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幸福谷-拉赛拉斯王子的故事

    作者:Samuel Johnson

    《幸福谷》编辑推荐:钟情于《围城》,就别错过《幸福谷》。 在寻求幸福、探索生活的意义方面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钱钟书十分崇敬约翰生博士,对其代表作更是极力推崇。约翰生博士是和莎士比亚名的英国大豪,《幸福谷》是其唯一的小说杰作。 一部脍炙人口的探索人生问题的东方传奇故事;迄今为止写作时间最少而且篇幅最短的一部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仅此一部,足以作者鼎立于世界文坛;这部小说的意蕴相当丰富,在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开掘上,与《浮士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 Chicken Soup for the Teenage Soul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作者:Jack Canfield,Mark V

    This first batch of Chicken Soup for Teens consists of 101 stories every teenager can relate to and learn from -- without feeling criticized or judged. This edition contains important lessons on the nature of friendship and love, the importance of belief in the future, and the value of respect for oneself and others, and much more.
  • 贝克特肖像

    作者:(英) 詹姆斯 诺文森 文,约翰 海恩斯

    1953年,《等待戈多》在巴黎首次公演,观众反应相当冷淡。评论家玛丽亚·曼内斯直截了当地说:“没有比它更糟的了。”甚至有演员演完后说:“我一点都不懂。”但是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再加上罗伯·格里耶等名家的推荐,傲慢的巴黎人接受了这一反戏剧的探索,这部戏剧接连上演三百余场,轰动一时。 事实上,巴黎人在鼓捣“贝克特在卡赛尔”国际研讨会,把贝克特在德国的细枝末节拿出来磨粉切碎时,他们已经是在吃利息了,而中国人却还没有把贝克特存入银行。1983年,《等待戈多》首演过去30年之后,国人才开始从一本《等待戈多》的译作认识了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爱尔兰作家。 上世纪80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建斌偷偷地把两本书放在兜里,随时拿出来翻翻。一本是《哈姆雷特》,另一本就是《等待戈多》。事实上,等待戈多的不仅仅是陈建斌,那时文学青年大多在不约而同地等待着自己的戈多。 林兆华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等待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他说,那时他也在等待戈多,他的戈多,有一段时间是房子,又有一段时间是演出的机会,还有的时候只是等待本身。“贝克特是典型的爱尔兰作家,从小接受传统严苛的宗教教育,天然导致了他极端的反叛,所以他作品中的颠覆力量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冲出一切桎梏的心理不谋而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认为。 “这些年,贝克特很少被中国读者接受,这和他的译作比较少有直接关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介绍说,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等待戈多》之外,就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可嘉、董衡巽、郑克鲁选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里收录了贝克特的《逐客自叙》,还有就是《美好的日子》、《终局》,这两部剧作的翻译都只在《外国戏剧》这样的专业杂志上露面。 尽管如此,在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年代,年轻导演们还是从《等待戈多》中看到了一丝丝曙光,“国内先锋戏剧标志性作品《车站》是被《等待戈多》刺激出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回避。”北大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罗田表示。 孟京辉的贝克特情结 1991年夏天,很热。在中央戏剧学院里,200多位同学穿着印有贝克特瘦峻面孔和高耸灰发的T恤衫,在人群中他们显得格外突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神气的文化优越感。 中央戏剧学院四楼的小礼堂里,《等待戈多》终于上演了,孟京辉自信地说:“在此之前,从没有导演这样冷静地为国人介绍过贝克特。”孟京辉说这句话是有根有据的,早前上海演出过《等待戈多》,但却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去解释贝克特,有看过沪版演出的人回忆说“从导演动机就很可疑,用现实主义解释不了象征主义的。”为尊重原著与译者,孟京辉请施咸荣为剧作担任文学顾问,施咸荣还为全体演员上了一下午的课,与他们分享自己对《等待戈多》的理解。 “不华丽,不绚烂,残酷,诗意,幽默,还有暴力,包括语言的暴力和暴力本身的暴力。”孟京辉以如上的词语概括他的《等待戈多》,“尽管如此,这些风格都是在不违背贝克特主题基础上的变化。”孟京辉强调。 包括余中先在内的很多观众在经过数场戏剧的洗礼后,除了依稀地保留一点点震惊,大多已渐渐淡忘这场轰轰烈烈的演出,但有一个人却以另一种方式保持着自己对这场戏的怀念。这个人就是《等待戈多》当时的主角胡军。《等待戈多》后来又在柏林演出过四场,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胡军默默地走上舞台撤台,他将布景———巨大的印有三女神的门帘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自己的包里。直到有一天,孟京辉在胡军家的墙上才意外地与它重逢。 1998年贝克特与中国的热恋期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真正意义上演出的《等待戈多》,其影响力却远远小于它的号召力。贝克特与中国的热恋期直到1998年才到来。 《等待戈多》似乎是一块有着魔力的试金石,但凡是导演,就无法逾越也无法回避。 林兆华执导了《三姐妹·等待戈多》、任鸣执导了女性版城市版与时俱进的《等待戈多》。前者在令国内外剧评家震惊之余也赢得一定的称赞,“复调的结构将契诃夫的传统与贝克特的颠覆交织纠缠。”而后者则让评论界哗然,被认为具体的指向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完全脱离了贝克特的初衷。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03年,传来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孟京辉将执导100个人“等待戈多”。遗憾的是,由于非典,此戏被无限期地推后。 “将人类孤独的标本泛滥成群众运动,一定是件充满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事情。”人们期待着,孟京辉也期待着,有的时候他还会找出当年的录像带回味当初的排练。“布景是课堂,开始,大家一起扫地……最后,舞台上一个人都没有。”孟京辉回忆着。 “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戏剧界就不再有什么人对贝克特感兴趣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没了热情,也许是太多新的事物在吸引大家,应接不暇吧。”孟京辉说。 迟到的《贝克特选集》 贝克特百年诞辰之际,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5卷本《贝克特选集》,这是国内引进贝克特的作品规模最大的一次。策划人陈侗介绍,这套文集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文集最重要的是收录了贝克特用法语写就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名者》。这三部小说打破传统,淡化情节人物,只有絮絮叨叨的内心独白。这种写法直接导致了法国新小说派的文学实验。 余中先担任了《贝克特选集》的总审校,他称这项耗时7年的工程为补课。“这些书不可能是畅销书,但它有助于梳理西方现代派作家的谱系。一砖一瓦是建不起长城的,至少得花一段时间,一定规模,再回头看,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余中先坦言翻译的难度很大,“贝克特的主题:荒谬、无奈、流浪、残疾、梦呓反复出现。 而这些主题在萨特、加缪的作品中也有所指,但贝克特最为突出。这是因为他的文学语言、戏剧语言将荒诞的内容与形式做了高度的统一。”意外的是,文集的出版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表示,贝克特写作中无形的文字游戏,包括翻译者都很难理解,一般读者更难体会到阅读的愉悦感,读多了还会变得神经质。 他举例,“在文中他会将god与dog放在一个句中,但上帝变成狗的妙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孟京辉对此的看法是,无限的理解空间恰恰是贝克特的魅力,有更多的人会将可能的意义无限延伸。 至于贝克特还会对当下中国产生什么余温,余中先认为,大概不会有什么影响了。“贝克特还没来得及和我们神交就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采写/本报记者 曹雪萍
  • 生命与希望之歌

