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一千零一夜
本书共分四册: 帝王篇、鸟兽篇、神魔篇、庶民篇 -
淘气包埃米尔
伦纳贝亚的埃米尔有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圆脸蛋,卷曲的浅色头发,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听话的印象。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淘气包! 埃米尔是那么顽皮,把自己的妹妹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青蛙放进送咖啡的篮子里;他是那么勇敢,帮助长胡子的女士捉住了横行乡里的盗贼“麻雀“;他又是那么富于正义感,为孤寡老化准备了丰盛的圣诞晚宴,并惩罚了母老虎般的济贫院女领班。哦,他还是个善良的天使,像母亲一般照顾快要死去的小可怜儿——一只小猪。 埃米尔就是埃米尔,总是戴着“猫子”扛着“墙”,一年到头淘气闯祸,却永远是孩子们的开心果。 -
博尔赫斯:书镜中人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作家中的 作家”博尔赫斯进行了多年 的研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 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本书描 写和解剖了这位其生活与作 品都如迷宫一般的作家。 博尔赫斯一生处于自己 的思想之中,大部分时间沉 浸于白日梦似的幻想或在与 之相对应的失眠状态中度 过,在他写出了最精彩的作 品时,却陷入绝望的爱之 中,作为拉美知识界的领 袖,他晚年的唯一目标是国 家的美好前程…… -
前夜 父与子
《前夜》和《父与子》都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格涅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前夜》反映的是改革的“前夜”。1853年夏,两名贵族青年舒宾和别尔谢涅夫在莫斯科河畔漫无边际的闲聊,渐渐谈到了爱情,谈到了他们俩都悄悄爱上长发姑娘叶莲娜。叶莲娜是一位有同情心、醉心理想的姑娘。这个热情、正直、有自我牺牲精神、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爱上了一个以解放祖国为己任的保加利亚青年。她不管父母反对,嫁给了他。她决心为解放保加利亚而献身。虽然她的丈夫在他们回保加利亚的路上病故,但她忠于自己的信仰,一个人出发到保加利亚去了。《父与子》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俄国为背景,描写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两代人的关系和斗争。 -
高老头
《高老头(青少版)》主要内容: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们一面,但这丝毫也感动不了女儿们的冰冷心肠,这使他悟出了金钱社会的残酷无情: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买到女儿。高老头死后,拉斯蒂涅在他的两个女儿之间来回奔走,希望能筹措一笔治丧的费用,但是毫无结果,她们甚至连见都不见他一面,理由是:先生和太太谢绝一切宾客,他们的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不得了。最后,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巴尔扎克用他辛辣的笔,把这两个女人卑鄙的心理,虚伪的面孔,毫无人性的冰冷心肠揭露得淋漓尽致。 -
鲁滨逊飘流记
鲁滨孙又是个彻头彻尾的“经济人”。他热衷于航海,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浪漫的追求,而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他在海岛上曾发过几句金钱无用的感慨,但说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他在海岛上曾发过几句金钱无用的感慨,但说过以后立刻就把见到的钱币——收好,最后又一个不落带回英国。在他看来,非经济的社会关系和活动是次要的…… -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
