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西交通

  • 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

    作者:王次澄等编著

    《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任编委会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朱仲南、广东省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桂科、广东省政协委员黄尚立任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家钰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卢庆滨主任和王次澄教授、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吴芳思博士等四位学者编著,是中英学者共同合作的重点项目。 该书承大英图书馆授权,将该馆珍藏的中国清代外销画首次公布并在中国出版,其中相当多的画作是罕见的藏品,有的更是存世的珍贵孤本。该书共8卷(每卷1册),收入748幅外销画,100多万字。每幅画都注明馆藏编号、画作时间、画作种类、原画尺寸。1至6卷是反映广东题材的画作,7至8卷是反映北京题材的画作。 该书按画的内容分为15类: 1.广州港和广州府城画; 2.历代人物服饰组画; 3.广州街市百业组画; 4.佛山手工制造业作坊组画; 5.广东官府衙门建筑、陈设及官吏仪仗器用画; 6.刑罚组画; 7.园林宅第组画; 8.宗教建筑、祭祀陈设画; 9.劝戒鸦片烟组画; 10.室内陈设组画; 11.海幢寺组画; 12.戏剧组画; 13.广东船舶与江河风景组画; 14.北京社会生活与风俗组画; 15.北京店铺招幌组画。 本书的《编著说明》,就本书《导论》和各组画《概述》的撰写、图版的编辑、图画的考释等方面加以说明。 本书每组画均有《概述》,主要敍述该组画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和对这些基本内容的分析考释,介绍与这些绘画相关的一些中外重要历史记载,考证部分绘画的作者年代,指出该组画的价值。根据中外历史记载,对画作进行考释。 本书的《导论》长达5万多字,在“外销画的先驱”、“外销画的收藏和收藏家”、“外销画家及画技传承”、“本书收录之外销画藏品”、“外销画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新出版图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和论述。同时,指出了西方某些画家和作家在前人画作的基础上胡乱重组或并凑,导致出现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误导读者的现象,劝告人们在使用分析外销画时,应秉持小心求证的态度。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价值。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戴逸先生为本书作序,充分肯定了编著者对清代外销画内容和性质界定的重要意义,判定外销画真实性的历史价值和重要贡献,考证外销画源流的重要成果,考释图画内容的以图证史、以史证图的研究经验和方法,对本书作了高度评价。 本书是中英学者成功合作的重要成果,是“走出去”的重点项目。为了方便中外读者的阅读和研究,本书采用了中英文对照,中文排繁体字,是一套画卷珍贵、艺术性高、资料丰富、考释详细、学术性强、印制精美的鸿篇巨制。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美术史的空白,不但在美术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清史、社会史、民俗史、建筑史、船舶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必将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广州港和广州府城画》这幅长卷,原画长920厘米,高74厘米,为绢裱本卷轴水粉画,创作时间约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是英国人雇用中国画家为纪念其在广州商贸经历而作,是英皇佐氏三世的藏画。此画画面,西起广州府城西边珠江上游的黄沙、柳波涌的西关炮台,东至广州府城东边珠江下游的大沙头、东水炮台,所画内容是广州港口、广州府城和珠江此段沿岸风景,画有大小码头和各类官私、宗教、中西建筑200多处,各种停泊或行驶的船舶四五百艘,岸上和船上人物六七百余,生动、形象、真实地再现了250年前长达八九公里的广州贸易口岸的繁荣景象,被人称为精美珍贵的“广州清明上河图”, 令人叹为观止。 在诸多外销画中,此画最典型地表现了中外画技的融会和交流。在清代部分采用西方画技绘制的同类题材、形式的外销画中,是创作时间较早、画幅最大、绘制最精的画作,不论在历史资料或绘画艺术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珍贵价值。
  • 唐代拂菻丛说

