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环境史

  • 海有丰歉

    作者:李玉尚

    本书是中国学者针对中国海洋生物种群历史的第一部著作。作者利用中国史籍、朝鲜史料、水产档案和口述传说,通过考据与计量的结合,揭示了1368~1958年间黄海与渤海主要鱼类在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和资源数量上的变化。作者证实气候突变、水文变化和制度变革,是促使海洋生物发生变化的三个主要因子,厘清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所起的作用。本书不仅确定了中国环境史上的一些关键时点和事件,而且对600年来中国历史的演进,提供了新的解释。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历史学研究人员,其次为水产科学、海洋科学等自然科学研究人员。
  • 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

    作者:刘翠溶,伊懋可主编

  • 荒野与美国思想

    作者:[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

    《荒野与美国思想》的前十二章,作者按照年代的先后,论述了荒野自旧大陆到新大陆不断变化的命运,从被仇视到被赞美,从被征服到被保护的整个过程;实际上,这也是美国思想的变化过程。美国人在不断调整对荒野认识的同时,也在调整着和自然的关系。毫无疑问,荒野是自然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荒野的概念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农耕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认识,是与文明相对的一种概念。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对荒野的认识也不同;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在人的思想中,荒野有时是幽暗的,有时是灿烂的;在某些人的眼中可能是恐怖的,在另一些人看来则可能是壮美的。此时彼时,仁者智者,不尽相同。而且,令人纳罕的是,当人们认识到荒野必须得到保护之时,也就是荒野消失殆尽之时。 最后四章,主要讲了是20 世纪70—90 年代的美国荒野政策和管理及国内外的荒野现状。《荒野与美国思想》告诉我们,荒野由何而来,又向何而去。 《荒野与美国思想》自1967 年问世以来,已先后出了四版(1967,1973,1982,2001),印数达50 多万册,屡印不衰。它曾被《洛杉矶时报》评为“二战”后最有影响的100 本书之一,并被《户外》杂志看做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书。在学术界,它亦受到高度评价;40 多 年来,在美国高校中,该书一直被列为环境史学科和环境研究的必读书。时至今日,这部书已成为公认的一部经典。
  • 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

    作者:贾珺

    《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是环境史探索丛书之一。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管窥英国环境史研究之源流、略论西蒙斯的早期学术研究、大尺度的区域环境通史研究、中小尺度区域环境通史研究、西蒙斯环境史研究特点评析等。
  • 近世棘途

    作者:夏明方

    《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作者夏明方)围绕着明清以来中国的自然灾害,从生态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互动关系出发,就生态变迁与农村市场、自然灾害与早期工业化、减灾救荒与政治体制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性质、特点与规律,揭示其成败顿挫的复杂原因,总结数百年来中国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历史的借鉴。
  • 虎、米、丝、泥

    作者:马立博

    《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入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最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三种驱动力量:气候变迁、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商业化。
  • 阳光下的新事物

    作者:[美]J.R.麦克尔

    尽管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但毫无疑问,世界环境在20世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导致的后果令人不安。麦克尼尔勇敢地承担起20世纪世界环境史的综合研究工作,《阳光下的新事物》一书非常重要,它使读者知道目前我们人类所处环境如何,今后会怎么样。
  • 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

    作者:文榕生

    《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整理了我国部分历史文献中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分布的记录,并遵照现代动物地理学分类原理,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主要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是文榕生先生继其《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付梓后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我国历史文献中富含大量宝贵的野生动物生存和生活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隐藏在海量文献里,且多错讹。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动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摘录、考订、鉴别、梳理历史时期我国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科研工程。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载,我国现存于国内外的各种地方志8264种。文先生在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条件下,几乎是尽一人之力检索、翻阅了其中470余种方志,并经科学校勘、辨伪和考证,整理了这些方志中记载的1200余种野生动物,如原生、刺胞、线形、环节、星虫、蜢虫、软体、节肢(甲壳、肢口、唇足、倍足、蛛形)、腕足、昆虫、棘皮、头索、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门(纲)的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秦汉以降我国主要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大部分被细化至地(市)级行政区,少部分甚至被细化至县级。 文榕生编著的《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在较系统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尤其是古方志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原文献摘编的形式,对古文献中记载的野生动物资料深入发掘,认真进行鉴别、确认与梳理,较全面、系统与客观地反映古人对野生动物的分类、命名以及形态特征描述、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等相关信息的记载。一方面,以现代动物分类系统为基础,对古文献中所记载并已鉴定出的动物,涉及原生、刺胞、线形、环节、星虫、蜢虫、软体、节肢(甲壳、肢口、唇足、倍足、蛛形)、腕足、昆虫、棘皮、头索、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门(纲)的物种进行归类。另一方面,按照历史动物地理学原理,系统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地的野生动物分布状况,既涉及各省级行政区,还涉及大部分地(市)级行政区,甚至一些县级行政区的野生动物分布状况。不仅可以应用于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建设、自然环境的变迁、动物疫情流行和自然疫源地等研究,而且可为当前世界面临的动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动物物种与分布的演变历史资料,为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探讨其因果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不仅适合动物、地理、历史地理、环境、气候、植物、林业、生态、自然史等专业人士阅读,或进行更深入研究,而且可供历史、人口、社会、经济等多种专业师生和有关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此外,对动物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员,本书也具有某种科普作用。
  •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

