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儿童史

  • 童年的转型

    作者:施义慧

    《童年的转型: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生活史》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整体史的角度把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的生活经历放在19世纪英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分析一个世纪进程中下层儿童生活模式发生重大转型的动因,以区别于已有的平面、分散的研究;二是研究内容上的一些突破。本文从众多分散的史料中整理出下层民众对于子女劳动和教育的态度,并对贫民免费学校和感化学校等被一般教育史著作忽视的教育机构进行了论述,弥补了英国学者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三是利用部分原始档案资料。《童年的转型: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生活史》由施义慧著。
  • 童年忆往

    作者:熊秉真

  • 小玩意

    作者:[美] 加里·克罗斯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而玩具就是他们的工具。 玩具向年轻一辈传递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期望,也向父母诉说着年轻人寻求的认可和自由。玩具在唤醒成年人童年记忆的同时,其日益商业化的影响,又使人不无焦虑。 本书以19世纪末美国现代玩具业的兴起为起点,讲述了美国孩童在过去百年来所玩过的种种玩具。这些各色各样的小玩意,向我们诉说着20世纪美国人丰富的童年生活、多变的育儿观念,以及日益勃兴的现代消费社会史。
  • 安恙:近世中国儿童的疾病与健康

    作者:熊秉真

    本書主旨在利用宋代至清代幼科醫籍資料,逐項分析曾困擾近世中國兒童的幾類最主要疾病,並從疾病的演變面貌中一窺此期間幼齡人口群一般健康變化之大勢。 全書結構依循傳統醫籍中藥科四大症(驚、疳、吐、瀉,或驚、疳、痘、疹)或六大症(驚、疳、吐、瀉、痘、疹)說法為指引,作系統而個別之追蹤,並附錄同時間士人筆下所見的兒童健康問題,以專家與技術人員之經驗與載記,佐以平常人之側寫,顯示此千年間兒童健康或安或恙的若干梗概,除提供了中國幼齡人口疾病與健康變化的詳情,也讓中國歷史上身體經驗、物質文化與生態環境作一突破性展現。 本書研究方法嚴謹,並事事詳注出處,觀點均有憑有據,為當代有志於我國古往今來兒童保健者極具價值之入門專著,亦足以帶動相關的專業性學術研究與發展。
  • 孩子的歷史

    作者:柯林‧黑伍德(Colin Heywood

    許多人認為,一部自傳的成功條件就在於童年的回憶,因為童年的描述總是能滿足我們對生命中形塑個人性格與命運的某一階段的好奇。 然而,這種對童年的幻想卻是最近才有的現象,在中古時代,甚至在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作品中,幾乎沒有兒童的蹤影,兒童至多只是成人世界中的邊緣角色。 因此,長期以來,兒童史家相當稀少,到了一九五O年代,兒童史的領域還被描述成「完全的處女地」。直到一九六O年代阿里葉(Philippe Aries)的名著《童年的世紀》問世,才點燃了一連串歷史論戰,也讓史學家開始墾殖這塊處女地。 本書從阿里葉的作品開始談起,分成三部分:首先,思考中古社會如何看待童年,從中古時代初期到現代的童年觀念之轉捩點何在,以及長久以來人們的論戰主題為何。其次,追溯過去兒童成長的過程,重點在兒童與家庭以及同僚之間的關係,這會帶我們進入一長串主題中,從殺嬰、棄嬰到遊戲與民間故事。最後,則是要思考大環境中兒童的各個面向,包括工作、健康與教育。 透過這本書,我們將會知道,過去的兒童曾經擁有我們現代人無法想像的童年。 作者簡介 柯林.黑伍德(Colin Heywood) 英國諾丁罕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資深講師,研究領域為經濟史與社會史。
  • 幼幼:传统中国的襁褓之道

