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文学

  • 怎样学习古文

    作者:周振甫

    本书首先分析古文词语的古义、今义差别,进而论说以“因声求气”的方法熟读古文,通过比较古文名家的风格、流派,探讨古文的艺术性及鉴赏相关问题,以达到帮助读者学习古文进而提高古文鉴赏能力的目的。
  • 清诗史(上下)

    作者:严迪昌

    《清诗史(上下)》,本书运用“诗文化学”批评方法,关注并契入科举文化、隐逸文化、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诸基因,以认辨清代诗歌繁富杂的诸多特定现象。
  • 玉台新咏汇校(全二册)

    作者:吴冠文,谈蓓芳,章培恒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汇集了自汉代至六朝六百余年间的千余首诗歌,是保存该时期诗歌面貌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编纂者等问题仍众说纷纭,同时也没有一个真正优秀的版本面世。章培恒先生关注《玉台新咏》已有多年,谈蓓芳、吴冠文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指导下负责具体校点工作。此次出版的《玉台新咏汇校》,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刊本为底本,并予影印校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明崇祯冯班抄本、赵均刻本,清翁心存影抄冯知十抄本等四《玉台》本,以及《汉书》、《后汉书》、《文选》、《乐府诗集》、《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史书、总集和类书,可以说,为读者呈上了一个尽可能还原《玉台新咏》本来面目的版本。
  • 陈子龙全集

    作者:【明】陈子龙 著

    近年明刻本《安雅堂稿》、《壬申几社文选》、《云间三子新诗合稿》、《湘真阁稿》等九种合集与别集陆续现身,再结合有关文献加以考证,表明陈子龙的著作绝大部分还是留存了,有的原刻本虽不存,但其作品仍被收录在诸合集中。而明刻本的出现,又可对《全集》本进行校订与校补。这都为编纂一部大体齐全的《陈子龙全集》提供了可能。《陈子龙全集》以清嘉庆《全集》为主体,补充了《安雅堂稿》、《兵垣奏议》、《论史》、《〈诗〉问略》等数种《全集》漏收的著作。
  •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作者:吴承学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稿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梳理,是对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回归性研究,在西方文体学研究的影响之下,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立场,根据相关史料和文本系统考察了中国文体学的历史发展和特征,是一部结构合理、论证严谨、征引翔实的学术著作。《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稿分为上下两编,共24章,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学考察、文体功能、人品与文品、地域对文体的影响、文体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各时期学者对文体学的研究著作等方面出发,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各项基本问题,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凸显了文体学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用,是一部文体学研究的优秀作品。
  • 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

    作者:韩南

    《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增订本)》主要有“小说界革命”前的叙事耆声口、《风月梦》与烟粉小说、中国19世纪的传教士小说、论第一部汉译小说、早期《申报》的翻译小说、吴趼人与叙事者等内容。
  • 古诗考释

    作者:邓小军

    本书讨论了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元好问、钱谦益、贺双卿等古代诗人的诗歌作品、诗集版本与生平事迹,陈三立、夏敬观、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等近现代诗人的诗歌作品,以及古典诗歌教学的若干问题。
  • 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展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 莲与荷的文化史

    作者:[日]市川桃子

  •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作者:【美】宇文所安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继《初唐诗》、《盛唐诗》文学史研究之后,经十年孕育而成的第一部非系统处理的诗歌理论力作。原书虽出版较早,但其中仍可以见出许多他后来发展的文学观念。在此书中,宇文所安提出了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这一重要命题,并做出了全面阐发、论述。套用费罗诺萨发现中国文字是诗歌的理想语言的句式,可以说,宇文所安发现非虚构诗学传统中的中国诗歌是理想的诗歌,它来自自然的多样性,是对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诗歌作为神性的诗人创造的第二自然的颠覆。阅读中国诗歌须放弃将诗歌作为语言结构进行分析的观念,而应栖居于同时代诗歌语境中聆听真实的声音。
  • 顾随讲《诗经》

