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文学

  • 焚书、续焚书

    作者:李贽

    今既刻《说书》,故再《焚书》亦刻,再〈藏书〉中一二论著亦刻,焚者不复焚,藏者不复藏矣。
  • 近思录

    作者:(宋)朱熹,吕祖谦

    近思录(上下),ISBN:9787806941683,作者:(宋)朱熹、吕祖谦
  • 庄子新释

    作者:张默生著

    我以为研究《庄子》,有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寻获《庄子》的钥匙。别的子书,大门是开着的,只要你肯破费工夫去游览,不难见到它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庄子》则不然,它的大门是关着的,而且还锁上了锁。从远处望去,只能见到云烟树影,和隐隐约约的几座楼台,至于真实的境地怎样,那就不是站在门外的人所能想望而知的了。   我主张把《寓言》列为《庄子》的第一篇,读《庄子》时,必须先读它,至少也得读这一篇的第一段,必须要读得懂。   《庄子》的钥匙,就藏在《杂篇》的《寓言》篇和《天下》篇里。     ——以上选自本书《 研究答问》   “道理没有深浅,只看懂得不懂得:如果是真懂得了,虽深亦浅;如果是不懂得,虽浅亦深。”作者本着这一宗旨,将“满纸尽是荒唐之言,随处都是无端崖之辞,真所谓恍兮惚兮,如入五里雾中”的庄子思想,条分缕析、清楚明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体例上,本书也多有创新。   首先,书前有《 研究答问》,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研读《庄子》的“钥匙”和阅读的程序,并提出“以庄解庄”的研究方法。   其次,《内篇》篇前均有“题解”,主要说明本篇的文体、结构和全篇大意,间亦沦及篇中文字的真伪和错简等,使读者在研读原文前先有一个完整清楚的印象,并联系其他各篇有关内容加以阐发,使前后互相印证。   再次,在原文后,皆有“集注”,就全书各篇中的难字、难词和难句加以诠释。其中有些解释,在各家注释的基础上,取长舍短,提出个人见解。   复次,本书绝大部分篇章,注释之外,附有译文,均深入浅出,有如串讲。特别是对篇中难解的关键词语一无回避,遂化艰深为浅易,使一般读者均能领会。对注释、泽文中意有未尽之处,则另有“余论”,以便发挥。有时精辟的一得之见,颇能使读者思路开阔,举一反三。
  •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

    作者:(美)爱莲心

    本书对《庄子》哲学提供了一个根本上新的解释。在同类著作中,本书首次充分而详细地阐明,在《庄子》中,存在着一种深层的认知结构,它埋藏在表面上随意的文学佚事、神秘的言说、隐晦的暗指之下。作者仔细分析了神话、传说、怪物、吊诡、比喻、语言的困惑这些为系统地引导和开发人心的灵性维度而在战略上设置的手法。
  • 甲申集

    作者:余懐

    余懐(1617-1696),字澹心,一字無懷,號曼翁、廣霞,又號壺山外史、寒鐵道人,晚年自號鬢持老人。福建莆田人,僑居南京,主要生活於江浙。他與杜濬、白夢鼎齊名,時稱「余杜白」,是明清之際南方文壇有相當影響的作家。余懷一生著述甚多,有多種集子在生前就以鈔本的形式流傳,有的曾被多種選本收錄,但是,直到清末才有《東山談苑》《五湖遊稿》兩種得以刊刻。現存的余氏著述祗是分散地收藏於公私各處,很不便閱磗與研究,為此,福建人民出版社約我們彙集余懷的重要作品加以點校,编人《八閩文獻叢刊》。
  • 建安七子

    作者:曹旭 主编,叶当前 编著

    《建安七子》内容简介:建安——这是一个奇怪和充满悖论的年代。在这个战争频仍、饥荒饿殍、鼠疫流行的年代里,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的极度贫乏,一方面是人的精神空前高涨。人对世界的认识,因为生命脆弱、经常要面对死亡,因此变得更加敏感和自觉。 建安——是一个人才辈出、风靡云蒸的年代。建安的五言诗人,“三曹”之外,就是“七子”。他们是活跃于建安文坛、公宴博弈、斗鸡走马、饮酒赋诗的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场、刘桢七人。
  • 宋元戏曲史

    作者:王国维 著

    《宋元戏曲史》内容简介:作者自1907年始有志于戏曲研究,前五种著述分别完成出版于1908年至1911年;《曲调源流表》今佚。因读元人杂剧而后“思究其渊源,明其变化之迹”,是为《宋元戏曲史》写作的起始点。作者的讨论以元人杂剧为中心,然后推考其渊源变化,而不是先设一个戏曲的理念来作推衍。明乎此,才能明白《宋元戏曲史》所作讨论的角度与结论。 《宋元戏曲史》包括了上古至五代之戏剧、宋之滑稽戏、宋之小说杂戏等十六章内容。
  • 辛弃疾词集

    作者:【宋】辛弃疾

    辛弃疾存词共600多首,本书为横排简体的全本辛弃疾词集。 稼轩词雄浑豪迈,向与苏东坡的东坡乐府苏、辛并称,为豪放派词作的代表和巅峰。本书在词作后还附有后人的精彩评论,及简单的注释。
  • 书法雅言

