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冰激凌家族

    作者:[荷] 恩斯特·凡德奎斯特

    ※我已经决定好了,今后每个选择都忠于自己。※

    ·

    这部清凉甜美的小说迷倒整个荷兰!

    ·

    ★世界上有两件令人难以拒绝的美好事物:冰激凌和诗歌。这本书对它们的探索和讲述无比优雅,融合在一个关于家庭牵绊和自我实现的故事中,情感丰沛、令人愉悦。

    ★斩获荷兰“迪欧普特文学奖”

    ★荣登德国《镜报》畅销书榜

    ★在荷兰,备受推荐。《自由荷兰》《电讯报》《标准报》《荷兰文学》《ELLE》《Glamour》《NRC》《AD》《Humo》等重要媒体联合推荐。

    ——————————

    ※故事简介※

    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小村庄里,塔拉米尼家族已经做了近一百年的冰激凌。每年春天,他们举家前往荷兰鹿特丹卖冰激凌,直到冬天才回山间老家。手艺一代代传承,但到了卓凡尼一代,出现了危机。

    卓凡尼酷爱诗歌,有一个文学梦,他想离开。

    ——————————

    ※媒体推荐※

    ·

    《冰激凌家族》是一部情感丰沛、令人愉悦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牵绊和自我实现的故事。——荷兰文学基金会

    ·

    世界上有两件令人难以拒绝的美好事物:冰激凌和诗歌。这本书对它们的探索与讲述令人怦然心动,无比优雅。——尤•里乔尼 (《科里街角的意大利人》作者)

    ·

    《冰激凌家族》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把我们卷入了一场雪崩!——荷兰媒体NHD

    ·

    恩斯特创作的故事就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无比优美。他美丽的文字一定会俘虏每一位读者。——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

    一部美丽的、充满诗意的家族史诗。——ELLE

    ·

    《冰激凌家族》打开了我们的感官,让人感受到新鲜感所带来的愉悦,写得太棒了!——《标准报》

    ·

    《冰激凌家族》里有太多美丽、诱人的场景了,时刻撩动你的感官与想象。——Humo

  • 闻香的女孩

    作者:(美)史黛斯·李

    十六岁的少女米茉和妈妈是地球上仅存的两个闻香师,她们可以闻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情绪味道,然后用植物提炼出相同的气味,制成爱情灵药,让一对男女相爱。

    米茉热爱这份工作,却也很向往外面的生活,她希望拥有一个普通高中生的生活:上学、交友、爱情、社团活动,可妈妈不允许她这么做,因为闻香师的体质和守则不允许她们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由于一次意外,米茉把灵药下错了人,一段爱情开始失控,妈妈也会对她失望。她穷尽所能配制回溯药剂,想挽回错误,爱情却在这个时候不期而至……

  • 作者:[英] 阿道司·赫胥黎

    远在太平洋的一座岛屿Pala蓬勃发展了100多年的理想社会,已然成为一场现代社会文明的实验。居民生活在这个由西方科学与东方哲学创造的人间天堂,岛上的幸福引来了外界的嫉妒与敌意。为了占领岛上的资源,记者法兰比伪装成落难者潜入岛屿,但他很快爱上了这座岛上的生活方式。是捍卫岛 屿的理想社会,还是继续完成任务?然而不管他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个人间天堂的小岛都将无法避免这场精心谋划的灾难。

  • 许愿地球仪

    作者:〔瑞典〕克莉丝汀娜·奥森

    十一岁的萝蓓塔只有一个心愿,帮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生命垂危的好友夏洛特找到一颗健康的心脏。她每天翻报纸,留意各种可能,同时她又觉得不解,世界上有谁不需要心脏?而这样她又要到什么时候才找得到那个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萝蓓塔得到了一个古老的地球仪,对着它许下一个愿望,愿望就会成真,但地球仪同样要求萝蓓塔付出一些代价……萝蓓塔最终会拯救她的好朋友吗?而她又将经历怎样的冒险?一部让你读懂死亡与爱,勇气与希望,友谊与成长的获奖力作!