自《格兰塔》于1983年推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榜单以来——其中包括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马丁•艾米斯和朱利安• 巴恩斯等——“最佳青年作家”系列已经成为《格兰塔》最具影响力的品牌。2012年, 《格兰塔》英国编辑部与《格兰塔》葡萄牙版合作,第一次翻译、引介葡萄牙语系的优秀作品。 这一专辑在整个巴西遴选青年作家的作品,他们的年龄都不超过四十岁,至少已经出版过一部作品。而他们提交的作品都经由巴西最负盛名的文学界人士的透彻阅读和讨论——其中包括帕拉蒂文学节的项目联络人曼努埃尔•达科斯塔•平托、巴西最重要的作家里斯托旺•泰扎,还有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传记作者本杰明•莫泽。他们最终的决定向世界呈现了今日巴西文学的多元与独特。 《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专辑以令人喟叹的细节呈现和错综的笔法诉说了巴西的记忆、情爱和感受方式,甚至他们对民族政治创伤的承受和反思能力。。 如果你厌倦了今日稳妥合理、循规蹈矩的文学,巴西文学应该成为你阅读的对象。这些故事全都迷人而富有音乐感,尽管这种语言本身经历过创伤,比如故事揭露的被拔根而起的传统,比如如何从诗歌出发、经由万千道路抵达一个故事。 ——约翰·弗里曼(《格兰塔》前主编) -
帕瓦娜的旅程
带你的双脚去不了的地方,聆听一个你没有听过的故事。 17岁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推崇的文学大师。 一个备受世界关注的小女孩“帕瓦娜”,一个给人无数勇气和希望的故事。 我们相信,“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发行。 加拿大桂冠作家黛博拉•艾里斯畅销12年的垂泪之作 一个怀抱勇气的追梦者震撼心灵的重生与蜕变 帕瓦娜,是伊朗古语里的 “蝴蝶”。 一个怀抱勇气的追梦女孩。 一个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 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却在阿富汗真实的发生着。 不管你是否勇敢,却终将勇敢起来,就像女孩帕瓦娜,怀揣着最后一份希望,直到破茧而出,完成重生和蜕变…… 父亲逝去,帕瓦娜再次陷入了困境。在残垣断壁之中,偶遇的两个孩子,让所有冰冷的心灵获得了再次的温暖。战争中短暂的美好,看不到希望之前的绝望,还有分分离离的离别,让女孩帕瓦娜再次成长起来。 一部令全球潸然泪下的经典之作,打动千万读者的文学力作。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心灵之书,并向全球世界读者推荐。故事中的帕瓦娜剪掉自己的长发,勇敢地担起家庭重担,在乱世中信守着希望,果敢、独立、坚强地生活着。作为黛博拉•艾里斯代表作《帕瓦娜的守候》的姊妹篇,依旧延续作者温暖、感动的朴素叙述风格,将战争的悲欢离合、人性的璀璨和冷漠交织在故事之中,英雄看完也不免垂泪并心存敬意。时至今日,该书已经独揽12项国际大奖,版权远销世界各地。而这本书,也将会走进更多孩子的心中,故事中的鲜活形象也终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 书中的女孩“帕瓦娜”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她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远销远销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智利、捷克、法国、希腊、新加波、波兰、危地马拉、韩国、匈牙利、瑞士、日本、越南、葡萄牙、意大利、泰国、土耳其、乌克兰、中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 揽获奖项无数,故事中的“帕瓦娜”将被拍成影片,影片将于2017年与观众见面。 2002 加拿大最高荣誉总督文学奖 2002 加拿大亚马逊年度畅销书top10 2003美国珍‧亚当斯图书奖 2003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 最佳青少年书籍 2003 加拿大鲁斯‧史瓦兹奖 2003加拿大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奖 2004 加拿大小音响奖 2004加拿大红枫树奖 2004 加拿大金橡树奖 2004马尼托巴省青年读者选择奖 2005美国新泽西州青少年图书奖 2005加拿铅笔柏奖 2014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向全世界推荐 2015 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发行 -
黄金在天空舞蹈
我冻得浑身颤栗,—— 我多想从此沉默! 而黄金在天空舞蹈,—— 命令我放声高歌。 去痛苦吧,惊惶的歌手, 去爱吧,去回忆,去哭泣, 去接住轻盈的小球, 它被浑暗的天体所抛弃。 正是它,一根真正的 引线联系着神秘的世界, 什么样肝肠寸断的忧伤, 什么样的灾难,已经发生! 倘若有过不恰当的颤栗, 这颗永远闪烁的星星, 为什么用自己生锈的饰针 扎进我的身体? ——曼杰什坦姆《“我冻得浑身颤栗”》 这是一个就流浪者一词最高含义上的灵魂的流浪者,也是一个受到诅咒的诗人,他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他永远对南方、大海和新的地方感兴趣。——阿赫玛托娃 一个为了文明和属于文明的诗人。他的生和他的死一样,都是文明的结果。——布罗茨基 -
去斯万家那边