    作者:熊秉真

    目錄 目 次 序 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近世的幼科醫學 5 第三章 幼科的區域特性 25 第四章 新生兒照護 53 第五章 乳與哺 103 第六章 嬰幼兒生理 137 第七章 成長與發育 157 結 語 177 參考文獻 181 索 引 191 第一篇 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第一章 引言 過去我們對歷史上育嬰扶幼的狀況一無所知,且亦不以為憾。推敲起來,可能有兩個緣故。一是覺得此類情事,瑣碎細微,似不涉國家興亡,民生福祉,既是無關宏旨,就沒什麼進一步瞭解的必要。這是說,幼幼之道不必知。再則會有人說,此類瑣事,荒渺難稽,即便深究,也無史可查,不會有資料存其實情,於是謂,幼幼之道不可知。 不意仔細思量,兩個顧慮都難成立。因為育嬰之史,說是瑣細,其實裡面自有乾坤。從精神面而言,一個社會如何對待其新生成員,常是該社會對人生、生死等許多基本態度的最赤裸的表現。已有西方學者指出,由任何社會或人群照顧、對待嬰幼兒的方式,可瞭解彼等基本的價值觀所在。譬如說:在這群人的觀念中,他們對生命如何重視,此重視始自何時,此重視有無差等,帶何條件等等,都容易流露在彼等對待嬰幼兒的方法上。所謂見微而知著,人們對待嬰幼兒的態度,常毫無保留地訴說著他們根本的關懷或偏執所在。此外,自實際面而言,一個社會的育嬰方法,顯示其成員在養育嬰幼兒的知識和技術雙方面的水準,從其所運用的工具,嬰幼兒的營養狀況等,更足以反映該社會在此方面的物質條件如何。尤有進者,嬰幼兒出生、存活、死亡的數目和比率,是人口學上重要的訊息,從過去育嬰扶幼的成敗實況,我們可以直接獲知當時嬰兒死亡率、人口出生率,有助於整個人口消長之解釋。間接亦可認識生育與節育、健康與疾病等發生之環境,對洞悉社會之人口行為與普遍物質文化,頗有助益。這種種理由,都在向我們辯稱育嬰史並不真是件無關宏旨,不值深究的小事。 至於育嬰史到底可不可知,關繫的主要是資料問題。若以傳統史家熟悉的史料而言(如史籍、方志、筆記等),其中即便偶然提到育嬰方法,確實零碎粗略,很難瞭解各步驟的細節,更不易追究所謂時代演變等問題。不過脫離過去熟悉的史料範疇之外尚有許多他類的資料,可以透露我們所關心的訊息。以歷史上嬰幼兒的生活狀況言,傳統中國幼科醫籍就是一項從未用過的寶藏。因為傳統中國醫學發達極早,幼科一支到宋代以後已成獨立的專科,幼科醫籍中對養育嬰幼兒的各個步驟,都反覆致意,有非常詳細的討論。其討論及醫案中,亦錄用許多當時民眾育嬰扶幼的實例,從這些實例及討論中,我們可以認識到過去民間照顧嬰幼兒的實況,當時一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專業醫者的見解和建議。積累數百上千的醫籍,經過仔細考察對照,更可逐漸理出過去千年來中國人育嬰方式的演化過程。