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文学

  • 西厢记

    作者:金圣叹

    本书所评批的《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巨著之一,金批《西厢记》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十大经典创作之一。 本书是国内外唯一用清代顺治(丙申)十三年(1656)《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原刻本为底本,因底本稍有残缺,故以康熙怀永堂本(周锡山藏本,著名藏书家周越然“言言斋”原藏)、康熙精刻本(李毓珍[余振]先生藏本)、乾隆宝淳堂本等善本书,作精心校雠,内容完整的《金批西厢》整理标点本。书后附录的三种《西厢才子篇》八股文,原刻本无,是康熙、乾隆翻刻本增添的。 为了帮助青年读者读懂《西厢记》原著和理解金批的精义妙语,笔者不惴浅陋,在序言、读法、每卷和每折戏的总评和每折戏之后附上解读,分析和评论《西厢记》每折戏的内容和艺术上的精彩之处,概括和评论金批(每折的总评、段落评论和夹批)博大精深的成就。
  • 战国策

    作者:[汉]刘向 编订,明洁 辑评,明洁 导读

    《战国策》系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是我国古典史学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自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之后,姚宏、鲍彪、吴师道皆有注本。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的元至正十五年鲍注吴校合刊本为底本标校整理,并采择历代《战国策》的评论文字,全书横排简体字出版。作为《大学经典》丛书之一,本书将为一般读者阅读《战国策》提供一个理想的普及本。 导读 整理说明 卷一 西周(十九章) 卷二 东周(二十六章) 卷三 秦(六十九章) 卷四 齐(五十九章) 卷五 楚(五十八章) 卷六 赵(六十三章) 卷七 魏(九十章) 卷八韩(六十章) 卷九 燕(三十一章) 卷十 宋卫中山(二十四章) 附录 刘向战国策序 曾巩重校战国策序 姚宏题战国策 鲍彪战国策注序 吴师道战国策校注序 吴师道书曾序后 吴师道书姚序后 黄丕烈重刻剡川姚氏本战国策并札记序
  • 越缦堂诗文集(全三册)

    作者:【清】李慈铭,刘再华 校点

    李慈铭(1830-1894),号莼客,晚年自号越缦老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全书收其所作《白华绛阁诗集》十卷,《杏花香雪斋诗》十卷、补遗一卷,《霞川花隐词》二卷、补遗一卷,《越缦堂文集》十二卷,《越缦堂骈体文》四卷,《越缦堂文集补》三卷,《萝庵游堂小志》及《越缦堂诗话》各一卷,均以多种版本予以精审细校。尤为难得者,乃从一向传为樊增祥所隐匿而一度失传的《越缦堂日记》最后二卷中辑得其佚诗凡77题共94首。
  • 红楼哲学笔记

    作者:刘再复

    从哲学的角度来把握《红楼梦》一书,认为其异端性的诗化心学内涵,内与儒释道相关而自成一格局,外与西方诸哲学家相逢而自立一高峰,有一种举世无双的哲学大自在。此外,本书还抓住《红楼梦》悟性哲学的特点,以直觉的方式把握其哲学要害,从而表述得生动明快,谈玄而不空洞,悟虚而充满实情实境。
  •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作者:廖可斌

    本书把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作为三次高潮来叙述,即前七子、后七子和明末陈子龙的三次复古运动,将其放到明代文学思潮以至整个中国文学思潮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中进行考察,认为复古运动打破了明前期以至整个思想文学领域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沉寂局面,开启了明后期浪漫文学思潮和进步思想潮流的先河,是由前者演进为后者的必要过渡,明末,基于民族救亡的紧迫任务,晚明浪漫主义思潮及整个进步思潮趋于低落,复古主义再次回归,转而更关注社会现实,明末清初实学思想由此形成,本书被认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代文学专题研究著作,此次收作者略作修订后再版,既保留了原书的特色,又匡正了旧误。
  • 古文辞通义

