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Foucault

  • 知識的考掘

    作者:米歇·傅柯

    什麼是知識?知識如何產生、發展、改變或消失?傅柯是當代歐洲文化、思想史最受矚目的學者之一,他拆解西方理性迷思,質疑歷史法則邏輯,重普知識衍生、傳佈的脈絡。 相對於傳統史學,其「考掘學」將歷史流程空間化、暴露知識體系的斷層,從而顯示意義、法理、道統的權宜性與擴散性;立論曲折,引人思辯,是觀察世紀末西方人文現象的重要入門。
  • 临床医学的诞生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临床医学的诞生》是米歇尔·福柯的一部医学史研究专著,探讨现代意义上的医学,也就是临床医学的诞生的历史。作者以18、19世纪众多著名的临床医学家的著作和各种相关领域的文献为依据,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研究了医学实践的可能性和条件,描绘了医学科学从对传统医学理论的绝对相信转向对实证观察的信赖,从封闭式的治疗转向开放式的治疗,从而导致在临床诊断中诸如征候、症状、言语、病人、病体、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和其相互关系的重新组合,及医学认识的深刻改造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 福柯与性

    作者:李银河

    在《性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这本《解读》也可作为一种“代读”——代替那些想了解福柯又没有精力读他的书的人来读一读福柯,使他们通过笔者的阅读来了解福柯。到那时,他们就会自己去阅读。这正是此书的目的之一。
  • 福柯:危险哲学家

    作者:[法] 阿兰•布罗萨 Alain Bro

    众所周知,阿兰•布罗萨有着深厚的哲学功底,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不泥古不化,而是在庞大的哲学传统与当代思考之间开辟了一条自如穿梭往来的蹊径。他“跟着福柯”一起探索,犹如进行了一场持续的“对话”。本书篇篇论文都贯穿了福柯所曾给出的线索,在哲学思想的探究上,注入了一股激荡与鼓舞的力量。此书简洁风格、典雅精装,阅读、收藏俱佳。 《危险哲学家》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布罗萨(Alain Brossat)的著作。这本书不是另一部福柯的研究,而是作者用“跟着他”(avec lui)的方式,并从中得到启发。作者表明该书既源于福柯的哲学体系,又不限于其给出的线索,而是以一种融合的方式加入了其他哲学元素,即以某个独特的时空环境,连接现实中某个问题,虽然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却在这种持续进行的对话中变得清晰、被探讨,进而被重构。
  • 必须保卫社会

    作者:米歇尔・福柯

    这本书是开始了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授课记录的出版工作。    从1971年1月到1984年6月辞世,除了休假的1977年,福柯一直在法兰西学院讲课,课名是“思想体系史”。法兰西学院的教学要遵守一些特别规定:每个教授每年至少教授26个小时(最多可以有一半时间是讨论课),他们每年都必须讲述独创性的研究,每次都要更新讲课内容。听课和参加讨论课都是自由的,无须注册也无须文凭,教授们也不能发文凭。所以人们常说,法兰西学院的教授没有学生,只有听众。    福柯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教学,研究即将完成的著作,开拓问题化的领域,这更像是对未来的研究者发出的邀请,因此,法兰西学院的课上不讲授已出版的著作,虽然讲课和著作有些相同的概念,但他也并非著作的草稿。授课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属于福柯所从事的整体“哲学行动“一部份的话语机制。他主要提出知识/权力关系谱学的提纲,以此为依据,他从1970年开始反思他的工作,与以前他从事的话语形式的考古学相对立。70年代因为磁带录音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福柯的办公室也开始采用此项技术,因此授课和一些讨论课的内容才得以保存下来。    本书记录了1976年1月7日到3月17日的授课内容,最后并附有授课的概要,他曾发表于《法兰西学院年鉴》。福柯一般在六月,即授课结束一段时间以后会开始进行撰写。对于他,这是一个追溯式的点明意图和对象的机会,在此,他的表达最为完美。
  • 不正常的人