過去一向未嘗聞問或不以為可知的傳統襁褓之道,竟鮮活地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這本小書中的各個小篇章,就是作者重尋此失落了的嬰幼兒世界的一些軌跡。 前二章述及傳統幼科醫學發展,意在為中古以來中國育嬰扶幼文化演進背後的專業背景,作一說明。第二章「近世的幼科醫學」,追溯中國自古至唐,醫界對幼兒健康的關懷及局限所在,從而凸顯宋代幼科發軔之意義。尤以明代幼科蓬勃時之進展,分別闡述此專門知識的普及化和不斷地專業化的情況,並指明其間中國政府與士人的貢獻。 第三章談「兒科之區域性」,由中古以後幼科濫觴,及其後近千年的演化,逐步抽絲剝繭,說明除了時間上的演變外,在中國廣大的疆域內,幼科醫學之知識與執業,在空間上亦發展出不同的流派。論及幼醫發展與區域的關係時,頗能顯示影響中國健康環境衍生種種人文及物質之因素,而此種種人文及物質因素,廣而視之,亦為形成中國育嬰與扶幼文化的基本背景。 第四章詳解「新生兒照顧之演進」,先勾劃出中世紀以來中國在嬰兒初誕之首日所行重要照護之手續。隨而逐節分述此新生兒照護的手續,在斷臍與臍帶護理,身體內外的潔淨與衛生,與保溫與新生兒急救三大方面,曾有何等重要的突破與改進。從對這些關鍵性育嬰手續的進步(如對斷臍及新生兒破傷風的認識,初浴方式的改變,對體溫的重視與對早產兒的急救法等),對保護及維繫新生嬰兒生命上的功效十分明顯。再加上近世幼科不斷努力,將種種專門知識和技術上的發現,化為韻語口訣形式,廣傳民間,或衍為民俗習慣的一部分,流行村野。此育嬰文化的進步,以及其所代表的健康環境的改進,對中國近世人口成長可能助益不小,雖迄今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視。 第五章續言「乳與哺」,主要在說明中國過去餵養嬰兒之種種,除傳統乳兒法講求的對婦女、嬰兒在吮乳時所須注意的條件外,亦及過去對擇乳母之討論,母乳以外各種哺以副食品及漸飼以嬰兒食物,和嬰兒食品的調理,以及如何應用人乳不足時的代用品,乃至應付嬰兒不乳、吐乳、及斷乳等問題。凡此幼醫之指導,絕非單及理論,因由醫案及家庭傳記中頗可知悉當時乳哺嬰兒實況之一斑。 第六章,以傳統中國在嬰幼兒生理學上的一項重要學說--「變蒸」的理論--為例,一窺過去中國對「嬰幼兒生理」之認識。由變蒸論初步假設之成立,到近世幼醫對此學理數百年來的紛紛議論,最後經啟疑而推出新說,頗可顯示所謂傳統醫學在學理與臨床瞭解上,並非外界印象中的一灘死水,其實傳統中國的醫療與健康文化,亦有其內在辯疑與變化之動力。 第七章,專言「成長與發育」現象,特別點明過去中國人對嬰幼兒正常之成長發育,其認識之重點為何,進而一一分析當時所以為成長發育上的異常現象,如髮遲、齒遲、語遲、行遲等現象,其診斷的標準和處理的方式,最後並從與西方的比較上,反省傳統中國對嬰兒健康的重視與關懷重心,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文化價值何在。 這幾篇試作,經過許多摸索,欲使中國育嬰之史,重現眼前。也希望鼓勵大家,開始追究一些以往未嘗留心的凡常的歷史。
  • 西方儿童史(上卷)

