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吴敬琏

  • 我和爸爸吴敬琏

    作者:吴晓莲

    本书从“家人”的角度,通过吴氏家族的家人、家事和数十张珍贵照片展现了吴氏家族鲜为人知的一面,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精神世界、事业追求和成功背后的艰辛,以及三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执著追求和质朴生活。本书首次向读者揭示了对吴敬琏一生人格形成最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母亲邓季惺的传奇经历!从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吴敬琏的父母(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和母亲邓季惺)1929年创立并经营《新民报》(现上海《新民晚报》前身)的艰辛传奇历程,展现了一代民族报人为中国报刊出版事业所的开拓性贡献,他们是中国民族新闻业的发展缩影。 此书的写法也很独特,作者采用与父亲同年龄对比的方式,展现吴敬琏和作者由于所处年代、生活条件、环境、经历不同,因而在生活、思想上的差异!反映了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和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不同生活道路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全书文笔真实坦诚,简洁生动,引人入胜。
  • 从威权到民主

    作者:吴敬琏,青木昌彦

    7月10-11日国际经济学会(IEA)圆桌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会议以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CACES)、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的名义承办,中信集团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给予大力支持,中信出版社《比较》编辑室负责会务工作。国际经济学会候任主席青木昌彦教授和国际经济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吴敬琏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 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成立于195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其宗旨是促进各国经济学家的沟通与合作,关注理论与现实问题。该机构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会员遍布全球,著名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肯尼思·阿罗、阿玛蒂亚·森和雅诺什·科尔奈等先后担任过该学会的主席。圆桌会议是国际经济学会的主要活动,平均每年举办一次。本次圆桌会议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从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为题,共包含四个专题:(1)东亚经济奇迹的回顾;(2)拉丁美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3)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道路的比较;(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珀金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罔崎哲二、日本政策大学院教授和越南政府改革顾问大野健一、韩国首尔大学教授朴英哲、亚洲开发银行专家李钟和、智利天主教大学教授菲利普·拉兰、中国发展基金会卢迈秘书长、康奈尔大学教授考希克·巴苏、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普拉纳布·巴丹、伦敦经济学院许成钢教授和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叻等作了专题发言。 编者序 1950-2006年的亚洲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东亚奇迹 战前日本的经济发展、收入不平等与社会稳定 东亚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 第二部分拉美发展的经验教训 丰裕时代的拉丁美洲 拉美经济的主要挑战和经验教训 第三部分龙和象——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比较 印度经济和亚洲的巨人 觉醒的“泥足巨人” 第四部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与中国改革 认识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趋势
  • 中国未来30年

    作者:吴敬琏,俞可平,[美]罗伯特·福格尔,[

    《中国未来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未来的30年,中国如何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也是近年来热门的话题。中央编译出版社邀请国内外17位知名学者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把脉,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贸易、农业等方面,为我们勾画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大致轮廓,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对读者有较大的启发。
  •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作者: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一个重要增补,是加强了对“双轨制”及其经济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出了估量。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叙事。如何向《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分析框架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这是因为,经济转型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制度到市场制度的变革。既然是制度变革,所有的改革势必是经历了不同利益取向的人群之间反复博弈之后的产物。
  • 比较

    作者:吴敬琏

    《比较39(2008)》为该系列杂志第39期,书中具体收录了:《国际金融乘数效应》、《德国稳定金融市场的立法及启示》、《创造是为了毁灭?》、《需要倡导的精神价值》、《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分析与国际比较》等文章。《比较》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同进,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 吴敬琏文集(套装共3册)

    作者:吴敬琏

    《吴敬琏文集(套装共3册)》收录了吴敬琏先生1980—2012年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共分8个专题,分别是:(1)综论中国改革和发展;(2)改革的整体推进战略和方案设计;(3)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5)宏观经济态势和政策研究;(6)维护社会公正,抗击权贵资本主义;(7)法治、民主与公民社会建设;(8)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每个专题按照写作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这8个专题,不仅涵盖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对经济改革为什么以及怎样与政治改革、公民社会建设协同推进有深入的阐述。其中相当一部分论述,已经成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献。
  • 影子里的中国

    作者:吴敬琏,郑永年,[美]亨利.基辛格

    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共同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世界上最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中国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未来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今后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 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预言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满足了社会各界精英对中国梦的期盼与想象,并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
  •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作者: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在讨论专项改革各章的开头,都用一节交代中国改革依据的经济学理论,以此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例如:在第三章第一节介绍了计划经济制度下和市场经济制度下农业生产不同的组织方式;第四章第一节介绍了现代企业理论;如此等等。
  • 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

    作者:吴敬琏,马国川

    在十八大结束后的第一个年末,通过与《财经》主笔马国川的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推出新著《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显得颇具深意。 书名看上去似乎四平八稳,但无论从逻辑还是情绪上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都是吴敬琏此前两本著作——《何处寻求大智慧》及《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的延续。对中国未来道路的选择,吴敬琏一直有着自己清晰而连贯的思路,即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加速民主法治的进程,使中国的经济及政治体制,实现从威权发展模式到民主法治模式的转型。
  •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

    作者:吴敬琏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收录了世纪之交以来作者的五十余篇文章,这些文章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分析了当前社会病害的制度根源,指出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呼吁切实推进改革,建立公正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捍卫者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作者也做出了回答和辨析,希望与正在严肃思考中国的前途与未来的人们共同切磋。
  • 吴敬琏:十年纷纭话股市

    作者:吴敬琏

    我对经济学的执着沉迷,说到底,是为了解答一个困扰了好几代求索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怎样才能振兴百年积弱的中国。学以致用,古有明训。既然我从自己的曲折探索中得到了中国荣辱兴衰系于改革的结论,自然就应当身体力行,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贡献给经济改革这一伟大的事业。――吴敬琏
  • 吴敬琏

    作者:柳红

    吴敬琏,1930年生于江苏南京,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改革与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南。在学术上取得了多方面丰硕的成果,因其长期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而被人称为“吴市场”。
  • 吴敬琏

    作者:朱敏

    信天翁财经丛书 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传记”系列。本书讲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学术思想和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重大经济决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 吴敬琏传

    作者:吴晓波

    2010年的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将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吴敬琏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书中,吴敬琏缓缓叙述,吴晓波奋笔记述,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展开。 目录 缘起 这个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 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 弱不经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 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 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 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 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第七章 突破口:按劳分配 第八章:改革派内部的论战 第九章 东欧来的经验 第十章 最后的孙冶方 第十一章 耶鲁求道 第十二章 为“商品经济”正名 第三部分 护旗的人 第十三章 巴山轮会议 第十四章 单项推进还是整体配套 第十五章 “闯关”失败 第十六章 “吴市场”的由来 .第十七章 触破窗户纸的人 第四部分 经国济世(1993-1998年) 第十八章 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第十九章 是非分税制 第二十章 “试了再错,错了再试” 第二十一章 放小与抓大 第二十二章 在风暴中逆势飞扬 第二十三章 中国会成为寻租社会吗 第五部分 声望巅峰(2000-2003年) 第二十四章 对泡沫的预言与攻击 第二十五章 “一言毁市” 第二十六章 法制还是法治 第六部分 孤独战士(2004-2010年) 第二十七章 工业化道路之争 第二十八章 “主流经济学家” 第二十九章 中国的改革会好吗? 第三十章 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后记 附录 吴敬琏年表 (本书介绍来源:凤凰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