    作者:顾随 讲稿

    继《顾随讲古代文论》《顾随讲<文心雕龙>》《顾随讲<论语><中庸>》之后《顾随讲<诗经>》面市了。《顾随讲<诗经>》系根据顾先生两弟子叶嘉莹女士与刘在昭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并以此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谈国风”、“谈小雅‘变雅’”、“小雅碎语”;后一部分包括“概说‘诗三百’”、“说周南”“说召南”。而所选篇目的讲说无论多寡,均有悉心体悟、独到见识;且能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摘录顾先生讲《桃夭》片断如下: 桃有薄命花之名,岂为其花不长而颜色娇艳耶?并非如此。盖桃花既老,很少花果,桃三杏四梨五年,桃三年即花,年愈少花果益盛,五、六年最盛,俟其既老不花,无用,便作薪樵,曰薄命花言寿命短也。诗人不但博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格物(通乎物之情理)。 若我辈游山见小草,虽见其形而不知即吾人常读之某字,此连博物也不够。诗人不但识其名,而且了解其生活情形。诗人是与天地日月同心的,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日月无不照临,故诗人博物且格物。《桃夭》即是如此,诗人不但知其形、识其名,且能知其性情、品格、生活状况。 杜甫《绝句》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花欲然”即“灼灼其华”。然,通“燃”,灼灼之意。红色有燃烧之象,“灼灼”,光明,有光必有热。桃花的精力是开花才茂盛。“夭夭”乃少好之意,少好的反面是老丑,故此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外表是言桃花之红,内含之义是指少壮之精力足,故开花盛艳,“灼灼其华”必是“夭夭”之桃。 不但创作要有文心,即欣赏也要文心。说话要十二分的负责。凡用字要彻底地了解字义,否则言不由衷(衷,中也),此种作品是无生命的。比利时梅特林克(Eterlinck)之六幕剧《青鸟》中说指头是糖作的,折了又长。这是他的幻想,但这还是由事实而来的。糖又长出——木折仍能长。必要博物、格物,方才能有创作,方才有幻想。所谓钞袭、因袭、模仿,皆非创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必是诗人亲切的感觉。
  • 困学纪闻(全校本)(全三册)

    作者:[宋] 王应麟,[清] 翁元圻,栾保群,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王应麟,字伯厚,自号深宁居士,学者又称厚斋先生,其一生著述宏富,除《困学纪闻》外,还有《汉艺文志考证》、《汉制考》、《玉海》、《集解周书王会篇》、《词学指南》等二十余种著作,约六百多卷。《困学纪闻》一书博涉经史子集,展示了其精湛的 考据学功力,确立了该书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
  • 沧州集

    作者:孙楷第

    《沧州集》为《孙楷第文集》中之一种,是我国小说戏曲研究家孙楷第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沧州集》所收论文依其内容分为六卷。卷一、卷二皆论小说,卷三、卷四皆论戏曲,卷五论诗歌词赋兼论史事,卷六则涉训诂。本版据中华书局1965年12月第一版重新录排,据孙楷第先生手批本酌加校订。
  • 杜牧集系年校注

    作者:吴在庆

    《杜牧集系年校注》,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为底本,并与景苏园影宋本、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本、《全唐诗》本、《全唐文》本、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本以及《唐文粹》、《文苑英华》、《唐诗纪事》、《又玄集》、《才调集》所收杜牧诗文一一对校。校勘尽量保持底本原貌,列岀对校本大抵可通文字。并作详细的注释,考证,系年,作品后附历代评论资料。 本书除收入《樊川文集》二十卷、《樊川别集》、《樊川外集》各一卷外,为了尽量保存文献,以供进一步研究之需,尽管前人视为杜牧诗文而收为杜牧之作中,其实尚存在不少非杜牧之作,但仍予收入本书中,编成的《集外诗一》、《集外诗二》、《集外诗三》以及《集外文》,所收诗文来源均在各集前做了说明。
  • 焦循论曲三种

