治与哲学问题(王恒 撰) 阿维罗伊《律法与哲学要论》研究(林国华 撰) 【谈艺录】 潘诺夫斯基论丢勒的《忧郁之一》(潘诺夫斯基撰 蔡乐钊 译) “为你披上高飞的羽翼”——代达路斯的传说与但丁的技艺(朱振宇 撰) 机运、政治与德性:马基雅维利《曼陀罗》的三重世界(戴智恒 撰) -
陆地与海洋
作者施米特系德国著名法学家,一直被誉为20世纪政治思想史上最具超凡魅力的人物。一生著述甚多,思想尖锐、独特。 本书的论域接近地缘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法理学的角度,采用历史的描述结合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气势恢弘而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欧洲近代政治格局的嬗变:海洋象征英美海洋国家及其法理传统,陆地象征欧陆国家及其法理传统,以及他们的诞生、演变、发展、衰落和冲突。其核心问题意识是:海洋和大陆分别代表两种法理传统和政治传统,两者的差异具有人类学的根源,战争也好,科学也罢,哪怕是人类未来不可思议的进步都不能消除这种差异。在此图景中作者力求展示的是他眼中的,或许也是对德意志民族而言的,作为世界历史的人类的天命,即通古今之“法”,道自然之“变”。 在第一篇“陆地与海洋”中,作者持中于人类的精神变革和人类的具体行动两个维度,旁征博引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科学、技术、战争、政治;海盗、君主、将领、商人……,以此,在强调着人类的所有的生活领域和所有的存在方式参与的图景中,显现了作为人类的世界的这个世界的从陆地到海洋的深层的变革、截然对立的结构以及所产生的冲突、以及所造成的结果,并预示了未来的新的世界图景的可能。 在第二篇“国家主权与自由海洋:现代国际法中陆地与海洋的冲突”中,作者基于第一篇所论述的思路,具体而微的论述了欧洲近代政治格局的嬗变,解释和预示了英国作为一个海洋民族可能的衰落,并在最后把德意志民族置于未来世界历史命运的承担者和胜利者。 在第三篇关于“陆地、海洋与天空的对话”中,作者通过A与N、F的谈话与辩论,借A之口,以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水、土、火、气”四元素和犹太神秘教派传说中的陆上怪兽波西墨特和海上怪兽利维坦为象征和比喻,凸显了作者不同于自然科学立场的对世界历史的独特的解释,同时又最终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变迁和人类天命的法变的根基依然在于人类自身的精神与行动的自觉,在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建设与变革。正如作者所言,哪怕是新时代势不可挡的科技的发展,也必须嵌入某种具体的体制之中才是对世界历史的变迁和人类天命的法变的真正的回应,而单单只靠科技手段的成功,决不意味着新的时代的到来。 这是作者战后写就的三篇重要论文,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德意志的战争与民族的命运在经历了二战以后的独特反思。文章里所表达的思想姿肆汪洋,理路精彩多元,史、论结合。就文体而言,作者深谙古典修辞术,文笔优美、简洁、极富弹性,不时动用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尤其罗马帝国的拉丁文化传统,自造典故、精雅渊博,学术性与先知性、分析理性与神话诗性、理论观察与热情的政治暗示融为一体。简洁易读而具有相当的理解深度。 译者林国基,系徳国慕尼黑大学博士,著译多种。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受聘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所研究员。研究政治哲学和施米特思想多年,译笔老到精确,细致流畅,并为该书撰序言一篇。本书另附王凌云之〈元素与空间的现象学—政治学考察——以中国先秦思想为例〉,承正文之论域、方法,阐发中国思想之独特理路。读者对观序言、附录与正文,定能于施米特之字里行间探得其隐幽深意和无穷启发。由此,通过对施米特独特解释的倾听,读者将能在一个更加宽广和深刻的视野中理解当今中国和平崛起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此三篇论文,为国内第一次翻译结集出版,该书的出版定将引起国内政治学、法学、哲学和历史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与爱好者的关注。 -
五月花号公约签订始末
