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高中教材

  • 高中语文 二

    作者:

    第一单元 1 祝福 2 边城(节选) 3 荷花淀 4 装在套子里的人 现当代小说鉴赏 综合性学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理解 第二单元 5 拿来主义 6 我若为王 7 庄周买水 8 剃光头发微 第三单元 9 南州六月荔枝丹 10 《物种起源》导言 11 神奇的极光 12 这个世界的音乐 第四单元 13 咬文嚼字 14 读《伊索寓言》 15 说“木叶” 16 米洛斯的维纳斯 第五单元 17 过秦论 18 鸿门宴 19 兰亭集序 20 归去来兮辞 综合性学习:《兰亭序》与书法文化 第六单元 21 师说 22 阿房宫赋 23 谏太宗十思疏 24 种树郭橐驼传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的个性 倾听 第二单元 写出事件的波澜 应答 第三单元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第四单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标点符号用法
  • 高中语文 六

    作者:北京

    第一单元 1.数学与文化………………………………………齐民友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 里夫金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4.*宇宙的未来…………………………………… 霍 金 第二单元 5.语言与文学………………………………………王 力 6.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7.*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张志公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蜚声 徐通锵 综合性学习:缤纷多彩的语言世界 第三单元 9.*诉肺腑………………………………………《红楼梦》 10.宝玉挨打……………………………………《红楼梦》 11.抄检大观园…………………………………《红楼梦》 12.黛玉之死……………………………………《红楼梦》 《红楼梦》导读…………………………………白维国 第四单元 13.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5.*屈原列传(节选)……………………………… 司马迁 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司马迁 司马迁与《史记》……………………………韩兆琦 综合性学习:到图书馆去 写作 第一单元 立意与选材 第二单元 思路与结构 第三单元 文体与文风 第四单元 本色与文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 高中语文 四

    作者:人教

    第一单元 1.药……………………………………………鲁 迅 2.项链…………………………………………莫泊桑 3.*陈奂生上城…………………………………高晓生 4.*守财奴……………………………………巴尔扎克 第二单元 5.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7.*失街亭……………………………………罗贯中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 古代小说鉴赏…………………………… 吴小如 综合性学习 感受小说的魅力 第三单元 9.雷雨(节选)……………………………曹 禺 10.茶馆(节选)………………………… 老 舍 11.*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 12.*三块钱国币……………………………丁西林 现当代戏剧鉴赏 第四单元 13.窦娥冤………………………………… 关汉卿 14.长亭送别……………………………… 王实甫 15.*闺塾……………………………………汤显祖 16.*哀江南…………………………………孔尚任 古代戏曲鉴赏 综合性学习 演剧与编剧 第五单元 17.陈情表………………………………… 李 密 18.*祭十二郎文……………………………韩 愈 19.*愚溪诗序………………………………柳宗元 20.赤壁赋………………………………… 苏 轼 第六单元 21.逍遥游(节选)……………………《庄子》 22.滕王阁序………………………………王 勃 23.* 柳毅传(节选)……………………李朝威 24.*促织………………………………… 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作点辩证分析 辩论 第二单元 札记•随笔 演讲 第三单元 小小说 第四单元 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中国古代史 全一册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第一章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第二章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第二节 两汉的统治 第三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六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七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三章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四章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 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第三节 唐朝后期的政局 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第五节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六节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交往友好 第八节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第五章第一节 五代十国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第四节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第五节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六章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第三节 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活动课·辩论会]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 附录一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中国古代朝代表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目录 第一章 国共的十年对峙………………………………………………1 ★第一节 民政府前期的统治………………………………………1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7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13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17 第五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3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8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28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34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38 第四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2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48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48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54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58 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64 第四章 中国近代文化…………………………………………………70 ★第一节 清朝晚期文化(一)……………………………………70 ★第二节 清朝晚期文化(二)……………………………………74 ★第三节 民国时期文化(一)……………………………………79 ★第四节 民国时期文化(二)……………………………………83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87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8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0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06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14 第一节 全国大动乱………………………………………………114 第二节 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117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124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129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33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137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142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145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45 第二节 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14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154 ★第一节 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成果……………………154 ★第二节 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159 ★第三节 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164 活动课 新中国社会生活变化调查………………………………169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下)(1927~1999年)…………………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