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复仇女神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读着刚刚去世不久的拉菲尔先生的来信,简·马普尔感到难以置信。拉菲尔先生是她在一次旅行中认识的一个人,两人有过短暂的相处。他指示她在他死后去调查一起罪案。问题是,他没有告诉她谁牵涉其中,也没有告诉她案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这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不久,她遇到了一起新的罪案——谋杀。
  • 九三年

    作者:[法]雨果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三世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要面对普法战争的悲惨战祸和巴黎公社社员的浴血斗争,眼前的现实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再一次激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回顾历史,法国大革命的史实给了他启发,他有心通过大革命时期旺代地区保王党人的叛乱,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个念头早在一八六二年底至一八六三年初已经出现,如今写作时机成熟了。雨果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天主会给我生命和力量,完成我的敌人称之为庞大得出奇的巨大计划吗?我年迈了一点,不能移动这些大山,而且是多么高耸的大山啊!《九三年》就是这样一座大山!”显而易见,在雨果的心目中,《九三年》分量很重,他轻易不肯动笔,因而酝酿的时间有十多年之久。雨果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材料,做了充分的了解历史背景的工作。关于大革命时期布列塔尼地区的叛乱,他看了皮伊才伯爵的《回忆录》(一八0三-一八0七),杜什曼·德斯波的《关于朱安党叛乱起源的通信》(一八二五),从中借用了人物、名字、方言土语、服装和生活方式的细节,还有各个事件。关于救国委员会的活动,他参阅了加拉、戈伊埃、兰盖、赛纳尔等人的回忆录。关于国民公会,他参阅了《日通报》汇编。他研读了米什莱、路易·布朗、梯也尔、博南的著作;博南的《法国大革命史》保留了一条书签,上写:“一七九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关键局势。”这一天成为小说的出发点。他还使用过拉马丁的《吉伦特党史》,阿梅尔的《罗伯斯比尔史》和他的朋友克拉尔蒂著述的《最后几个山岳党人史实》,另外,赛巴斯蒂安·梅尔西埃的《新巴黎》给他提供了一七九三年的法国生活和堡垒建筑的宝贵材料。雨果并没有让这一大堆材料所左右,而是驾驭这些材料,创作出一部生动而紧张的历史小说。应该说,雨果对法国大革命并不陌生,他生于一八0二年,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个将军,而母亲持有保王党观点。雨果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大革命的变迁。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他有切身的感受。不过这时雨果早已改变了早年的保王派观点,他从四十年代末开始已成为共和派,他是以资产阶级共和派的眼光去看待这场革命的。雨果不想写作一部通俗的历史小说,他不满足于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一般进程,而是想总结出某些历史经验。《九三年》这部历史小说的切入角度是独具慧眼的。雨果选取了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作为小说的背景。一七九三年是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在巴黎,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面对着得到国外反法联盟支持的保王党发动的叛乱,以及蠢蠢欲动的各种敌人,雅各宾党实行革命的专政和恐怖政策,毫不留情地镇压敢于反抗的敌对分子;派出共和军前往旺代等地,平定叛乱,终于使共和国转危为安,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雨果在小说中指出:“九三年是欧洲对法兰西的战争,又是法兰西对巴黎的战争。革命怎样呢?那是法兰西战胜欧洲,巴黎战胜法兰西。这就是九三年这个恐怖的时刻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它比本世纪的其余时刻更伟大。”他又说:“九三年是一个紧张的年头。风暴在这时期达到了最猛烈最壮观的程度。”以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来描写大革命,确实能充分反映人类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雨果尊重历史,如实地展现了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描写出这场斗争激烈而壮伟的场面。在小说中,保王党叛军平均每天枪杀三十个蓝军,纵火焚烧城市,把所有的居民活活烧死在家里。他们的领袖提出“杀掉,烧掉,绝不饶恕”。保王主义在一些落后地区,如布列塔尼拥有广泛的基础,农民盲目地跟着领主走。他们愚昧无知,例如农妇米歇尔·弗莱夏既不知道自己是法国人,又分不清革命和反革命;她的丈夫为贵族卖命,断送了性命;乞丐泰尔马什明知政府悬赏六万法郎,捉拿叛军首领朗特纳克,却把他隐藏起来,帮助他逃走。农民的落后是贵族发动叛乱的基础,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状况。面对贵族残忍的烧杀,共和军以牙还牙;绝不宽大敌人。在雅各宾派内部,三巨头--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虽然政见有分歧,但都一致同意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他们选中主张“恐怖必须用恐怖来还击”的西穆尔丹为特派代表,颁布用极刑来对待放走敌人的严厉法令。因为要保存革命成果,就不得不用暴力来对付暴力。 其次,雨果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他把国民公会喻为酿酒桶,桶里“虽然沸腾着恐怖,也酝酿着进步”。国民公会宣布了信仰自由,认为贫穷应受尊敬,残疾应受尊敬,母亲和儿童也应受尊敬;盲人和聋哑人成为受国家监护的人;谴责贩卖黑奴的罪恶行为;废除了奴隶制度;颁布了义务教育制;创立了工艺陈列馆和博物院;统一了法典和度量衡;创办了电报、老年人救济院、医院;创建了气象局、研究院。这一切措施都放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芒,造福于人民。大革命所进行的乃是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是以先进的资产阶级文明代替愚昧落后的封建体制。