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吴冠中
-
吴冠中谈美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全书共分“精神家园”、“寻美屐痕”、“人间美丑”、“心灵之窗”、“揽镜中西”、“大师身影”、“话外情思”等几部分记录了大师艺术与人生的心迹。用吴先生的话说就是:这些文章是零零碎碎地写成的,时间跨度很长,但新书首次集中了他数十篇新作,因而称为'新作本'。书中散文抒情韵味浓郁,展示了艺术家一颗忧郁敏感又热情奔放的心。 -
吴冠中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复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杭州艺专。大学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有粗线,自成一种意境。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长期长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着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目录: 吴冠中的生涯与艺术 吴冠中的文章 1946年公费法试卷吴冠中的答卷 是非得失文人画 说“变形” 笔墨等于零 邂逅江湖——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合影 吴冠中年谱 -
生命的风景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 冠中先生的自传,他以独特的人 生视角审度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 代中国画家寻求生命价值和审美 理想的艰辛历程,真诚地写出了 他在这一漫长历程中的心灵感 悟。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吴冠中 从故土到异乡,又从异乡回归故 土,为走出融贯中西的创新之路, 熬白了少年头。江山依旧,痴情依 旧,吴冠中以他的一身正气和傲 骨,树立了一代中国画家为人从 艺的风范,它植根故土,饮誉四 海,成一代风流。 -
吴冠中-世界名画家
《世界名画家:吴冠中》是吴冠中之子吴可雨先生的倾心之作,展现出一位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的风采。书中作品为吴冠中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性杰作,其中多数作品已无偿捐赠给公立美术馆。“父亲最大的人生快乐就是创造,就是艺术创新,第二大快乐就是看到更多的人欣赏他的作品,认识他所创造的艺术价值。、”“父亲走了。但吴冠中没有走,他用毕生心血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吴冠中将在这艺术中永生。” -
画里阴晴
有人说一切艺术都倾向音乐,参照自己长期实践的经验我认为言之有理。造型艺术的形式、音乐的韵律、戏曲、舞蹈、诗歌……无不依靠对比、均衡、虚实、空灵等等抽象因素,而所谓音乐的,等于抽象的。抽象,或被认为近乎空灵,其实是艺术不可或缺的潜在载体。 “有意味的形式”,这”意味”是什么呢,是情意,是诗意,是一种难以语言表达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意味”,那么形式美失去了灵魂,空洞了,虽美,却乏味。我对”一切艺术都倾向音乐”的说法不认同了,而感到一切艺术都倾向于诗,诗比音乐深一层内涵,她比形形式式偏官感的抽象美感更富思想深度,拨人心弦。众技皆求归于艺,诗就在艺之堂奥。 我自己作画。一向探索形式之美,但同时竭力追求意境,这是诗与画的邂逅吧,自己并未分析。只是,有画意时作画,而有时,似有灵犀。怀孕了,却并非形式感,是一种难以描画的异种,近乎诗了。我以文字表达这类情思,不知不觉,日积月累,写出了一百几十万字的随笔或散文。常有友人说我这个“名”画家的画他并不完全了了,而对我的文却十二分欣赏,认为胜于我的绘画。 或文或画,一母所生,良知良心一色,见仁见智,当由读者感受。文字的流传比绘画方便快捷,其读者群的扩大,很可能超过绘画,作为双胞胎的母亲,希望生下一双郎才女貌的完美后裔。 湖南美术出版社正在出版我的大型绘画全集,今山东画报出版社又开始出版我的文字全集,男婚女嫁,母亲该心安了。 -
横站生涯五十年
我青年时代爱文学,被迫失恋,这一恋情转化而爱上了美术,并与之结了婚,身家性命都属美术之家了。从此我生活在审美世界中,朝朝暮暮,时时刻刻,眼目无闲时,处处识别美丑,蜂采蜜,我采美。 在世界百花园中,奇花异草引人瞩目,奇花异草必有其独特的土壤与根源,顺藤摸瓜,最终能摸到其故国的、民族的因素。但如根本缺乏对艺术的纯正爱怜,一味标榜民族的特色,强加于人,以自尊掩饰自卑,只能掀起假花市场。 情之传递是艺术的本质,一个情字了得。艺术的失落同步与感情的失落,我不信感情的终于消亡。 鲁迅先生说过因腹背受敌,必须横站,格外吃力。我自己感到一直横站在中、西之间,古、今之间,但居然横站了五十年,存在了五十年…… -