  • 咒语

    作者:[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我编了谎话,他们都很高兴,于是,我把这个悲惨的世界,变成了一座乐园。”

    “没有国家的人”库尔特·冯内古特代表作《咒语》中文版首度问世。

    人生就是一场骗局。海明威,马克吐温之后,美国最后一个敢说真话的大师。

    上战场的那些人都是孩子吧;有的人因为拿了一个茶壶被枪毙掉了;有的人满载而归……

    一面荒诞,一面真实,这才是历史。

    黑色幽默大师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

    《二十二条军规》作者约瑟夫·海洛称赞本书为:冯内古特最好的作品。杰伊·麦克伦尼在《纽约时报》上说《咒语》是最具热议,最有现实价值的小说。

    《咒语》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作家库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越战退伍老兵哈特克内心独白的方式展开。哈特克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向读者讲述了越战的荒谬及越战老兵的悲惨境遇,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的控诉。

    他是几代美国年轻人的偶像,是我们自己的马克•吐温。

    ——[美]诺曼•梅勒

    冯内古特是当今美国最有才能的作家。

    —— [英]格雷厄姆·格林

    一位笑着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笑,成了这个时代的疼。

    ——《纽约时报》

  • 故园风雨后

    作者:[英] 伊夫林·沃

    当赖德军官看到那座庄园时,所有的记忆都回来了。他来过这里,他知道这里的一切。

    少年查尔斯·赖德在牛津大学结识了英俊的侯爵之子塞巴斯蒂安,经由塞巴斯蒂安的介绍进入布赖兹赫德庄园。此后这座庄园在查尔斯生命中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他与一对兄妹产生了不可言说的情感,还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塞巴斯蒂安的父亲抛下家人与情人定居海外;笃信宗教的母亲日渐疯狂,以爱之名给儿女套上沉重的枷锁。年轻的塞巴斯蒂安渴望挣脱家庭牢笼而不得,终日酗酒,最终远走他乡,潦倒一生。年轻美丽的长女茱莉娅,也因无法摆脱信仰的束缚,早早断送了爱情与幸福。

  • 七日永恒

    作者:[法] 马克·李维

    《七日永恒》是马克·李维的全新浪漫之作,法语单本累计销量超过200万册。爱情是马克·李维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书中,他抛开一切复杂的叙事,只用一场跌宕起伏的爱情,让我们体会单纯的美好。在这场无法预知的人生里,总有一个人的出现,陪伴你走过迷惘。而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也许就会是命定爱情的开始。

  • 失物守护者

    作者:[英]露丝·霍根

    被读者评价为,“英版《解忧杂货店》”

    -------

    ★ 感动欧美千万读者的心灵救赎之作,温暖席卷30多个国家

    ★ Goodreads读者选择奖年度小说Top5

    ★ Specsavers国家图书奖年度银奖小说

    ★ 理查德 & 朱迪读书俱乐部年度选书Top1

    ★ 《星期日泰晤士 报》年度畅销书

    ★ 英国亚马逊年度畅销书

    ★ 我 沉溺于收集每一个失落之物,期望有一天,能换回那颗意外丢失的灵魂。

    ★ 所有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

    ---------------------

    50年前,安东尼的未婚妻特蕾兹在一场意外中去世,随之丢失的还有特蕾兹送给他的礼物。失去了未婚妻,也辜负了对她的承诺的安东尼,为了祈求上天的救赎,开始收集、保存别人的失物,并将其写成故事,他也因此成了一名“失物守护者”。一次,在火车上捡到的骨灰盒,将安东尼再次拉回到过去,但已至暮年的他,再无力改变什么,便让助手劳拉去完成这项使命,并将自己的房子、园丁,连同特蕾兹忧郁的魂魄一并留给了她。性格乖僻的劳拉,开始在弗雷迪和有特殊能力的女孩儿森夏恩的帮助下完成安东尼未了的心愿——寻找唯一能让他和逝去的爱人重聚的失落之物……

  • 孤独邮差

    作者:[加]丹尼斯·特里奥特

    在山毛榉大街,住着一个名叫比洛多的邮差。

    他孤独而沉默,每天完成工作就会回到自己空旷的公寓独自发呆。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封来自瓜德罗普岛的信,信中只有三行字,是一首短诗:

