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环境史

  •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

    作者:王利华 主编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集。全书收入的33篇论文,从环境史研究的架构与理论方法、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水利与国计民生、灾病与环境、自然与环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环境对社会与人类的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个案分析,均体现了目前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 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作者:文焕然 等著,文榕生 选编整理

    本书依据1995年精装本重排增补。精选为我国历史生物地理研究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文焕然先生个人及与他人合作作品24篇(其中2篇系增补),分作历史植物地理与历史动物地理上下两编。   书中采用古生物、考古、现代动植物研究,以及14C断代法、孢粉分析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古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考察方法,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森林、竹林和柑橘、荔枝等植物与海洋动物、扬子鳄、孔雀、鹦鹉、亚洲象、大熊猫、野马、野驴、双峰驼、麝、獐、长臂猿、金丝猴和犀牛等濒危或已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物种鉴别,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地理分布与变迁状况,并对影响其变迁的诸因素进行了探讨,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在历史生物地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研究的有益尝试。   此外,为更多地反映该领域的新进展。本平装本出版时增补了文榕生先生对珍稀野生动物的研究新作5篇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本书不仅适合地理、历史地理、生物、林业、气象、环境、生态、自然史等专业人士阅读,而且可供历史、人口、社会、经济等多种专业师生和有关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作者:Mark Elvin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Who knew that elephant trunk tastes like piglet? Or that more than a millennium ago, a writer declared that Chinese "competed to eat their trunks, the taste of which is said to be fatty and crisp, and to be particularly well suited to being roasted." Elephants, it turns out, once roamed across nearly all of China, as did rhinoceroses. Indeed, for 1,000 years the standard armor worn by Chinese soldiers was made from rhino hide. Yet these days rhinos are completely extinct in China, and elephants linger only in protected enclaves in the far southwest of the country. China being China, everything has been carefully documented, so we know that these large mammals retreated gradually over the past 4,000 years, half a step ahead of smaller, two-legged ones. Mark Elvin, an Australian scholar, brilliantly uses that prolonged elephantine trail of tears as the guiding metaphor for his new book,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Frankly, I didn't know that I was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lephants, or that I was yearning for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until I read this book. But Elvin combines an illuminating account of the 4,000-year-long collision of humans and nature with delightful tidbits about everything under the Chinese sun. One could not have written such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about, for instance, Britain or Russia. From China's point of view, such countries are modern ingenues with barely any history to speak of. But in China, we hear, for example, that the Duke of Zhou,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drove "elephants far away" from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A record from 548 B.C. describes the ivory trade, and later we begin to get detailed accounts of battles over crops between peasants and elephants in, say, A.D. 962. Of course, just because something has been recorded does not mean it is true. One account from 1608 reports of trained elephants in the Ming Dynasty court: "If an elephant commits an offense, or injures a human, the imperial command will be issued for him to be beaten.... Only when the beating has been concluded will he rise to his feet to give thanks for the favor received.... In the sixth lunar month they are bathed and mated. The coupling takes place in the water with a female who floats with her face upward, in all respects like a human being." Hmmm. Floating face upward? So that's how Ming Dynasty historians made love. Elvin is particularly fascinating on the history of China's long wrestling match with water. Chinese civilization may have evolved out of efforts to irrigate the land, and there is an intriguing record of the quest to tame water and land, which would typically succeed for a while until the water rebelled. The problems were especially acute with the Yellow River, which was not called that in ancient times. Then, a little more than two millennia ago,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promoted farming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iver, and the resulting erosion filled the water with sediment that made it muddy and gave it its present name. The sediment raised the riverbed until it was held in place only by man-made dikes that required constant attention--because the water, in essence, flowed aboveground, not below it. Periodically dikes broke, sometimes catastrophically. A flood in 1117 is said to have killed more than one million people, making it perhaps the worst such disaster since Noah. The Yellow River dramatically changed course in 1194, moving to the south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until in 1853 it moved north again. Elvin meticulously recounts China's hydrology, so we learn, for example, that between 1195 and 1578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dvanced only 39 meters a year (as sediment built up), whereas from 1579 to 1591 it advanced 1,538 meters a year. Sometimes the sheer weight of detail is numbing, particularly in later chapters offering case studies within China. Readers without an intrinsic fascination with China may find this a book to browse, not to read cover to cover. But as a window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an extended account of human inter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 this is a magisterial work. What gives this book special resonance is the impact China will have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n the coming decad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West has been so destructive of nature that we should be wary of wha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and India will mean. I congratulate my Chinese friends when they buy their first cars, one after the other, but collectively the result of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will be to swallow up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o increase carbon emissions and presumably global warming, and to send acid rain drizzling down on much of the globe. Yet this book does not really illuminate the road ahead. Elvin tells us that it was originally intended to carry us to the present day, but he ends up pretty much grinding to a halt a couple of hundred years ago. The even more gruesome period since--and, brace yourself, the predations still ahead of us--will have to be the subject of a companion volume. Alas, the Chinese elephants have already been driven to the country's fringe and have nowhere else to go. And unless they figure out how to mate even when the female is not floating faceup in a pool of water, they're really in trouble. Nicholas D. Kristof is a columnis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He won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coverage of China and is co-author, with his wife, Sheryl WuDunn, of China Wakes: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a Rising Power. Book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first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during the three thousand years for which there are written records. It is also a treasure trove of literary, political, aesthetic, scientific, and religious sources, that allow the reader direct access to the views and feeling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wards their environment and their landscape. Elvin chronicles the spread of the Chinese style of farming that eliminated the habitat of the elephants that populated the country alongside much of its original wildlife; the destruction of most of the forests; the impact of war on the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and the re-engineering of the countryside through water-control systems, some of gigantic size. He documents the histories of three contrasting localities within China to show how ecological dynamics defined the lives of the inhabitants. And he shows that Chin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n the eve of the modern era, was probably more environmentally degraded than northwestern Europe around this time. Indispensable for its new perspective on long-term Chinese history and its explanation of the roots of China's present-day environmental crisis, this book opens a door into the Chinese past.
  •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作者:满志敏