    作者:林英

    本书是广州中山大学蔡鸿生先生主编的"中外交流历史文丛"之一种。   唐代文献中的“拂林”是拜占庭帝国的别称。本书就是着眼于唐代与拜占庭帝国关系中的国际背景,从中国和拜占庭交往的中间环节――突厥汗国、昭武九姓、阿拉伯帝国在传播拜占庭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从拂林与波斯、大食、天竺诸国在西域文明中的异同展开论述,具有较大的创新。   此外,本书还附有丰富的附录和图版。
  • 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

    作者:姜伯勤

    本书利用“图像证史”的方法,研究中国最新考古发现中与袄教有关的画像石、壁画、丝织品等艺术遗存,唤醒了墓葬遗址中沉睡于千年的艺术性灵,再现了袄教艺术与华夏礼乐文明的交融互动。
  • 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

    作者:江滢河

    明清时期西洋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其历史过程始于16世纪西方殖民者的航海东来,既有通过天主教东传的宗教渠道而来的天主教艺术品,也有通过中西贸易的商业渠道而来的世俗美术品。由于与中国传统绘画面貌迥异,这些西洋美术品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反应。就整体而言,由于艺术旨趣完全不同,明清时期传统中国绘画所受洋画技法的影响并不大,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依旧决定着中国画的面貌。 本书主要从清代岭南洋画遗存、清代岭南诗的洋画观和清代广州外销画三个方面,探讨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的关系。这些历史内容,既充分反映中西美术的差异和交流,又体现出广州鲜明的口岸特色,有助于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广州口岸的历史地位。
  •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