至今,上述各项措施继续起着良好作用,并普及到世界各国。 对法国大革命和九三年的阶级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部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雨果捍卫法国大革命,包括雅各宾派一系列正确政策的立场,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现出真知灼见。《九三年》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史面貌,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不过,对于雅各宾派的所作所为,雨果并没有完全加以肯定。雅各宾派为什么会失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雨果也进行了哲理的沉思。在他看来,尽管一方面是刀光剑影,以暴力对付暴力,但另一方面,应有仁慈,要以人道对人道或非人道。他认为,雅各宾派滥杀无辜,没有实行人道主义政策,以致垮台。这一沉思表现在小说结尾。人们历来对这个结尾争论不休,难以得出结论,小说的魅力却很大程度来自于此。从艺术上看,《九三年》的结尾是出人意外的,同时写得扣人心弦。叛军首领、布列塔尼亲王朗特纳克被围困在图尔格城堡,他要求以被他劫走、作为人质的三个小孩来交换,请蓝军司令官戈万放了他,戈万断然拒绝。可是朗特纳克得到别人帮助,从地道逃了出来。突然他听到三个孩子的母亲痛苦的喊声:三个孩子快要被大火吞没了。朗特纳克毅然折回来,冒着危险,救出三个小孩,他自己则落到共和军手里。戈万震惊于朗特纳克舍己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激烈斗争,认为应以人道对待人道,便放走了郎特纳克。特派代表西穆尔丹是戈万小时的老师,他不顾广大共和军战士的哀求,坚决执行“任何军事领袖如果放走一名捕获的叛军便要处以死刑”的法令,铁面无情地主张送戈万上断头台。就在戈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也开枪自杀。 西穆尔丹、戈万和朗特纳克是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纠葛从政治观点的敌对,转化而为是否实施人道主义的冲突。雨果认为:“慈悲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残余,一切人心里都有,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朗特纳克的情况就是这样,“那个母亲的喊声唤醒他内心的过时的慈悲心,”“他已经走入黑暗之中,再退回到光明里来。在造成罪行之后,他又自动破坏了那罪行。”对此,戈万在沉思时发现,“一个英雄从这个恶魔身上跳了出来”,朗特纳克不再是杀人者,而是救人者;不再是恶魔,这个拿着屠刀的人变成了“光明的天使”;他赎回了种种野蛮行为,救了自己的灵魂,变成无罪的人。 小说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像异峰突起,使矛盾达到白热化。如何处置与评价朗特纳克和戈万的行为,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引起读者不同的看法。毫无疑义,与其说是戈万在沉思,不如说这是雨果的想法。倘若朗特纳克是个一般的保王党人或一般的叛军指挥官,他舍身去救三个处在大火包围中的小孩,那么这还是可以想像的。令人费解的是,朗特纳克是个异常冷酷的人,他出现时曾经毫不怜悯地枪杀蓝军中随军的女人,正是他劫走了三个尚不懂事的孩子,作为向共和军要挟的人质,也正是他要放火烧死他们,准备同归于尽。试问,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内心怎么还能容纳得下人道主义思想?他怎么会在一时之间改变本性,产生人道主义?雨果并没有描绘在这一瞬间,他内心的思想活动,因而读者也无从理解这一行动的可信性。不能不说,雨果没有拿出充分的依据去证明这个恶贯满盈的人(或者说恶魔)是怎么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所以,朗特纳克返回去救三个孩子的行动,只是对作者的“慈悲心连心肠最硬的人也有”这一观点十分概念化的图解。 至于戈万,他的行动倒是描写得有根有据的。雨果早有交代,说他在打仗时很坚强,可是过后很软弱;他待人慈悲为怀,宽恕敌人,保护修女,营救贵族的妻女,释放俘虏,给教士自由。他的宽大不是无原则的,他曾对西穆尔丹说,他赦免了战败后被俘获的三百个农民,因为这些农民是无知的,但他不会赦免朗特纳克,因为朗特纳克罪大恶极,即使是他的叔祖也罢。法兰西才是他的兄长,而朗特纳克是祖国的叛徒。他和朗特纳克誓不两立,只能你死我活。然而,他又有一些想法,与他的司令官身份很不相称。例如,他认为路易十六是一只被投到狮子堆里的羊,他想逃命和防卫是很自然的,虽然他一有可能便会咬人。最主要的是,他认为“恐怖政治会报害革命的名誉”,推翻帝制不是要用断头台来代替它,“打掉王冠,但是要保护人头。革命是和谐,不是恐怖……‘恕’字在我看来是人类语言中最美的一个字……在打仗的时候,我们必须做我们的敌人的敌人,胜利以后,我们就要做他们的兄弟。”这些话为他后来的行动按下了伏笔,虽然是雨果的观点,但与人物的思想是融合在一起的。 戈万的行动同雨果对雅各宾派的看法有关,雨果对雅各宾党的恐怖政治是颇有微词的。在他的笔下,雅各宾党三巨头狂热多于理智,只知镇压,不懂仁政,语言充满火药味,浑身散发出平民的粗俗气息。他们所执行的恐怖政治在一定条件下起了作用,但同时也包含着弊病。戈万认为对旧世界是要开刀的,然而外科医生需要冷静,而不是激烈,“恐怖政治会损害革命的名誉”。共和国不需要一个“怕人的外表”。从这种观点出发,戈万放走朗特纳克是顺理成章的。应该说,雨果在小说里发表的见解既非全对,亦非全错。对于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和残忍屠杀平民的行为,革命政权只有以眼还眼,这样才能保存自身。但也无可讳言,雅各宾党矫枉过正,存在滥杀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雅各宾党的专政维持不了多久,连罗伯斯比尔也上了断头台的原因。据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考证,一七九四年,当局嫌断头机行刑太慢,便辅之以炮轰、集体枪毙、沉船,一次就处死几百人。因此,雨果提出胜利后应实施宽大政策,是针对革命政权的极端政策而发的,具有合理、正确的因素。但戈万之所以放走朗特纳克,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敌人也能实行人道主义,共和军就不能实行人道主义吗?这里,雨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的观点集中表现为这句话:“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将革命和人道主义割裂开来是错误的。革命与人道主义可以统一,而且应该统一起来。