本书分为十一章,第一章讲述英国分离主义者对英国宗教革新的见解;第二章讲述他们起程前往荷兰,途中所遭遇的麻烦,以及他们所碰到和遭遇的许许多多艰难困苦的事情;第三章讲述有关他们定居荷兰、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娱乐的事情;第四章讲述他们离开莱顿城的理由和起因;第五章讲述他们为这次重要的航程做准备所使用的办法;第六章讲述他们与那些为此次航行进行风险投资的商人和其他人签订协议和契约,以及他们为这次航行进行储备所发生的事情;第七章讲述他们从莱顿出发,在莱顿发生的一些事情;讲述他们到达南安普敦,在南安普敦汇合,并将备用食品汇集在那里的事情;第八章讲述他们在海岸边以及海上遇到的麻烦,经过许多波折他们被迫离弃其中的一只船和船上的伙伴的事情;第九章讲述他们的海上航程,他们渡过重洋并安全抵达科德角的事情;第十章讲述他们如何找到一个安居地以及此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第十一章介绍五月花号公约。 -
罗马史随想
林国荣的文笔,在中国三十多岁的青年学者中,也许是最优雅的。当然,他不是汉魏唐宋式的优雅,而是希腊罗马式的优雅。他掌握了一种既庄严又美丽,既朴素又含蓄的笔调,这种笔调很适合谈论历史。不过,林国荣讲历史多少染上了“六经注我”的习气,古典作品有在一定程度上被曲解的危险。作者在书中说过:“休谟强调:我们的曲解是以真正了解古代作家为前提的,我们之所以曲解,是因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时代写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都是正统的古典作家。”很显然,林国荣正是承袭了休谟传统的“古典作家”。 -
欧罗巴与亚细亚
海国图志系列创刊五年来,以“经典与解释”系列为典范,潜心研习西洋古典史地及政治思想,出版翻译数十部较高水准的研究作品。第四辑主推欧洲与亚洲政制思想研究,栏目设置亦有灵活创新。 目录一览————————————————— 斯文 悲剧与政治:埃斯库罗斯的政治神学 墓志铭 “太阳王”的传说 研究 从暴政到专制:启蒙运动对土耳其人的无知图画 伊索克拉底与欧罗巴 君主与共和:兼谈欧洲与亚洲的政治遗产 黑格尔与亚洲政制 藏书 老普林尼《自然史》/塞涅卡《自然问题》/蒙茅斯的杰弗里《不列颠诸王史》 阿维罗伊《论<矛盾论>的矛盾》/斯宾诺莎《斯宾诺莎书信集》/夏多布里昂《墓中回忆录》/ 国民阅读 鲁滨逊和他的现代孤岛:《鲁滨逊漂流记》读后 亚当•斯密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背景 塞维里的伊西多尔对“法律”的释义 点睛 阿玛西斯的脚盆妙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I.12简释 画廊 从美国国玺看美国立宪的战略目标 ◆ 本期沉思录————————————————————————— 如果我告诉你你的老朋友抓到了三只野猪,三只品种优良的野猪,我知道你肯定会以为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嘿嘿,这的确是玩笑……我静静地坐在猎网旁边,手里拿的不是镖枪,而是笔记本,边想边记,这样,即使空手而归,但至少本子是写满了的。请不要小看这样的脑力活动,你应该明白一件奇妙的事情,那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其实是在体力活动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磨砺。独自一人在密林深处狩猎,那种孤独与静谧刺激人去思想。所以,我的朋友,下次你一个人狩猎的时候,请记住学习我的样子,在午餐篮里放上笔记本,你将发现从山那边向你走来的不仅有狄安娜,更有密涅瓦。 ——小普林尼致塔西陀,《书信》,第1卷,第6封 -
希腊四论
格罗特曾论断说,今日世界的众多智慧遗产都有其古希腊根源,我们因此有责任以“证据分析”的办法去估价这些遗产。一旦我们认同格罗特的这一看法,就能更好地认识到在希腊历史当中哪些东西是更值得研究的:希腊人如何从北方出现,并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那些伟大帝国发生联系?他们如何建立他们的邦国?他们如何度过铁器时代黎明期的那些危机?荷马和荷西俄德所知道的那些文明中心如何形成?在六和五世纪,希腊心灵如何创造新的政治、艺术、诗歌、哲学?这些都是我们更应当去研究的;我们也应当知道希腊人如何赋予他们的概念以普遍的有效性,并对西方和东方进行希腊化,以及在这一冲撞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确实存在一部此种意义上的希腊历史的话,那么雅典无疑是这部历史的中心。但是,如果我们的眼光能够越过古典希腊世界的边界,那么我们就同样应当完善我们对南部意大利的知识,因为正是在那里,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是交融一体,不可分解的;我们也应当了解叙利亚,因为基督教正是由此诞生;应当了解埃及,基督教正是在这里与希腊哲学合为一体。最终,我们更应当知道希腊究竟为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的诞生贡献了什么,它又如何将其印记深深留在了从巴格达到托莱多的穆斯林文明身上。 此种意义上的希腊史研究面临众多困难,这些困难是非常独特的。