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职官

  • 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

    作者:张政烺 主编

  • 职官分纪

    作者:(宋)孙逢吉

  • 北洋政府职官年表

    作者:钱实甫编著,黄清根整理

  • 唐代中層文官

    作者:賴瑞和

    唐代士人在仕宦中途,會出任哪一些中層的官職? 這些官職在整個唐代官僚體系中占有怎樣的位置? 唐代士人做官,又有哪些大規律? 他們經常出任的官職,可不可以「預測」?有沒有一個模式可尋? 這些重要問題,過去幾乎無人研究,為唐史研究上的一大片空白,正是本書擬填補的。本書是《唐代基層文官》的續篇,分章詳論了唐代士人在中年(約三四十歲左右)經常出任的幾種官職,包括京官七種: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拾遺、補闕、員外郎、郎中;縣官一種:縣令;州官一種:司錄、錄事參軍,以及幕府官一種:判官。 過去的職官研究,不是偏向京官或州縣官,就是整個忽略了幕府官,都無法讓人看清唐代士人任官的典型模式。本書把這三大職官系統結合起來考察,涵蓋面最寬廣,而且也留意唐前後期的差別。作者文筆生動,敘事簡潔明快,以正史、墓誌、唐代詩文等多元材料,敘寫了唐代士人做官的種種有趣細節,避免一般制度史論著的枯澀,力求把讀者帶進唐代官場的動態世界。
  • 中国历代职官知识手册

    作者:孙永都

    《中国历代职官知识手册》出版后,在近二十年中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而且成为日本筑波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等著名大学和其他许多知名大图书馆的特藏书。《简明古代职官辞典》一书原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秦汉官制史稿

    作者:安作璋,熊铁基

    在整个古代官制史中,秦汉的官制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秦汉以前的官制,班固说是“夏、殷亡闻焉”。师古曰:“盲夏,殷置官事不见于书传也。《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官百,殷二百’,盖言其大数而无职号统属也。”①当然,事实上并不是毫无所闻,只不过无系统的记载罢了。而班固所说的 。周官则备矣”②,也不尽然,《周书》、《周礼》的记载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总之,秦汉以前的官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秦汉以后在官制上有一个大的变化,《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一方面是“汉因循而不革”,即所谓的“汉承秦制”,另一方面同时又是“颇有所改”。改变的地方实际上很多,本书中随处可见。“因循”当是就主要方面或者说主要精神 而言,从这方面说,不但是“汉承秦制”,在某种意义上秦汉宫制又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这就是秦汉宫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意义。 秦汉官制的特殊地位又是和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致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时指出:“如果说,秦以前韵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①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政治制度,放在世界史中去考察,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是秦朝开始,汉朝逐渐完善的。
  • 唐仆尚丞郎表

    作者:严耕望

    本书对唐代任职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和侍郎官员的籍贯、出身、任职经历进行梳理排比,编为图表,并详加考订,清晰地反映了唐代重要官员的任职情况,对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政局的变迁,极有参考价值。 序言 凡例 卷一 述制 卷二 通表上 左右仆射左右丞年表 卷三 通表中 吏户礼三部尚书及侍郎年表(度支监运使附) 卷四 通表下 兵刑工三部尚书及侍郎年表 卷五 辑考一上 尚书左仆射 卷六 辑考一下 尚书右仆射 卷七 辑考二上 尚书左丞 卷八 辑考二下 尚书右丞 …… 卷二十一 辑考八上 工部尚书 卷二十二 辑考八下 尚书工部侍郎 附录一 引用及参考书目 附录一 通表人名引得
  • 两汉太守刺史表

    作者:严耕望 撰

    本书出自已近三十年,今兹三版,有校订机会。惟近年工作既忙,又不便增补太多,影响版面,故未能随心所欲,多所增补,主要只是校订脱误而已;但久已发现之脱伪得到更正,心甚慰。 此次出自,书名标目稍有改动。盖原撰续隋唐地方行政制度,与秦汉魏晋南北朝合为一书,故直颜曰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今因兴趣转移,县年事已迈,自度已无续撰隋唐之部之可能,故分秦汉与魏晋南北朝各自为书,但前面序文为全书而写,故总题仍旧,而以甲部乙部别之,将来如有同好,自可丙部丁部庚续为之也。 双此次改版,余远万香江,不及督印亲校,一切烦邢义田、廖伯源两位先生任之,仅此致谢。
  • 中国古代官名辞典

