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文学

  • 唐诗四季 唐诗概论

    作者:苏雪林,吴经熊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作者:刘师培

    本书系国学大师刘师培的代表作。所谓“中古”也就是自汉末至宋、齐、梁、陈这一时期,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非常活跃的时期,亦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本书中采用甚见功力与识断的“摘录”的编纂手法,使众多相关资料各聚门类,在按语中作考镜源流、厘清流派、画龙点睛式的揭示。从而使错综复杂的文学变迁史变得一目了然。程千帆先生的《导读》对本书作了深入的评析。
  •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4卷)

    作者:鲁迅 辑录

    鲁迅先生对我国古典文学和历史著作做过很多整理研究工作。他所校勘、辑录、编選的古籍,在他生前刊行过会稽郡故书杂集、小说旧聞钞、唐宋传奇集三种;在一九三八年编印鲁迅全集时,增补嵇康集、古小说鉤沈二种;以后一九五二年出版的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又收入小说备校一种。此外还有一些则从来没有出版,如三閒集中鲁迅译著书目曾经著录的谢承后汉书和岭表录异,以及我们近年新从鲁迅遗稿中发现的谢沈后汉书、虞预晋书、范子计然、魏子、任子、虞喜志林、张隐文士传、众家文章记录、沈下贤文集、云谷杂记和百喻经校本等。 鲁迅是伟大的作家、卓越的学者,他一生为我国新文学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古典文史著作的搜集和整理,大抵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数年之间,是他早期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鲁迅对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所取得的成续;它们本身,也是有关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重要典籍。现在,我们特将曾经出版和从未印行的这二十种著作合在一起,编为这部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以供读者選閲、参考。 本编分为四卷,各书凡三八全集曾经收入的,即以全集排印本为掠,从未印行的谢承后汉书等,则根据手稿录出,加以断句、标点。各书都按手稿及原引据书进行了初步的校勘。
  • 徐渭集(全四冊)

    作者:徐渭

    徐渭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著述很多。《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徐渭集(套装全4册)》是目前收集徐渭诗、文、戏曲作品较完备的本子。《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徐渭集(套装全4册)》包括4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内容丰富。主要内容包括涉江赋、牡丹赋、鞠赋、荷赋、梅赋、世学楼赋、梅桂双清赋、前破械赋、后破械赋、画鹤赋、缇芝赋、画赋、十白赋、胡麻赋等。
  • 建安风骨

    作者:李宗为著

  • 李贺诗选评

    作者:陈允吉

    《李贺诗选评》主要内容包括:乡恋、病态和贵公子的梦、南园十三首(选五)、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选二)、兰香神女庙、马诗二十三首(选五)、昌谷读书示巴童、巴童答、咏怀二首、伤心行、许公于郑姬歌、贵公子夜阑曲、将进酒、两京之求仕与羁旅、高轩过、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选四)、致酒行等著名诗篇。
  • 诗词读写丛话

    作者:张中行

    本书介绍如何欣赏诗、如何学写诗。大胆写诗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打破拘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问是否合于破题、承题的传统;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不问是否离有大力的时风太远; 三是讲作法,有时难免触及用心和招数,近于泄底,或说杀风景。总之是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期对提到的那些不耻下问的相识,以及他们的同道,舍得花钱买各种诗词选或集来读,并舍得花时间学写,以求搏前月下哼自诌的平平仄仄平的,会有一点点用处。所有这些,有的偏于介绍常识,有的偏于抒发偏见,都分题写,排个次序,算作正文。
  • 李清照诗词选