    本书主要以中国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自文字记载以来的气候冷暖变化,建立近3000年以来气候冷暖的情景变化序列,尤其注重与特徵时期,如中世纪温暖期以及明清小冰期的冷暖波动和趋势。历史旱涝情景,以及分区旱涝等级的校订和划分。特徵时期的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回应机制。重要的气候灾害与社会影响。 目录: 第一章 结论 第二章 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资料和问题 第三章 历史时期气候冷暖研究的几个基本原理 第四章 西周以前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徵和变化 第五章 夏至殷商时期的气候冷暖变化 第六章 西周至东汉时期的气候冷暖比较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气候冷暖变化 第八章 五代至元朝时期的气候冷暖变化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伺候冷暖变化 第十章 历史旱涝灾害资料的参数化 第十一章 我国东部不同地区旱涝演变的序列 第十二章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农牧过渡的影响 第十三章 中世纪温暖期气候与华东沿海环境变化的关系 第十四章 气候变化对动植物颁的影响 第十五章 极端年份的气候状况 附录:图表目录
  • 什么是环境史

    作者:〔美〕唐纳德·休斯

    何谓环境史?它是一种立足于研究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理解人类所处、所做与所思的历史。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J. 唐纳德•休斯对环境史所思考的问题、其研究角度与从业者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他着眼于全球,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态各异的环境史整合在一起,并揭示了它们各自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趋势。对这一学科已有深入思考的人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新的视角;对初学者来说,这本书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多角度的启发,是一本无可替代的入门教材。 --- 如果想理解环境史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议题以及撰述方法,那么,这本书将以涵盖全球的广阔视野、深入浅出的学术探索以及对前沿成果的良好把握,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向导。—— J. R. McNeill,乔治敦大学 《什么是环境史》是对历史学界一门最重要,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的权威性概览。它由一位古典学学者撰写,以全球的视野,从容地对古代、中世纪以及当代的环境史进行了考察。对学者们来说,这是一份出色的学术发展水平报告,而学生也可将其用作绝佳的入门指南。—— Sverker Sörlin,斯德哥尔摩皇家技术研究所
  • 大地与人类演进