    时光若流水,

    彷徨复彷徨,

    恋恋崎岖礁石上。

    窥探他人的信件给他孤寂的生活带来了一种不可示人的隐秘快乐,同时也让他对寄信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命运是一个红色的圆环,也更像是一个旋转的火圈。蛇咬着自己的尾巴,时间在慢慢吞噬自我。

  • 游泳回家

    作者:[英]德博拉·利维

    泳池里似乎漂浮着一个人。

    妮娜远远地看着,一点都不吃惊。凯蒂终于把自己溺死了,自从看了她写的诗,妮娜就知道她在准备自杀。

    凯蒂一直有点不正常。妮娜和父母来到度假别墅的那天,她正在泳池里裸泳。她自称是个植物学家,来山里做研究。但是妮娜觉得她是跟着父亲来的。父亲是个颇有名望的诗人,女孩们都喜欢他。当然,他也喜欢她们。

    妮娜已经走到了泳池边,她突然意识到,水里的人并不是凯蒂。

    ————————————————————————————

    ★ 生活之所以值得继续过下去,是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相信自己可以安全到家。

    ★ 2012年布克奖决选作品,《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赫芬顿邮报》2012年度好书,《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盛赞。

    ★ 英国新生代人气作家,两次入围布克奖决选,被《泰晤士报》赞为“当代英语小说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声音之一”,《书单》杂志称其为“最好的‘现代’作家之一”。

    ★ 整个故事悬疑、不安的气氛贯穿始终,直至最后一刻的意外一击,令人久久难忘,篇幅不长却有史诗一般的气度。

    ★ 阅读此书,仿佛徜徉在法国南部,享受着阳光浸染的下午,缱绻、慵懒,但它的美又带着忧郁阴暗,令人心神不安,唯有在白日里做过阴冷噩梦的人才能体会。——《卫报》

    ★ 德博拉·利维的叙事内蕴深远,仿佛曲径通幽,令人欲罢不能。她的笔触轻盈、幽默而不乏犀利。这本小说围绕失去和寻找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探索之旅。她很善于制造悬念,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令人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尽管篇幅不长,却具备一种史诗般的气质,当揽获褒奖。——《独立报》

    ★ 小说中的留白非常有力量。故事主题、话语以及画面在这部极有韵律感的小说中反复循环,很有节奏感。以电影般的手法清晰地凸显出某些令人深思的困惑。——《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 利维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让这部作品充满了力量。——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

    ★ 利维的作品关注的并非讲述故事本身,而是由故事设立的区际:欲望和猜测、幻想和象征在其间流动。即使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也会呈现出怪诞可怕、屏气慑息的维度,就像杜尚的现代派作品,又像弗洛伊德所解析的梦中之物。——汤姆·麦卡锡,英国作家

  • Where the Crawdads Sing

    作者:Delia Owens

    For years, rumors of the "Marsh Girl" have haunted Barkley Cove, a quiet town on the North Carolina coast. So in late 1969, when handsome Chase Andrews is found dead, the locals immediately suspect Kya Clark, the so-called Marsh Girl. But Kya is not what they say. Sensitive and intelligent, she has survived for years alone in the marsh that she calls home, finding friends in the gulls and lessons in the sand. Then the time comes when she yearns to be touched and loved. When two young men from town become intrigued by her wild beauty, Kya opens herself to a new life--until the unthinkable happens.

  • 明日分解

    作者:尼尔·舒斯特曼 (Neal Shusterman)

    《明日分解:逃离收获营》是一部科幻题材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三名不被社会需要的少年康纳、莉莎和莱夫,为了拯救自己的身体,离家出走然后开始了逃亡的旅程,并坚决对抗将“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一次偶然机会,三个人聚到一起,同样的绝望感使三个不幸的少年相依为伴,在生命悬而未决的处境中,开始了异常艰难的野外逃亡。如果他们能够生存到十八岁生日那一天,他们就不再被伤害。但是当他们从手到心,身体上的每个器官都被一个疯狂的社会所觊觎,十八岁看起来却如此遥远……