《去斯万家那边》为《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小说一开头,叙述者醒来后躺在床上。童年时代的回忆,在贡布雷姑婆家的生活情景,清晰地重现了出来。然后小说的时间倒退十多年,我们看到了他家的朋友斯万与奥黛特之间的一段恋情。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后来是叙述者在巴黎时单恋的对象。 《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于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家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庞大交响乐。 -
坛子轶事
【大师推荐】 一个品味与沉淀的精微药剂师。 ——[美]玛丽安·摩尔 史蒂文斯是一个想象的革命者,既不激发也不需要激发而是通过诗歌呈现意识的可能。 ——[美]欧文·豪 对于他来说;诗是“无上的虚构”,诗人从他的高塔之上,可以更加全面地观察人生或现实,创造出充实现实的必要艺术来。“我是人间必要的天使,因为从我的眼里,你重见到人间”。光有理性是不够的,“正象理性在破坏一样,诗人必须创造”。他是在对抗理性而写作。 ——[美]海伦·文德勒 出于对“真理”的专注兴趣,他们放逐阴影,或者维持对它的放逐……当史蒂文斯反对这一切时,他是在反对完美的天堂,反对抽象的教堂,反对统计学的思维,反对太过轻松的超验化,太过轻松的对悲剧的漠视。 ——[美] 罗伯特·勃莱 “与我们提议、相信或渴望的事相比,我们所建筑、栽种或所做的事是那么卑小。”他在《书信》中如是说。对他而言,诗歌的真正功用就在于抵达那延展至宏伟、崇高、无法名状之物的提议、信念和渴望的长期设想。 ——[美] 海伦·文德勒 【图书简介】 《坛子轶事》收录《簧风琴》《秩序的理念》《弹蓝色吉他的人》《一个世界的各部分》《运往夏天》《秋天的极光》《岩石》及晚期诗作八部分,收录诗歌一百六十余首,贯穿史蒂文斯整个写作生涯,是其一生所有重要诗歌的结集。这些诗关注想象的转换能力,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的、沉思的哲学倾向,并且有一种完全原始的风格和感觉:异乎寻常、虚幻迷离,浸透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光亮。与诗人生活的平静安祥相比,他的诗集呈现饱满、绚烂的色彩,焕发出一股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能量。 -
小城
《小城》是作者亨利希·曼1909年完成的力作,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意大利一小城的故事: 某歌剧团应该城律师贝洛蒂之邀,时隔48年后第一次来访演出,这让全城居民翘首以待,急盼观看。但此事进展却不如人意,就演出问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见:代表民主势力的律师一派主张演出,认为它会给小城带来生气和商机;代表守旧势力的唐?塔代奥神父一派则反对演出,认为它会败坏城市的风气和道德。之后也的确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小城的男性公民追求剧团的女歌唱家,剧团里的男高音则对全城最漂亮的姑娘一见钟情,最主要的是小城平时隐藏着的矛盾借此时机都充分暴露了出来……但最后对立的两派在贝洛蒂的努力下还是达成和解,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几天后剧团也顺利地离开了小城。 -
黑色大丽花
1947年1月5日,一名年轻女子受尽凌虐的尸体在洛杉矶的一处空地中被人发现。女子生前美丽的容颜被人用利刃从左耳到右耳划出了一道可怖的怪笑,躯干上的创伤更是令人不寒而栗。她就是“黑色大丽花”——她的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桩黑色悬案。 突如其来的惨案牵动了洛杉矶警局的全部警力,一对年轻警探——布雷切特与布兰查德——奉命参与办案。两人既是搭档,也是密友;既是拳坛上的对手,也是情场中的竞争者。但黑色大丽花就像一个冰冷的黑洞,将个性经历天差地别的两人先后拖入她那无法逃脱的魔咒之中。一种黑暗的痴迷驱使着两人去挖掘她过往生活的每一块碎片,去天涯海角搜捕杀害她的凶手,去毫无保留地占有这个女人——即便是在她死后。这段地狱般的旅程带着他们穿越四十年代好莱坞那光鲜外表下的肮脏与虚伪,追踪一个天真又可悲的女人生前留下的每一个脚印,直至进入这段扭曲人生的心脏。人性的弱点、情感的创伤将在重压之下被推至疯狂的边缘,他们的人生也将被大丽花彻底改变。 -
波多贝罗女巫
我死后,请将我立着掩埋,因为我跪着活了一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罗•柯艾略经典作品 44种语言译本,全球销量超过460万册 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巴西等21国畅销榜第1名 ——————————————————————— 成长于英国富裕社区的女孩雅典娜,偶然发现自己并非父母亲生,而是一出生即遭遗弃的吉普赛私生女。她开始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寻找失去的爱,以及真正的命运。有一天,她终于找到了,死亡却悄然而至…… ——————————————————————— 媒体评论: 这部伟大杰作必将令数以亿计的人振奋一生、惆怅一生。