众所周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无法帮助我们恰当而完整地了解希腊历史;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资料则更欠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严肃的古希腊经济或社会史学者。马克思也没有正统地叙述过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度,他在这方面的概括通常以19世纪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经验为基础,这一点令人遗憾;而社会学的方法虽然灵活多变,却没有灵魂,它的优点和缺点同样众所周知。古朗热曾在1872年预言说,历史证据将由于派系目的的存在而越来越遭受扭曲;但可能不会有人想到,历史证据也会在毫无目的的情况下遭受扭曲,其原因仅仅是缺乏常识感;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由此导致的糟糕结果就是:对希腊世界的研究越来越脱离希腊政治的轨道,在希腊哲学、艺术和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即使带着放大镜也找不到政治事件和政治制度的影子;在当今时代,几乎再没有人像布克哈特那样,在研究希腊文化和艺术之前,先研究希腊政治。 本书集合四个年轻人的可怜力量,试图为改变这一趋势有所贡献。据说席勒曾经打算过为腓特烈大帝撰写一部史诗性质的作品,我们无此打算,也赞同席勒早早就放弃了他的这一打算;和席勒一样,我们并不认为历史是“被囚禁的诗歌”、或者“被囚禁的预言”,因此我们更无意解放历史。没有人可以宣称复活古希腊,以政治为核心的希腊历史也往往是在政治危难期才一再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17世纪末的英国、18世纪末的美国和法国;再比如普鲁士时代和魏玛时代。本书丝毫不承受这样的危难阴影,相反,本书的全部动力乃在于对“自由”的热爱。如果不能发现并回到希腊历史的“第一原则”,我们就无法毫无愧色地谈论古希腊;这“第一原则”,正如格罗特所说,就是:希腊历史对于自由心灵的形成至关重要,而这样的自由心灵将在检验证据方面表现出宗教般的坚定信念。因此,本书的作者从不为克里昂这样的人物而争吵,在这个问题上,本书的作者只是指出如下事实就足够了:格罗特把五世纪雅典的自由等同于绝对的自由,这是个绝对的错误,因为他忽视了贡斯当早在他之前许多年就已经指出的“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之间的重大不同。 格罗特是19世纪英国哲学激进派的重要成员,人们通常把这一学派同人口和税收问题、幸福和痛苦的均衡计算问题、以及自我利益问题联系起来,视之为缺乏优雅品味和高贵情趣;然而,恰恰也正是这一派中的著名人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最完善地概括了希腊历史对于现代世界的意义所在:“马拉松之战,即使是作为英国历史中的事件,也比黑斯廷斯之战的意义重大得多。如果当时的战局有所不同,那么布立吞人和萨克逊人很可能今天仍在森林当中游荡。” 相信这段话也正道出了本书的全部动机和目的所在,同时也道出了命运是如何精心安排了四位年轻作者的道路,让他们如此偶然地相遇相知,让他们共同去猜想斯芬克斯的谜语以及他的笑容。 -
诗歌与历史
《诗歌与历史:政治哲学的古典风格》无疑是一本独特的书,它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从意大利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中国儒家传统直到当前最热门的利奥·施特劳斯,这一切都通过他活跃飞动的思绪,铸造成一片绚烂的思想园地,绽放着发人思考的小花。全书所取的文体是多样的,从目录上就可看出。有:读史笔记、讲稿简注、提示、掠影、导读、简释、细读,等等。这里的文章都十分短小精炼,极少陈言套语,却多有格言铭文式的韵味。例如“在希望终结的地方不再有虔敬;而虔敬终结的时刻也就是人再度野蛮的时刻了”。这些不都是让人联想起尼采和鲁迅的笔锋吗? -
帕纳萨斯山来信
虽然作者谦逊地说这本书收入的文章多为“应时之作,缺乏专题论文的那种细密铺垫和论证”,但它仍然很吸引人,且并不像作者说得那般“浅显易懂”。书中论及的人物包括柏拉图、格劳修斯、托克维尔、哈罗德·布鲁姆、甘阳、赵汀阳等,涉及的领域则涵盖政治、文化、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如此纷繁复杂的景观,在作者锐利的笔下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林国荣是当今最被人看好的政治哲学新秀,而他的文笔也是同侪中最出色的,只不过他的政治倾向从来都是模糊难辨的,似乎特意要让读者反复回味其微言大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