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文学

  • 词话丛编 续编(全五册)

    作者:朱崇才

    《词话丛编续编(繁体竖排版)(套装全5册)》内容包括:诗话德巍·乐府三卷宋·阮阅编《四部业刊》景明嘉靖月窗道人《增修诗话总窥》本、草堂诗作别绿二卷明·张綖撰上海图书馆藏明黎饯砂本光盘、蓉渡词话一卷清·董以事撰今辑本、荫绿轩嗣澄一卷清·徐喈凰撰南京图书害馆藏光绪二十六年活字印本《荫绿轩词》卷首、词辩坻一卷清·毛先舒撰《四库全言存目业书·补编》景河南省图书馆藏、清初毛氏思古堂刻本《苛辩坻》卷四词曲、锦瑟词话一卷清·曹雨堪等撰《绩修四库全》景中圆社会科学院藏、清康熙刻本《锦瑟词》卷首、珂雪词话三卷清·曹禾等撰《四库全书存目业书》景中山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 乐府诗的历史

    作者:吴德新

    乐府诗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于陌上、坊里的民歌乐府诗的朴拙、苍茫和柔婉.是中华大地乡间风情和市井生活的动人写照,是民间生活的诗化形态。是人心最本分的声色。这样的声色总浮动在那些时代的宫廷宴乐、铜雀诗赋、陌上桑林和坊里杯盏间,至今仍令人心动。   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采集民歌、主管音乐的机关。汉代初设,并开始大规模采集民歌。这些采集的民歌称为乐府诗,也称乐府。之后,历代文人也摹仿乐府诗的曲调进行创作。从汉代开始,乐府诗绵延了近千年,涌现了许多传诵不绝的名篇。   乐府诗分为两汉乐府、魏晋乐府、南北朝乐府、唐代新乐府。两汉乐府是陌上桑林里的民间吟唱;魏晋乐府是文人创作,雅量高致;南朝乐府软媚娇柔;北朝乐府粗犷豪放;唐代新乐府则是大雅之声。   1949年以来,我国大学中文本科生一般熟读乐府诗约1 0首;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约70-80首。本书按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篇目进行精选,并作了适当延展。收录篇目对广大读者已经足够。   本书在描述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情、文人生活情状时,对所选作品进行了详细注释及品评,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将史与诗相互参照,这一新的编排方式相信对读者品味作品大为有益。
  •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读本

    作者:[清]朱用纯原著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又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其作者为明末的朱用纯。 朱用纯,字纯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朱绝意仕途,以治家为乐,致力于研究程朱理学。其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耻躬堂诗文集》、《愧讷集》、《朱子家训》和《大学中庸讲义》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训》最有影响,300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以明白晓畅的句子阐述人生的深刻道理。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增广贤文》不知辑自何人,始于何时,又名《古今贤文》,亦称《增广便读昔时贤文》,简称《增广》,是我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蒙教读物。相传由明中叶一儒生编纂,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修订增补,形成了流传于今的版本。自清末开始,风靡全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清词史

    作者:严迪昌

    本书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从而经纬以大家、名家创作成就的论评。评估则以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凡“史”都不应该也不可能跳脱历史时代的顺序,时势人心则总是直接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文学风气的演变,清词风气与时势人心这二者之间的感应同样契合如符。但词的历史毕竟不是社会政治史,所以词史不可能全同于历史书的分期。特别是如嘉庆、道光时期的词风的流变,套用“近代史”的习惯分期法会显得不切实际。 考虑到文学史或文体史不宜于考证辨析,所以本书中有相当一批词人的生卒行年,虽系笔者爬梳史料所得,然一般一不作考辨性展开,拟另著专稿辑述。
  • 牡丹亭选评

    作者:赵山林撰

    本书选择了《牡丹亭》中比较重要的三十六出加以评说,既突出重点,又统观全局,力求对名著的全貌进行全面、具体的介绍。
  • 后生小子

    作者:鲍鹏山

    本书从先秦诸子百家在政治体制、道德伦理等公共生活领域中发表的思想出发,对诸子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解读。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有所创新,阐发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全书融诸子代表作,历史典故与个人评伦性文字于一体,又配上趣味盎然的插图,增添了可读性。
  • 新齐谐·续新齐谐