    作者:贺凯(Charles O. Hucker

    序 陆扬 北京大學出版社決定影印出版美國中國史專家賀凱 (Charles O. Hucker, 1919-1994) 的名著《中國古代官名辭典》(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並希望我能簡要地介紹一下這部著作的價值。猶如許多在西方從事中國史研究的人,賀凱教授的《中國古代官名辭典》是一部我平日手頭必備的工具書。我個人的研究工作和古代中國的某些官制亦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對這部辭書的內容和特點也算比較熟悉。但對這部著作的熟悉並不等於說我就能夠精確而全面地評價這一部範圍幾乎包括整個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的名作。這部書的作者在選擇條目以及英文譯釋等方面都體現出很不尋常的功力,要充分評估他在這些方面的貢獻,光是具備一定的中國古代制度史的修養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對西方特別是英美中世以來的官僚制度有相當的瞭解,而這一點是我所欠缺的。所以在這裡,我只能根據我個人對這部著作的特色及其作者的學術背景的瞭解,擇要寫幾句。 先談一下賀凱。美國的中國史研究在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有一個關鍵的轉折,那就是從以考釋語言文獻為重點的漢學研究轉向更為全面的中國歷史研究,賀凱就是在這種變化下出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一九一九年,賀凱出生於美國中部文化經濟的大都會聖路易市。他從德克薩斯大學本科畢業時,正值二次大戰戰酣之際。賀凱投筆從戎,由於卓越的表現,戰爭結束時竟已獲得美國陸軍上校的軍銜。他那一代的美國學者,在二戰期間服務於美國軍隊的並不少見,但能像賀凱這樣在取得如此高的軍銜之後又投身於東亞史研究的則不多見。賀凱的博士學位是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的,在那裡接受了當時美國最好的漢學訓練。對他指導最多的是以研究上古文化著稱的顧立雅(Herrlee G. Creel)和以研究宋代社會知名的柯睿哲(E. A. Kracke)兩位教授。顧立雅的影響尤其顯著。顧氏的學術路向有一種很特別的混合,他十分強调以解讀文獻為重心的漢學傳統,但又開創用綜合的方式來全面研究上古思想文化。他致力於培養能讀懂中文報紙和新聞的人才,但卻又不看重兩漢以下的研究,認為那是的“新聞调查工作”(journalism) 而非嚴肅的學問 (scholarship)。這種學問上的嗜古和學術上的求新並存的現象並不出人意表。儘管顧立雅這一輩的美國漢學家開始承擔起瞭解現實中的中國的責任,但他們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看法還是較為保守的。 賀凱是顧立雅培養出來的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賀凱本人對學問看法並不像顧氏那樣保守,但他接受了顧氏古典學風的熏陶,對中國文化的探索不是由今溯古,而是由古及今。比如中文的學習以文言為中心,從研讀儒家經典開始。賀凱曾告訴和他同過事並相知甚久的余英時先生一則關於他自己的趣事。五十年代時賀凱到台灣訪學,坐船到基隆,上岸時海關人員問他要去哪裡,他用文言回答說:“吾欲之台北”,海關人員聽得如墜五里霧中,完全不懂他在說甚麼,搞了半天,才明白他說的原來是文言。這則故事很傳神,頗能道出賀凱這一代漢學家的特點,很難想像今天的西方中國學界中人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但也許正是這種對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視,才使得賀凱對中國傳統產生同情的瞭解,同時也使他能在幾個難度很高的研究領域內游刃有餘。雖然賀凱的學術重心和顧立雅完全不同,關注的層面則深受顧氏的影響。顧立雅對研究中國傳統政治的內涵有濃厚的興趣,而賀凱的研究也是集中於這一領域,區別只是顧氏專注於傳統政治的形成期,而賀凱則專注於傳統政治的高度成熟期,也就是顧氏不屑注意的時期。顧立雅對中國傳統思想有淵博的知識和貫通的認識,這一點似乎也影響到賀凱的工作,使他的視野並不局限於某個狹小的領域。 自芝大獲得博士後,賀凱曾先在圖桑的亞利桑那大學 (University of Arizona) 任教,在短短幾年之內,對奠定那裡的東亞研究基礎起了很關鍵的作用,雖然他在一九六一年又轉往密執安大學任教,賀凱對圖桑這個地方可說是情有獨鍾,退休他後又回到圖桑終老,成了參與當地社區活動的積極分子,而我這裡要介紹的《中國古代官名辭典》也是在圖桑定的稿。賀凱以明代政治制度史作為學術工作的中心的學術路向可以說是在亞利桑那大學執教期間確立下來的,其它的工作都在此基礎上擴展。