吴冠中速写意境
《吴冠中速写意境》之所以热销,除了所选图文做了极品方向的定位外,还因为速写、照片、文字配合之精巧,美妙。更重要的是,《吴冠中速写意境》整体设计的视觉效果极富美感魅力。看来,选编者所追求的《吴冠中速写意境》整体效果的独创性已为广大读者认可,不少读者对之爱不释手,认为这是一本很有收藏价值的书。 -
画外音
吴冠中为文不刻意造作,洗练而又饱蕴深情。其文字质朴清新,所用语言皆自然率真,不应时俯仰、随人长短,皆为自己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曾说:“我写得十分浅近、直白。我觉得,描写感情应当直抒胸臆,不应该用一个多余的字词。这,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宁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英国文艺评论家迈克・苏立文在评价吴老文章时,曾说:“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画外音》一书精选吴老散文随笔作品70余篇,“均系画笔所无从表现者”。既有清新唯美回忆韶光、颇具《故乡》风格的《水乡青青育童年》,也有读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回想与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妻的《他和她》;既有不足千字、在画界引起轩然大波、为其带来无尽笔墨官司、字字珠玑的《笔墨等于零》,又有为伪作“炮打司令部”官司所感、慨叹“鹿死于角,獐死于麝,我得死于画乎”、长达万余言之《黄金万两付官司》;既有让他未成“曲调”语先塞,每每向人介绍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了,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感受”的《梵・高》,又有对画界现状深感不安、有感而发之《美盲要比文盲多》;既有表现其不屈从于金钱、更不附庸于世俗的品质,将不满意之作付之一炬,而作的《毁画》,又有悼念恩师林风眠先生、拳拳深情的《雁归来》…… -
吴冠中散文精选
《吴冠中散文精选》是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共收入作品九十余篇,按内容分为七辑。其中既有对童年故乡生活、父母舐犊亲情、留学艰辛生涯、爱情与友情的深情描述,也有对艺术发展、绘画创作、写生足迹、人生百态的体察与感悟,而对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们之刻画、解读和评析,更是见解独到,深刻犀利。 吴冠中先生的散文,内容丰富,个性鲜明,体现了其苦恋家园、“风筝不断线”的毕生追求。他画眼看沧桑,谈人间万象、亲情冷暖,谈美丑,谈生死,谈发展与创新,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优劣——学识广博,文字生动,思想深邃,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书中配以代表画作三十余幅,图文并茂,读者可从中提高审美意趣,增长学识,感悟人生。 -
皓首学术随笔·吴冠中卷
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个人精选随笔集。 -
短笛无腔
腔,是艺术结晶,腔各有其规范。无论绘画,文学,我都不原就别家的规范,不入其腔。信口次笛,吹的是牧童归去的怡然之情,无腔何妨。这集文学大都是短篇,故比之短笛,且亦无腔。虽是短篇,均诞生于受孕之苦,乐,是自己的掌上明珠。真诚总会有知音,我愿“短笛无腔”有知音 -
画眼
《新民文库•夜光杯文丛•个人专辑:画眼》为作者的随笔集。书中主要收录了“双燕”、“金桂花”、“落红”、“高桥”、“都市之夜”、“长日无风”、“夜航”、“太湖鹅群”、“南京长江大桥”、“鱼之乐”、“红灯笼”、“鼓浪屿”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赏析。 -
吴冠中文丛
《吴冠中文丛(共7册)》对美术工作者及爱好者,以及广大美术系学生能够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文心画眼:所收录的篇章,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绘画之余对艺术人生进行剖析思索的文字,文中坦露他数十幅绘画作品的曲直得失及画里画外审美故事,既是他的绘画作品与诗完美结合的神奇,更是他绘画作品的诞生记。 横站生涯:《吴冠中文丛(共7册)》主要收录吴冠中具有历史影响作用的思想创见、生涯历程的重要纪事纪思。感悟艺术家与思想者的性格、艺格、人格。 足印:鲁迅先生说路是鞋底走出来的。画家吴冠中先生走通了一条融汇传统、开创新境的现代绘画之路,评论家评论他是“圆了的彩虹”,这彩虹是从不同艺术航道碰撞博弈而出,腥风血雨绘而成。 本集纪写吴冠中先生的写生经历和他蜚声世界艺林的脚印。 放眼看人:收录吴冠中先生写人物的60余篇文章,是东西方文化的对话、碰撞,师友之间的交流,是一面拂去灰尘的明镜。 背影风格:该书是吴冠中先生对创作、艺术发展路径的探讨,对东西方文化、科学与艺术的思考,甘苦与心得。 短笛:该书收录吴冠中先生的短篇作品,所谓短笛声声醒耳。思考,是吴冠中先生的生活支柱;孤独,是吴冠中先生的精神背影。 老树年轮:收入吴冠中先生年谱、文集、画集、画展名录,向国家捐赠作品部分名录图版,珍贵生活图片、信札等内容。读老树年轮,感受承重之生命。 -