    作者:[意] 艾格勒·贝奇,[法]多米尼克·朱

    《西方儿童史》是一部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论著,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从古代到17世纪,下卷自18世纪迄今。全书一方面从不同时期社会对儿童的不同定义及对待、年龄段的划分的变化、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儿童的社会角色、儿童礼仪、家庭环境、学习规划、活动场所等角度,构成完整的儿童史框架;另一方面,以细节丰富、论证翔实的专题史形式,研究现代弃儿、儿童务工、残疾儿童等问题,深化了对西方儿童史重要主题的思考。
  • 古罗马的儿童

    作者:[法]让—皮埃尔·内罗杜 著

    本书旨在分析影响古罗马儿童特点的各种因素,包括儿童在历史中的现实地位和象征性作用,儿童与家庭的关系,与成人世界的关系,以及与城市和社会结构的关系。除此以外,本书还研究了儿童的生活,从出生到死亡,以及儿童的教育和游戏。 通过日常生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论述性文章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差别;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勾勒出古罗马儿童的发展史。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罗马帝国末期之间,人们逐渐发现儿童的特点和儿童在越来越重视他们的人心中激起的感情。这进一步促使人们对儿童进行更全面地思考,认识他们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的地位。
  • 童年忆往

    作者:熊秉真

    历史学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过去并未将注意力放在卑微、无势力或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的人与事上。儿童,便是这群集体“空白”中的一部分。是知之残阙,无力可为;抑或是成年人的傲慢与偏见,掩蔽了研究者探索的眼光。事实上,传统中国瀚如烟海的史料里,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变、出人意料的有关儿童与童年经验的资料。作者试图借着对这许许多多中国历史例证的研究,能够挑动人们去发现隐藏于各个时空角落的童稚人生。在翻找挖掘的过程里,我们将不得不同意,每一首童谣稚语,每一个深埋尘土之下的玩具游戏,都是一颗可端出另一个世界的沙粒,可以透视宇宙一刹的永恒露滴。 自序 对儿童与儿童问题的追寻,与其说是十多年来的一种执著,不如说是一种终生不得其解的大惑。这深深而严重的困惑,自童稚而与龄俱长,挥之不去,不觉间竟化为若干识知上的访求。其实,眼前史籍之间的纵泳,扉页之际的徘徊,与大学选课时遍搜儿童史而不着的失落,少年时以童心稚语编为故事小说,甚至三五稚龄穿凿园圃,晃荡林时无尽的惘然、无由的纳闷,情怀上会无二致。儿童与童年,一如生命和世界,是个迷人、难舍的问号,更是一串无始无终的惊叹。一旦加上时光和地点、历史与界域、环境与自然的思虑,更成了个无比动人,一去难回的迷魂阵,下面的喃喃之语,有探险途中兴奋忘情的叫嚣,更有跋涉颠簸时叻叻絮絮的排解。集之以献曝,虽有志初阶而稍息的意思,更有些冀逢山奢徕友伴的觊觎。 书呈八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起始的两章,从不同的角度,力索历史中孩子的踪影,是在观念“打开心内的门窗”,也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随后的文章,则分述近世中国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哲人对儿童及童年曾有的论辩争议,以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之挖掘与重现。外在环境之抒,或以家庭人事之组合与生死苦乐之缘由之说,或以稚龄幼教之启迪,与性格和价值观之塑造为述。思想上的争议,则择异军空起的阳明学说与独树一帜的李贽激辩,与为近世中国儿童论述之表征,并与衍为近代思潮根源的西哲洛克、卢梭之言相照。其实要说议论,不必全局于思想争议,一个世代对任何人群、事物“意见”之衍生变革,更常有直接化为活动措置者。因之,乃以有明而晚清、民初塾学教材之产生与演化为例,一示近世中社会力多变后,儿童之属性亦随幼教之普及,与内容、气质之转化,逐有化私为公,捐家庭而入国家之走向。至于一探儿童自身生成之经验,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面对所谓重建或再现儿童生活之“主体性”问题。于此,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过去儿童的营生,有无其别于成人之主体性可言(此问题之答案毫无疑问是一个肯定的“当然”),而是经何曲折巧妙的方法,循何点滴之珠丝马迹,让此一从儿童(成长者)本身出发的生长经验与童年时光,再次重现大家眼前。文中两章分以情感世界与稚情的音容、举止为例,试示当时情境之恢复,整体历史旧观之再现,以及文字语言(传统史学研究所执之文献素材)资料之外,另辟蹊径,细聆言语之外的啼嗔之声,凝注其喜怒奔跃之表情行止,甚至细较思量一个婴儿踢打迎拒种种动作,这些对一群笔不能书、口不能言的稚弱生命,莫不是他所肺腑之声,在一番更细致的史学方法,更尽力追求同情之了解的史学观念下,当然应该可化为某种直截的历史证言。
  • 儿童的世纪

    作者:菲力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

    本书荣获2013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社科类)。 在中世纪,小孩几乎一断奶,就被当作“小大人”看待,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童年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 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了整个现代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 阿利埃斯通过考察四个世纪的绘画和日记,以及游戏、礼仪、学校及其课程的演变来追溯儿童的历史。自1962年初版以来,本书在西方史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视为儿童史和家庭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