    作者:张国刚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比如中国语言问题。《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两年以后,到了孩子该说话的年龄,法老下令停止给孪生婴儿喂食,他相信饥饿将迫使婴儿开口,说出来的就将是人类最初的语言。结果,观察者向法老报告说,婴儿说出的词汇很像斯科特语中的“面包”。法老大喜,宣布斯科特语就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被试婴孩不幸死去。在《圣经》知识主宰的世界里,寻找初民语言长期以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十六世纪以后的一们艮长的时间里,当欧洲人接触到中文的时候,关于中文起源于什么,是否上帝所造的初民语言,是否具有理性的逻辑语言、哲学语言这些问题曾经是欧洲知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又比如中国历史纪牢问题。从门多萨、曾德昭,到卫匡国、柏应理,中国编年史知识陆续传播到欧洲。十七世纪欧洲学者对此的最大困惑是,它居然比《圣经》里的历史还要古老!于是,围绕着中国上古历史是否有悖于《圣经》的编年学问题便闹得沸沸扬扬。耶稣会士们向欧洲介绍的中国古史体系引起了西方教俗世界对自己所熟悉的这个世界的认同危机,其震动可想而知。有人怀疑它,有人拒绝它,也有人接受它。当时已经有学者勇敢地利用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提出“亚当之前人类说”的假设。当然主要的观点还是在调和中国古史与《圣经》体系的矛盾。有学者采用《七十子译本圣经》来讨论诸如“世界的寿命”这样的问题。因为《七十子译本》可以将迦勒底人、埃及人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与《圣经》的年代体系调和起来。此外,还有孔子道德哲学的问题,在十七~十八世纪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中国道德哲学也引起莱布尼茨、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时代旗手的纵情欢呼。 总之,通过晚明到清前期三百年间(1500-1800)中国与欧洲的文化接触和交往,传统中 国作为一个辅助因素动摇了西方以《圣经》为代表的世界体系,在这里,“传统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实在参与了西方近代文明的构建过程。在后来的岁月里,中国因素虽然逐渐退潮乃至烟消云散,但是,“初识”时代的印记总是如此地深刻,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中国观仍然有持久的影响。   如果着眼于“传播”这个环节而暂时不考虑传播的后果,那么十六-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交往可以被看作一部以来华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交流史,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传教士以及来华商人和使节这些辅助渠道。       这个时期的中西交往是伴随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而展开,但中欧间也是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交往,没有牵扯主权与政治利益,欧洲人的殖民者形象在中国沿海尚未有清晰表现。欧洲的商船和战舰远航各地,也到了中国海岸,未知中国虚实的西方战舰不敢贸然侵扰中国,此时的欧洲人慑于中国多年前已流传出去的盛名而只希望和平地与中国开展贸易,并屡屡派遣使团想要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基本上可以说一事无成。中国人对远洋外夷明显缺乏兴趣,只是据守自己的海岸和几个港口与欧洲商人和各朝贡国商人进行一年一度的贸易,多少怀着恩赐的心态懒洋洋看他们运走一船船丝绸、茶叶、瓷器、漆器。中国商人与港口官员面对这些语言、服饰、相貌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欧洲人,除了例行公务之外,也许并没有被激发起多少求知欲。相反,来华的欧洲使节们对中国的山河草木、风土人情却兴致盎然,在来去京城的旅途中记录下许多见闻与评论,结果成了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重新撩拨欧洲人对中国生发浪漫情怀和无限遐想的触媒。就连那些没到过中国而只在中国周边地区活动的欧洲旅行家,也忙不迭把自己道听途说的中国印象纷纷呈现给欧洲读者,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足迹未至东方的同胞们的好奇心。推波助澜的是一船又一船在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或伦敦上岸的瓷器、丝绸、漆器、茶叶等中国商品,它们展示出一个可看、可摸、可以感觉和品尝的光彩眩目、缤纷绮丽的中国。就这样,中国的美丽富饶和强大在十六世纪已经深入欧洲人的心,而且传闻中这还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度。十六世纪末博学而又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进驻中国,然后向欧洲同胞宣布,他们可以见证中国的确文明昌盛。从此,他们在一个因物质文明发达而令欧洲大众目迷五色的中国形象之上又推出一个令欧洲知识分子兴奋不已的拥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      使节与商人的限制在于,他们无缘深人中国并长期居留,不懂中国语言也看不透中国文物。耶稣会士则以其非凡的创造精神克服了中国社会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态度,通过将天主教与孔子儒学进行一定程度的附会而赢得中国士人的尊重与承认,又通过对中国礼仪习俗的一定容忍而免除了自己被目为中国社会秩序及法律的反对者与破坏者的危险。于是在一个对外国人防范多于欢迎的时代里,他们成为唯一获官方许可在中国内地自由活动的外国人群体。这种特权以及他们主动积极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态度,不仅使他们在中国赢得比其他宗教修会大得多的传教成果和势力范围,也使他们成为向欧洲全面和深入介绍中国文化的先驱,同时也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的先驱,亦即充当着晚明前清中西文化交往的主要媒介。   然而耶稣会士的活动几乎从头至尾被笼罩在礼仪之争的阴影中,他们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方法为他们带来莫大荣耀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礼仪之争这一沉重负担,所以这一段以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中西文化交往也不得不深深烙刻下礼仪之争的痕迹。事实上,随着礼仪之争被禁,这段中西文化交往也便趋于停滞,到1775年解散耶稣会的命令传到北京时,此次中西的直面接触已然了结。1793年10月,在华最后一位耶稣会士钱德明去世,象征性地落下了这场耶稣会士为主导的中欧交往的帷幕。差不多同时,英使马戛尔尼访华,仅从时间上看,似又接续起中西交往的脉络,然而这实在已是一个性质有重大差别的新交往故事的序曲。
  • 俄罗斯馆纪事

    作者:蔡鸿生

    在清代中俄关系史上,北京俄罗斯馆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建交伊始,清政府便用“理藩”眼光看待俄国,给它“特设邸舍,以优异之”的待遇。何秋涛所说的“设俄罗斯馆以待朝贡互市之人,立俄罗斯学以训慕义观光之士”,本书通过大量的史料文献,为我们揭开俄罗斯馆的内幕,读者从中也可以管窥我国早期外国驻华机构的发展演变。
  • 18-19世纪羊城风物

