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普通读者

    作者:(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普通读者》是吴尔夫的随笔精选,共两辑。吴尔夫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对一些文人及其作品做了评论,文笔犀利深刻,透着浓郁的情趣和幽默,给人以强烈的多样化的启迪。本书精选《普通读者I》和《普通读者II》中的精彩美文以飨读者。吴尔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作家,她的散文写得理性、深邃、博大、犀利、机智、细腻、幽默,这些特色在这些散文中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 内陆深处

    作者:[南非]J.M.库切

    《内陆深处》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一部相当诗意化的早期小说,以洞察入微的准确目光,从一个家庭故事中折射出殖民地生活的体验。一个与父亲在南非共同生活的白人老处女发现了令她憎恶的事实——她父亲和一个有色人种年轻女子有着不正当关系。她幻想着把他们两人都杀死,而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透露出,这个老处女自己想跟家中的男仆保持苟合之事。《内陆深处》讲述的故事并无明确的结局,读者唯有从女主人公的笔记中去找寻线索,但笔记中真真假假的记录交错混杂,粗俗和优雅的笔致并行其间,细腻深邃,将爱德华七世时期描写女性内心独白那种矜夸的文体与非洲大地的自然环境极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令人纠结万分却又欲罢不能。
  • 一同奔跑的人

    作者:(以色列)大卫·格罗斯曼

    沙漠中也有绿色,战乱的耶路撒冷也有少年的纯真…… 【以色列文学大师大卫·格罗斯曼的十六岁故事】 男孩被一条陌生的拉布拉多牵着,跑遍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寻找它的主人。 原来主人是个和他同年的女孩,修女说她像个天使,警察却咬定她买了毒品。 他必须找到她,因为她肯定身处险境,而且,请 原谅情窦初开的十六岁吧,他好像爱上这个素昧平生的女孩了……
  • 光之帝国

    作者:金英夏

    《光之帝国》讲述一个“南遣间谍”潜伏二十年后突然接到命令,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返回述职的故事。主人公名叫金基荣,1984年在他二十二岁时成为被派往韩国的间谍。由于人事更迭、时光变迁,他似乎被入彻底遗忘,从此过起平凡小市民的生活。可是在二十年后的2005年的某个早晨,正在苏公室上班的金基荣突然接到一封可疑邮件,要求他在一天之内清理全部工作,回归平壤。二十余年苦心经营的全部生活和事业,他必须抛弃,独自离开……作家通过这个人物象征性地展?了韩国社会和个体生活在过往二十年间的深刻变化。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作者:[英] 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些悲剧主人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莱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时代“颠倒混乱”;奥瑟罗正直淳朴,嫉恶如仇,却轻信奸人妄语,杀妻自戕;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麦克白是英雄,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涉血前进”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 泰戈尔诗选

    作者:[印度]泰戈尔

    这本诗选收入诗人的四部诗集。《故事诗》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孟加拉文叙事诗集;《吉檀迦利》是宗教抒情诗,它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表现诗人的宗教哲学思想;《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园丁集》则采用象征主义等手法,细腻而含蓄地表现出恋爱中的种种情绪。
  • 狄兰·托马斯诗选

    作者:(英)狄兰·托马斯

    狄兰.托马斯诗选,ISBN:9787540457778,作者:托马斯
  • 《寻墓者说》

    作者:蓝英年

    《寻墓者说》这本书不仅是对苏联文学史的真实记录,而且也是对苏联政治、历史真相的揭秘,澄清了俄罗斯文学在苏联时期受到政治扭曲后的一些真实情况。书中作者将自叙与挖掘苏联历史真相结合在一起,看似不相干,而深意自在其中,无论是回忆、揭秘,都让人感受到了在历史大动荡下,普通人的无奈和渺小,同时也引发人们重新认识和审视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学。
  • 看,那些小丑!