    作者:(清)袁枚著,沈习康校点

  • 张说——初唐渐盛文学转型关键人物论

    作者:周睿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初唐渐盛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在礼乐建设、文化事业、文学创作、提携后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在中国政治史与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对这位作家的个案研究,既可以对其生平、交游、思想及诗文创作做一全面清理,对其地位和价值重新评估,凸显作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以对个体研究为契入点,对初唐文学向盛唐文学的过渡作具体的深层次的探讨。 第一章考察张说的生平世系及政治功绩。第一节简述张说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第二节对张说的籍贯归属:范阳说、洛阳说、河东说详加考辨,以列表形式勾勒出张说的谱系递传与大事年表,全面再现作家生平;第三节对张说的文治武功综合评价,通过国史监修与大型图书编撰、对丽正书院的文化贡献、“吏治与文治之争”、文儒的文治主张、三度从戎经历、贬谪原因及心态、对后进的诱掖奖劝等若干专题的分析,概述其政治功绩。 第二章有重点地考察张说的交游情况,将其交游对象分为皇帝、文士、文士集团三种类型,与近五十名文士的交流,又分别按照其活跃在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的具体时期,分别列为一节单独探讨,以图通过此章,勾画出初唐渐盛之际以张说为中心,文人与文人集团所具有的各自面貌及共同倾向,以及张说在当时政治和文学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考察张说的思想。第一节论述张说的儒家思想,着重探讨儒家思想所包涵的人文礼乐、和谐中和精神在张说思想中的体现;第二节分析张说的佛家思想,从宗派归属、僧侣交往、佛事活动、禅学文艺四个方面予以阐述;第三节论析张说的道家思想,在道学素养、道士交往、玄道文艺三个方面加以申发;第四节对张说的文艺思想进行考察,针对初唐渐盛的文风转变,张说提出重风雅气骨、推滋味辞采、评古论今兼容并蓄、文质并重等主张,代表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召唤盛唐风神的到来,文章都一一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全面考察张说诗歌的创作。张说作为初唐渐盛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从“初唐遗味”到“盛唐新风”的过渡性。第一节,对张说诗歌的创作历程、特点及唐诗史地位进行概述,对诗歌创作的背景、内容作了分析;然后按照诗歌类型分为应制诗、山水诗、送别诗及其他题材如边塞诗、感怀诗、闲适诗、咏史诗、怀古诗等,分别在第二节至第五节详细论述,基于作品对张说的诗歌创作的题材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清理;第六节则从体裁、格律、修辞等诗歌形式方面对张说的诗歌艺术加以概括;最后的第七节浅析张说对唐代诗作影响,重点探讨了其对杜甫诗的影响。 第五章考察张说的韵文、散文、传奇创作。第一节是对张说文章创作进行整体评说,探讨其骈散相间、运散于骈的创新意识,于宏丽之中洋溢雄浑之大手笔,对于确定其文学史地位是很有帮助的。接着对张说的韵文、散文作大略考述,第二节对张说创作的抒情文体、叙事文体和议论文体分类阐述,对其赋文、颂赞、哀祭、序记、书简、策问、表奏等文体做了全面的梳理和论述;第三节则是对张说久负盛名的碑铭、墓志做专题研究,突出其大手笔特征,并概括出碑志的时代特征;第四节对系名张说的五篇传奇详加讨论,以论证张说撰写传奇之可能。 结语在正文对张说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简要总结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充分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对于学术界普遍存在的评价偏低、偏颇的看法作了辨析与修正。附论是对张说的补充研究。附论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勾勒出张说诗文集结集与版本流传、递藏的线索。
  • 小五义

    作者:石玉昆

    《小五义》(清)的故事情节继《三侠五义》而展开:按院颜查散奉旨巡按襄阳,途中闻知襄阳王赵珏阴谋叛乱,妄图夺取帝位。三侠五义聚集在颜查散周围,争相探查襄阳王所布铜网阵的内幕,以求破阵之法,为朝廷除害。锦毛鼠白玉堂只身私探铜网阵而丧生。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以及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及智化等人为给白玉堂报仇,出生入死,探寻大破铜网阵之策,沿途同襄阳王的党羽和地方恶势力作斗争,招降了君山、夹峰山等处贼寇,历经险阻最终获得攻破铜网阵的图样。在这种种波澜之中,卢方的儿子卢珍、韩彰的义子韩天锦、徐庆的儿子徐良、白玉堂的侄子白芸生及欧阳春的义子艾虎,在各自接到家信投奔按院颜查散及父亲的途中,先后桕遇,因志同道合,结为兄弟,即“小五义”,他们一路剪除豪强,扶弱济贫,最后会集武昌,共赴襄阳,同老一辈侠义一道,共同铲破铜网阵……
  • 唐宋传奇