——《时代周刊》 柯艾略具有和每个读者对话的罕见才能,他能抚平每一个人的心灵创伤。——《纽约客》 柯艾略的文字犹如优美的诗篇,文字背后的内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给心灵以希望,为脸庞涂上一抹微笑。——《每日快报》 一部比《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更深刻、更丰富的杰作。书写了一个谜一样的女子,代表了保罗的最高水平。——日本亚马逊 雅典娜无尽的激情、莫测的魅力和强大的精神自由,是柯艾略所有作品中最值得期待的形象。——美国亚马逊 保罗•柯艾略又一次将神秘主义的曲折故事与对人类灵魂的深刻寻访完美结合。——《书单》杂志 女巫就是所有女性身体中隐藏着的神的面孔。——YES24(韩国) 一部探索大爱、恐惧与怜悯的烈火一般的小说,写给天下所有寻找奇迹与灵性的人。——《华盛顿邮报》 用不同视角、不同心灵讲述一个女巫的迷人小说。——《世界报》 和保罗所有其他小说一样,《波多贝罗女巫》有着难以置信的美妙文笔。——美联社 保罗•柯艾略真正掌握了文学炼金术的真髓。——大江健三郎 女巫能够通过灵感去引导行为,能够与自然相互交融,面对挑战毫不畏惧,我只想拂去她身上的世俗偏见。——保罗•柯艾略 -
普拉斯诗选
西尔维娅•普拉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自白派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她的父母均为教师,八岁那年她父亲去世。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死亡,也是她一生的转折点。当母亲告诉她父亲的死讯时,她决然地说:“我不再与上帝通话了”。之后,她不断在诗中歌吟死亡,也曾多次试图自杀。正是这些特殊的生活经历,加上诗人看待事物独特、敏感的角度,因而普拉斯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生命的强烈感悟,显示出对生命意识的强烈思索。死亡和恐怖常占据她笔下的中心位置,她对死亡的偏爱、对死亡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展示了她感受和体验生命的独特方式。普拉斯的诗歌感情细致入微,用词不俗且精确,描摹景物富于色彩感,完美诠释了她向死而生、视自我毁灭为自我重塑的心理。本诗歌集收录了美国于1981年出版的《普拉斯诗选》中的91首精选作品,这部诗选使已逝的普拉斯获得了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正是这部诗选令普拉斯由美国的著名诗人一跃成为世界级的伟大诗人。 -
有人将至
本书选取福瑟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五种《有人将至》:一男一女买下了一幢坐落在陡峭悬崖上的,远离城市的老房子,准备抛弃过往的一切,在此开始无人打扰的新生活。《死亡变奏曲》:大海吞噬了他和她的女儿,迫使爱情早已死去多年的他们重新面对彼此,面对记忆和过往,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困惑着,却无从寻找答案。《名字》讲述了一个同一屋檐下相互疏远的家庭的故事。一个怀孕的女孩和这个孩子的父亲无处可去。这是一个功能缺失的家庭,对话几乎无法进行;所有必要之事都变为习惯性的姿态,每个人都感到孤独。《一个夏日》:丈夫在某天毫无预兆地选择了死亡。他离开家走向大海,从此再没有回来。而妻子则自此日复一日地站在窗前,面对着大海,无法摆脱记忆的纠缠。《吉他男》是福瑟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独角戏,也是福瑟作品中在全世界被学生搬演最多的一部。 -
博尔赫斯,口述
演讲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间,博尔赫斯在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大学讲授了五堂课,分别以书籍、不朽、伊曼纽尔•斯威登堡、侦探小说以及时间为题。主题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径,带给读者全新的思辨体验:从口述传统角度谈论书籍的历史,以诗歌为切入点分析不朽的意义,借斯威登堡谈生与死的哲学命题,把侦探小说誉为混乱文学时代里的拯救者。五堂课统以“时间”这个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始终。 -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