就在賀凱從亞利桑那轉往密執安執教的那一年,他出了本小冊子,叫《明代的傳統中國政權》(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ate in Ming Times) (此書封皮上的中文標題是《明代政治考》,似乎不甚貼切,應該是《明代政制考》)。這雖然是一部小書,卻不妨說是賀凱研究明史的成名之作,尤其體現出他在制度史研究方面的特出能力。書的篇幅不過八萬來字,卻能將明代官僚制度的基本結構和行政特點交代得很清楚。在書的小序裡,賀凱告訴讀者在他完成這部著作的時候,他已經有長達十二年的研究明代制度的經驗了。其實這原來是他提交給一個有關傳統中國政治權力的研討會的論文,所以在小書的序言裡他還特別感謝當時同樣是明史新起之健者的牟復禮(Fritz Mote)先生在會議期間對他的研究所作的評論。有意思的是,就在這部小冊子出版後的一年,牟復禮先生研究高青邱的專著也出版了。這兩部著作的先後問世多少可以說標誌了美國新一代明史研究的起步。 從六十年代起,賀凱一直是明史方面的重鎮,他在這方面的著作為數不少,但就其對中國學的整體影響而言,這些著作都不如他的通史著作《帝制中國的歲月》(China’s Imperial Past)和《中國古代官名辭典》。《帝制中國的歲月》完成於一九七五年。這部涵蓋整個中國歷史的著作篇幅並不很大,但剪裁得頗為用心,敘述也得當,很符合美國大學優秀通史教材的特色。全書劃分為帝制以前,早期帝制和晚期帝制三個部分,每部分又再按照“歷史概述”(general history), 制度與社會,思想和文學等門類來敘述。可以說到九十年代初以前,這部著作被美國的大學廣泛採用來做為中國史的基本教材,在流行的程度上堪與之相比的大概只有英譯的謝和耐(Jacques Gernet)教授撰寫的《中華文明史》(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這雖然是一部教材,而且也不免帶有七十年代以前西方中國史研究的種種印跡,但依然顯示出賀凱對中國歷史的通盤認識。尤其讓我印象很深的是賀凱那簡練而精確的文筆,這一特點在該著作的幾個“歷史概述”的部分裡特別突出。他常常用一兩段文字中就能把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或脈絡交代清楚,而且描述得頗有韻味。這樣的例子觸目可見,比如第一部分的“歷史概述”末尾描述陳涉起事和秦朝覆亡的兩段文字(頁46-47),第二部分裡評述武曌的段落(頁142-143)和第三部分中概括明代文化的一段話等等。這些文字譯成中文就很難傳達,甚至還會顯得平淡無奇,但在英文原文裡上卻是錘煉頗深的史學文字,幾乎可以誦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出現撰寫中國通史的熱潮,但我覺得很難再看得到賀凱的這種精煉而暢達的文字了。 就賀凱一生的史學成就來說,《中國古代官名辭典》無疑是代表了他的名山事業的 Magnum Opus。他在序言裡說,他在做研究生時把《周官》裡的職官名稱編成索引給自己作參考,後來才意識到這其實就算是編撰這部辭書的開端了。他正式開始著手這一工作是一九七六年。整個過程中雖也請過密執安大學和亞利桑那大學的學生做助手,但基本工作都是由他自己親手完成的。這些工作包括全書引論部分的撰寫,所有條目的起草和修改,英文索引的制作,以及電腦打字和漢字字條的輸入等等。真可說是在處處親自把關的基礎上完成的著作。從賀凱一生的學術軌跡來觀察,他在晚年完成這樣一部以辭典形式出現的大著一點都不令人驚訝。但在整個當代西方中國史研究的脈絡裡,出現這樣的著作又是一個異數。為甚麼說是異數呢?賀凱自己在給《中國古代官名辭典》所作的序言裡就已經提供了線索。他說他完成這部著作的目的就是要“將那些並不專治制度史的漢學家們從長期試圖應付傳統中國無所不在的官僚命名系統時所承受的困擾,困惑和羞愧中解救出來” (頁 V)。這個率直而又入木三分的說明,點出了兩個有關西方中國史研究的實況,第一,中國古代制度史是個令西方漢學家頭痛的領域;第二,西方在中國官制史方面的研究很薄弱,連許多資深的學者也會老犯常識性的錯誤。自二十世紀初以來,西方的中國史研究在很多領域內都有了傲人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的環節,官制研究甚至廣義上的制度史研究恰恰就是其中之一,這和西方中國史重文化和社會的取向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學術訓練有直接的關係。當然這並不等於說西方沒有致力於某個朝代的制度史研究並取得相當的成績的學者。