就拿资产阶级革命来说,这是对罪恶的、不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清算,而代之以更人道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比起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贵族特权、森严的等级制度要前进一大步。然而,在有敌对阶级存在的社会中,尤其在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急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义,否则就是对人民实行不人道。以朗特纳克来说,就算他果真救出三个孩子,自己束手就擒,对于革命的一方来说,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情况作出合理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判决,而不一定非要处以极刑。当然,共和军不会这样处理。但是,放走了他,后果会怎样呢?他必然与革命政府为敌,再次纠集叛军,攻打共和军,屠杀无辜的百姓,犯下非人道的罪行。从效果来说,戈万放走朗特纳克的行动,对人民来说,是不符合人道原则的。以上分析说明,无论雅各宾党,还是雨果本人,都未能处理好革命与人道的关系问题。西穆尔丹是作为戈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虽然他也是一个革命者。小说中,他是革命政府的化身。尽管早先他是教士,但他爱憎分明,他能用嘴去吸一个病人喉部的脓疮,可他决“不会给国王干这件事”。他认识到革命的敌人是旧社会,“革命对这个敌人是毫不仁慈的”。然而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没有人看见他流过眼泪,他自认为不会犯错误,别人无可指摘。他既正直又可怕。他虽然崇高,“可是这种崇高和人是隔绝的,是在悬崖峭壁上的崇高,是灰色的、不亲近人的崇高;他的崇高的周围被悬崖峭壁包围着。”他忠于雅各宾党的信条和各项恐怖政策,他向委任于他的国民公会保证:“假如那委托给我的共和党领袖走错了一步,我也要判处他死刑。”他屡次警告戈万:“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仁慈可能成为卖国的一种形式。”他的誓言和警告都成了事实。在判处戈万死刑之后,他再一次同戈万交锋。戈万纵横捭阖,畅谈他的理想,西穆尔丹无言以对,败退下来。他承认戈万的话有道理,但是他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内心处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他有着像箭一样的盲目的准确性,只对准目标一直飞去。在革命中没有什么比直线更可怕的了。西穆尔丹一往直前,这就注定了他的不幸。”他亲手处死了自己“精神上的儿子”和学生、他的战友,最后在痛苦与惶惑中开枪自尽。通过他的悲剧,雨果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西穆尔丹是有代表意义的、相当真实的一个形象。 作为浪漫派的领袖,雨果的浪漫手法在《九三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雨果的一个重要的浪漫手法是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小说开篇对战舰上大炮的描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艘名为巨剑号的军舰上,一尊二十四斤重弹的大炮从炮座上滑脱了,它变成了一头怪物,它在舰上滚来滚去,旋转,冲撞,击破,杀害,歼灭,又像握城锤在任性地撞击城墙:“这是物质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的皮球似的弹跳起来。……暴风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这门大炮完全解除了军舰的战斗力。雨果丰富的想像力将这个场面描绘得令人叹为观止。就是在这样一个悲壮的场面中,朗特纳克出现了,显出他的严厉、冷峻和刚毅。这个阴惨惨的、色彩神秘的开场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雨果就以这样的笔法,营造出残酷的、命运捉摸不定的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雨果认为这种浪漫手法同样能达到真实,他在小说中说:‘流史有真实性,传奇也有真实性。传奇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传奇的真实是在虚构中去反映现实。”浪漫手法与写实手法是殊途同归。 众所周知,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中曾经指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五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相伴。”这条准则始终指导着雨果的创作。《九三年》同样运用对照手法,不过,这部小说不像《巴黎圣母院》那样运用人物形体的对照或形体与、心灵的对照。小说三个主要人物的对照表现在思想上:朗特纳克性格残酷无情,顽固不化,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也具有成为领袖的威严和果敢。他心中并无一丝人道感情,只是在最后才人性复现。西穆尔丹同样坚定不移,朗特纳克坚信保王主义,他则坚信共和主义,特别是坚信恐怖政治。他反对实施仁慈,不相信人道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应该说,他比朗特纳克的心肠更硬,对维护自己的信念更加一丝不苟。这两个人物都受到雨果的批判。戈万既有实行革命的坚定性,又有面对复杂现实的灵活性。他是雨果心目中人道主义的化身:他为了人道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三个人物思想上的对照与矛盾,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雨果的小说技巧在《九三年》中达到了更成熟的地步。小说情节的进展异常紧凑,看不到多少闲笔和题外话,不像《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那样,常常出现大段的议论或枝蔓的情节。作者的议论融合到人物的思想中,成为塑造人物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更高明的手法。从结构上说,小说环环相扣,一步步推向高潮。高潮以三个小孩的遭遇为核心,以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交锋为冲突,写得紧张而动人心弦。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大,却堪与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相媲美,成为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 多情客游记

