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齐如山
-
北京土话
《北京土话》以北京方言为主,采用词条形式,详细撰录了北京土话的用法、种类及其演变发展。内容包括风俗用语、礼仪用语、行业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等等,共收词条近2000个。名词,动词,形容词。成语,熟语,寻常语。那地地道道的京字京白京韵,那清清澄澄的人物事物风物。那俏皮,那水亮,那甩脆,那秀柳……那整个一“满世界”的土渣儿哟。 -
齐如山文论(齐如山文集(14))
《齐如山文论》内容简介:戏馆子,是艺术史不会遗忘的角落。走进《戏馆子》,来感受不曾感受的感受;然后坐进煌煌当代大戏院.去悟知方曾悟知的悟知。戏班,却是社会学不可失落的记忆。参与《戏班》吧——中国戏非歌舞所能概括.更非一个“戏”字所能了得。国剧者,惟漫远求索不能“要略”,惟要义钻研不得“漫谈”。读一读本《文论》,或可访到成就这位戏曲理论大宗师之堂奥。 -
北京土话
本书以北京方言为主,采用词条形式,详细撰录了北京土话的用法、种类及其演变发展。内容包括风俗用语、礼仪用语、行业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等等,共收词条近2000个 -
中国的科名
关于清代的科举制度,已有不少经典著作,比如在考试的形式方面,有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在考试的内容方面,有邓云乡的《清代八股文》。齐如山的《中国的科名》与前两种书在侧重点上完全不同,它讲的主要是科举在社会方面的接受与反应,比如在清代人眼中秀才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又比如举人与官员间相互的礼节应该是如何。其实,这是一种更有历史实感、因此也更可贵的叙述。由亲历过那一时代的齐如山讲来,科举不再是一连串枯燥的名词,生动了许多。不过,齐先生写作时年龄太大,记忆有不准确的地方,态度也不很严谨,因此读者在引用时必得加倍小心。另外,这一新版错字不少,如把张裕钊印成了“张裕剑”等,这也是要留意的。 -
梅兰芳游美记
本书所据即为台北联经版,全书未作任何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另外增加了几十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说明中的人名与地名是按目前通行译法来处理的,个与正文不同;本书注解为编者所加。 几台戏,惹出美国男女多少如痴如醉情,却道“台词不懂心里懂”;一个人,走入华侨同胞几许思国思乡梦,真是“想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1929年携带京剧赴美演出,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值得钩沉的一段佳话。 作为此事从头到尾的“总编导”齐如山,描述了波折跌宕的全过程,也归真了彼时玉成好事的司徒雷登、黄恩施、李石曾、刘天华……无数中外名流。 齐先生女儿齐香笔录不苟,成就了这本洋溢学术价值和艺术趣味的文献。 风格细腻,情意绵厚,就是这本书。读来宛然啜饮陈酿的酒,掩后不禁吟哦久违的歌。 -
谚语录
齐如山从浩如烟海的谚语中选取1835条,编成这一卷《谚语录》,他说:“这就是国民心理中的经典,国民心理中的法条,国民心理中的格言。” 但是,谚语里面有是有非;再说了,齐如山是我们划了好几道代沟的人,他有一万条真理,你有一万个反问又何妨? 齐如山甚至断言:“凡在社会中有声望的人,都记得这些谚语,非常之多;谁记的比较多,谁在社会中的威望,就比较大。” -
齐如山回忆录:清宫史话
在宫里,妃嫔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上朝前,官员都在街边小馆吃早饭;有人坐火车去祈雨,结果掉了脑袋;有人在如意馆画画,后来平步青云;南书房里最多的不是书而是酱菜;内务府里管事的绝不是太监而是皇室贵胄……《齐如山回忆录:清宫史话》一书细腻生动的还原了齐如山先生记忆中的清朝宫廷。从衣食住行到礼仪制度,书里的内容有的是齐先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有的是他查阅内务府、敬事房、御膳房的档案后得来的第一手资料。齐先生就像一个极好的解说员,带领读者遍游神秘的皇家禁地。 -