  • 巴黎仗剑寻书记

    作者:[西] 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前夕,欧洲大陆沉浸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之中。为了给处于专制皇权统治下的西班牙带来光明与希望,西班牙皇家学院的两位院士,矮胖的图书管理员堂埃莫赫内斯和清瘦的海军上将堂佩德罗·萨拉特,接受同僚委托结伴前往巴黎寻找并争取秘密带回代表启蒙与进步的28 卷本《百科全书》。在当时的西班牙,《百科全书》已被宗教法庭列入禁书名录,因此这段寻书之旅将注定充满凶险,而想要阻挠他们的不仅有强盗,还有西班牙皇家学院的某些同僚们。通过两位寻书人的视角,结合史实与想象,西班牙国民作家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将再现法国大变革时代风云诡谲、暗潮汹涌的历史全景。

  • 梦蛇

    作者:[美]冯达·N.麦金泰尔

    本书封底内侧的内容简介有全书剧透

  • 一天

    作者:[英] 大卫·尼克斯

    《一天》是英国作家大卫·尼克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安妮·海瑟薇主演经典同名电影原著。如果年轻时的忧愁往事、白日梦想常常让你感怀,这部小说你就不可错过。

    大学毕业的前夜,平凡女孩爱玛偶然邂逅俊美富有的德克斯特,两人度过甜蜜的一夜,又匆匆分离。

    此后每年的同一天,伦敦、罗马、巴黎、爱丁堡,爱玛远远地看着德克斯特满世界游走,做主持人,跟漂亮女人调情,结婚又离婚。他偶尔寄来一张寥寥数语的明信片,被她悄悄珍藏。

    十五年后的爱玛,成熟、独立,有喜欢的事业,有珍视她的男友。此时,德克斯特疲惫落拓地回到她面前。她还在那里等他吗?

  • 艾莉诺好极了

    作者:盖尔·霍尼曼

    每当有人——出租车司机、牙医——问我做哪一行的,我都告诉他们,我是“坐办公室的”。九年了,从来没人问是哪种办公室,也没人问我在那里做哪种工作。我不是在抱怨,这很好。我一直避免与他人有所羁绊。

    我没有手机,基本不上网;我从不主动与同事聊天;除了社保局的,抄水表的,传教的, 送外卖的,没人拜访我的公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跟地球的连结微弱如蛛丝,只消一阵强风,我就能离地飞走,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每当沉默和孤独排山倒海而来,我就和波莉说说话。波莉是我的盆栽,是我童年里唯一幸存的活物,一路跟随我待过各式各样的寄养家庭。事实上,我就像波莉一样,只需要最低限的照顾和关注,大多时候自立更生。我知道别人背后怎么议论我:怪咖,奇葩,神经病。但我一点都不困扰。我很好,好极了。我不需要其他人──我的人生没有大破洞,我个人的拼图里没有缺块。

    至少,在遇到雷蒙之前,我一直这样相信着。

    ★奥斯卡影后瑞茜·威瑟斯彭一口气读完手稿,火速买下影视版权。

    ★让各国出版人直呼“变态”的畅销黑马:英国突破100万,美国上市仅仅6个月已近70万,全球88个版本,连续2年占据各大畅销榜。

    ★美版豆瓣Goodreads16万+压倒性好评(最新数据18万+),40国、超百万读者泪目分享:“想给艾莉诺一个熊抱。艾莉诺好极了,谢谢你让我大声笑,大声哭。”

    ★人生的破洞,也是光芒照进黑暗的入口,你可以变得越来越好,即便生活不曾给你一个容易的开端。

  • 迪伦马特侦探小说集

    作者:[瑞士]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前 言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1990)是瑞士现当代文学的伟大旗手,是战后德语文学最优秀的经典作家之一,被誉为布莱希特之后“最杰出的德语戏剧家”。20世纪50到60年代,他在戏剧和小说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疑为德语当代文学赢得了令人敬仰的世界声誉。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和学者瓦尔特·因斯曾经这样赞誉说:迪伦马特的喜剧“是在虚构,需要的是能够表现对环境那无可挽回的东西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睿智,……是在创造风格”;他的喜剧“不是为现存的世界加砖添瓦,而是展现着那基石上的千疮百孔;它所追求的不是对存在的证明,而是要采用夸张性的模仿去讽刺,去嘲弄,去重新创造;它表现着变化的东西,而自身同样处于变化之中”。同上,第40页。因斯的这段话不仅一针见血地勾画出了迪伦马特喜剧创作的特点,也十分贴切地揭示出其小说创作的风格。迪伦马特的文学创作是虚构、想象和睿智的艺术结合,而不是对生存环境现实主义的直接反映;他的文学艺术不是对现实的褒扬,而是立足于我行我素毫不掩饰的揭示,即“良心”的写照;他借助怪诞而创新的多样化艺术手段来表现变化的、引起痛苦和不安的现实生存与社会主题。他的艺术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堪称典范。

