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文学

  •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

    作者:曹道衡

    在南朝历史上,兰陵萧氏先后建立了齐、梁两个皇朝。齐、梁两代的统治时间虽不足八十年,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却有其重要地位:中国的“近体诗”即滥觞于此时,《文心雕龙》《诗品》《文选》亦出现于这个时代,在这方面,兰陵萧氏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本书即从家族的角度研究南朝文学,剖析了兰陵萧氏在政治上和文坛上的兴衰,及其对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材料翔实,论述精到,语言平实,为南北朝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角度和新方法。
  • 新三字经

    作者:《新三字经》编写委员会

  • 谢宣城集校注

    作者:谢脁

    《谢宣城集校注》作者谢脁,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婉丽多姿,尤以山水诗为最擅长。他是当时继谢灵运,鲍照之后最优秀的作家,人称“小谢“,在中国文学史上不着重要的地位。这次整理出版的《谢宣城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本子,内容包括校、注、集说、附录四部分。诗赋以吴骞拜经楼本、文以严可均《全齐文》为底本,并用十多种本子作样勘。注释为《谢宣城集校注》的主要部分,重在疏通文义,证引典实。集说则辑录前人对谢氏诗文所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评论。附录收辑了谢?作品的佚文、序跋、诸家的综合性评论。传达室记以及校注者新撰的《谢脁事迹诗文系年》。
  • 菜根谭

    作者:(明)洪应明

    《菜根谭》主要内容:历数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其思想领域主要是被释、道、儒三家平分。但《菜根谭》这部著作,却有机地将三个流派的哲学思想融为一炉。《菜根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遍查史料,会发现罕有关于洪应明的记载。因此《菜根谭》的书名由来也就成为了一个谜。仔细阅读《菜根谭》,我们会发现作者身处一个备尝艰辛的时代,但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因此在字里行间,劝导人们去感悟、体验生活的妙语俯拾皆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劝世良言。
  • 世说新语全译

    作者:刘义庆

    世说新语全译,ISBN:9787221039361,作者:(南朝.宋)刘义庆编撰;柳士镇,刘开骅译注
  • 搜神记

    作者:干宝

    在《搜神记》里面,有不少具有抗暴倾向的故事。在极权专制的社会制度下,在统治者的暴力淫威面前,民众在一般情况下是很无力、很无奈的。但他们又极为憎恨暴政,具有天然的抗暴心态。无奈这下,这种心态?姆⑹悖沃谏窳楣砉止适隆U庠凇端焉窦恰分校硐治街智榭觥R恢质且匀说牧α肯粗品窆帧W钗怀龅模蔷硎诺摹独罴摹贰!? 《搜神记》不只是一部志怪小说,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 品书四绝

    作者:夏樗 编

    《品书四绝》选取了四部品味名著的绝妙佳作:金圣叹批评《西厢记》、李赞评点《论语》、冯梦龙评点《桂枝儿》及花底闲人批评《夹竹桃》。书中的评点,或者剖析原著,提示作品的精妙之处;或者借题发挥,写其人生感悟;或者逗笑取乐,风趣幽默。所发议论往往出人意表,却叉入情入理。文字生动,气势如龙。读后,可悟读书法,可悟作文法,可悟消遣之法。古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既得看美丽的鸳鸯,又得绣鸳鸯的金针,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 江文通集彙注

    作者:江淹

  •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作者:曹道衡

    本书所收论文是作者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三十几年的结晶,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曾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这些文章主要是对六朝文学史的研究以及这一时期作家、作品的研究和考证。文章钩沉索隐,考证严密,论证有据,见识不凡,弥补了六朝文学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饮水词笺校

    作者:[清] 纳兰性德 撰

    《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词庥。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避太子允乃嫌名(保成)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性德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填词名世。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成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循进至一等。多次随扈出巡,并曾奉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他生于顺治十一年(一六五五),座於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仅三十一岁。
  • 今古奇观

    作者:抱瓮老人辑

    《今古奇观》是明末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里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三百多年来,这部白话短篇小说选集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传布很广。在“三言”“二拍”不太容易看到的时期,人们还可以从《今古奇观》中窥见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面貌的一斑。 这部选集,共选了四十篇。其中选自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古今小说一刻)》中的共八篇,《警世通言》中的共十篇,《醒世恒言》中的共十一篇。选自凌濛初编著的《拍案惊奇初刻》中的共八篇,《拍案惊奇二刻》中的共三篇。——这四十篇,大体上体现了“三言”“二拍”的主要精神,包括了其中许多较优秀的作品。编选者抱瓮老人除了精心选择以外,对于文字内容,也分别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删、润饰。可以说《今古奇观》是“三言”“二拍”的简本,也可以说是过去流传已久的一部较好的白话短篇小说选集。 这部选集中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些作品,虽与市民无关,但却是从市民的眼光去理解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几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读起来,还觉得亲切有味,娓娓动人,而被作者们沁人心脾的艺术笔触所吸引。
  • 四溟詩話 薑齋詩話