笔墨等于零
《笔墨等于零》内容简介:吴冠中先生(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不仅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家。《吴冠中传》的作者翟墨说:“吴冠中不仅有一支多彩的画笔,而且有一支多思的文笔。”英国学者苏立文说:“单凭他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吴冠中本人也说:“我坚信,离世之后,我的散文读者要超过我绘画的赏者。”2010年3月,也就是吴冠中逝世前3个月,他在祝贺老友朱德群回顾展的贺词中写道:“心,沉于艺海;光,照耀寰宇。”“心沉艺海”也是吴冠中本人一生潜心艺术的精神写照。艺术家只有经过“心沉艺海”的艰辛探索,才可能取得“光照寰宇”的辉煌成就。心灵只有沉潜到艺术海洋的深处,才可能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珍奇。吴冠中的绘画展示了他心沉艺海探索的轨迹,他的散文记录了他心沉艺海吐露的心声。 -
我读石涛画语录
《我读石涛画语录》主要讲述了,都说苦瓜和尚(即石涛)画语录深奥难读,我学生时代也试读过,啃不动,搁下了,只捡得已普遍流传的几句名言,“搜尽奇峰打草稿”“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等等。终生从事美术,不读懂石涛画语录,死不瞑目,于是下决心精读。通了,出乎意料,同40年代第一次读到凡高书信(法文版)时同样感到惊心动魄。石涛与凡高,他们的语录或书信是杰出作者的实践体验,不是教条理论,是理论之母。石涛这个17世纪的中国和尚感悟到绘画诞生于个人的感受,必须根据个人独特的感受创造相适应的画法,这法,他名之为“一画之法”,强调个性抒发,珍视自己的须眉。毫不牵强附会,他提出了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的宣言。我尊奉石涛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他的艺术创造比塞尚早两个世纪。我逐字逐句译述,竭力不曲解原著。加上解释及评议是为了更利于阐明石涛的观点,因之,根据具体行文情况,评议及解释或置于原文之前、后,或插入原文之中,主要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进程。原文虽属于文言文,有些语句仍简明易晓,高中以上学生无须翻译,故宜保留原句处尽量保留原句。估计读者多半是美术院校的学生或业余美术爱好者吧,故我的释与评只求画龙点睛,不画蛇添足。 有关石涛画语录的版本和注释不少,本人对此并无研究,有待专家指导,今惟一目的是阐明画语录中画家石涛的创作意图和创作心态,尤其重视其吻合现代造型规律的观点。石涛的杰出成就必有其独特体会,但由于时代及古汉语本身的局限,他的内心体会有时表达得不够明白贴切,如“一画之法”单从字面上看,就太笼统含糊,如不吃透他的创作观,必将引起曲解、误解、误导。《我读石涛画语录》所选插页有限,故较着重选其更具现代形式美感的作品,同时选了几幅现代西方大师的作品与石涛的宏观思维作参照,其间是否有通感? 这本小书如抛出一块小砖,祈望引来美玉,则亦属发扬祖国遗产的幸事了! -
画外文思
吴冠中的作品,从什么时候起,已是诗话相联。虽然有可能会被有些人认为,自己写自己绘画作品的情意,是多余的话,因为绘画所未能表达的,求救于文字又有何补?但因为他曾写过不少绘画作品的题外话,是对自己作品的感触,引起一些读者的欢迎,因而画与文成了相得益彰的互补。而这本《画外文思》,作者也竭力想写出创作心态的前前后后,裸露自己的隐私、隐痛、隐忧,因为她们正是作者的美感之母。 -
画眼
《画眼》内容简介:吴冠中先生说他就活在自己的画里,他的肝胆心脏都是透明的。走进《画眼》,看吴冠中所看……他艺术创造的激情与思想灵泉,他又是怎样的“推翻成见,探索新知”艺胆与国魂。 他嚼透黄连,历经苦难;风骨独立,高山仰止! -
文心独白
作者吴冠中为了绘画,走遍天涯,搜尽奇峰;因自幼喜爱文学,作画之余,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亦自笔底流露而出。英国文学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说: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 -
吴冠中画语录
这是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吴冠中先生的语录精粹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