    迪伦马特于1921年1月5日生于伯尔尼市附近一个叫柯诺芬根的村庄。父亲是新教神父。像他的祖辈一样,他几乎在伯尔尼家乡度过了他的一生。对他来说,童年的家乡既是一个祥和之地,又是一个幽灵似的田园。中学时期,他就开始阅读表现主义作家凯泽和卡夫卡的作品,同时也对叔本华和尼采情有独钟。1941年,他进入苏黎世大学学习哲学、自然科学和日耳曼语言文学,主攻克尔凯郭尔和柏拉图哲学。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研究阿里斯托芬与古希腊的悲剧诗人。

    迪伦马特是在卡夫卡和凯泽的影响下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短篇小说《老人》是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1946年冬,他的第一本剧作《圣经如是说》问世。创作初期,迪伦马特为卡巴莱剧场写了许多卡巴莱小品剧,因此也度过了初期作为自由作家生存的困境。这些成功的卡巴莱小品剧可以被看作是他后来喜剧的雏形。

    1950年代初期,伴随着瑞士经济奇迹的出现,迪伦马特的文学创作也开始脱颖而出。作为戏剧作家的实验场地,他首先发表了一系列广播剧,先后获得了德国战争盲人广播剧奖(1955)和意大利国家奖(1956)。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创作侦探小说。迪伦马特独具一格的侦探小说也是其在德语文坛上独领风骚的创举,与其戏剧创作相得益彰。脍炙人口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0)和《嫌疑》(1953)就是这个时期的杰作。从这个时期开始,迪伦马特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也着手探讨戏剧理论问题。1954年发表的《戏剧问题》奠定了这位剧作家一生所遵循的立足于社会观察的戏剧创作思想。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迪伦马特喜剧创作的高潮。如果说《罗慕路斯大帝》(1948)克服了初期的表现主义倾向而预先实践了他后来的喜剧理论的话,那么《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1950)、《天使来到巴比伦》(1953)等则是其开始探讨和认识布莱希特戏剧创作的结晶。前者以极其夸张的漫画形式展现出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死亡之舞,也奠定了他在联邦德国戏剧舞台上的成功。可以说,他日臻成熟的喜剧创作在很大程度

    上填补了战后德国重建时期德语戏剧的空白。

    1955年,迪伦马特发表了为他带来世界声誉的“悲喜剧”《老妇还乡》,从而使他的喜剧“模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与传统的喜剧不同,突如其来的转折和怪诞的风格和表现手段构成了迪伦马特喜剧表现的核心和与众不同的特色。《老妇还乡》很快就成为世界喜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深受东西方观众的喜爱。迪伦马特因此先后获得曼海姆席勒奖和瑞士席勒基金会大奖。《老妇还乡》把迪伦马特迄今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批判升华到对西方社会制度在道德上的控诉。喜剧《物理学家》(1962)是迪伦马特喜剧创作的又一个高潮,是这个时期德语舞台上上演最多的剧目之一。它与后来的《流星》(1965)和处女作《圣经如是说》的新版《再洗礼派教徒》(1966)等彻底确立了

    迪伦马特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从60年代末以后,迪伦马特趋向于杂文和散文的创作,越来越关注社会政治问题,文化批评越发尖锐。杂文集《关于以色列的杂文》(1976)收录了作者这个时期许多很有认识价值的政论和文化批评檄文。与此同时,迪伦马特更多地投身于喜剧舞台实践,他先后担任巴塞尔和苏黎世剧院艺术顾问,改编和导演了自己早期的喜剧以及莎士比亚、施特林德贝格、歌德等的剧作。