    作者:[明] 謝榛,[清] 王夫之

    《四溟诗话 姜斋诗话》内容简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学者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官行人司行人。入国朝,隐居不出。从祀孔庙。有《姜斋诗集》。四溟山人,眇一目,称“眇君子”,然其论诗真天人具眼,弇州《艺苑卮言》所不及也。诗之工,则有目者咸识之。全集中有《诗家直说》四卷校订而授之梓。惜未得善本补其残缺,又何敢嫌其繁冗,谬加删削为哉?山人之义心侠骨,非徒以风雅见重。奕世犹将兴起,而同时有挤而抑之者,交道之难,可慨也。王阮亭绿诗,以山人冠嘉隆“七子”,所为序,亦极意推崇,存之以当山人小传。若赵王为之刻集,籓邸诸君颇多题跋。然文之所传者少,故不具绿。乾隆甲孟夏,绣水石斋胡曾撰。 前明谢四溟先生为赵籓重客,尝刊其全集以行世,迄今又二百馀年矣,梨板无存,日就湮没,良可惜焉。行箧中有先王父一斋公手抄《四溟诗话》,然非足本,河北观察使胡韭溪访求全集,幸而得之。公子石斋汲古既深,阐幽更切,披览《诗话》,有契於心,因属顾君稼梅缮写发雕,而自为校订,不加删削,则珍惜之意也。计甫草之过鄴,请於当事,立原先墓门,是四溟生前知己既有康王穆王,殁世既久,又得甫草石斋为之表彰,四溟可以无憾。若贾姬之赠,载於《恒史》,王固爱才,姬亦守节,“眇君子”之荣,不远过於“七子”“五子”之流也哉。乾隆甲清和月,海昌沈维材跋。
  • 魏晋风骨化沉香

    作者:上官紫微

    《魏晋风骨化沉香》内容简介: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一段用狂草挥毫才能写出的魏晋心事。关乎风流,关乎风月,关乎风骨。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最风流 醉唐诗

    作者:李会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 玉臺新詠

    作者:徐陵 编

    本书是陈代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选集。全书收录汉魏六朝一百余位作家共六百七十余篇作品,分为十卷:第一卷为乐府诗,第二卷至第八卷为五言诗,第九卷为七言、杂言诗,第十卷为绝句。此书最早着绿于《隋书·经籍志》。
  • 八代談藪校箋

    作者:(隋) 阳玠

    《八代谈薮校笺》内容简介:在中国小说史上,隋代历来是一个被人忽视的环节。众多的小说史著作,有的对隋代一笔带过,有的甚至略而不提。诚然,这裹有客观原因:隋朝国祚短促,文化积累的时间有限,自然小说作者不多,留存的作品更少,研究的空间确实不大。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细化,对隋代小说的整理和研究也应该开拓新的格局。大宏此书,正是这一领域的一顼令人欣喜的新成果。
  •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

    《浮生六记》正文选用朱剑芒所编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为底本,该书于1936年刊行。之所以选用这个本子,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这个本子的校勘比较精,错误不多;二是它首次刊出了第五、六卷,是一个“全本”。同时还参考了其他三种整理本,即俞平伯校点的《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罗宗阳校点的《浮生六记》(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和金性尧、金文南所注的《浮生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浮生六记》的注释为简注,内容包括一些难解的词语、人名、地名、诗文典故等,只要读者能大体读懂的词语,就不再出注。对所注词语,简要说明词义,不作征引和发挥。
  • 念楼学短

    作者:钟叔河

    《念楼学短:逝者如斯》: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写作,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 我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
  • 古诗笺(全二册)

    作者:[清]王士禛选,闻人倓 笺

    《古诗笺》是清闻人倓据王士禛《古诗选》笺注的一部五、七言古诗读本。选编者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清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除著有《带经堂集》等书外,还编选了《唐贤三昧集》等诗歌选集。对于诗歌,他标榜“神韵”说,意在扭转宋元以来直率空疏、缺乏情致的流弊,对当时诗坛有较大的影响。《古诗选》分五言故事和七言古诗两大部分。王氏认为五言古诗上接《诗经》,所以两汉之作,几乎全选,魏晋以下,选择就逐渐严格,但也不废南北朝和隋之诗,于唐只选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等五家,其用意在于“明其变而不失于古”。对于七言古诗,王氏以为“去三百篇已远,可以极作者之才思,义不主于一格”,因此所选范围较广,不以时代为限。其选诗既反映了王氏自己的文学观点,又大体上反映了我国五、七言诗的发展情况及其重要流派的面貌。笺注者闻人倓,字讷甫,江苏松江人。据自序说,这部书的笺注工作,是经过二十余年的搜求钩稽,再经过长期的修订,几乎花了毕生的精力才得以完成的。其笺注大致简明平实,对作品有关的时代背景和本事等多有阐述,对诗中较难理解的字句或段落,也作了扼要的疏解,对理解原诗很有帮助。
  • 艺苑卮言

    作者:(明)王世贞|校注:陆洁栋//周明初

    读《艺苑卮言》辩博哉如涉太湖云梦焉。”清人毛先舒也认为:“古人善论文章者,曹丕、陆机、钟嵘、刘勰、刘知几、殷瑶、释皎然、严羽、李涂、高棅、徐祯卿、皇甫、访、谢榛、王世贞、胡应麟,此诸家最着。中间刘勰、徐、王持论尤精榷可遵,余子不无得失。”“论诗则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皎然《诗式》、严羽《沧浪吟卷》、徐祯卿《谈艺录》、王世贞《艺苑卮言》,此六家多能发微。”可见,《艺苑卮言》在屠隆眼里,是读之“如涉太湖云梦”的气势磅礴之作;在毛先舒眼中,则是堪比《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的巨著。这些评论虽然属于一家之言,但也可说明《艺苑卮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