    作者:刘明倩,刘志伟 主编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以下简称“维院”),座落在伦敦西南的南肯盛顿区,占地79,373平方米。她的成立,与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有密切关系。当时大不列颠国国强民富,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伯特亲王酷爱艺术,他在伦敦海德公园以大幅玻璃和铁枝盖了一幢临时展览厅,邀请全球各国将他们优良的产品送展。博览会在5月开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或社会地位,不约而同地在展柜间流连忘返。到10月博览会闭幕时,参观人数已超过600万。入场费的收益,扣除一切开支后还有可观的盈余。大会主办人决定用那笔钱建一所博物馆。经过6年的筹划和建设,“南肯盛顿博物院”于1857年落成启用,1862-1897年间又扩建了数次,1899年改名为“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到今天已有146年历史。其藏品之丰富,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 1860年,维院购入第一批中国外销画。“外销画”是1949年后美术史家开始使用的名词。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间,虽然中国画工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卖给洋人的,但买家则没有将中国画分为“外销”或“内销”的习惯。欧洲人买中国画,是因为他们对这遥远的国家充满好奇。在摄影术未发明以前,图画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事物的最佳媒介。事实上,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他们贸易的地方购买一些富有当地色彩的图画,不以中国为限,维院珍藏中就有不少印度水彩画和日本版画。中国外销画的历史不超过200年,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为美术史家和历史家研究的对象,得归功于广州的一群优秀画工。他们技术精湛、头脑灵活,善于迎合顾客口味。中国外销画不独题材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因而得以大量输往欧美各地。当年广州画工为“榲两餐”而绘制的图画,其中部分进了博物馆,成为今日研究晚清风貌的重要资料,这应是画工们万万料想不到的。
  • 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

    作者:岑仲勉

    岑仲勉先生(1886-1961)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历史学研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献学、中西交通和民族关系、史地考证等方面,均卓越有建树,为国内外史学界所推重。
  •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经行记笺注

    作者:慧超 著

    慧超于唐开无间赴印求法,归国后写成《往五天竺国传》。该书记述途经各国情况,为研究八世纪间中亚、印度的重要资料。全书已佚,现仅残存敦煌遗书中。中外学者考订颇多,笺释者吸取众长,加以已见,并对史事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经行记》作者杜环于唐天宝间为大食国军俘虏,历经中亚、西亚各地,后归国撰此书述经各国见闻,为中国记述伊斯兰世界的最早著录。原书已佚,现据《通典》辑录,并加详细笺注。 现笔者队根据敦煌残卷原件照片作出断句,加上小标题外,并就半世纪来海内外对敦煌卷子中俗字别字的研究,订正了历来对原文释读中的谬误。此外笔者也注意利用学术界研究南亚和中亚的较新成果,对藤田笺释中的不足或欠妥之处进行补充与订正。
  • 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

    作者:马小鹤

    《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汇集了作者关于中亚史的论文。在西域史地方面,作者比较注重新材料的考释和分析,比如穆格山粟特文文书、阿富汗出土的巴克特里亚文文书等,都是中国学者较少涉猎的。在摩尼教方面,《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能综合利用各国学者对于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粟特文、回鹘文、希腊文、拉丁文和科普特文资料的释读,超出传统史学研究的方法,侧重分析其义理。《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将摩尼教与基督教、拜火教、佛教进行比较,尤其对于其宗教符号的分析,时有新见。
  • 中外交流史事考述