    迪伦马特在喜剧创作上享誉世界,但在小说创作上也很有建树,特别是其独辟蹊径的侦探小说可以说在世界文坛上一枝独秀。《隧道》(1950)、《嫌疑》(1953)、《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0)、《抛锚》(1956)、《承诺》(1958)等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在同代德语作家中,迪伦马特是很幸运的,由于他的国家的特殊地位,他的家乡没有遭受过纳粹铁蹄的蹂躏,他的精神没有受过法西斯奴役的创伤。他几乎一直生活在伯尔尼州比勒湖畔的诺伊堡。从这个静谧的田园里冷静而批判地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喜剧”,又以犀利的喜剧、小说、广播剧、杂文等艺术形式将他那富有想象力的、但却始终尖锐刻薄的诅咒抛投到读者之中,就是要以惊世骇俗的方式将他们从那可笑可悲的日常现实中唤醒。他的作品不是自我的表现,而更多是力图呈现给这个令人沮丧的世界一面镜子,一面怪诞扭曲的镜子,要以此来认识它。他的全部作品都围绕着这个主题。与他同代作家不同,他的文学表现自始至终都渗透着一种历史悲观主义色彩,正如他所说的,“我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认同一个曾经存在的、现在存在的和将来会存在的社会,而始终必然会以某种方式采取反对的态度。反对是文学艺术的事,而反对需要人,因为只有在与别人的对话中,才会有事物、思想的继续发展。”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陆续推出迪伦马特的作品,意在比较系统地向我国读者介绍这位独具风格的瑞士德语作家。文集包括喜剧、侦探小说和中短篇小说。《侦探小说卷》收录了迪伦马特创作的五部侦探小说:《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0)、《嫌疑》(1953)、《承诺》(1958)、《司法》(1985)和未竟之作《退休探长》(1979)。这些侦探小说是迪伦马特为德语当代文学做出的独树一帜的贡献,因此也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和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其实,迪伦马特的侦探小说与传统的侦探小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传统的侦探小说注重对犯罪行为神秘玄妙的侦探过程的描写,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见长的话,那么在迪伦马特的侦探小说中,不是对犯罪行为和罪犯踪迹的分析和推理,而是侦探人物本身成为叙事的核心。在这里,作者把叙事化的喜剧手段融入喜剧化的叙事之中,无情地讽刺和鞭挞了代表公正的司法机构的种种弊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从根本上说,侦探小说构成了作者观察、感受、认识和表现现实生存不可分割的部分。迪伦马特的侦探小说无疑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讽,是“侦探小说安魂曲”。这是迪伦马特的第三部侦探小说《嫌疑》的副标题。

    迪伦马特的侦探小说处女作《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一举为初出茅庐的作者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这部小说中,迪伦马特把凶杀之谜、邪恶之谜及其在《戏剧问题》中所阐释的“偶然”融为一体;侦破谋杀警察少尉施密特案件的故事与伯尔尼老警长贝尔拉赫和犯罪分子这两个对手之间的持久冲突彼此交织,形成了小说多线叙事的深层结构。这部小说没有以侦探和法律的胜利而告终,而是将二者置于怀疑嘲讽的聚光灯下。这就是迪伦马特后来所说的“侦探小说安魂曲”。

    第二部侦探小说《嫌疑》是《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的续篇。小说的情节开始于1948年12月27日,表现的主题是战争罪行。如果从传统侦探小说视角来看,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直像童话一样。但这样的拯救正是作品表现的意图所在:“凡是关系到大家的事,只有大家才能解决。任何个人试图自己去解决关系到大家的事的努力都必然会失败。”显而易见,贝尔拉赫在这里被看成失败者,他试图独自揭穿埃门贝格的英雄行为失败了,因为没有人相信他的控告是真的。而战争罪犯埃门贝格无疑也心里明白,不仅是他,而且许许多多的人都会对贝尔拉赫的怀疑做出这样的反应,正如他所说的:“这不应该意味着在瑞士会存在战争罪犯吧!”而贝尔拉赫给了不仅让埃门贝格,而且让自以为是的瑞士人感到无地自容的回应:“凡是在德国曾经发生的,只要一出现某些条件,便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民族会是例外。”这部小说不仅一反传统侦探小说的俗套,而且饱含着不容忽视的社会批判因素。