    作者:王建革

    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也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较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了解当今华北平原的农业与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在满铁资料为主的乡村调查资料基础上,收集大量方志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历时十年,写下了这部专著,使华北平原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生态环境以及乡村社会诸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 一江黑水

    作者:[美] 易明

    《一江黑水》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探讨了怎样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协调起来。《一江黑水》2005年被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评为社科类最佳图书,2008年被剑桥大学评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5。部最佳著作之一。
  • 乡村里的推土机

    作者:亚当·罗姆

    《乡村里的推土机-郊区住宅开发与美国环保主义的兴起》,本书包括:莱维特的进步—郊区一工业综合体的兴起、从太阳能房屋到全电气化住宅—战后有关供暖和制冷的争论、郊区化粪池—大都市边缘区的污水处理等内容。
  • 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

    作者:〔美〕 彼得•索尔谢姆

    英国在19世纪的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丰富的煤炭储备。煤炭不仅为工厂、船只和铁路机车的引擎提供动力,还用来取暖和烹饪。随着煤炭消费量直线上升,英国城镇迎来前所未有的浓密烟雾。 人们对“污染”的理解因工业革命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前,没人意识到煤烟问题。那时人们认为,“污染”意味着动植物尸体腐烂释放出无色有毒气体,而煤烟中的碳和硫是有消毒作用的,煤烟是消毒剂而非“污染”元凶。到了19世纪晚期,人们对“污染”有了全新的认识:污染不再是来自有机体腐败,而是来自煤炭燃烧。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催生了烟雾减排的治污运动,同时开启了人类、科技与环境之关系的新思路。
  • 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第2版)

    作者:[美] J•唐纳德•休斯

    《世界环境史》(第2版)是一部讲述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史,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其他生物。纵观人与自然的发展史,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时是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平衡中,但也会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进行。本书探讨了环境的变化(通常是受到人类行为影响的环境变化)是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的。在每个历史阶段,以及我们能够栖居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见证这一过程的发生。 本书共分10章。主要章节的划分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并以人类与全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为依据。第1章解释了什么是环境史,并阐明环境史在帮助理解世界生态问题现状中的重要性。第2~8章构成了历史分析的核心,其中每一章又分别把重点放在人类历史的某一主要阶段(史前时代、早期文明、古代社会、中世纪、现代前期、20世纪前期、20世纪后期,以及当代),在各个阶段,人类社会与生物界的关系都发生过重大变化,并且每一章都给出了一些案例研究来说明在该历史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涵盖当代历史阶段的章节讨论了人口迅猛增涨和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实质冲击,以及人类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另外,本书还讨论了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我们如何能够实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平衡等问题。第2版还关注了新的研究、新的历史事件,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的新阶段,新奥尔良对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的应对,以及荷兰人在保护低洼土地免受河流、湖泊和北海侵蚀方面的经验。同时,本书还提供了有关太平洋岛屿的新信息,其中包括著名的复活节岛案例。 本书属原创作品,所涉及内容比其他环境史类书籍更为深刻。书中并没有将人类与环境作为两个独立单位,相反,本书将人类融入到生命群落的大环境中,并贯穿始终一直在探讨人类对环境的思考、人类的行为以及人类的进化之间的关系。这部环境史入门书的读者不一定要学习过有关环境或者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环境历史观的辅助,以及它对人类曾经的决定是如何帮助或妨碍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影响的阐述说明,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现代的环境问题。本书将对所有对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感兴趣或者正在研究这个世界的人们产生重大影响,并为其提供最新的信息。
  • Across Forest, Steppe, and Mountain