    作者:吕西安•费弗尔 朗乃尔•巴泰龙

  • 生态扩张主义

    作者:(美)克罗斯比,Alfred W. Cr

    本书从生物地理学角度阐述欧洲人是如何在过去的1000年里循着陆路和水路扩张到西伯利亚、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在这些地方建立了一个个新欧洲,换言之,使这些地方欧洲化。他们不仅进行了移民,也带去了旧世界的动物、植物和疾病,这些生物挤占了各地土生土长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许多物种甚至民族,惨遭灭绝。作者广征博引,论述有力,从而使人信服:“欧洲人在温带地区取代原住民,与其说是军事征服问题,毋宁说是生物学问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高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物种我我样性与保护全人类的家园的今天,此书尤其是个有重要价值。无怪乎英国《卫报》评介说:“全球的政冶家们都有必要读一读此书”。
  • 田祖有神

    作者:曹树基

    本书是一部以中国灾荒史为对象的研究专著,研究范围不仅包括水旱虫灾,而且还包括因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流行。在坚持历史学本位的基础上。本书作者将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农学、地理学、生态学、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的概念与方法,应用于灾荒史研究。研究的空间既有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域,也有以数十个村庄为范围的小河流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策略,跨学科的研究手段,以及作者对于中国灾害史理论的思考,构成了本书鲜明的特色。
  • 天有凶年

    作者:李文海,夏明方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灾荒史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学术兴趣,发表了大量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成果,其中尤以清代灾荒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这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所决定的:首先,清朝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大都由清朝演化、延伸而来,研究清代的灾荒,对今天有着最直接的借鉴意义;其次,清代灾荒极其严重,而人民群众的抗灾斗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政府的救荒机制及实际运作,也集古代荒政之大成,更加完备和系统,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最后,迄今留下的有关灾荒的历史资料,也以清代为最多,例如我们所编的《中国荒政全书》中,清人所写的荒政著作就占了全部资料的百分之九十强,不可谓不宏富。如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对清代灾荒史的研究,是我们在2l世纪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 人类与自然世界