    作者:[尼加拉瓜] 鲁文·达里奥

  • 俄耳甫斯教祷歌

    作者:吴雅凌

    本书集中向读者展示的是与教义相互印证的另一种俄耳甫斯诗教的重要文本——八十七首俄耳甫斯教祷歌,祷歌是任何教派信众的日常食粮,从宗教生活的意义上说,它甚至比教派的教义还要重要得多。本书中译稿依据西方古典学晚近两种公认比较成功的祷歌注疏本迻译。为便于读者的理解,特附上一篇西人晚近的研究论文作为附录。本书不仅值得与《俄耳甫斯教辑语》相互参看;与荷马、赫西俄德、品达、柏拉图对勘,获益可能会更大。
  • Dictionary of the Khazars

    作者:Milorad Pavic

    A national bestseller, Dictionary of the Khazars was cit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s one of the best books of the year. Written in two versions, male and female (both available in Vintage International), which are identical save for seventeen crucial lines, Dictionary is the imaginary book of knowledge of the Khazars, a people who flourished somewhere beyond Transylvania between the seventh and ninth centuries. Eschewing conventional narrative and plot, this lexicon novel combines the dictionaries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religions with entries that leap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featuring three unruly wise men, a book printed in poison ink, suicide by mirrors, a chimerical princess, a sect of priests who can infiltrate one's dreams, romances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and much more.
  • 曼斯菲尔德庄园

    作者: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文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作者:Oscar Wilde,Freire W

  • 彭伯利

    作者:【英】埃玛·坦南特

    伊丽莎白嫁给达西后,两人恩爱弥笃,琴瑟和谐。但是伊丽莎白一直未能生育,给彭伯利大厦的财产继承权带来了麻烦。伊丽莎白听信传闻,以为达西另有情人。圣诞节前达西不辞而别,一直眷恋着她的宾利小姐也接踵而去。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到了破裂的边缘…………
  • 美国