    作者:劳伦斯·斯特恩

    劳伦斯·斯特恩(Lawrence Sterne, 1713-1768)的《项狄传》(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打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写法奇特。小说各章长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书中充满长篇议论和插话,并出现乐谱、星号、省略号等。斯特恩对小说形式的实验引起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注意,《项狄传》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小说”。评论家指出20世纪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可以追溯到这部奇异的小说。


    ……菲尔丁和理查逊的传世经典《琼斯传》(1747)及《克拉丽莎》(1748)问世仅仅十多年,小说这种新文学样式就被劳伦斯-斯特恩(1713-1768)的《项狄传》(1760-1767)翻腾了个底朝天。《项狄传》前两卷刊出后,文雅社会人人争读,轰动一时。担任国教会牧师的斯特恩不由得大受鼓舞,一鼓作气把项狄故事写了下去,还趁热打铁以《约里克布道词》的名目将他本人的讲道作为副产品推出,几年后又出版了记述约里克旅行经验的《多情客游记》(1768)。围绕斯特恩作品生出了许多热热闹闹的议论,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是小说中的情感主义因素,另一个则是“无法无天“的叙述方式和独特不羁的艺术风格。斯特恩去世后不久,情感主义时髦迅速瓦解(谢旺注:国内有中译本《多情客游记》,这也是斯特恩唯一的中译本,这部小说未完成,是感伤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佻达戏谑的笔法在19世纪里也相对受到冷落。尽管如此,斯特恩在传统文学史中的地位从未动摇过,与理查逊、菲尔丁和斯摩莱特并称18世纪四大英国小说家。


    在20世纪后半期,斯特恩和他的《项狄传》再次成为研究和评论的“热门”,而且被关注的焦点也一如既往。一方面随着文化研究升温,探讨18世纪情感主义运动的研究成果接踵出版,“斯特恩话题”应声增值。