    作者:(法)福柯

    福柯认为“不正常的人”有三个源头,他们由历史上的三种人转变而来:“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个人”和“手淫的儿童”。这三种人本身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畸形人的历史最为悠久,在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我们可以在疾病本身中寻找到某种原因。当然,福柯可以辩解说,他所坚持的方法就是外部分析,不理睬任何内部的逻辑。虽然如此,这么一个如此简单就能找到的原因,被福柯有意地忽略,不能削弱其分析的说服力。
  • 权力的眼睛

    作者:福柯

    本书选取了福柯18篇访谈和两篇演
  • Discipline & Punish

    作者:Michel Foucault

    In this brilliant work,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er since Sartre suggests that such vaunted reforms as the abolition of tortur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penitentiary have merely shifted the focus of punishment from the prisoner's body to his soul.
  • 主体解释学

    作者:(法)福柯

    在《主体解释学》中,福柯对“关心自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福柯来说,“关心自己”不仅仅是著名的德尔斐神渝“认识你自己”,而且还包括各种哲学实践。它旨在表明伦理主体是根据什么手段,步骤和历史目的在与自身的既定关系中自我塑造的。这个研究超过了严格的哲学史范围。福柯在描述古代主体化方式的同时,力图揭示现代主体化方式的暂时性。因为解读占代人,可以让我们探询我们这些现代主体的身份。
  •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作者:Michel Foucault

    This was Michel Foucault's first major book, written while he was the Director of the Maison de France in Sweden. It examines ideas, practices, institutions, art and literature relating to madness in Western history. Foucault begins his history in the Middle Ages, noting the social and physical exclusion of lepers. He argues that with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leprosy, madness came to occupy this excluded position. The ship of fools in the 15th century is a literary version of one such exclusionary practice, the practice of sending mad people away in ships. However, during the Renaissance, madness was regarded as an all-abundant phenomena because humans could not come close to the Reason of God. As Cervantes' Don Quixote, all humans are ridiculous weak to desires and dissimulation. Therefore, the insane, understood as one who has come too close to God's Reason, was accepted in the middle of society. It is not before the 17th century, in a movement which Foucault famously describes as the Great Confinement, that "unreasonable"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 systematically were locked away and institutionalised. In the 18th century, madness came to be seen as the obverse of Reason, that is, as having lost what made them human and become animal-like and therefore treated as such. It is not before 19th century that madness became mental illness that should be cured, e.g. Freud. Later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arge increase in confinement did not happen in 17th but in the 19th century, somewhat undermining his argument. Foucault also argues that madness during Renaissance had the power to signify the limits of social order and to point to a deeper truth. This was silenced by the Reason of Enlightenment. He also examines the rise of modern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treatments of the insane, notably at the hands of Philippe Pinel and Samuel Tuke. He claims that these modern treatments were in fact no less controlling than previous methods. Tuke's country retreat for the mad consisted of punishing the madmen until they gave up their commitment to madness. Similarly, Pinel's treatment of the mad amounted to an extended aversion therapy, including such treatments as freezing showers and use of a straitjacket. In Foucault's view, this treatment amounted to repeated brutality until the pattern of judgment and punishment was internalized by the patient.
  • 生命政治的诞生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作者1978-1979年的演讲。本书分析了市民社会相对于社会治理的多重角色,它既相对自主,同时又是治理干预的对象。由此,市民社会决不是国家的对立面,而是自由治理的相关物。
  • 性经验史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福柯因这本书而成为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叛逆青年心目中的文化英雄。在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一部西方自16世纪以来用主流话语规训身体的历史。他相信人类有可能创造新的欲望和快乐的模式来重塑身体,并取代现代的主体性模式,但他反对性解放,而主张“从性中解放”。 作者生前完成了《性经验史》的三卷,此中文译本增补版获得法国伽里马赫出版社的授权,将《性经验史》第四卷已发表的内容《为负法而战斗》作为第四卷收入书中。
  • 福柯集