    作者:(奥)弗朗茨.卡夫卡

  • Collected Poems

    作者:W. H. Auden

    Between 1927 and his death in 1973, W. H. Auden endowed poet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ith a new face.Or rather, with several faces, since his work ranged from the political to the religious, from the urbane to the pastoral, from the mandarin to the invigoratingly plain-spoken. This collection presents all the poems Auden wished to preserve, in the texts that received his final approval. It includes the full contents of his previous collected editions along with all the later volumes of his shorter poems. Together, these works display the astonishing range of Auden's voice and the breadth of his concerns, his deep knowledge of the traditions he inherited, and his ability to recast those traditions in modern times.
  • 外国名家惊恐小说36篇

    作者:爱伦·坡

    在文字营造的诱惑、陷阱里,进得去、难出来,信不信由你。 平静的夜晚,轻启恐怖故事的门,一个诡秘的世界迎面扑来;幽灵,在查理十一时代的凶宅里游荡;疯狗,吞筮坟坑中的种子;人间地狱中,恶鬼一般凶残的老妪…… 一本展示假恶丑的书?绷紧你的神经,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快节奏的特征,我们选编了这样一部短篇的惊恐小说集。本书中所收的36篇小说,内容广泛,题材多样,都是出自名家手笔。所选作者包括芥川龙之介、梅里美、爱伦·坡、罗·达尔(被誉为英国的欧·亨利)、狄兰·托马斯、威廉·桑塞姆、阿·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作者)等经典的惊恐小说作家。追求的是惊恐、刺激,在文字营造的诱惑、陷阱里,进得去、难出来,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 亚当夏娃日记

    作者: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著名讽刺幽默作家,与其作品风格不同的《亚当夏娃日记》是穷其情感、毕其梦幻、耗尽十余年光阴创作成的一一部典范之作。作家从感情细微处入手,深刻描述亚当夏娃从感情“萌生”到“爱情”发生发展及至夏娃离世的过程。通篇洋溢着对自然界生命体的探索与两性之间的疑惑、依恋甚至误会。作品以日记体展开叙述,细致的景物、复杂的心理、简洁的事件和优美如歌的关怀相互交融,给人留下无可比拟的艺术享受。配有两种风格的70余幅经典画作,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出版。采用芳香型印刷工艺,适合大中学生及各阶层读者阅读。
  • 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

    作者:郑允钦

    《外国微型小说300篇(上下)》是《微型小说三百篇》的姊妹篇,编者希望二者珠联璧合,能够基本反映出整个微型小说世界的精彩全景和风貌。《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应当是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各国的微型小说精华本。《外国微型小说300篇(上下)》收集的作品,时间跨度数百年,其中有许多已经是公认的传世之作。而国内微型小说创作的真正繁荣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事,整体水平和质量与世界微型小说创作已经取得的成就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外国微型小说300篇(上下)》不但对于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和初学写作者具有欣赏借鉴意义,就是对于在微型小说创作上已经取得成就的作家,也仍然具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 地板下的小人

    作者:(英)玛丽·诺顿

    《地板下的小人》在英国深受儿童的欢迎。"借东西的地下小人"已家喻户晓。这部童话已被美国好莱坞改编拍成电影。
  • Tender is the Night

    作者:F. Scott Fitzgerald

    Tender is the Night is a story set in the hedonistic high society of Europe during the "Roaring Twenties". A wealthy schizophrenic, Nicole Warren, falls in love with Dick Diver - her psychiatrist. The resulting saga of the Diver's troubled marriage and their circle of friends, includes a cast of aristocratic and beautiful people, unhappy love affairs, a duel, incest, and the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possession of great wealth. Despite cataloguing a maelstrom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Tender is the Night has a poignancy and warmth which springs from the quality of F. Scott Fitzgerald's writing and the tragic personal experiences on which the book is based. This edition is being superceded by ISBN 9781840226638 Tender is the Night / The Last Tycoon
  • 悲惨世界(上下)

    作者:(法国)维克多·雨果

    本小说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刑满释放犯让·瓦利的悲惨故事,对社会进行了抨击。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全书情节精彩、扣人心弦,既是一部动人的史诗,又体现了一种浩博的精神、充沛的激情,非常值得欣赏。
  • 爱玛

    作者:奥斯丁

    爱玛(季羡林主编,双色印刷),ISBN:9787506813440,作者:(英)奥斯丁 著;张经浩 译
  • 威廉·麦斯特

    作者:[德]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