    作者:项穆

    《书法雅言》内容简介:项穆是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长子,后者是名满天下的大收藏家,《四库全书总目》:“元汴鉴藏书画,甲于一时,至今论真迹者,尚以墨林印记别真伪。”(卷一一三《子部•艺术类》二)这样的家庭背景对项穆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沈思孝(1542-1611)((书法雅言•序》:“余故善项子京,以其家多法书名墨,居恒一过展鉴。时长君德纯每从旁下只语赏刺,居然能书家也。
  • 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两册)

    作者:方向东

    《大戴礼记》为西汉时期礼学名家戴德选编,曾与《小戴礼》并列,称十四经。汇辑有战国秦汉时期的著作,也有更为远古的文献,对于研究儒家政治、思想、典章制度及文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宋元明清人为《大戴礼记》全书或单篇做校注的有百家以上,本书即汇集了历代的研究成果,博校众本,参会众说,吸收了当代学者的贡献,用力勤而功巨,是一部集大成的、总结性的著作。
  • 新纂香谱

    作者:[宋]陈敬 著,严小青 编著

    《新纂香谱》以浩博见长,荟萃沈立、洪刍等十一家香谱精华为一书,集宋代以及宋代以前香料文献之大成。 《新纂香谱》的整理点校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清乾隆时期官方编辑《四库全书》收入《陈氏香谱》为底本,适园丛书本之《新纂香谱》为辅,参考周嘉胄《香乘》整理校点之。 二、分四卷,内容编排按原文、注释、译文、点评排列,对资料甚少的条目不强行臆测点评,对原文卷二、卷三、卷四中的一部分意义重要的条目进行了节选。 三、部分注释内容参考了《汉语大字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 《新纂香谱》由严小青编著。
  • 太白莲

    作者:罗周

    盛唐在盛开。 盛唐像一颗种子,偕着李白最璀璨夺目的诗篇,在《太白莲》里萌芽,生长、成熟,结出甜蜜的果实。然后,在一个风雨交织的黄昏,它啪的一声坠入泥土,所有的悲壮雄奇,所有的烂漫与飞扬跋扈,就此轰然关闭。然而,那以太白诗篇为代言的盛唐精神——属于中国人的乐观、豁达、豪爽、浪漫,已在你心里怒放,如火如荼。
  • 地域·家族·文学

    作者:罗时进

    本书是作者对清代江南诗文创作与地域、家族关系的系统研究后所撰写的相关论文的汇集,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公开发表。作者《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递嬗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课题曾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现已完成结项。根据论文的内容,本书结集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江南地域与家族文学研究”、“清代江南地域性文学群体研究”、“清代江南诗文作家作品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作者对地域、家族与文学发展关系的认识。第二、三部分主要论证了虞山派、娄东派、云间派、梁溪文学集群、乾隆三大家和南社等文学群体以及清代江南文坛的一些作家。清代江南诗文创作成果至为丰富,地域、家族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也相当复杂,这一学术工作其道修远,作者对此作了筚路蓝缕的艰辛开掘和探索,成绩斐然。
  • 沈曾植集校注(全二冊)

    作者:錢仲聯 校注

    《沈曾植集校注》分为上下两册,此书为精装本,内容包括:海日楼诗注、海日楼诗注序、自序、发凡、序跋总录、苻娄庭漫稿自序、沈乙盒诗序、寐叟乙卯稿序、寐叟乙卯稿后序、海日楼诗集序等。
  • 全唐文补编

    作者:陈尚君 辑校

    清代嘉庆年间编成的《全唐文》收集全部唐代文章于一书,共得20025篇。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的陆心源最早为此书补遗,所作《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二书,共补录3000多篇。二十世纪唐代新出土文献数量极其丰富,形成了海内外唐代文史研究的全新局面。此前仅有石刻墓志得到了系统整理,分别有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和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收录以墓志为主的唐代文章约5500 篇。陈尚君的新书则是首次对存世典籍和新见文献中的唐代文章作了全面清理和校订,采辑范围遍及四部群书、敦煌遗书、石刻文献、海外汉籍、佛道两藏等方面,在上述诸书外,辑得唐人文章约7000篇,涉及作家2600多人。全书近400万字,可以说是对二十世纪新发现唐代文献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清理,涉及领域包括唐代研究的各个方面。
  •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作者:康震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内容简介:中国诗坛群星璀璨,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奉为了“诗圣”?这“诗圣”的名号又是由谁最先封给杜甫的呢?是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使他最终成为了“诗圣”?《康震评说诗圣杜甫》以作者在《百家讲坛》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 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

    作者:梁章钜

    本书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是清代后期名臣梁章钜(1775——1849)的著作。《浪迹丛谈》十一卷,作于1846至1847年,杂记清末时事、人物、典章制度和扬州一带的名胜掌故等,还涉及古代名物、史事的考订,古代诗歌、碑铭、书画的评介,甚至傍及方药、及诗作。 《浪迹续谈》八卷,作于1848年,多记温州、杭州、苏州等地的名胜、风俗和物产,及明清某些戏曲、小说的旧闻和掌故。 《浪迹三谈》六卷,作于1848到1849年,内容多杂考古代的名物、年号、饮食等。 本书记载翔实,考订精当,文笔尚佳,也适合闲读。
  • 蜀碧・嘉定屠城紀略・揚州十日記

    作者:彭遵泗,王秀楚,朱子素

  • 和风堂文集

    作者:柳存仁

  • 西京杂记全译

    作者:[晋]葛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