    作者:廖晨星

    《唐宋传奇》是指我国唐宋时期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短篇“小说”,虽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小说”,但是这些敌故事情节委婉曲折,结构完整,文笔典雅优美,题材更是多种多样,常常是略略数语便把故事的人物勾画得栩栩如生。书中有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如《莺莺传》;有强调侠义精神的《谢小娥传》、《无双传》;有讲述人生哲理的《枕中记》……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 南北朝文学史

    作者:曹道衡,沈玉成

  •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儒林外史(图文本)(共2册)》讽刺旧礼教和科举制度弊端的小说,并配有精彩插图。其内容有: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等。
  • 西厢记

    作者:王实甫

    《西厢记(高中部分)(修订版)》主要内容:王实甫的《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享誉中外的名作,在于它思想深刻和艺术的完美。《西厢记》是歌颂爱情的,而爱情是人类追求自身解放的先行者。人类在追求自由平等的道路上,首先提出来的是爱情要求,是婚姻自由。爱情总是与自由平等联系在一起而与传制格格不入的。《西厢记》的进步性就在于它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缔结婚烟的基础应当是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而不在于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少、权势的大小、容貌的丑俊、才情聪明或愚笨。“有情的”三字是《西厢记》精神的点睛所在,《西厢记》所歌颂的就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它所表达的,不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社会阶层的呼声,而是世世代代普天下人的理想和愿望。这是《西厢记》的主题思想不仅高于前代、高于同代婚姻恋爱作品的地方,甚至明代清代的戏曲作品,也没有能够超越它。 《西厢记》歌颂爱情,也赞美为争取理想实现而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
  • 酒暖回忆思念瘦

    作者:陈清华

    “领略古典文化魅力,体味‘公然走私的爱情’”,原来,唐宋词还可以这样读。《酒暖回忆思念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为线索,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进行趣味化解读,探寻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鬼话

    作者:李梦生 编

    《鬼话》从《列异传》、《幽明录》、《搜神记》、《述异记》、《玄怪录》、《夷坚志》等我国古代多种各具特色的鬼怪故事书中,遴选了其中的五六十则,作为一本小册子介绍给大家。多年以来,对鬼怪故事肯定的都是一些不怕鬼的故事,“心中无鬼不怕鬼”。确实,不怕鬼的故事给人以激励,增加人的豪情壮志,所以《鬼话》的首选,也就以此为主。但不怕鬼的故事,并不是鬼故事的全部,不足以完全代表鬼故事的精华。在很多鬼故事中,鬼完成了人所不能完成的维持社会正义与公道的工作,同样值得好好推崇借鉴。何况,自称心中无鬼不怕鬼的人,心中往往未必真的无鬼。现实是,在很多场合、很多人中间,目前缺乏了一种敬畏;对心中有鬼的人,让鬼使他们产生一点敬畏,未尝不是法制以外的辅助。鬼神设教,强化某些人道德伦理的约束力,促使他们自律,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安定和谐,未尝没有帮助。所以,《鬼话》也收入了一些鬼惩戒恶人的故事,它们的炫奇想象和寄托其中的深刻思想,同样是鬼怪故事的精华所在。
  •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

    作者:左东岭

    本书对李贽作全面系统研究:将李贽置于明代广阔的历史环境中,从多角度揭示其人格心态、哲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独特内涵,并探讨其对前此之各种思想的继承改造与对同时及其后来的深广影响。
  • 笑林广记

    作者:游戏主人,程世爵

    "笑话",故名思义,就是能引人发笑的故事或谈话。《笑林广记》我国著名的古典笑话集,该书集中国古代笑话作品之大成,大多数作品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腐败、民风衰劣、文人愚陋及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极尽讽刺揶喻之能事,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镜花缘

    作者:李汝珍

    李汝珍编著的《镜花缘》讲述了武则天掌权时期的一个奇幻迷离的传奇故事。一日,天降大雪,武则天赏雪饮酒,乘醉下诏令百花在严冬齐放,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仙无从请示,又不敢抗旨,只得开花,因而触犯天条,于是百花仙子与另外九十九位花仙一起被贬下凡尘。百花仙子托生在秀才唐敖家。唐敖因遭人陷害而被革去功名,便随妻弟林之洋、舵工多九公出海经商。临行时神仙托梦,要他在海外寻找流落的几位花神,于是唐敖便开始了海外诸国的游历寻觅。《镜花缘》以清嘉庆二十三年原刊本为底本,经过全文校对,确保原著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