    作者:[清]焦循

    全书包括《剧说》、《花部农谭》、《易馀曲录》三种。是焦循关于中国戏曲考证专著。为了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此次出版的整理本,力求雅俗共赏。整理者不仅对书中内容进行分段标点、增加标题,同时还配有大量相关的戏曲书影和戏曲版画,并撰写前言,全面介绍焦循其人、清代扬州戏曲发展以及《焦循论曲三种》一书的内容、版本情况。 全书装帧典雅、时尚,是广陵书社宣传扬州文化的又一部精品之作。 目录 : 前言 剧说 卷一 优之为技 弄参军 点戏 假面 院本 生旦净丑 再谈生旦净丑 中郎 参军 参军与苍鹘 副净 杂班 御前嘲笑不避贵戚 杂剧套数院本 张良才说评话 百乐具陈 海盐腔 倡优与傀儡 采莲队 黄义裥 馄饨不熟 樊恼自取 不识字官 红鞋饰带 乐之关乎治乱 女冠吴知古 影戏 杂剧曲词 窟儡子与翻金斗 海盐少年多善乐府 小说杂书 南曲与北曲 北主劲切雄丽南主 清峭柔远 南词与北词 燕会用乐之变 元曲与北曲 陈淳祖事 装旦之始 王留子杂剧 杂剧九色 行家生活戾家把戏 名娼乐名 爨孤妲酸 细酸 楔子 杂剧脚色 砌末 帮子腔皆本元人 《录鬼簿》异文 阳货王罐口气 茶茶 歌舞与宾白 《西厢记》自乱其例 曲名 邦老家门孤下家门 撅傈家门 《绿腰》即“六么” 合生 演戏以班名 河市乐人 三教论衡 优作木人 焦德讽蔡京 弄假妇人 优人讥张俊 伶官嘲何执中 中官刺汪直 剧说 卷二 董永与貂蝉 梁山伯与祝英台 董解元《西厢记》 《西厢记》之崔氏 《西厢记》种种 卓珂月《新西厢》 高则诚《琵琶记》 高则诚逸事 又一高则成 《荆钗记》本事 《荆钗记》用杨文公 祭皇后文 《荆》《刘》《拜》《杀》 《荆钗记》有不佳处 朱教谕补写《琵琶记》 《琵琶记》中黄允非王允 从张士贵杨业看 杂剧之诬 《琵琶记》二则 《西厢记》之俗语 兀喇赤 何元朗臧晋叔评曲 《牡丹亭》本事 《牡丹亭》传闻种种 《玉搔头》本事 昆腔 梁辰鱼《浣纱记》 吕蒙正事 《红线女》 《红拂记》 《祝发记》 《麒麟阁·换简》本事 《无双传》 《绣襦记》乃元人事 《绣襦记》出唐人书 《白练裙》本事 《玉簪记》 王翛然事 《量江记》 咏骰子诗 《东堂老》 《洞天玄记》与《归元镜》 《焚香记》 《隋炀帝牵龙舟》 《清风亭·认子》本事 剧说 卷三 冯小青故事 《小青》 别是伤心一小青 叶稚斐剧作 《五伦全备》 《十五贯》本事 《文星现》有据 唐伯虎遇秋香事 《唐解元三笑姻缘》本事 《唐解元》杂剧 《想当然》之作者 《霸亭秋》本事 《郁轮袍》 《西楼记》本事 评袁于令 袁于令改《瑞玉记》 《表忠记》本事 《燕子笺》刺倪鸿宝 《七子缘》不用旦色 《百子图》刺王绍徽 《杜少陵游春》本事 康海与《中山狼》 康海逸事 《鸣凤记》 《鸣凤记·上寿》本事 《精忠记·奏本》本事 《双忠庙》 《红梅苑》 《不卖嫁》与《不放偷》 《芙蓉剑》 思为三院本 余欲为《续邯郸梦》 东方朔事 《永团圆·设谋擒贼》本事 《奇团圆》本事 《杏花村》本事 《湘湖记》本事 《寻亲记》逸事 剧说 卷四 《陈仲子》出自《太和记》 《双珠记》本事 《钓金龟》本事 《钗钏记》本事 洛阳桥故事 《百顺记》 王阮亭不知《摆花张四姐》 所本 洪舁与《长生殿》 《崖州路》演寇莱公事 《西游词》与《西游记》 工金元词曲者 《筹边楼》 周稚廉善填词 沈孚中为明曲第一 《一文钱》有本 《清音阁传奇》四种 覆水非朱买臣事 评《鸳鸯棒》、《梦花酣》 《满床笏》 朱良卿、李元玉、沈宁庵 三家传奇 渡喧田故事 眼波眉黛不分明 《玉环记》改乔梦符语 《三元记》本事 段虎臣、张四维之曲 明宫戏剧 《姜诗》虽粗浅然 亲切有味 梁夷素、林亚清均 妇人填曲 自元人《西厢》而淫词 继作 《虎媒》事类 梅鼎祚、王介人之传奇 《万里圆》本事 《彩毫记》 《石榴记》 《双报应》本事 《雪中人》本事 《万事足》本事 夏惺斋六种曲 《伏虎韬》本事 皮包骨头人 万树所作传奇 赵太祖之铁棒 《杏花村》 作剧忌蹈袭他人 《一帆》与《双鸢》 卓珂月论作剧才情 《百宝箱》 《琼花梦》 《钧天乐》与《万金记》 《红拂记》 《花筵赚》 《蓬岛琼瑶》与《花目题名》 《海棠缘》 剧说 卷五 灌园记》本事 元曲中之吕布、貂蝉 吕洞宾事 《后庭花》与《桃符》 《范张鸡黍》 释“回施” 酒杯赚煞春风凹 宋代优语 《女状元黄崇嘏春桃记》 《北西厢》别本多所改窜 王实甫《西厢》逊董解元 《西厢》远矣 《琵琶记》异文 赏春香还是旧罗裙 填词高手 作曲须先识字 传奇当以张伯起为第一 《绣襦记》中乞儿口头语 吴石渠四种曲 释“务头” 释“赚” 《牡丹亭·冥判》 《熙朝名剧》三种 徐又陵剧作 来集之《两纱》杂剧 《四大痴》 《西游记》有二 吴承恩《西游通俗演义》 董说《西游补》 《闹门神》 郑西神三种 《义侠》、《水浒》 二传本事 王昭君杂剧 蔡文姬杂剧 秦桧事 《陌花轩杂剧》 《空青石》中有 《秽迹金刚咒》 花木兰事 《广陵月》本事 《樱桃宴》本事 《长命缕》与《烟花债》 《冯驩市义》能疗病 演《赐恩环》求昭雪 《谟觞阁破愁》四剧 《寇莱公罢宴》感人 《广寒梯》本事 王澹人剧作三种 女史王筠撰《繁华梦》 叶宪祖固有明第一手 剧说 卷六 商小玲演《还魂记·寻梦》 而气绝 陆次云重建玉茗堂 演《西厢记》 演《辞朝》 解元演剧 演《绣襦记》 演《霸王夜宴》 阮大铖《燕子笺》 陈明智扮项王 金凤扮严东楼 马锦扮严嵩 《鸣凤记》 观剧殴打秦桧 不伦帽 乐工骗银 张南垣观剧 所扮皆妙绝 李如毂亲度《梁州序》 老枣树班 演《水浒记》 为神鬼演剧 杂剧十二科与传奇十二科 鬼魂请包公伸冤 一声能歌两曲 禁以真刀演戏 不许扮演帝王圣贤 公宴选剧最难 梨园子弟产怪胎 不见己与不见人 西洋铜伶能演《西厢》 不观剧 观剧得小名 秦淮楼船梨园 文人串戏 周宪王作杂剧 称陈大声为乐王 演《苏子瞻贬黄州》 盛小丛善歌 李衮善歌 古人赖以传者有四 释“俏冤家” 猢狲称孙慧郎 何元朗好丝竹 唐荆川唱《西厢》 琉球所演戏文 戏曲中语 《拜月记》曲词竟作 谋反证据 袁于令逸事 演《杨椒山写本》 高则诚兄弟 《还带记》之语 杨文襄逸事 《西厢记》轶闻 熊潮戏术 神鬼面像 袁于令题《珊瑚鞭》 徐元美题《买花钱》 吴■次题杂剧 田山薑题《李白登科》 吕履恒题《秣陵春》 顾黄公题《水浒记》 以“黄粱梦”征诗 徐淑则题《长生殿》 花部农潭 《铁邱坟》 《龙凤阁》 《两狼山》 《清风亭》 《王霸》 《司马师》 《赛琵琶》 《义儿恩》 《双富贵》 《紫荆树》 易馀曲录 四声 五声 上声 十二律 词曲 张可久《风人松》 唐人传奇小说 元人曲止正旦、正末唱 杂剧名称考 措大与细酸 元曲之楔子 元曲脚色考 元曲之砌末 《点鬼簿》异文 《西厢记》不标脚色 兀剌赤 王西厢与董西厢 元曲中之张鼎
  • 小窗自纪