    作者:蔡鸿生

    蔡鸿生《中外交流史事考述》序 上编 唐代九姓胡的贡表和贡品 唐代九姓胡礼俗丛考 唐代九姓胡崇“七”礼俗及其源流考辨 唐代“黄坑”辨 毕国史钩沉 唐代社会的穆姓胡客 突厥奉佛史事辨析 突厥年代学中的十二生肖 突厥事火和拜天 突厥法初探 突厥方物志 哈巴狗源流 狮在华夏 “叱拨”考 唐宋时代摩尼教在滨海地域的变异 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 宋代广州的市舶宴 下编 《朔方备乘》俄罗斯馆纪事补正 清朝使臣与俄国汉学家的交往 “商队茶”考释 俄芙公司与广州口岸 《四述奇》彼得堡纪事释证 俄罗斯馆“秦缓”的医术和学术 《三字经》在俄国 《红楼梦》入俄旧闻辑述 天津教案中的“俄案” 清代瑞典纪事及广州瑞行商务 清代广州的荷兰馆 王文诰荷兰国贡使纪事诗释证 清代广州行商的西洋观??潘有度《西洋杂咏》评说 近代南洋华工史迹 南海之滨的舶影文光 《陈寅恪集》的中外关系史学术遗产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的学术风格 我和唐代蕃胡研究 后记
  • 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

    作者:邹振环

    《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讲述了:晚清以来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现已成为学界的关注点,而《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致力于对以礼研究相对薄弱的“西史东渐”进行历史的寻绎和价值的重估,也因之凸显其原创性。作者认为晚清西方史学译著的传播对中国史学产生过多方面的巨大影响,使晚清史学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使上述结论坚实有据,全书力图在资料上有新的开掘和突破,在方法上立足于实证研究,并借鉴了“ 阅读史”和“译介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在论述体裁上则采用符合论题意蕴的“专题史”样式。全书将对问题的解读建立在一定的量化的基础上,力求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也试图在传播与影响研究的层面上来回应和修正前人研究的不足。作为《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附录的《晚清(1822-1900)历史译著提要》收录所统计到的各种门类、体例的西方历史译著单行本多达89种,是一份珍贵的史学史资料;《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另附有比较完备的人名、书名索引
  • 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

    作者:纪宗安

    本书以公元9世纪以前的中亚北部为时空范围,论述围绕东西文化的互动、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涉及到远古时期这一地区东西文化的交流;塞种、匈奴等早期游牧民为人类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所做的贡献;丝绸之路经过中亚北部地区路线和交通网点的考释;粟特移民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活动和历史作用;公元6至9世纪,中亚北部地区东西文化交流之盛况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论证了这一地区在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欧洲与中国

    作者:赫德森,

  • 史与物

    作者:祖艳馥

    中国近代学术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经历二段式,在数十年里,完成从学术共同体到专业性学术机构的蜕变的?祖艳馥、达西娅·维埃荷-罗斯编著的《史与物:中国学者与法国汉学家论学书札辑注》通过新近发现的约五十封珍贵信件,暨“汉学祭酒”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与中国国学大师和学术机构等的学术互动信件,及对这批信件的考释,精彩呈现了近代中国学术的发生和变迁。同时,本书也将通过信件所涵赋的独立话语,向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历史路径,认知在中西学术互动的某个繁盛时期,在人的运动和物的运动之后,思想,是如何运动的。
  • 摩尼教及其东渐

    作者:林悟殊

  •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

    作者:林梅村

    林梅村的论文集《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是其《西域文明》(东方出版社,1995年) 的姊妹篇,集中反映了作者利用佉卢文献与史籍和考古资料相结合在中亚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参见: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c02/324.html
  •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第一卷

    作者:

