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京都学派

  • 京都学派汉学史稿

    作者:刘正

    今后国际汉学研究应当如何发展,有待大家磋商讨论。以我个人的浅见,历史的研究与现实的考察应当并重。国际汉学研究不是和现实脱离的,认识国际汉学的现状,与外国汉学家交流沟通,对于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以至于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曾经提议,编写一部中等规模的《当代国际汉学手册》,使我们的学者便于使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组织出版《国际汉学年鉴》。这样,大家在接触外国汉学界,不会感到隔膜,阅读外国汉学作品,也就更容易体味了。必须指出的是,国际汉学有着长久的历史,因此现实和历史是分不开的,不了解国汉学的历史传统,终究无法认识汉学的现状。 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国际汉学史的著作及论文。实际上,公推为中国最早的汉字史专书,是l949年出版的莫东寅《汉学发达史》,尽管是通史体裁,也包含了分国的篇章。这本书最近已有经过校勘的新版,大家容易看到,尽管只是概述性的,却使读者能够看到各国汉学互相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有组织、有系统地考察各国汉学的演进和成果,将之放在国际汉学整体的背景中来考察,实在是更为理想的。
  • 京都学派

    作者:刘正

    本书以京都学派创始期的主要人物为线索,梳理了他们的生平历程、研究成就、学术交往、人脉关系等。他们的著作,国内已经译介了很多,影响很大,但他们本身的情况,国内知道的却很零碎。本书第一次较为全面而清晰地将这些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连着逸闻,历史连着评论,加之图文并茂,文字流畅,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可为历史、学术史的相关研究者、爱好者提供重要信息与启发。
  •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作者:谷川道雄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精)》(作者古川道雄)是一本以十六国北朝政治史为具体内容,而以隋唐帝国形成根据和历史本质为问题意识的实证之作,也是作者著称的“豪族共同体理论”由以提出并得以成立的奠基之作。对于这本成名之作,作者自称:“如果说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何自负之处的话,那便是密切注意民众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点。”《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精)》作者从十六国北朝寻觅隋唐帝国的原始形态和形成动力,指出国家与民众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没有民众的积极作用,隋唐帝国便不可能出现”。作者深入到六朝隋唐社会的内部和基层,把摸这一时代的精神脉搏,揭示出从纷乱的十六国发展到强盛的隋唐帝国的历史内在逻辑,突破了战后日本中国史学界强调世界史基本规律而忽视中国历史特色的研究范式,标志着一种新的中国中古史阐释体系的成立。
  • 中国史通论

    作者:内藤湖南

    本书选自《内藤湖南著作选集》[日本筑摩书房,昭和四十四年(公元1969年)出版]的第五、八、十等卷,由译者编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中国古代史第一时期,中国上古史,从远古到西晋;第二时期,中古史,东晋至唐五代;第三时期,近世史,宋元。下编为清史。 余之所谓东洋史,即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通观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宛如一棵树.由根生干,而及于叶一样,确实形成为一种文化的自然发展的系统,有如构成一部世界史。日本人、欧洲人都以各自的本国历史为标准,所以把中国史的发展视为不正规,但这都是谬误的。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文化确是真正顺理成章、最自然地发展起来的。这与那种受到其他文化的刺激,在其他文化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