    作者:(英)基思·托马斯

    简介: 本书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历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引证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其他人物,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导读: 它不仅会吸引社会史学者,而且会吸引任何关心……“我们的文化遗产”者。 ——约翰·凯尼恩,《观察家报》 内容丰富翔实……穿过最迷人的曲折小径回到我们环境观念的基点。 ——罗纳德·布莱思,《卫报》 托马斯先生具有精当运用引文的天赋,在他的书中可以听到一千多种声音。 ——《纽约时报书评》 序 言 与专注于案牍的多数历史学家不同,G. M. 特里维廉钟情于室外与乡村。在他晚年,有传闻说,午餐后,他带着毫无防备的客人们去散步,结果一走就走了三十英里;他年轻时就特别喜好运动,活力四射。“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在大切维厄特山的山顶,追踪狐狸的脚步跑在苔藓覆盖的沼地间,两个王国尽收眼底,”他写道,“这样开始新的一年真不赖。”1 沃林顿位于诺森伯兰郡,是特里维廉家园,现在是国民信托的财产。在那儿,他家从前的用人还记得他,因为他每年都回来打猎。 二十世纪初期,追求乡村消闲是特里维廉所属的英国上层社会典型的生活方式。那位法罗顿的格雷勋爵(Grey of Fallondon,英国外交官)就是如此,挚爱钓鱼、观鸟。特里维廉为他书写传记。英国中部产业家斯坦利·鲍尔温(Stanley Baldwin,曾任英国首相)也以此为乐,他任命特里维廉为剑桥的钦定讲座教授。几个世纪以来,英国贵族的根基在乡村,因为严重资本化的农业是他们财富的基础。经营农场与房地产是这个阶层的主要兴趣。他们热衷于乡村体育运动;对狗和马宠爱有加,往往有非常渊博的博物学知识;他们自觉地设计了乡村景观,既可供娱乐也可以带来利益。沃林顿本来依靠布莱克茨(Blacketts)家族煤矿的财富建起来,但是它反映了主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致。这里有一个上等的图书馆和两张桌子,特里维廉的叔祖父托马斯·巴宾顿·麦考雷(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就在这里书写了《英国历史》。他的父亲乔治·奥托·特里维廉(George Otto Trevelyan)创作了历史著作《美国革命》。除了图书馆,它还有按照查尔斯·布里奇曼(Charles Bridgeman)风格设计的空地,凯珀比利悌·布朗(Capibility Brown)设计的湖,一个争奇斗艳的花园;另有鸟的标本、博物学书籍、以及有关花卉的油画。 对于乡村的情感,无论现实的还是想象的,不仅仅局限于上层社会的人群。在第一个工业国家里,许许多多的人身上都有这种情愫。早在十八世纪后期,旅居国外的英国游子们就开始表达他们特有的思乡之情,以威廉·贝克福德(William Beckford,英国作家)为例,1787年,他躺在葡萄牙的旅馆里,“对英国乡村的思念彻夜萦绕于怀”。2 随着工厂大量增加,城市居民的思乡之情被投射在了小小花园、宠物、苏格兰和湖区的度假中,反映在对野花的兴趣,对鸟的关注,对乡下周末小屋的梦想之中。今天,那些饱含自觉意识的“田园”作家深受欢迎,经久不衰,就是很好的证明。从十七世纪的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到二十世纪的詹姆士·赫里奥特(James Herriot),这些作家长久保存了乡村淳朴的神话。无论对自然与乡村的神往是否果真为英国特有,英国城里人长久以来无疑是喜欢这么怀想的;这个国家相当一部分文学与文化生活都表现了深刻的反城市倾向。3 G. M. 特里维廉对原始自然的感情要比这些对乡村模糊的渴望深刻得多。在他所有的作品中,1931年作的高德利(Rickman Godlee)讲座——题为《自然美的召唤与宣言》,最为酣畅有力。在这部作品中,他哀悼被侵蚀的英国乡村,呼应他最敬重的华兹华斯的声音,宣告人类精神生活离不开自然景观。特里维廉的观点透着深深的悲观态度。他认为,直到十八世纪末,人类的工作仅仅是为自然的美丽添砖加瓦;自此以后,便迅速退化。一般的经济环境已经不能产生美感,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保护没有被破坏的一切。作为国民信托的一位活跃成员与捐助人,他指望这个组织能够保护英国“所有可爱而幽静的土地”。他提出应该保存原有的自然条件。不接触原始自然,英国人的精神就会消亡。4 几百年以前,如果提出阻止而不是激励人类开垦土地的思想,那是难以令人理解的。因为如果不砍伐森林,清出空地;如果不开垦土地,不将荒野景观改造成人类居住地,那么文明如何发展?国王和大地主们可能会将森林和公园保留下来,用作打猎与木材供应地。但是在都铎王朝时代的英国,把未开垦的山丘人工保护起来,就像设立不能猎食野生鸟兽的保护区一样荒诞可笑。人类的工作,用《创世记》的话语(1:28)说,就是“遍满地面,治理这地”;扫平森林、耕耘土地、赶走猛兽、杀死毒虫、铲除荆棘、排干沼泽。农业之于土地犹如烹饪之于生肉。它把自然转变为文化。土地未被开垦就意味着人还未被开化。当十七世纪英国人移居到麻省时,他们占领印第安人土地的部分理由就是:那些自己没有征服并开垦土地的人们也无权阻止其他人这样做。5* *同样论点在爱尔兰也有所体现。1610年,John Davies认为,土著爱尔兰人没能够开发利用土地;“因此,让如此肥沃的土地像荒野一样的闲置浪费,既有悖于基督教方针,也不符合良知”;Historical Tracts by Sir John Davies(1786), 288。如果英国十六世纪与十八世纪后期没有发生深刻的情感转变(本书将对其某些方面进行探究),人们不可能接受特里维廉保护原始景观的热情,也不可能接受他认为未开发的自然具有疗愈功能的信念。人们通常认为关注自然环境,忧虑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最近才兴起的。例如,阿什比勋爵(Ashby,20世纪英国植物学家)提到,在过去一百年间,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转变,而另一位评论家则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情感革命”。6 如今,人们一打开报纸,就会读到关于杀死灰色海豹、砍伐汉普顿庭院树木或关于挽救濒危野生物种的激情澎湃的辩论。但是,要理解目前这些情感,我们必须回到现代初期。因为正是在1500—1800年间,发生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社会各阶层、男男女女以变化了的方式理解周围的自然,并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长期固有的关于人在自然中位置的观念被摈弃了。人们对动物、植物与景观产生了新的情感。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被重新界定;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其他物种的权力受到尖锐的挑战。就是在这几个世纪中间,人们对自然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了疑虑,而这些被我们以放大的形式继承了下来。 要图解某些发展历程,也许像用辉格党人历史方法来探索国民信托、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动物解放组织以及地球之友的思想起源。但是本书的目的不仅是解释目前的状况,而更要重建早期精神世界,努力还其本来面目。 本书试图揭示一些(有时并未表达出来的)假设,这,些,,,假设支持了现代初期英国居民对待鸟兽、植物以及自然景观的体悟、理性与情感。当时的居民与特定自然景观生活在一起,其亲密接触的情形我们现在往往很难感受。 遗憾的是,由于这个题目范围之广阔、材料之丰富,没有哪一个作者能够奢望囊括一切,更不用说一本相对单薄的书。本书仅仅努力勾勒出题目中某些比较显而易见的内涵。虽然书中的许多主题与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以及欧洲大陆国家和北美历史情形相似,但是本书仅局限在英格兰。本书还大量使用文学资料,时下在历史学家中间不太流行,但我并不后悔。把想象的文学当作历史资料尽管存在着种种弊端,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人类(至少是比较善于表达的那部分人群)的情感与思想之中,文学是最好的向导。因此,本书有意以G. M.特里维廉不断倡导的方式,重新统一文学与历史的研究。 本书也试图提请读者注意,这个主题值得比以往更加严肃地、历史地加以对待。人类优越于动物界、植物界,这毕竟构成了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条件。人们如何据理解释和质疑那种优越性成为一个大得令人生畏的主题,最近几年已经引起了哲学家、神学家、地理学家与文学批评家的广泛关注。这个主题也能给历史学家们提供许多启示,因为要把过去的人们关于植物与动物的思想与他们关于自己的思想截然分开已经不可能。
  •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作者:葛全胜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详细描述了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有秦汉以来中国各朝代温度和干湿(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植被和水体变化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可供有关决策部门,地理学、气候学、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科教人员、高年级学生参考使用。
  • 小冰河时代