北京三百六十行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他对他的“北平”挚念如斯,为什么?一卷《怀旧》,有馈君惠存的点拨。 卷中包括五本书,都只写北京之“旧”。但不论古都的大气铺陈(《北平》),还是民俗的温婉描述(《北平怀旧》),或者遗闻轶事的不舍俯拾(《北平小掌故》),又都洵属真美——哪怕是月缺之美。 《谈平剧》,《北京百戏图考》,更是对源泉艺术的搜求挽留;留在纸面留给今天的,譬若门锁的钥匙,等待问津渡口的人,也等待志在折桂的你。是怀旧作中的城府之作,也是风土志中的博洽之志。齐如山暮年苦苦怀旧,乃不志则于心不甘;当记北京的风,一漫 举国欢腾,华夏风,当记北京的土,一抔抔,五色土。 那么,即使只想了解一个复原的北京城和一群反璞的北京人,此书亦可读一读。况且有朋自远方来,北京早是东南西北不亦乐乎的“京师”。况复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共列二三十类,七百四十一行,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 北京的实业界,向来号称有三百六十行。余最初听到这句话,以为不过是约略言之,不必实有此数也。后阅宋朝人的笔记,才知道这句话实始自南宋之杭州,因记载杭州有三百六十行的文字颇多,如田汝成《游览志余》中,亦有“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是也。是此语一直由宋朝传到现在的北京,还是这样说法。——齐如山 -
华北的农村
华北的农村,ISBN:9787538279450,作者:齐如山 -
齐如山文存
齐如山文存,ISBN:9787538285956,作者:齐如山 著 -
中国风俗丛谈
《中国风俗丛谈》讲述“入境观其风俗”,是说风俗反映文化以及国力:荀子此见写在《强国》。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言词尖刻了些,却不失恳切。过年、盖房、婚娶、送礼……分外风趣,读者可以随意鉴享;《农事的好风俗》、《商家的信用》……却不容你不用心去领略“风俗”何以为“文化”!风俗文化也是《杂著》“寓教于乐”的衷曲。至杂沓中国画、中国剧、中国小姐……则切进民族审美心理,使教化效率化了。《中国馔馐谭》是“以食为天”之大风大俗。由教人下厨而令人亲炙,兴之所至,且有一点超越感。中国旧日风俗之关,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 -
齐如山随笔
齐如山随笔,ISBN:9787538279337,作者:齐如山 -
京剧之变迁
《京剧之变迁》是恰到好处的这等艺术顾问、文化导游。京剧之有今世,尚须借问前世。返观茫茫旷野上的戏班,走近星星村落里的行当。像漂流浩浩大河之时,捕获了小溪头跳跃来的浪花儿;是超脱煌煌戏院之间,琢磨出草台子缭绕着的野味儿。 《清代皮簧名脚简述》,或长或短,亦庄亦谐,不过是十个行当二百多位名脚儿的从艺评传,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能够予人以大写意的总感受。 “四脚”谭、陈、杨、余之《谈》,满目全然好风光,而个性禀赋,艺术绝响,则工笔高手,惟妙惟肖,非齐如山来不得。 -
北平怀旧
北平怀旧,ISBN:9787538278460,作者:齐如山 著 -
齐如山回忆录
这是齐如山晚年写就的一部人生自传,书中记述了他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的过往经历。全书共十五章,约二十八万多字,文字晓畅,趣味盎然,可读性很强。它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含义隽永的艺术随笔集,更是了解民国艺术家的历史、艺术家之间的交往、艺术家谈艺术见解的重要资料。 -
齐如山回忆录
《齐如山回忆录》内容简介:齐如山先生晚年羁旅台湾的追怀之作。极为平易的白话,让我们同作者不再隔山隔水;极为翔实的故事,让我们同历史不再隔世隔代。拓下那些珍贵的史料,清末科举、同文馆、义和拳、军阀割据、以及旅欧游美等等,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读这本书,不但阅尽齐如山一个人的一生,领悟造就一代宗师的一个传奇;而且可以透视那个社会的万象。作为学者、作家、戏剧家、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广博的学识、清澈的见解也在书中层出不穷,读来获益匪浅。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