    Janet todd 的综述〈善感〉1986


    J mullan 的〈情感与交往〉1988


    S m conger 的〈转变中的善感观〉1990


    Barker-benfield的〈善感的文化〉1992


    C jones的〈激进的善感观念〉1993


    A j van sant的〈18世纪善感观念与小说1993


    以及m ellis的〈善感的政治〉1996等便是这类大张旗鼓地在书名中标出“情感”、“善感”字样的专著中的几例。这类研究力图系统梳理情感主义文化的来龙去脉,把它放到英国18世纪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对话中考察,并特别注重它与女性的关系。R markley讨论斯特恩作品中的多情表演的重要论文〈作为表演的善感〉1987则更注重情感主义和慈善姿态的意识形态功能,强调其矛盾性和局限性。J richetti在为路特立支书局的“历史中的英国小说”系列撰写的18世纪卷中对斯特恩的论述也侧重这一方面。


    另一方面,〈项狄传〉的艺术形式问题依然是当今有关斯特恩的讨论中的一个聚焦之点。如果说以往这方面的考察大都做描述归纳特征、追述廓清源流的工作,那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则大都以当下时兴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为圭皋,就连一些本质上仍采用传统治学方法的著述里也会出现“斯特恩:〈项狄传〉:解购的文本”这类貌似“后结构”的章节标题。“理论”派的阐释强调斯特恩小说对主流叙述模式乃至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读者反映学派”文论家w iser 的〈斯特恩:〈项狄传〉〉可以说是这类著作中的力作。


  • Daisy Miller (Penguin Classics)

    作者:Henry James,Geoffrey

    Famous novella chronicles a young American girl’s willful yet innocent flirtation with a young Italian, and its unfortunate consequences. Throughout, James contrasts American customs and values with European manners and morals in a narrative rich i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sight.
  • 上帝之城