    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女作家。其词构思尖巧,词句清新,早被公认为名家;其诗虽存留甚少,而英风豪气,不让须眉,亦足令人心折。本书选李清照词45首,诗10首,重要作品几乎全部网罗其中,并按创作时间先后顺序详加编排、题解、注释,是一本较好的古典诗词读本。    本套古“典诗词名家”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精选历代诗词名家的名作,汇聚最新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一套兼具学术品位和可读性,雅俗共赏的系统诗词选本。此次出版特意邀约了全国二十多家单位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 一、以传诵程度作为作品入选的首要标准,同时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选文尽量使用权威版本,特别是权威的整理本,不出校勘记,一般异文不作说明,重要异文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三、每种书正文前设“前言”,对入选的作者、作品及其他相关内容作较全面、精到的评介。 四、作品及其注释按编年为序,不能编年的作品集中放在编年作品之后。 五、每篇诗词正文下设“题解”和“注释”,题解根据具体情况对诗的写作背景、主旨、作法、艺术特色及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年号等方面做出介绍;注释则针对一般读者的切实需要,特别注意对典故、名物、典制等专有词和难懂语词的解释,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难懂的句子有串讲。 读者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对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作家、作品能够有比较充分、系统的了解,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增加人生的兴味和体验;或者得到学习、仿效的榜样,有益于诗词的创作。
  • 苏轼诗词选

    作者:孔凡礼

    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本书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135首、词27篇,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 本套古“典诗词名家”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精选历代诗词名家的名作,汇聚最新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一套兼具学术品位和可读性,雅俗共赏的系统诗词选本。此次出版特意邀约了全国二十多家单位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 一、以传诵程度作为作品入选的首要标准,同时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选文尽量使用权威版本,特别是权威的整理本,不出校勘记,一般异文不作说明,重要异文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三、每种书正文前设“前言”,对入选的作者、作品及其他相关内容作较全面、精到的评介。 四、作品及其注释按编年为序,不能编年的作品集中放在编年作品之后。 五、每篇诗词正文下设“题解”和“注释”,题解根据具体情况对诗的写作背景、主旨、作法、艺术特色及涉及到的人名、地名、年号等方面做出介绍;注释则针对一般读者的切实需要,特别注意对典故、名物、典制等专有词和难懂语词的解释,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难懂的句子有串讲。 读者朋友通过阅读这套书,对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作家、作品能够有比较充分、系统的了解,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增加人生的兴味和体验;或者得到学习、仿效的榜样,有益于诗词的创作。
  • 归有光文选

    作者:归有光

    《归有光文选》精选归有光各体散文八十篇,分别予以“题解”“注释”“评点”,有助于读者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书后附录归有光传记、有关评论资料以及参考文献,可供读者深入研究时参考。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古代散文选注评点读物。
  • 唐宋词一百首

    作者:胡云翼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之一。本书共选唐、五代、宋时期优秀的词一百零八首,供读者阅读、欣赏,增加知识,获得借鉴。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原作品,解释和串讲都力求详尽,还加上浅近的说明,并选印古代板画五幅作为插图,词句的安排采取了分行方式,在适当照顾句意完整的情形下,让每行的末了都有韵脚,以便朗读。
  •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作者:潘富俊 著/摄影,吕胜由/摄影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文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以清楚的解说和清晰的照片介绍《诗经》中的135种植物,让读者在吟诵诗经时可以立刻看到诗经引喻植物的真实形象,帮助了解诗经之美以及诗经名篇在创作时的心境,同时也填补了以往《诗经》释意中对植物的介绍过于简略的缺陷。本书作者系植物学家同时对古典文学又颇为精通,故能成此佳作。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文心雕龙》共五十篇,三万七千余言,用精美的骈文写成。每篇标题下,均有序号排列;每篇篇末则有“赞日”作结。其《序志》篇作为全书的总序,接“古人之序皆在后”之例,被置诸书末,起着“以驭群篇”的统领作用,乃是解读全书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 古文观止译注

    作者:阴法鲁 主编

    《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吸收了宋代以来各种古文选本的一些优点,选用了大量堪称“观止”的古文。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成为我们今天所要批判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宫之奇谏假道》,《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止谤》,《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鲁仲连义不帝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过秦论》,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以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许多文章,都是历来公认的佳作,今天看来也是古文中的精华。
  • 陶渊明集笺注