    小说《承诺》是在迪伦马特之前完成的电影脚本《光天化日之下》的基础上创作的。作者在这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侦探小说的叙事结构,采用了一种错综交织的叙事形式,形成了更加广阔的叙事空间。这部小说多层次多视角的表现既是对主人公近乎宿命的正义感的悲剧性讽刺,因为他的理想追求与现实格格不入,也是作为侦探小说作家的小说叙事者的自我嘲讽,因为他试图将这种叙事表现为人的理性和信仰的必然见证,同时是对传统的侦探小说的戏讽,因为它要以成功的侦探结局来伸张正义。《承诺》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侦探小说安魂曲”。

    在小说《司法》中,迪伦马特更加激进地表现了关于公正的主题。这部筹划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小说直到1985年才问世。小说描写的是一场非同凡响的凶杀案件。同作者的前几部侦探小说一样,《司法》也把嘲讽的目光指向传统侦探小说的陈规俗套和千篇一律的行为方式。小说的叙事从始至终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从而也引起了批评家激烈的争议。实际上,《司法》从根本上表明了迪伦马特对传统侦探小说文本概念的颠覆,为读者提供了更复杂更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退休探长》是迪伦马特侦探小说的未竟之作。小说主人公赫希施泰特勒探长几乎是《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和《嫌疑》中的贝尔拉赫探长形象的翻版。按照迪伦马特的说法,这部小说原本打算描写这样一个故事:“在他长久的职业生涯里,一个伯尔尼探长出于人道,出于对人类法律缺陷的了解,放手让一些罪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在退休后的最初日子里,他要一一去拜访这些人。”这部小说于1995年在苏黎世《世界周刊》连载,瑞士作家韦德默为之续写了一个可能的结局:多年以后,探长又与同一伙犯罪分子再次实施了入室抢劫,进入作家迪伦马特的酒窖里。最终是入室抢劫犯、政治家和作者济济一堂,品酒探讨法律和公正问题,直到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退休探长》呈现出一种断断续续万花筒般的叙事结构,其中交织着各种令读者难以想象的社会问题和冲突,这也许是迪伦马特留给读者一个品味不尽的“悬案”。

    总而言之,迪伦马特的五部侦探小说是对传统侦探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戏讽甚或解构,从一个新的表现视角创立了迪伦马特式的侦探小说形式。这无疑是对德语当代文

    学的一大贡献。

    我们选编出版迪伦马特的系列作品,初衷是希望我国读者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瑞士作家,获得阅读他者文学的愉悦,并有所借鉴和受益。但由于水平有限,选编和翻译疏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作品的翻译得到了瑞士国家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的资助和安格利卡·萨尔维斯贝格女士(Angelika Salvisberg)的大力支持,编者也曾应邀前往瑞士洛伦翻译者之家(bersetzerhaus Looren),与瑞士相关专家解决了翻译中的诸多问题,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韩瑞祥

    2017年10月30日于北平

  • 我的紫色芳香小说

    作者:[英]伊恩·麦克尤恩

    ★ 英国国民作家麦克尤恩七十岁生日庆贺之作

    ★ 一幅文坛浮世绘,两段被交换的人生

    《我的紫色芳香小说》讲述了两位作家乔斯林•塔拜特和帕克•斯帕罗之间的故事,并揭露了一些文学圈、出版界的阴暗面。小说以帕克•斯帕罗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两个醉心于文学的好朋友同时出道,发展轨迹 却截然不同:塔拜特依靠写剧本偶然出名后,文学道路越来越顺,人到中年已经成为了国民作家。而比他先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斯帕罗出版了几部小说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有一次斯帕罗偶然在塔拜特家中读到了一部小说初稿,在一阵难以抑制的冲动下,斯帕罗做出了改变两人命运的举动。