    作者:[美]E.L.多克特罗,李战子、韩秉建译

    美国著名作家E.L.多克特罗的新作《上帝之城》是一部不容易阅读,也不容易定位的小说。 不容易阅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上帝之城》的文本是用一百余块碎片“拼贴”起来的。有些碎片可以归类并链接,如基督教神父佩姆伯顿所在的教堂的铜十字架失窃,后来发现被人搁在几个街区之外的一家犹太教堂的房顶上,在寻找十字架的过程中,佩姆伯顿认识并爱上了犹太教神职人员萨拉,最后改宗并娶萨拉为妻。再如二战期间立陶宛犹太人的苦难,借助萨拉之父断断续续的讲述可以串连起来。但小说中更多的是无法归类甚至无从整合的各种文字片断,如《时报》退休编辑追查隐匿的前纳粹党徒,如论及宇宙的演变、地球的生态、鸟类迁徙、电影拍摄、太空旅行。而且除佩姆伯顿的故事大致呈现线性状外,小说的叙述流程或语言碎片的排列似乎是杂乱无序的,有时甚至不知道谁在叙述,对谁叙述,叙述什么,读来云里雾里。 多克特罗自己说过:他的写作不再有“小说”与“非小说”之分,唯有“叙述”。《上帝之城》中除叙事性较强的神父佩姆伯顿由十字架失窃而最终皈依犹太教的故事、二战中德国占领区犹太人苦难的故事外,有大量非故事性的文字片断,如哲学笔记、艺术评论、科普文章、档案文件等等。而且,整个文本不仅呈现碎片化叙事,文体也五花八门:小说、诗歌、传记、速写、梗概、自述、日记、评论、布道词、流行乐曲、电影场景、电子邮件等。要是勉强定位,也许我们可以将《上帝之城》归为具有“拼贴”和“种类混杂”特征的后现代写作。 《上帝之城》是关于一座城市的,这座城市就是美国的纽约。乔伊斯描写都柏林从而触及“世界的心脏”。同样,多克特罗为纽约拼贴起来的文字碎片也勾勒出现代大都市的一般模型。在多克特罗看来,纽约就是一座破碎的城市、悖论的城市: 纽约啊纽约,文学、艺术之都,虚伪之都;地铁、隧道、公寓大厦之都。拿破仑式的房地产商,疲惫不堪的商人们。自以为是的体育记者,在萨顿广场退休的政客重写着他们悲哀的政绩……纽约,人们不工作就大量挣钱的都市。人们一辈子工作最后破产的都市。灰色的纽约有众多不知名的破公寓房子,在那里每天都有一个天才出生。 这是一个所有音乐汇聚的都市,这是一个连树都筋疲力尽的都市。 怪不得有人说:你要进天堂就去纽约吧,你要下地狱就去纽约吧。而在作者笔下,现代都市生活亦是破碎而混乱的: 五次警报,警车呼啸,大街上惯有的风钻在钻孔,穿着运动短装的跑步者,穿滚轴溜冰鞋的,送信的。嘶嘶作响的公共汽车,人行道上堆着影视明星画。所有的饭店已被订满。婴儿从母婴室里滚落出来。建筑物正面的外墙倒塌在街道上、水管爆裂。警察犯罪。每天警察枪击一个黑孩子,掐住一个罪犯的脖子,一伙警察错误地闯进别人的公寓,造成破坏,铐住女人和孩子。有关部门的掩饰,市长致歉。 纽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我们已经失去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故事四分五裂”。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而多克特罗作为读者的导游,“带你们去看人类理智的可怕的混乱,意识的裂片、无法整合的碎片……现实的垃圾,我们和上帝毁灭了的罗曼司。这个新地狱就是我们开始探索的地方。” 小说《上帝之城》出版于新世纪的初年,而次年作为现代纽约象征的世贸大楼就在全世界人的眼前被恐怖分子炸成了碎片!多克特罗是个悲观主义的预言家? 无论是犹太教还是基督教,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应是上帝之城。差不多两千年前,基督教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发表《上帝之城》,认为“世人之城”终将覆灭,代之以“上帝之城”,而基督教会则是“上帝之城”在地上的体现。我想,多克特罗的《上帝之城》多少是回应圣奥古斯丁的同名著作的。“世人之城”固然风雨飘摇几乎分崩离析,但“上帝之城”也遥遥无期啊。当年奥古斯丁由摩尼教信徒改信基督教,而20世纪纽约的那位基督教神父则改宗信了犹太教!当然,多克特罗写佩姆伯顿不是为了调侃奥古斯丁,基督教堂的铜十字架失窃也不纯是游戏笔墨。在当今美国文坛,多克特罗是个严肃作家,常怀忧世之心。奥古斯曾提出“理解为了信仰,信仰为了理解”的救赎之道,多克特罗也在《上帝之城》中呈现及探讨科学与神学、理智与信念的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尤其是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冷战的现代人如何缔造“上帝之城”。 有论者指出,多克特罗的《上帝之城》带有《圣经》的文本特征。《圣经》始为“创世纪”,终之为“启示录”。《上帝之城》开篇提出“大爆炸”的宇宙学理论,最后则以佩姆伯顿的改宗演说作为结束。他在回顾人类历史上种种恶魔行径及接连不断的灾难后,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成千上万年之后我们仍然无法解释上帝的存在,同时更无法解释人类自己的行为?最后他是这么说的: 我想我们必须重造一个你。如果我们要重造自己,我们必须重造你,主。我们需要一个可以站立的地方。我们弱小、微不足道,在文明的历程中蹒跚着走到这里……我们只有把相互的爱作为我们的立足点,我们的婚姻,我们怀里抱着的孩子,只是这种摇摆的感觉,如水涨水落,使我们保持了意识,阻止我们从宇宙中跳出。阻止我们从宇宙中跳出去还不够。这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可以站立的地方。 这番话能为整个人类的救赎和希望提供“启示”吗? 读完掩卷有感,破碎的其实不是小说,而是生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及我们对世界的信念。多克特罗呈现了上帝的现代境遇和我们的生存状态。重造上帝就是重塑对上帝的信念,就是重塑生活的信念,这样才有希望重构上帝之城。(原作者: 唐建清 来 源: 文学报 )
  • 塞利纳精选集

    作者: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简介:法国外交部资助出版:塞利纳笔下的人物,多是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因战争、贫困、恶俗、偏见、色情、疾病而扭曲的形象。他以幻觉史诗式的笔触,用抒情又俚俗的语言表达他的绝望哲学,创造了其独特的风格。 

  •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 直射点

    作者:安东尼・赫洛维兹

    《少年007系列:直射点》内容简介:两上极有权势的世界级人物神秘死去。军情六处认为,他们之间仅有的关联是他们都有一个儿子在勃朗峰学院上学。那是格里夫博士开办的一所独一无二的学校,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顶,是专为那些桀骜不驯的富家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阿里克斯被派到这所学校进行调查。他冒名顶替,以学生的身份进入这所奇特的学校。
  • 复活

    作者:托尔斯泰

    12卷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文版已出版。巴金老人当年精心收藏的托翁文集珍本中的精美原创插图,也第一次被收录在这套《全集》中。在托尔斯泰辞世94年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从俄语原版直接翻译的托翁全部小说,也是著名翻译家草婴20载辛勤笔耕的结晶。 书中200多幅精美的俄罗斯画家原创彩色插图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据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介绍,这些插图是从国内仅存的珍本《托尔斯泰文集》里翻拍制作的。这本书原由著名作家巴金所藏,是巴老早年在莫斯科的旧书店里觅得并一直视为珍爱的宝贝。1999年,巴老想把这些书捐赠给上海图书馆。
  • 夜幕