    作者:王葆心

    《古文辞通义》是一本学习、创作、研究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也是一部集历代古文之学之大成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分为六篇。其中《解蔽篇》说古代散文写作最常见的弊病及其解蔽之方,《究指篇》说学习、写作古文的“宜定”、“宜求”、“宜知”和“宜行”之事,《识涂篇》说古文的“读法”、“讲法”、“作法”、“格法”以及文家“性质之对照”和创作中的“经历之境界”。《总术篇》说古文体、用的“归宿”问题。既用“三种统系说”剖析历代流派、作家和不同时代古文的特点,又从仓。作主体(涉及作者地位、人品、气质、情感)角度,时代、地域文化角度,以及古文和经、史、于阗系的角度细说文体特征和古文发展历史,还从审美角度言及评论家品评古文的“艺术总要之术”。《关系篇》说古文仓。作的“难”、“易”论,三类题材的研究法,以及告语文、记载文、解释文、议论文的作法。《义例篇》则介绍古文写作中引书、称谓、标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编辑别集总集的一般方法。
  •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 诗经全译

    作者:唐莫尧(注释)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的创作,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它包括的时期共约五百多年,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相传周王室有专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称为“采诗”。《诗经》中不少作品的辑集与这种制度有关。据《史记》等书记载,认为全书系孔子所删定。 《诗经》经秦火后,至汉复传;传诗者共有四家。齐人辕固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培所传的叫《鲁诗》,燕人韩婴所传的叫《韩诗》,鲁人毛亨所传的叫《毛诗》。四家解诗,多有不同。自东汉郑玄因《毛传》(原名《故训传》)作笺后,学《毛诗》的渐多,以后其他三家逐渐衰废,而且先后亡佚了。现在的《诗经》就是毛亨所传的。 长期以来,《诗经》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它对中国二千多年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诗经》在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两千五百年前文学语言的真实面貌,具有丰富的词汇,尤其在研究上古音韵方面,它是极为重要的资料。 《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描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人民大众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不仅在十五国风中大量地反映出来,就是《雅》《颂》部分,也由于文学形象,每每大于作家的思想,尽管作者是以他的阶级意识去表达他的主观意图,但内容上还是要反映出客观现实来的。
  • 古本小说集成

    作者:<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 编

    小说总集。收录五百五十余种。《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辑,徐朔方、章培恒、安平秋、柳存仁等任编委。 此书系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收录以通俗小说为主,个别文言小说酌收,立足于系统、稀见、完足、存真;宋、元、明和清初小说基本全收,清乾、嘉小说选取精品,兼顾稀见,晚清小说则选其影响较大者;多有孤本,如《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二度梅全传》、《五鼠闹东京》等,《壶中天》、《跨天虹》等则为个人庋藏秘籍;原底本残缺,尽量搜集同一版本或后刻本补辑于后,以成全璧;《集成》全部影印,不作描改,以存其真,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资料。每种小说撰有前言,全面而简约地介绍了该书的版本、作者、源流、社会背景等,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 风诗心赏

    作者:萧涤非 著,萧海川 编

    本书为古典文学大家萧涤非先生有关汉魏六朝隋唐宋以及当代风诗名篇的鉴赏文字,按照散文、诗话、笺注三种体式,分为正文、附录一、附录二三个部分。正文为历代风诗欣赏,按萧涤非先生当初发表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台播讲的原稿编入。附录一为历代风诗话,长长短短,灵活多样,准确透彻,意趣昂然。附录二为萧涤非风诗笺注,以见风诗在当代的延续,以显示创作与鉴赏相辅相成的关系。 萧涤非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词章优美,我们从中可以见识他的史才与文才。而且萧涤非先生由于他本人特殊的人生阅历,常常能情感移入,即设身处地、推心置腹地与诗人做思想情感的交流,让风诗的倩影,在今人的心赏中鲜活了起来。
  • 格言联璧

    作者:(清)金缨

    格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与生存智慧,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告诫、劝勉与激励的名言警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诵与总结,这些经典格言以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文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书系清人金缨所编,收录格言十一种,分学问、养生、敦品、接物、悖凶等篇,其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确为一部济世良书,值得一一细读与思考。
  • 山海经译注(全二册)