    作者:David A. Bello

    In this book, David Bello offers a new and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how China's last dynasty, the Qing (1644–1911), reli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thnicity to incorporate the country's far-flung borderlands into the dynasty's expanding empire. The dynasty tried to manage the sustainable survival and compatibility of discrete borderland ethnic regimes in Manchuria, Inner Mongolia, and Yunnan within a corporatist 'Han Chinese' imperial political order. This unprecedented imperial unification resulted in the great human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that exists today. Using natural science literature in conjunction with under-utilized and new sources in the Manchu language, Bello demonstrates how Qing expans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empire was dependent on a precise and intense manipul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Combines under-utilized and new sources in the Manchu language with natural science literature Complements a general professional and publishing trend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relating both to China and to global history of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Offers a new,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how China's last dynasty reli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thnicity to incorporate China's borderlands into its expanding empire
  • 尘暴

    作者:[美] 唐纳德·沃斯特

    “生态与人”译丛。 历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是在南部大平原上长大的。他的这部关于1929-1939年间的毁灭性时代的纪录,既是一部大平原的通史,也是对两个特殊的尘暴地区——俄克拉何马州的锡马龙县和堪萨斯州的哈斯克尔县的集中研究。沃斯特说明了造成了大萧条的同一个社会如何酿就了尘暴,而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又如何未能捕捉住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他还特别注意探讨前面提到的那些情况今日依然存在,以及它们是否有可能再次带来甚至更为严重的危机。《尘暴》表明,从一种生态的角度可以对我们的历史,以至我们的未来做出怎样的解释。
  • 火之简史

    作者:[美]斯蒂芬·J·派因

    没有人比斯蒂芬·派因更有资格给我们讲授火的历史,以及火在塑造景观中的关键作用。他对林业,土地管理中的精英统治论、乡村放火,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运动以及干扰生态学等内容的探讨,是极其重要的。派因是关于火的历史的世界主要权威.其学识非凡。他在地质学和地理学框架中为我们提供了生态史和人类史的广阔全景。他证实了火在塑造全世界的景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并表明,在更新世末期人类如何通过学习操纵火而在某种程度上与火联合起来。
  • China

    作者:Robert B. Marks

    This deeply informed and beautifully written book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rehensible history of China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of humans and their environment, Robert B. Marks traces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and cultural world that is home to a quarter of humankind. Through both word and image, this work illuminates the chaos and paradox inherent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narrative, demonstrating how historically sustainable practices can, in fact, be profoundly ecologically unsound. The author also reevaluates China’s traditional “heroic” storyline, highlighting the marginalization of nature that followed the sprea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le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tinctly Chinese way of relating to and altering the environment. Unmatched in his ability to synthesize a complex subject clearly and cogently, Marks has written an accessible yet nuanced history for any reader interested in China, past or present. Indeed he argues successfully that all of humanity has a stake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future.
  •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

    作者:【美】穆盛博

    减轻因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而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本书提出,为解决当今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发生的改变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书探索了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场——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时间从19世纪间这些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 这部舟山渔场史阐述了一个长期的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交叉分析了地区、区域、跨国界的生态化趋势。
  • 自然的经济体系

    作者:唐纳德・沃斯特

    本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探讨生态学的渊源和变迁的著作。作为一门在20世纪60年代勃然兴起的年轻学科,生态学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了本书作者。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看,本书可谓开风气之先。作者认为,任何科学思想都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产物。因此,他摆脱了科学史中仅就人物的思想和概念论思想的惯例,在说明生态学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时,都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并把他们置于特定的历史画面之中。但是,作者并不因此而否认一种科学思想的连续性;相反,他尤其强调科学思想的传统对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生态学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科学。而长期以来,两种对立的自然观影响着这门新兴学科。一个是以生命为中心,一个是以人类为中心。尊重自然或利用自然,根本分野正在于此。
  • 环境史

    作者:田丰 李旭明

    该书主要收录自《学术研究》近年来陆续刊发的环境史论文28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环境史视野下的中华文明;第三部分,环境史视野下的世界历史。这三部分中,既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有国外环境史学最新理论和成果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