    作者:(德)克里斯托夫・彼得斯

    《夜幕》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评选中德语文学入选作品。深秋的伊斯坦布尔,青年石雕家阿尔宾和女友丽维娅从德国来这里度假,试图以此挽救他们的感情危机。但阿尔宾无意中目睹了一起枪杀案,他私下对此展开了调查。与此同时,一群艺术系大学生也从德国来到这里,丽维娅与其中的扬相爱了……作者从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沿两条相反的时间线索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的故事:被害人到底有没有被枪杀?阿尔宾因何失踪?而在故事的帷幕之后,是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在现实中的迷失和崩溃,在黑暗中对人性的追问。
  • 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英] 阿瑟·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探案集(套装全4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福尔摩斯几乎已经成为严密推理的代名词,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小说在创作手法上显示了非凡的功力。惊险、刺激、充满悬念,结构严密,丝丝入扣,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刺激读者的感官,使读者既感到恐怖,却又欲罢不能,从而留下刻的印象。
  • 狗心

    作者:(俄)布尔加科夫

    布尔加科夫死后恢复名誉,其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本卷收入《狗心》和《不祥的蛋》两部中篇名作,显示了作家讽刺艺术和语言功力的高超。某国营农场的领导误把一批为动物实验而进口的奇怪卵形物当作鸡蛋,结果孵出了巨大的爬行动物。这些巨蟒迅速繁殖,吞噬破坏了周围的一切。小说既荒诞,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读后令人捧腹,于笑声中获致强大的美学力量。
  • 二十年后

    作者:大仲马,王振孙

    该书的主角仍然是《三剑客》中的达达尼昂和他的三个好友,他们在全书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红衣主教马萨林想起用达达尼昂和他的伙伴为自己服务。暴动爆发后,达达尼昂去王宫接受任务。暴动爆发后,达达尼昂去王中接受任务,在那里,正巧投石党人向母后和马萨林提出要求,局势一触即发,达达尼昂护送他们到圣日耳曼去避风头;后来他在王宫发现马萨林藏宝的秘密,迫使他就范,让他同意暴动者提出的协议以求和平;他又去见母后,向她晓以利害,使她同意提升他为火枪队队长,以及他的伙伴的其他要求。其间,他们几次想救出被俘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而未果的情节格外精彩,读来惊心动魄。 小说在不违背基本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成功地穿插了传奇故事,是大仲马的历史小说较为符合历史真实的一部作品。
  • 错将妻子当帽子

    作者:奥利弗・萨克斯

    错将妻子当帽子,ISBN:9787806575550,作者:(美)奥里弗·萨克斯(Oliver Sacks)著;朱建平译
  • 番石榴园的喧闹

    作者:(印)基兰·德赛

    桑帕斯爬上了郊外的一棵番石榴树,决定在上面定居,任谁劝说也不下来。庸庸碌碌活了二十年的他,再也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不愿去当公务员,不愿听父亲的训斥,不愿承受外人异样的目光,不愿卑躬屈膝。天知道当年他随着一声霹雳在久旱后的甘雨中降生时,承载了多少美好的期许。 他的不识好歹触怒了父亲,但没多久父亲就喜笑颜开了,噢,这岂不就是发财良机?
  • 伊丽莎白不见了

    作者:[英]艾玛·希莉 (Emma Heale

    ★这是一个关于名叫莫德的老人的故事。执着的莫德,可爱的莫德,坚强的莫德,勇敢的莫德,糊涂的莫德,悲伤的莫德……在她的身上,我们能看见自己父母的影子,或许还能看见自己将来老去时的点滴状态。不过莫德也稍有不同,她得了老年痴呆症,每一刻都会忘记自己上一刻做过的事情。 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故事,我们会被莫德的执念与孤勇深深打动,继而去审视我们的迷惘,我们的苦闷,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不是像她那样执着,那样坚持不懈?我们是怎么对待父母和老者的?我们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 ★莫德故事的创作者是英国年轻女作家艾玛·希莉,她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祖母和外祖母,在她们的暮年时光,她一直陪伴着她们。她的文字真挚、细腻、睿智、幽默,甚至十分犀利。莫德的青春、莫德的暮年,在她的笔下,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荣获多项殊荣的作品,也是2015年英国各大畅销榜TOP1图书。 获奖情况如下:2014英国科斯塔奖年度小说处女作、2015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最佳小说、2015意大利萨勒诺文学奖最佳欧洲小说。 同时曾入围以下文学奖项:2014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流行小说、2014年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新人作家、2014迪伦·托马斯奖、2015百利女性奖。 ★当你每一刻都遗失上一刻的记忆,该如何揭开一起尘封七十年的谜案?莫德在记忆的漩涡中,勇往直前,探寻真相。她的故事也即将以BBC迷你剧形式,与广大书迷、剧迷见面。 —————————————————————— 年逾八旬的莫德患有老年痴呆症。每一刻她都会忘记自己上一刻做过的事情。她纳闷地发现衣服兜里满是关于伊丽莎白的字条—— “伊丽莎白不见了。” “她杳无音讯。” “没有伊丽莎白的消息。” “伊丽莎白在哪儿?” “不见了,不见了,不见了!” …… 可古怪的是,警察、伊丽莎白“可恶”的儿子,甚至莫德自己的家人,都不肯帮她找回伊丽莎白:这些人是不是有什么事儿瞒着她? 莫德开始靠自己的力量一点点挖掘真相。她勇敢地冲破记忆的层层迷雾,执着地去寻找不见的那个人,而一切线索却指向了另一个始终悬而未决的失踪之谜……
  • 千夜之夜