    作者:陈成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本富于神话传说的古代地理名著,它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大约是周秦之间的人所记述。内容包括各地山川、道里、民族、物产、祭祀、巫医等,记录了大量异物和神灵鬼怪,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本书对《山海经》作了较为详细通俗的注释和翻译,并配以古图约300幅,以便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和理解这古代奇书。
  • 西游记(共二册)

    作者:[明] 吴承恩

    《西游记》(上下)是两册装,《西游记》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魁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 笑林广记

    作者:游戏主人

    《笑林广记》讲述笑话,在古代又称为“笑言”,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引人发笑的话语或故事。由清代游戏主人编撰的《笑林广记》就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远的通俗笑话集。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文化专制使得笑话不能登大雅之堂,处于边缘状态。但这些笑话却从不同角度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封建社会的民间风俗、人生情趣、世态炎凉、政治腐败等。通过这些诙谐幽默、生动风趣、通俗易晓的笑话,我们可以彰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 说唐全传

    作者:[清]鸳湖渔叟

  • 世说新语

    作者:(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记录了汉末、三国、两晋人物的遗闻轶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道,特别是士族阶层,广泛反映了魏晋时代两百多年间的政治斗争、学术思想和社会风尚。
  • 小倉山房詩文集(全四冊)

    作者:(清)袁枚 著,周本淳 标校

    《小仓山房诗文集(共4册)》主要内容:清代经康熙、雍正两朝的惨澹经营,生产发展民殷物阜,人才亦因之辈出,至乾隆朝号称极盛。文士之中,享年之高,享名之大,交游之广阔,生活之优豫,恐怕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袁枚的。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清代诗人、诗论家。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清乾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有“南袁北纪”之称。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一生以率情以行、风格特异而闻名。曾自谓“孔郑门前不掉头,程朱席上懒勾留”。他好咏,好色,好钱,好游,好友,好花鸟泉石,不愿“为大官作奴”。在江宁(今南京)任上建得随园后,思想“使吾官于此,即一月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因而辞去官职,“竟以一官易此园”。
  • 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

    作者:郭英德

    作者选取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即《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作为授课内容,扼要地介绍了每一部小说名著的故事源流、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的基本情况,深刻地揭示了每部小说名著的辉煌成就。作者的授课重点,一是从“四大名著”的叙事结构切入,深入浅出地阐释“四大名著”丰厚而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启发人们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二是选取“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入微而独具卓见的剖析,以促使人们直面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涵养。   作为文化宝藏,作为可以不断解读的文本,古代经典往往提出了一系列耐人深思的文化命题和人生命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索,去思考,去解答,在探索、思考和解答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充实自身的文化涵养,丰富自身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在课堂讲授时,尤其注重表述自身对“四大名著”的阅读体会,以激发学生充分调动个人的整体生命,与经典进行对话,在对话中重新发现经典,也重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全书观点新颖,文笔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脂硯齋主人

    正文底本为庚辰本,六四、六七回为蒙府本,配补甲戌本凡例,附录后四十回底本为程甲本。 相同或近似批语选定顺序:甲戌、庚辰、乙卯、蒙府、戚序、俄藏、靖。 批语夹于正文中,注明版本与原位置。
  • 豪放词

    作者:罗立刚

    词肇始于李唐,大盛于两宋,衰于元明,中兴于满清,延续至于近现代,不绝如缕。词学研究,自唐至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总体呈不断繁盛之势。伴随着词学的繁荣,反映各种词学思想与主张的选本也不断出现,而且越来越丰富,用汗牛充栋一词形容,绝不过分。 自明人分词为婉约、豪放二体,清理词史,以此为便。延续至今,遂成共识。至于二体区别,词学专家已辨析微芒,一般读者也自有主张。不必在此赘言,况且也非数语所能尽者。本次整理,便依从传统二分的方法,成《豪放词》、《婉约词》二书,相互比对,希望可以给读者一个更加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