舉例而言,除了賀凱本人的明代官制研究之外,還有瑞典的畢漢思(Hans Bielenstein)對漢代官制的研究,法國的戴何都(R. des Rotours)對兩唐書中百官志等文獻的譯註,白樂日(étienne Balázs) 對宋代官制的考察,蓝克立(Christian Lamouroux)對《宋史 食貨志》的譯註,拉契涅夫斯基(P. Ratchnevsky)對《元史 刑法志》的譯註,英國的杜希德先生(Denis Twitchett)對唐代官僚機構的全面分析,以及美國學者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對清代軍機處,歐立德(Mark Elliot)對滿清八旗的研究等等,都是突出的例子。但上述有些成果出現在《中國古代官名辭典》完成多年之後。而以一人之力成就一部涵蓋上下兩千年的中華官職辭典,當代西方僅賀凱一人而已,這在西方的學術背景下不能不說是個異數。同時也因為西方對中國官僚制度的研究相對薄弱,這部著作在西方學者的日常研究中所具有的參考價值就更是明顯而持久。 《中國古代官名辭典》體例頗嚴謹,分為序言,引論,使用須知,條目及中英名詞索引。書的引論部分按朝代来分别概述其官制體系,每個朝代或時代(例如南北朝和五代)有其專門的章節,讓人一目瞭然。全書八千二百九十一個條目,包涵了從《周官》所載的職名到晚清的主要職官名稱。每個條目先註出官名所屬的朝代,如果在好幾個朝代都存在,則按時代順序解釋其職能的異同。而如果某一官名在《中國古代官名辭典》裡的英譯和該辭典所參考的幾種英法文中國官制研究著作中的譯法不同,則賀凱還會在條目的結尾列出不同的譯法及所出自的著作,以供讀者參考。如清代佛道機構中的“至靈”一職,賀凱採用的英譯是 Sacrificial Priest,而在英譯的布魯纳特(H.S Brunnert) 和哈蓋爾斯特洛姆 (V. V. Hagelstrom)的著作《當代中國的政治設置》(Present Day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China)裡,這個職位的譯名是 Thaumaturgist,所以條目的結尾又將此譯名附上供讀者參考。又比如隋唐的“果毅府”,賀凱採取了基本是直譯的 “Courageous Garrison”,而他同時又列出戴何都在《新唐書 兵志》的法文譯註中所採用的 milice intrépide。《中國古代官名辭典》的條目解釋一般都突出要點,但也有不少條目解釋得很詳盡,不僅勾勒出其中變化的歷史過程,而且連變化出現的具體年份都有列出。辭書中對唐代的十六衛府和明清時代的承宣布政使司的解釋就是體現此種特色的兩個典型例子。由於是用西文撰寫中國古代的職官辭典,所以不能像用中日文撰寫那樣能比較方便地直接引用原始文獻,作者因此必須能對相關資料有自己的把握,才能用文字敘述出來,但正因如此,在寫作上要花的功夫就很大。 而且這部著作主要是為西方的學術界而撰寫,所以賀凱盡量要在中國古代職官的英文譯名上斟酌選用比較易於西方一般學界理解的稱謂和名詞。所以這部著作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職官辭典,而是一部研究性很強的著作,處處都顯示出編撰者自己的判斷。 但《中國古代官名辭典》並不追求巨細靡遺,賀凱的主要目的是對中國歷代官制的結構及其變遷作一個總括性的呈現。中國古代職官的變化和延續性都很強,常常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賀凱的工作也是要讓讀者盡量能體會這些細微的差別。辭典中的條目雖多,卻並不瑣碎。比如條目中有明清時代的總督一職,而清代的各省總督只是在該條目解釋清代的部分裡提到,並不作單獨條目列出。在辭典的使用須知裡特別提醒學者在參考這部著作時要能有想像和綜合的能力,才能舉一反三。賀凱在編纂此書時最主要的中文參考著作是黃本驥的《歷代職官表》,但他也指出《歷代職官表》過於強调沿革而產生的弊端。他同時還參考了較少為西方學界所知的梁章鉅的《稱謂錄》,用來作為非正式官稱的依據。此外還有日中民族科學研究所編的《中國歴代職官辭典》和楊樹藩《中國文官制度史》等等。當然中國古代的官制的功能和變化常常很複雜,現代的研究工作也總是不斷深入。《中國古代官名辭典》是一部以八十年代以前西方研究中國官制史的成果為基礎的著作,今天若以專家的眼光來看自然會發現其中的缺失,比如對唐代的學士院和翰林院,翰林學士和翰林待詔之間的根本性差別就沒能完全分辨清楚就是一例。但像這類重要的分別即便在唐史研究相對發達的中日學界也只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才開始普遍受到重視。所以這些因學術發展的階段性所造成的不足一點都不妨礙引介《中國古代官名辭典》這部名著到中文學術界來的價值。中國古代官制的研究在中國史學界一直算是一門顯學,出版的學術專著和論文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大有超越西方同行的地方。但就我所瞭解,若以全面性的職官工具書而言,無論編排的用心還是撰寫的講究,中文世界的同類型著作中能和《中國古代官名辭典》相媲美的其實還很少。我相信,引進這部作品對日後在中文世界能出現更高質量的中國古代制度史工具書將會有非常良好的影響。
  •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册)