    作者:[美] 纳博科夫

    “振作些!”她喝道,“看那些小丑!” “什么小丑?在哪儿?” “噢,到处都是。就在你身边。草木是小丑,文字是小丑。场景、数字都是小丑。把两件东西放在一起一玩笑、形象一就有了一个三料小丑。来吧!玩吧!虚构世界!虚构现实!” 我真的这样做了。天哪,我真就这样做了。为了纪念最初的那些白日梦,我虚构了这位姑婆,而现如今,她正沿着记忆前廊的大理石台阶,颤颤巍巍地走来,侧着身子,侧着身子,可怜的跛脚夫人,用那黑色手杖的橡皮顶端触着每一级台阶的边缘。
  • 但丁与《神曲》

    作者:[意]拉法埃莱•坎巴内拉

    无论来自何种文化,无论说何种语言,只要他是一个敏感的人,就不可能不在《神曲》中找到共鸣。 •经典导读——对但丁的代表作《神曲》逐篇逐章地做了系统和详尽的解释。 •作者把《神曲》形象地比喻为但丁的一个旅行,旅行中最亲近的伙伴是贝雅特丽齐和维吉尔。立意新颖。 •作者同时介绍了但丁的其他作品,有助于更多地了解但丁和他的作品。 《但丁与〈神曲〉》是了解但丁与其著作的普及读物,概述了《神曲》的总体轮廓,细致阐述了比喻、象征和数字、综合主题,以及一些对于母语是意大利语的学生也很难理解的部分。《但丁与〈神曲〉》的作者介绍并分析了诗人“地狱、炼狱和天堂”旅行中的两个主要伙伴——女人贝雅特丽齐和导师维吉尔,描述《神曲》中的地狱之环,炼狱之层和天堂之天空,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并阐释了《神曲》写作的社会背景——教会和教皇的权力。
  • 双重赔偿

    作者:[美] 詹姆斯·M.凯恩

  • 西方正典

    作者:[美] 哈罗德·布鲁姆

    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品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 蓝领,白领,无领

    作者:[美] 理查德·福特 编

    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它令人着迷,让人困顿受挫,也使人变得高贵。 《蓝领、白领、无领》是美国著名文学家理查德•福特编撰的小说集,力邀契弗、欧茨等名家作品加盟,二十六篇故事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工作与人之间纠结难解的关系。在本集中,功成名就的文学大师因排遣不掉的欲念走上了朝圣之路,年逾七旬的火车侍应生为了权利和尊严优雅地服务最后一位顾客,鞋商在夹缝生存、百计钻营,出版社编辑不抵诱惑出卖了灵魂,丢了工作、落得一身污名的前警官又因为多管闲事而受到指控……
  • 幸福的怀念

    作者:[比利时] 阿梅丽•诺冬

    很久以后,我发现在西方世界“怀念”是被人轻视的,它是有毒的厚古薄今的价值观。我得到这样残酷的诊断,却并没有被治愈。我依然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怀旧的人。 ——阿梅丽•诺冬 阿梅丽百味杂陈地踏上充满回忆的日出之国:从出发之前的忐忑与纠结,到抵达之后的感伤与喜悦;从见到西尾太太时难以面对的时光不能倒流的隔阂,到与昔日恋人重逢时无法描述的相见不如怀念的怅惘。仿佛梦想成真的时候,却清晰听见它破碎的声音。与其说福岛之行以及与喜马拉雅山的浪漫相遇是怀念之外的偶然,不如说这是令阿梅丽自己瞥见自己内心深处的天意。经过“情感过剩”的怀旧之后,阿梅丽所谓的“见性”,或许应该更确切地理解为对过去之爱的脱胎换骨的领悟。我们无法阻断时间之河的恒久变化,只能在踏入回忆的洪流之中时,以平常之心应对日日无止息的改变。 ——段慧敏
  • 别名格蕾丝

    作者:(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本书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桩臭名昭著的罪案为底本,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却充满诗意的故事。小说乍看充满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却又随着情节的推进,笔法自然翻转,性、谋杀与阶级冲突交相混合,想象的树脂流淌进了历史事件的缝隙里。通过人物视角的切换,故事获得了绚丽的碎片化效果,邪恶与尊严、悲剧与华美共存,虚实相生间,特定年代最为广阔的社会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 我弥留之际

    作者:(美) 威廉·福克纳

    ★ “神品妙构”20世纪最佳英文小说 ★ 翻译家蓝仁哲弥留呕心译作并长文导读 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属于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哈罗德•布鲁姆 1929年,威廉•福克纳发誓:“我将要写的这本书,要么让我成名,要么我再也不碰墨水瓶。”这本书他只花了六周的时间就神品妙构出来,它就是《我弥留之际》。书名取自《奥德赛》中阿伽门农被妻子杀害、灵魂到达地府时的台词。 《我弥留之际》令福克纳一举成名,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小说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视角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被誉为“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
  • 我的疯狂世纪