█内容简介 本诗集是《R. 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和《残渣》(2002))的合本,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诗人越写越精湛的高超诗艺。在这些关于时间、历史、自我、爱、机器、十字架和祷告的诗中,托马斯一如既往地怒斥现代技术和人的非人性,在自然中感悟上帝的救赎,在“荒地”寻找滋养灵魂的养料。它堪称诗人的晚年绝唱,对诗人而言,诗“经由心,抵达智。” █媒体评论 他写得异常简洁,但又能小中见大,于是而有从一个停滞的村子跳到转动着的外面世界的意境上的突然放大。他用的形象对内容十分贴切,但又常有令人吃惊之笔。 他的诗艺是素朴、严谨的,从来没有多余的话。而在素朴与古老之下,他又能不受传统的束缚。他爱农民,但不讳言他们的愚昧和落后。 他最动人的一点就是极具体的细节和极高远的玄思的结合。R.S.托马斯像一块白石那样,经过了时间的冲刷而更坚强又更玲珑了。——王佐良(著名翻译家) 他是圣公会的教区牧师,但同时也是普通人,相信上帝就是自然界本身。这是威尔士最古老的一个诗歌传统。——简·莫里斯(Jan Morris) 读R.S.托马斯的诗会变成阅读先知耶利米……我们发现他们的主题和宗旨有着相同的韧性,他们对人性的原材料被滥用这个问题都紧盯不放。 ——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 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了最有力的作品,《决不休战》让我想起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无所畏惧地探索生死之谜。……他是自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以来第一个从自己时代的科学中汲取意象的伟大诗人。——丹尼斯·希莱(Denis Healey) 在形式上,R.S.托马斯的诗就像坚硬的石头,顽强忍受着岁月的侵蚀。在色调与韵律上,它们往往阴沉单调。在语气上,它们似乎毅然“要求彻底认清丑陋之所在”。然而它们也会被突然出现的阳光照亮,因得神助而清新流畅。在情感上,他的诗歌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它们表明了这样一种信念,在等待和分辨中成长起来的信念,坚信自己永远有读者。——英国桂冠诗人 安德鲁· 莫申 他所抒写的东西——永恒、灵魂、不朽、上帝——都不是我们这个浮华世界的特色。——格雷姆·特纳(Graham Turner) 他太神奇了,很纯洁,很痛苦,但这痛苦诠释得很美丽,很练达。他是至高无上的,非常好的诗人,完全凭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阿尔·阿尔瓦雷茨(Al Alvarez) 他的有些诗我喜欢的要死,有些诗让我恨啊,因为有种冷血的对生命无意义的嘲弄。这后一点可恨,也是我和人争论过的。有一个在美国的老头,退休的中学英文教授,也说到托马斯的残忍。这一点,他比哈代走得更远。——豆瓣网友adieudusk █编辑推荐 ●《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是之前出版的《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这两本诗集囊括了这位威尔士诗坛泰斗一生的精彩之作。 ● 本诗集是R.S.托马斯75岁之后出版的5本诗集的合本,包括《回声慢慢》(1988)、《对位》(1990)、《艰难时期的弥撒》(1992)、《决不休战》(1995)以及诗人去世之后出版的《残渣》(2002)。在这些语调冷静、语言极为简约极富张力的文与诗中,R.S.托马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索。自我、爱、自然、上帝等以往的主题仍在。 ● 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让人叫绝的隐喻、双关处处可见。仿佛凤凰涅槃一般,他晚年作品有了全面的提升,他不断迫使语言去揭示人类的局限性,使语言艰难地超越了它自身。因此有评论家认为R.S.托马斯像叶芝一样,在晚年创作出了最有力的作品,在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无所畏惧的新境界。 ● R.S.托马斯2000年去世时已是87岁高龄,此时他依然面对着种种困难和不确定性,这些也是困扰着我们所有人的问题,但读起来更像是一个年轻诗人所怀有的紧迫性和公正性。 ●《残渣》中的这些诗都削减为对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与矛盾的思考,那时的他依然为此苦斗不止。精湛的诗歌技巧也进一步扩大了诗的关注面。《残渣》用一缕冬日的阳光照见托马斯在愤慨中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人的非人性和现代技术的非人性问题。他的目光紧盯他在自然界中感知到的上帝,并在“荒地”中找到营养。与此同时,他用平和的感情和广阔的洞察力来写作,抒写孤独、变老、婚姻和“爱的灿烂的花房”,并将冷峻的幽默和戏谑的讽刺语调混于其中。 -
皇家卧室
本书作者埃利斯是美国年轻一代极有风格的著名小说家。1985年,年仅21岁的他即凭处女作《比零还少》震惊美国文坛。25年后,作者携该书主要人物重磅回归,在续篇《皇家卧室》这本书里,这群天使之城的富家子弟、堕落天使步入中年,面对的却是比迷乱的青春更为残酷的人性遭际:不忠,虐杀,贪婪,残暴,与光鲜亮丽、仪表堂堂的现实交相辉映。依旧是分镜头般的画面,锋利简短的章节,但中年的脚步多了犹疑、迟缓与惶恐。在充满悬疑的节奏中,作者借错综复杂几近令人毛骨悚然的娱乐业黑幕,从另一个极端的角度,回归到了上篇的主题,即在后工业化时代,在物质极度丰富的表相下人性的脆弱与异化--我们依然拥有一切,但我们依然一无所有;这依然是最好的人生,但这依然也是最坏的人生。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