    作者:[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阿拉伯世界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续写《一千零一夜》,魔幻而又真实 —————— 全世界最有创造力最有才华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 他不单是雨果和狄更斯,还是高尔斯华绥、托马斯•曼和左拉。 ——《伦敦书评》 他通过丰富而微妙的作品——精致的现实主义,意蕴深厚——形成了普世的阿拉伯叙述艺术。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 故事始于山鲁佐德通过精彩的故事拯救了自己之后,仍然怀疑丈夫嗜血成性。宫外的世界也并不平静,到处都是忧伤的灵魂……
  • 史迈利的告别

    作者:[英] 约翰·勒卡雷

    ◆英国国宝级作家 张爱玲、王朔激赏推崇的文学大师 ◆约翰•勒卡雷 献给“失意”间谍的时代挽歌 ◆传奇间谍 乔治•史迈利 谢幕之作 ◆背叛需要两个条件:恨某个人,同时爱那个人。 ◆这导致背叛的“恨”,竟可以使激发忠诚的信仰不堪一击。 《史迈利的告别》(The secret pilgrim)是一部洋溢着回忆忧伤的间谍小说。 “我们的理想是自由,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已经放弃了太多的自由。” 柏林墙被推倒,一个时代就此完结。即将退休的英国情报官员内德邀请自己的导师史迈利为年轻的学员们演讲。伴随着史迈利的讲述,内德也陷入了记忆中……胜利时的意气风发、危急时的扣人心弦早已淡漠,失败后的消沉与被背叛的痛楚却久久无法抹除。 我们打败了对手,却只剩下人性的残缺。 【评论】 勒卡雷就是间谍小说家的第一人,而且第二名可能还没有出生。他的规格、视野、深度和情感完全超越了所有间谍小说书写者甚至这个类型小说基本框架所能拥有的。 ——唐诺 ……风格?这个词经常叫我困惑。老实说我不太想这事,这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我倒想要约翰•勒卡雷那种冷淡的英国风格,可是学不来。 ——王朔《无知者无畏》
  • 神奇动物在哪里

    作者:(英)纽特·斯卡曼

    《神奇动物在哪里》是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课本,由“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化名为纽特·斯卡曼)所著。 在这个国家,几乎每一户巫师家庭都有一本《神奇动物在哪里》。纽特·斯卡曼的这部杰出作品一问世,就被指定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教科书。现在,麻瓜们也有机会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五足怪生活在哪里?蒲绒绒吃什么东西?为什么最好不要把牛奶留在屋外给刺佬儿吃? 你手中拿着的是本书的特别版——哈利·波特自己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复制版,页边空白的地方有他和朋友们写下的有趣笔记。
  • 魔种

    作者:(英)V.S.奈保尔

    ★《半生》的后半生,即使这一生充满无奈与悲凉! ★我这辈子在哪儿都找不到家,只是看起来像在家里。 一直以来,我过的都是别人的生活。 我从来没有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安睡过。 我似乎是在为同胞、为理想献身,然而不过是纵身跳入了某种荒诞。 ★《魔种》将连接起我曾生活过的不同世界,并将对我的整个文学生涯作一个总结。——V.S.奈保尔 终于,天亮了,远处传来孔雀奇异的鸣叫声,那是它清晨在树林里的水塘边喝过第一口水后发出的鸣叫,沙哑,撕心裂肺,本该讲述一个新生的世界,但在经历了漫长的不眠之夜的人听来却像是在讲述失落的一切,人、鸟、树林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