    作者:袁行霈

    《陶渊明集笺注》内容简介:《中华国学文库》的出版缘起,要从九十年前说起。1920年,中华书局在创办人陆费伯鸿先生的主持下,开始编纂《四部备要》。这套汇集三百三十六种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经史子集的“最要之书”,校订成“通行善本”,以精雅的仿宋体铅字排印。一经推出,即以其选目实用、文字准确、品相精美、价格低廉的鲜明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人研治学问、阅读典籍的需要,广受欢迎。丛书中的许多品种,至今仍为常用之书。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倡导系统整理中国传统文献典籍。六十年来,在新的学术理念和新的整理方法的指导下,数千种古籍得到了系统整理,并涌现出许多精校精注整理本,已成为超越前代的新善本,为学界所必备。 同时,随着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国学,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让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得到继承和创新,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弘扬,普惠全人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当此之时,符合当代国民阅读需要的权威的国学经典读本的出现,实为当务之急。于是,《中华国学文库》应运而生。
  • 纳兰典评宋词英华

    作者:苏缨

    《纳兰典评宋词英华》讲述了容若对历代诗词名篇多有评述,以他自己的眼光筛选并议论前辈们最顶尖的作品,从不曾人云亦云、随声俯仰。容若的点评,大多只是寥寥几笔,甚至只有三四个字,并不像一些前辈评论家那样把这当成一件工作或是一种事业,似乎也没有结集出版、流传于世的意思,倒更像是自己读书时随手作的笔记,话都是对自己说的,不加修饰。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评选既不用考虑世俗的口味,也不会故作惊人之论,更不会形成什么成体系的文艺理论。 容若的选评后来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并没有迅速得到刊刻。有清代第一才女之称的顾太清收藏过这样一个抄本,爱不释手。她在一首诗里这样记录过自己的阅读感受:“但从旧典拈佳句,不向红尘觅解人。”顾太清似乎真切感受到了容若的孤独,并相信自己正是容若身后不多的解人之一。
  • 明清八大家文钞

    作者:[清]王文濡 选编,赵伯陶 导读,李保民

    本书为民国初年王文濡选编。所选八大家,皆为桐城一派之代表人物,选者以归有光为桐城远脉所自,以方苞为桐城鼻祖,姚鼐、刘大櫆、曾国藩等为中坚,梅曾亮、张裕钊、吴汝纶等为沿流而起者,故选此八家之文,意在“存先正值典型,树浚学之模范”。虽然其所选局限于一派,但选目尚属精当,不少文章确实质量较高,能够代表明清散文的较高水平,读者也可以由此了解桐城派之渊源传承。 导读 归震川文钞目次 贞女论 谱例论 泰伯至德论 守耕说 瓯喻 项思尧文集序 雍里先生文集序 五岳山人前集序 沈次谷先生诗序 尚书叙录 荀子序录 西王母图序 夏怀竹字说序 新校伤寒论序 送何氏二子序 送童子鸣序 送顾太仆致政南还序 赠医士张云厓序 读伍子胥传 …… 李文忠公神道碑铭 附钞《深州风土记》四篇 明以来孝义序 流寓 物产后叙 历代兵事 《深州风土记》叙录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作者:郭绍虞