    目錄 一編 庫車阿克蘇烏什之古名 (1) 中國载籍中之梵衍那 (8) 魏略西戎傳中之賢督同汜復 (13) 蘇毗 (20) 玄奘沙州伊吾間之行程 (22) 景教碑中敍利亞文之長安洛陽 (34) 支那名稱之起源 (36) 唐元時代中亞及束亞之基督教徒 (49) 馬可波羅行紀沙海昂譯註正誤 (71) 諸蕃志譯註正誤 (71) 宋初越南半島諸國考 (119) 關於越南半島的幾條中國史文 (149) 二編 庫蠻 (1) 塞語中之若干西域地名 (46) 漢譯突厥名稱之起源 (48) 漢譯吐蕃名稱 (54) 高麗史中之蒙古語 (57) 南家 (71) 中國载籍中之賓童龍 (74) 南海中之波斯 (79) 葉調斯調與爪哇 (96) 蘇門答剌島名之最古記錄 (105) “瀛涯勝覽”中之麒麟 (110) 真臘風土記補註 (114) 占城史料補遣 (120) 右研究十三篇見於《通报》者三篇,見於《亚洲报》者七篇,見於《远东法国学校校刊》者三篇。其中七篇撰人伯希和,四篇撰人費瑯,一篇撰人戈岱司,一篇撰人鄂盧梭。 一九三三年二月一日馮承鈞識 三編 “蒙古侵略時代之土耳其斯坦”評註 (1) 荨麻林 (54) 蒙哥 (71) 四天子說 (84) 四編 莎兒合黑塔泥 伯希和 (1) 漢明帝感夢遣使求經事考證 馬司帛洛 (17) 秦漢象郡考 馬司帛洛 (48) 唐代安南都護府疆域考 馬司帛洛 (54) 李陳胡三氏時安南國之政治地理 馬司帛洛 (103) 安南省道沿革表 馮承鈞 (124) 五編 玄奘記傳中之千泉 (5) 黑衣大食都城之漢匠 (7) 梵衍那考補註 (10) 畏吾兒文殘卷中之地名 (14) 突厥語與蒙古語中之驛站 (17) 斡耳朵 (23) 元秘史舊蒙文中之一段訛誤 (24) 評長春真人西遊記譯文 (29) 澳門之起源 (39) 評王國維遺書 (52) 評中國歷史商業地圖 (72) 蒲陶 (82) 押不廬 (84) 中亚史地叢考 (110) 牟子考 (160) 右選考證之文十五篇,並出《通报》,其中十四篇皆屬伯希和教授近年撰作,惟“押不蘆”一篇乃勞費氏遺筆。兩年來命兒輩筆受,現既集而成帙,可續《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諸編之後也。 一九四O年二月二十九口馮承鈞識
  • 中古三夷教辨证

    作者:林悟殊 编

    三夷教在古代中国,显非主流宗教,也没有流传到近代。如果不是由于考古发现的激发,学者刻意探索,三夷教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及其影响,殆不为人所知。因而,对三夷教的研究,可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纯学术研究;其与当前社会生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殆无任何直接的联系,自然难以产生时尚所追求的社会效益。至于其学术价值,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即便自己略有所见,也应避卖瓜之嫌,更何况身在庐山,本来就看不清。不过,忆当年身为研究生时,业师蔡鸿生先生指示就该领域去作学位论文,余遂穷尽办法,检索收集有关研究的论着目录,发现无论国内国外,不管和平时期抑或战乱时期、冷战时期,总有那么一批学者前赴后继、持续不断地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个中还不乏真正饮誉全球的学界泰斗;由是而深受鼓舞,也就一年一年坚持做下去。 对中国学者而言,三夷教的研究实际是属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范畴。而就这方面,蔡鸿生先生根据陈寅恪先生的治学之道和有关识语,演绎概括了如下的核心思想: 中古时代的文化传播,既是渐进的,又是曲折的。由于当时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来自“文化本原”的直接传播不可能起主导作用,“辗转间接”纔是普遍存在的方式。因此,为了探索一种文化因缘在空间上的展开,也即为何从此地传入彼地,必须找出中间环节,纔不致于架空立说。
  • 唐代景教再研究

    作者:林悟殊

    编辑推荐:唐研究基金会丛书。 本书并非全面系统论述唐代景教,而是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误区,提出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对景教士在唐代中国努力传教的精神及其所取得的业绩,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最后的失败,应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进行分析,作者把景教在唐代中国传播失败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唐朝宗教政策的变化。 本书作者对学界经常使用的传统景教资料,重新考察,重新解读,特别加以辩伪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