    作者:[美] 布莱恩·费根

    本书回顾了欧洲近现代史上的寒冬景象,分析了这段冰河期对历史走向造成的影响,以及它对当前的全球暖化奠定了怎样的气候基础。据科学研究证实,人类生存的地球刚刚经历过一段长达五百年的小冰河时代,知名考古学家费根在本书中重新阐释了小冰河期对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的巨大影响,如,维京人的海上传奇,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的惨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意外覆没,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等等。他引领大家以气候为鉴,重新审视风云变幻的历史谜局,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不仅涉及年代久远的葡萄收获记录、哈德逊湾公司的历史、14世纪的修道院档案,甚至还用到了最新的冰芯化学分析。对于想要了解历史、气候或者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读者来说,这委实是一本妙趣横生、观点独到的好书。 费根在《小冰河时代》中妙趣横生地呈现了人类社会面对气候突变时的脆弱。 ——《新科学家》 《小冰河时代》在气候史研究上的贡献,可与福柯的经典著作《疯癫与文明》在精神疾病史研究方面的贡献相媲美,小冰期研究也因之成为学界瞩目的重点课题。 ——《科学美国人》 《小冰河时代》是一本内容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的书。 ——《书目杂志》 即使现在没有出现全球大暖化,“小冰期”也将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时期。 ——《波士顿环球报》
  • 大象的退却

    作者:[英]伊懋可

    伊懋可编著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森林滥伐概览、森林滥伐的地区与树种、战争与短期效益的关联、水与水利系统维持的代价、从物阜到民丰的嘉兴的故事、汉人在贵州苗族家园的拓殖、遵化人长寿之谜、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等12章。
  • 鼠疫:战争与和平