    本书材料丰富扎实,显示著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园地的业绩。如他对于数量众多的宋代诗话,较早就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考订,其数十万字的《宋诗话辑佚》一九三九年即由哈佛燕京学社印行出版。本书中关于宋代诗话、诗论的翔实叙述与细致分析,即建立在这种扎实的资料工作上面。郭先生对文学批评史中的不少重要对象,都下过深入的考订诠释功夫,如社甫、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严羽的《沧浪诗话》等,建国后均有笺注问世,但其工作则大抵开始于二三十年代。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他不满足于引用一些习见的材料,而是认真检阅其全部著作,搜找出有关篇章,这种披沙拣金的工作,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需要不怕艰难枯燥的毅力来支持。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他在通读大量材料,获得了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以后才下笔,一个批评家的重要观点是什么,哪些文字表现了重要观点,他都经过慎重考虑,然后进行论述,因而显示出在运用、分析材料方面具有很深厚的功力。在这方面,郭先生可说是继承、发扬了清代学者黄宗羲、全祖望认真编撰《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的精神。 本书在史的叙述与论断方面,也很有识见和特色。本书自序指出,著者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注意客观地“说明他的主张和所以致此的缘故”。努力探求事物真相及其形成原因,是历史研究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郭著在这方面是一个良好榜样。著者在论述一些批评现象时,往往在纵向上注意前后的继承发展关系,在横向上注意同时代文论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涉及背景时又注意说明文论与文学创作、哲学思想的关系,凡此等等,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历史线索和图景,而不仅是按时代先后排列的代表性文论的辑录。著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自周、秦至南北朝,为文学观念的演进期,此期文学观念由含混趋向明晰(即人们逐步注意把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区别开来),重视文学的新变。二是隋、唐、北、宋时期,文学观念由明晰趋向含混(即不重视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的区别),重视文学的复古,但在复古中仍有变化发展。三是南宋到清代,此期特点是在前此两期的批评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调和融合,新见较少,但谈的较有系统,名之日文学批评的完成期(参见本书自序)。这是对中国古代长时期文学批评的宏观概括,显示出著者在理论探索上的勇气。这一概括固然不能说完全恰当,但著者以古代的文论(包括赋论)、诗论为概括对象,也自有其合理性。于前两个时期,著者对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如文、文学、文章、文笔、音律、神、气、道等,注意细致的辨析,以显示文学观念的演进与反复;于第三时期,由于这些概念术语所显示的文学观念已无大变化,而批评家及其著作则数量众多,因而把论述重点放在批评家及其流派方面(参见本书下册第一篇总论)。这种做法,也有其独到之处。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全三卷)

    作者:(清)曹雪芹,邓遂夫(校订)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出版的一部全面反映《红楼梦》庚辰本(包括其脂批)原貌的校订本。本书所据底本,是现存十二种(包括新发现的卞藏本)《红楼梦》古抄本中最完整、最真切地体现了曹雪芹生前最后定本原貌的一种,由徐星署先生1932年在北京隆福寺发现收藏,后遗赠给燕京大学图书馆,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本与胡适先生1927年发现收藏的甲戌本(残本)堪称双璧,属国宝级文物与文献。今据人民文学古籍刊行1955年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993年出版的两种影印本校点排印(并据原件作了重点核对),同时还收录了底本原件及影印本上的相关资料。 本书与过去出版的《红楼梦》通行印本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严格按照曹雪芹生前底本的原貌校订排印。不仅可以从中领略作者原定本的真实风貌,还可以直接品味到作者的“红颜知己”脂砚斋在庚辰原本上留下的2100余条珍贵批语(其中大部分和此前本社出版的甲戌校本上的批语不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版本珍藏价值。本书的校订,在《红楼梦》文本(包括脂批)的正本清源上有重大突破,值得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这是初版问世不久,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所推出的修证版,校订质量更臻完善。
  • 乐府诗述论

    作者:王运熙

    《乐府诗述论》(本社1996年版)是王运熙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长期潜心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的成果汇集。内容涉及探讨乐府诗产生的地域、时代、在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代的影响,考辨有关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本事,以及乐府诗在送和声、谐音双关语等方面所显示的特点。资料翔实,论述精辟。这次增补,加入近十年来有关论文三篇,对六朝清商曲辞的产生地域、时代与历史地位,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郭茂倩与《乐府诗集》等均有新的探索。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六朝乐府与民歌》、中编《乐府诗论丛》,过去曾分别单行出版;这次重印,大体保存原貌,只在少数地方作了一些修订。下编《乐府诗再论》则是新编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