    作者:[捷克] 伊凡·克里玛

    【内容简介】 伊凡•克里玛是捷克当今文坛最为活跃的作家,他与哈维尔、昆德拉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本书是克里玛少年时代至中年时代的回忆录,约从1937年写到1967年。在克里玛笔下,生活看似波澜不惊,却随着国家命运而跌宕起伏。 书中,克里玛回忆了被德国纳粹关押在集中营里的恐怖记忆,以及二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所面临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与文学创作现状。作者的经历和回忆视角都相当独特,用捷克式的冷静幽默和质朴自然的语言,思考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本质,以及两者的关系。 【封底推荐语】 绝佳的捷克文学入门之作,伊凡•克里玛的喜剧才华可见一斑……这部回忆录有乐趣,有苦涩,满怀希望,也充满狂怒。 —— 《纽约书讯》 一部引人入胜的回忆录……作者笔法犀利而幽默,清晰的散文笔调写出了压迫给人带来的不加掩饰的恐惧,和其对受害者和加害人所造成的难以察觉的道德腐蚀……克里玛对这个乖戾的时代所做的探索与发现,充满了讽刺以及顽强的希望。 —— 《出版人周刊》 《我的疯狂世纪》描述了一个没有自由的人是如何生活并追求自由的……(克里玛)生动叙述了一个勇敢者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足以打动我们所有人。 —— 《华盛顿独立书评》 彻底、毫无保留地洞悉一个人的个人挣扎——他作为作家和独立个人的斗争,而这一切都以政治动荡为背景。 —— 《书目》杂志
  • 相爱一场

    作者:[意] 迪诺·布扎蒂

    《相爱一场》是意大利著名作家迪诺•布扎蒂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一部略带自传色彩的作品。故事背景设置在米兰,男主人公安东尼奥是一位人到中年的单身建筑师,属于这座城市的中产阶层。然而,出身上流社会的他,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比他小三十岁的妓女拉伊德。这段爱情充满猜疑与痛苦,却又透露出爱人与追逐被爱的幸福。作者将爱情中种种纠结的情绪书写得淋漓尽致,从而奠定了本书作为情感小说的经典地位。 媒体/名人评论: 在布扎蒂笔下的米兰,生活是存在的,尽管隐于暗处;真理也是存在的,尽管藏于谶言。 如果这部小说把你卷进来,使你处于尴尬之中,这并非由于心理描写和事实叙述的真实程度,而是由于它的真诚。——《泰晤士报》 有人说我在模仿卡夫卡,我说是生活模仿了他;又有人指责,这完全是自传,我拒绝这样的指责。 我只能说,如此真实的我,你确实在其他书中不曾读到。 ——本书作者 迪诺•布扎蒂
  • 花园里的野蛮人

    作者:(波兰)赫贝特

    赫贝特是波兰大师级诗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候选人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世界近四十种语言出版, 获得波兰白鹰勋章以及二十余个文学奖项。本书是诗人研究欧洲文化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历经三年多问世;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游历欧洲,对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的建筑、美术、宗教进行寻幽探胜的成果。书中糅合了历史、哲学、艺术、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元素。作者信马由缰厚积薄发,对笔下的每一处遗址、每一个景致、每一个人物、每一件史实,都进行了精神和现实的深度交叉造访、探寻和写作,为我们呈上了一部欧洲的人类文明进化史,其中涉及法国的远古洞窟壁画、古希腊神庙、法国和意大利的古城、教堂的修建及其建筑艺术、一系列画家及画作,信息量大,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基督教阿尔比派、宗教裁判官和游吟诗人》和《为圣殿骑士团辩护》两篇无关艺术,均是讲述欧洲宗教派性斗争的长篇随笔,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言之灼灼,理据相依,充满个人洞见和思想的智慧。
  • 但丁九篇

    作者:(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但丁的《神曲》是博尔赫斯钟爱的作品,本书收录了他为它写下的九篇妙趣横生的短文。本书有别于艰涩乏味、空洞无物的学术论文,有的从《神曲》里的一个人物,有的从其中的一个细节,有的甚至从某个词语出发,结合心理学、哲学、神学等各领域的观点,丰富了对《神曲》的解读。书中没有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文学理论和长盘累牍的方法论,每一篇都精致可爱,独立成章,体现出作者极高的文学造诣和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