    作者:曹树基,李玉尚

    本书是中国学者针对中国鼠疫流行时进行的首次详细而全面讨论。两位作者积近十年研究所得,分别从鼠疫史的方法论、鼠疫流行模式(战争与和平时期)、环境变迁与国家医学等角度,深入探讨中国的鼠疫流行历史。本书不仅就鼠疫流行与中国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解释,而且对于700余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提供了新的解释模式。
  • 森林与绿色的中国史

    作者:上田信

    《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主要讲述了:近年来国外汉学著作的编译工作突飞猛进,每年都可以见到一批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其影响力却仅局限于象牙塔内。与之相比,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生态环境史研究方面皆卓有建树的日本中坚学者上田信教授的这本著作也许会显得有点另类,但奠学术意义及社会价值并不见得会比严肃的学术经典小。因为它把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课题,以古今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发人深思,原来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曾经与森林有过那么多的渊源与纠葛。更为重要的是,它用一种非常轻松的语言,以一位学者的良知、广阔的胸怀、敏锐的知性、哲理的思考,从森林的角度,对数千年中国文明史作了一个高度的审视。 《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按照构成传统中国文明的三大区域(长江流域、黄土高原、东南山地),以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实地考察、植树等活动为基础。以森林与地域人群的关系为中心,对中国文瞬史作了一番”旅行”,相信哪怕是对中国历史了解不多的人,也会有兴趣认真阅读下去。
  • 气候改变历史

    作者:[美]狄·约翰,王笑然 主编

    ★ 全球著名史学家亨廷顿、许倬云等关于气候改变历史的代表作,首次结集,独家引进出版。 ★ 成吉思汗征服了欧洲,最终却被气候征服;17世纪中国(明朝)和世界的普遍危机,气候居然是罪魁祸首……大师条分缕析,讲述气候角度的世界史。 ★ 雾霾等恶劣天气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历史?本书将给予现代人以历史学家的思考与启迪。 ★ 历史研究者、历史院系学生、历史爱好者,了解世界环境历史最新成果的必读书。 环境历史学突破了传统史学的地域界限,让人回归到自然中,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人类历史。《气候改变历史》一书遴选了气候影响历史的代表性文章,话题涉及全球范围。以环境历史的开山人埃尔斯沃斯•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为起点,分别介绍世界气候的历史变化、气候对世界格局和文明形成的影响、气候对西方殖民历史的影响、中亚少数民族的大举迁移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在复杂性社会瞬间崩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等。本书入选作者,除人们耳熟能详的史学大师亨廷顿、汤因比,其他人亦称当代重量级的环境历史学家,特别是约翰•F•理查兹(John F. Richards)、阿尔弗烈德•克罗斯比(Alfred Crosby)、马立博(Robert Marks)几位,还有中国读者熟悉的台湾学者许倬云,都在环境历史上富有建树,他们叙述历史的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这本书的选译宗旨在,向读者展现一个更为新颖、更为宽广的史学天地,让历史爱好者可以通过环境历史这一全新角度,去重新认识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虎、米、丝、泥

    作者:马立博

    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侣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本书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最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三种驱动力量:气候变迁、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商业化。
  • 气候创造历史

    作者:(瑞士)许靖华

    "雅利安人的故乡在哪里?北方蛮族的疯狂入侵是为什么?气候变化的周期有多久?玛雅人由数百个城市大出走的原因是什么?尼安德特人是消亡了还是被融合了?阿勒曼尼亚又为什么被称为“十分之一之地”?这是一部人类的大历史,作者从气候变迁的角度系统解读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全书格局宏大,鞭辟入里,内容则涵盖地质、气候、生物、考古、语言、政治、军事、人类学与历史学等领域。作者深入浅出,在信息量巨大的前提下保证了可读性,穿插了很多精彩的小故事,其间还就许多历史悬案给出了大量推理和研判,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作者最后感慨:“小冰川期为需求而战,气候最适期为贪婪而战,气候创造了历史,但人类的痛苦永远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