    作者:福柯

    问题不在于改变人们的意识  即人们头脑中的东西,而在于改变  有关真理生产的制度、政治、经济规则。   福柯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至今常热不衰。要真正准确理解福柯的思想和他的学术研究发展的线索以及他在西方当代思想界的重要之所在,不能不读他的著述。福柯的学术专著大多艰深晦涩,十分难懂。为了让对福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他的理论思想之中,继而更深入地去阅读他的专著,我们编选了这部《福柯集》。文集收入了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数十篇文章:包括论文、专著前言、访谈录、专题讨论会记录及少量专著章节摘录,内容涉及福柯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并涵盖地的学术生涯的各个主要阶段。我们还在附录中收入福柯的挚友、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的两篇论福柯的文章。希望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较之专著更易理解的充满智慧的美文华章,会对读者有所帮助,并能够提高读者阅读福柯原著的勇气。
  • 福柯读本

    作者:[法]米歇尔·福柯 著,汪民安 主编

    福柯(1926—1984)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当代学院中的地位无人能及。福柯试图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体是如何在历史过程中逐渐获得今日的形象的。对现代主体所作的谱系学探究,使得西方的历史和文化道路以一种我们不熟悉但又是令人惊异的方式铺展开来。他的著作也由此对哲学、社会学、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改变了这些学科的既定面貌。这个读本精选了福柯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论文二十四篇(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翻译成中文出版),可以清晰地看出福柯的思想轨迹。
  •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作者:Michel Foucault

    Why has there been such an explosion of discussion about sex in the west since the 17th century? Here, one of France's greatest intellectuals explores the evolving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ces that have shaped our attitudes to sex. In a book that is at once controversial and seductive, Foucault describes how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science of sex which is devoted to the analysis of desire rather than the increase of pleasure.
  • 权力,身体与自我

    作者:黄华

    福柯的思想对包括女性主义布什的当代人文科学产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女性主义批语角度研究福柯的理论,尤其是福柯的话语理论、权力理论和性理论,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书从20世纪末发生在西方女性主义内部关于福柯思想的论争入手,系统地论述了福柯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论特点和女性主义学者对于福柯思想的批评、改造和利用。该书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论争双方比喻为对话的双方,以对话的开始、高潮和延伸贯穿全书,在当代西方文论转型的背景下凸现女性主义理论嬗变的轨迹。
  • 福柯 褶子

    作者:[法] 吉尔·德勒兹

    《福柯》使人一下子抓住了整体结构紧密的福柯思想的要点,并隐约感到思想的精深博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没有这本书作为参考将不可能读懂福柯。思想的名片逐渐形成——最重要的名片之一。 褶子永远存在于艺术中,但巴罗克风格的特点将褶子发展到无限。如果说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是十足的巴罗克风格,那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折起、打开、再折起的。灵魂也充满了模糊的褶子。
  • 词与物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是西方文化考古学家福柯最要的代表作,是“一部关于新思想的伟大作品”(德勒兹语)。这不仅是因为《词物》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至20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化和知识史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富有创见和深度的梳理和剖析,而且更因为它从根本上驱除了笼罩在当代知识形式的决定性条件之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的迷雾,批判了自笛卡尔、尤其自康德以来200多年西方哲学传统的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
  • 规训与惩罚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 福柯思想肖像

    作者:刘北成

    福柯是20世纪西方学术界的重要人物,他着重于边缘历史的研究,为西方当代文化的发展重新建立了坐标。他的知识考古、系谱学、知识一权力理论,在今日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依旧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福柯的个人经历也颇值关注,他本身与法国60年代以后的政治运动紧密结合,风云变幻之间也勾勒出那段时间的法国学界气象;他的同性恋形象也使他迥异于其他学人。作者在参阅福柯本人的作品和大量有关他的传记的基础上,撰写出了一本深入浅出的书,为中国读者了解福柯打开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