    作者:张金龙

    本书分5编,对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禁卫军权与魏晋南北朝政治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书中通过对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的勾稽考索,厘清了不同层次的众多的禁卫武官的变迁历程与政治职能,揭示出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及其制度的本来面目,得出了许多重要的和具有启发性的认识。
  • 古代职官漫话

    作者:袁庭栋

    我国古代职官制度十分复杂,有“不学懂不得,学了记不得”之说。 古人动辄几十字的头衔常令初学者不知所措,望而却步。本书对古代职官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分门别类,简明易懂,在叙述中结合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实例,文笔流畅而生动,一扫过去按时代微述的职官制度史的枯燥繁琐、难以卒读的毛病。所附索引还可以作为简明的职官辞典使用,对于广大文史爱好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唐六典

    作者:李林甫

    《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依照唐玄宗的意图,此书本应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六个部分,故书名《唐六典》。因唐代官制与周官大不相同,《唐六典》实际上还是按照唐代国家机关体系进行编纂。此书分三十卷,其篇目为:三师、三公、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殿中省;内官侍中省;御史台;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国子监;少府监、军器监、铸钱监等;将作监、都水监等;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左右千牛卫、左右羽林军;太子三师、三少、太子詹事府、左右春坊内房内官;太子家令、率更寺等;太子左右卫诸率府;诸王府公主邑司;府、督护州。 《唐六典》曾否颁布施行,历来学者间颇有争论。参与修书的韦述说,此书于开元“二十六年奏草上,迄今在直院,亦不行用”(《直斋书录解题》)。唐宪宗元和(806-820)初,吕温代郑相公(□)请删定施行六典开元礼状也说,六典“星纪六周未有明诏施行”(《吕温集》)。宋范祖禹也认为“唐六典虽修成书,然未尝行之一日”(《范太史集》)。但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卢杞奏事引用六典,唐宪宗元和中刘肃撰《大唐新语》称六典“迄今行之”。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取一种折衷的观点,一方面说“唐人所说,当无讹误”,承认韦述、吕温书未颁行的说法是正确的,一方面又说“疑当时讨论典章,亦相引据,而公私科律则未尝事事遵用”,认为六典并非全未实行。近人岑仲勉认为,六典未经朝廷颁布施行无可怀疑,但六典是排比现行令式编成的,现行令式本来具有法律效力,为人遵用,不过其中有一部分,编书时就已改变,或后来改变,因此未能事事遵用。 书名,原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注。《直斋书录解题》引韦述《集贤记》注:“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旨修是书,帝手写白麻纸六条曰理、教、礼、政、刑、事,令以类相从,撰录以进。张说以其事委徐坚,思之经岁莫能定。又委毋□、徐钦、韦述,始以令式入六司,其沿革并入注中。后张九龄又委苑咸,二十六年奏草上。”唐刘肃《大唐新语》和《唐会要》也有类似的记载。根据这些史籍,可知此书是臣下奉玄宗之命所撰,自奉旨至成书历时十余年,中间曾多次换人,最后经李林甫进奏皇帝。
  • 唐代基层文官

    作者:赖瑞和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唐代最常见的几种基层文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全书共分七章。前五章分别探讨了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和掌书记等若干种唐代基层文官,第六章则综合讨论这几种文官的共同课题,诸如俸钱、任期、办公时间与假期等,最后一章描绘出两幅唐代基层文官的“理念型”,可与史书所见真是唐史人物做比较。 本书虽为研究官制的专著,然征引了大量唐史人物作为例证,读来生动有趣,既可为研究唐代基层文官制度之工具书,又对理解唐代士人之仕宦生活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