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思想传记

  • 乔姆斯基

    作者:[英]尼尔·史密斯

    《乔姆斯基:思想与理想》一书并非乔姆斯基的人生传记,而是全面客观地介绍他的思想,如天赋论、刺激贫乏论、内在语言、心智主义等。对乔姆斯基的深邃见解有的学者投以赞赏,主动加入阵营;有的横加批判,敌意尽现。至于这些争议是否允当,全凭读者评判,公道自在人心。不过,阅读本书,更触动我们的是乔姆斯基突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否定自我的魄力,以及在捍卫民众权益时表现出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 爱恨不如期

    作者:月下

    本书从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出发,再联系她自身,映现张爱玲的思想,属于思想传记。全书提到宿命、纯粹、虚无、爱情等几个命题。其文笔柔而不腻,瘦而不柴,是对张爱玲的深度解读。 与通常张爱玲的研究著作关注于她“做些什么”和“写些什么”不同,这本书旨在通过张爱玲”写些什么”体会她“想些什么”,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张爱玲可能与今天的读者有更多的共鸣。 ——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 止庵 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景区中一处无法不看的景点:幽深而又绚丽,凄清而又喧闹,纯净而又驳杂,临水照花顾影自怜,而又大红大紫摇曳生姿。您手上的这本书,无疑是“爱玲景观”独具匠心的解析与导游…… ——翻译家、学者 林少华 月下的书没有学者腔,对张爱玲的会心处,直逼精神的痛楚。知道文本的隐秘者,才能解人解世。此书读人时的灵动与机敏,颇值一赞。 ——中国人民文学院院长 孙郁
  • 列奥·施特劳斯

    作者:[法] 丹尼尔·唐格维

    对于当代的政治哲学反思来说,施特劳斯的思想已经成为绕不过的参考点。在这部独具视角的思想传记中,唐格维特别关注了施特劳斯鲜为人知的思想形成时期(1920—1938),哲学家施特劳斯正是在此期间阐发了他命名为“神学—政治问题”的研究论题。唐格维阐明了此论题同他思想中其他主要元素之间的关联,诸如古今之争、回归古典自然权利、隐秘写作的技艺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经由此,作者切近了施特劳斯作品的核心:上帝和政治学。唐格维将施特劳斯从争议中解救了出来,同时也让施特劳斯从对他本人观念的种种糟糕的范式化定义中脱身而出,从而为这位二十世纪重要的思想家做出了一份重要的、合乎时宜的评价。 书前附有徐贲先生撰写的长篇导读。
  • 海德格尔传

    作者:张祥龙

    马丁·海德格尔是本世纪最有深远影响的西方哲学思想家。十几年来,海德格尔思想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也不断上升。   这本传记从海德格尔人生与其思想的相互关联角度,介绍并研究了《海德格尔全集》第75卷所提供的重要材料,对于海德格尔早期思想,海德格尔与道家之间严格意义上的思想联系,特别是自1919年他的哲理独特性形成时开始的、孕育《存在与时间》阶段的学说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意在帮助读者减轻阅读海德格尔时的困难。   海德格尔是西方20世纪最有原创影响力的哲学家。此书全面地介绍了他的人生与思想,在这两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阐发。尤其是,它对于海德格尔与道家的关系,无论从事实上还是哲理上,都做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掘与研究。这一修订新版在这方面更有加强。总之,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传记,既可以让初次接触海德格尔的读者直接感受他的独特气象,又是研究上的力作。它已经吸引了无数读者,并将以它的新面貌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
  • 尼采思想传记

    作者:(德)萨弗兰斯基

    尼采生于1844年。但早在1858年,即他才十四岁的时候,就尝试着为自己作传(可参见此书的“编年史”),也就是说,他少年时似已预感自己生为奇才,会受后人感念。在以后的生命旅途中,他病魔缠身,婚姻不顺,而恰恰这种人生困境,更促使他宵旰操劳,极自觉地充当生命哲学的殉道士。他早熟聪慧,以后也明白真理是个“可怕的事物”,他进行的工作,是能致人毁灭的思维冒险。他的哲学前辈康德其实早已洞察此事,在“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法则”前止步,以避危趋安。而尼采却心怀抉心自食的勇气,又挟带着决堤奔腾的热情,义无返顾地接受了冒险的挑战,走上他那探索生命之奥秘的不归路。同时,对于自己将来会博得后世喝彩这点,直到理性生命结束之前,他一直坚信不渝。1887年,即精神崩溃前的一年多,因为在尼扎的房子不得不被拆除,他就曾这么说:“这对后代的好处是,他们可以少参观一个朝圣点”。这是近乎魔鬼般的自信。他没料到的可能是,他那锐利的文化批判锋刃,尤其在20世纪和一直进入21世纪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批判中,寒光迸现,震烁学界。看一下福柯如何探究知识和权利的关系、追溯疯狂和理性的由来,即可在尼采逝世一0四年整的今天,告之尼采亡灵,他的思维精神未灭,研究方法尚存。 书作者萨弗兰斯基是当今德国著名作家、哲学家,其著作目前至少已被译成13种语言。众多著述中的两本也已有中译,一是他的《海德格尔传——来自德国的大师》,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二是他的《恶——或者自由的戏剧》,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这本《尼采——他的思想传记》是他又一部用心之作。它从尼采的酷爱、即音乐着手,顺着他生平的重大事件与著述顺序,清晰地展示出尼采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主旨,最后以其思想对后世之影响的提示收束。与上述研究专著相比,作者没有掺入自己“微言大义”的奢望,也不怎么做“补正纠偏”的尝试,着眼的多是尼采人格发展背景上的思想意旨,以及这些思想与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关涉。与上述生平传记相较,他绝不拘泥尼采的生平琐事和生活变迁,更不屑重复那些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逸事奇闻,而以思想发展为红线,辅以对其思想形成有特殊作用的生平材料,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翔实和生动的尼采思想史。价值重估的社会观点,永恒轮回的宇宙规律,超人作为人类理想,权利意志作为历史解读;这些尼采学说中的要点,无不被他以自己独到的叙述点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