    作者:吴从先撰,郭征帆评注

    《小窗自纪》原书四卷,明万历年间有刻本行世。全书数百则,洋洋洒洒,舒展自如,议论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于平淡中作惊人之语,在清新疏朗的字句中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 三言

    作者:冯梦龙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的高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极品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之宝。作者曹雪芹所刻划人物鲜明,栩栩如生,故事描写细腻婉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场生死恋情为主线,架构出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也凸现《红楼梦》一反传统大团圆结局的悲剧美学价值。
  • 李长之文集(共10卷)

    作者:李长之

    《李长之文集(共10卷)》:本套丛书是李长之先生的文集,全套丛书共分为:社会与文化(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孔子的古书•论文)、鲁迅及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批判•论文)、文艺理论(批评精神•苦雾集•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梦雨集•论文)、西方文化研究(下)(西洋哲学•波兰兴亡鉴•德国的古典精神•译述)等十卷内容。
  • 八代诗史

    作者:葛晓音

    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包括北朝,史称八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史中,八代诗是蕴蓄丰富的上游。本书结合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和学术文化、文学思潮发展的背景,论述了八代诗歌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原因,深入分析了本段诗歌史中几次重要的诗歌革新的实质;并围绕重点作家的研究,描述了同期作家群体创作的风貌,清晰地勾勒出每一代诗歌前后因革的关系及其对唐诗的影响。全书论述简明精要,艺术感受敏锐细致,文字表达深入浅出,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