  • 罗特小说集4

    作者:[奥] 约瑟夫·罗特 / 刘炜 主编

    本书是《罗特小说集》第四卷,收入长篇小说《无尽的逃亡》与短篇小说《草莓》。《无尽的逃亡》是罗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佟达是奥地利军队中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俄国人俘虏,被波兰人救出后在西伯利亚偏远农庄待到战争结束。他在试图取道乌克兰回到维也纳的途中,因受伤被救而成为苏联红军的一员。佟达经历了苏维埃建立之初的战争与和平,在与娜塔莎和阿尔雅的爱情结束之后,重新返回维也纳,寻找未婚妻伊蕾妮。此时欧洲的一切已与往日不同,他再也无法用从前的目光和态度来融入旧日生活。小说展现了欧洲年轻一代在战争之后的迷茫与失落,在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下,冷静深刻地书写了个体的彷徨与思索。《草莓》属于罗特同时期的作品,以罗特式的精准笔墨,描述了欧洲东部一个小城的众生相,记录了现代工商业来临之前的旧世界的最后面貌。

    罗特对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德奥文化与历史的反思具备一流小说家的深度与水准,他的系列小说通过普通人的起伏人生讲述奥匈帝国没落时期的历史,折射了西方文明在近现代转折时期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 酗酒、猫与赞美诗

    作者:[美]托马斯·林奇

    ◎美国国家图书奖《殡葬人手记》姊妹篇、《洛杉矶时报》年度好书、大湖图书奖获奖作品

    ◎自如游走于诗人与殡葬师之间,从经验的铁砧上捶打出的体悟

    ◎接续叶芝、谢默斯•希尼以降的爱尔兰诗学传统

    ◎死亡谛视丨冥想丨喜剧独白丨黑色幽默丨露骨的激情

    ◎ 理查德•伯恩斯坦、理查德•霍华德、尼古拉斯•德尔班科交口称誉,《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洛杉矶时报书评》《旧金山纪事报》《书单》……联袂推荐

    ※编辑推荐※

    ◎比《殡葬人手记》更好看的姊妹篇;

    ◎透过死,我们才知道如何好好活。带着魔咒般的诗性,林奇的文字血脉中常见殡葬元素的星光,正襟危坐与放浪形骸这两种姿态有时甚至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的同一段之中,如此天马行空,如此优雅,又如此迷人。这接续爱尔兰诗学传统的文字告诉你,何为生与死的智慧,艺术与死亡的结合又是何种形态。

    ------------------------------------------------

    ※内容简介※

    有比“诗人&殡葬师”更怪异的身份组合吗?写诗和办葬礼一样?“尸”与“诗”可以画等号吗?作者从一位殡葬师的角度来观察人事,双重身份和幽默的冷嘲与饱含深情的叙述笔调常令人欲罢不能。在这个特别视角下,是一个个或温情、或挣扎,再平常不过的故事:

    “(葬礼结束之后)接下来呢?”是生与死的思辨;“为什么我不该成为我孩子的负担?”是由丧葬引发的对亲情的反思;“要怎么不去爱你孩子爱的东西?”隐喻对时代交替的焦虑,对夫妻离异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焦虑……“我们为什么不去爱呢?”这是托马斯对我们发出的叩问。这是一本不仅关于死更关于生的精妙散文集,它教会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如何面对挚爱之人的死亡,更是呼唤至亲之人去世后,“接下来”要做之事——爱。

    ------------------------------------------------

    ※媒体评论※

    激昂又谐谑,一板一眼又机灵逗趣……(林奇)关于生死的绝妙文章很快成为我们言谈和书架的必读。

    ——尼古拉斯•德尔班科,《春与秋》作者

    动人的……毫不遮掩的抒情……(林奇)能准确洞察到人性的弱点并包容它们……他思想的深邃和从经验的铁砧上捶打出的体悟,令人没法不认真看待他;丰厚、颇有韵味的表达,又令人没法不喜欢他。

    ——理查德•伯恩斯坦,《纽约时报》记者,《中国1945》作者

    叙述的动人,冥想的精巧,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当然指的是他的用词),使林奇与托马斯•布朗爵士、约翰•多恩的《双重永生》保持一致:正如同行评价的,他的文字干净利落,死亡隐喻其中。

    ——理查德•霍华德,普利策诗歌奖得主

    林奇将生与死的智慧集中到了台面上。他在脑海中回荡的艺术与死亡之间建立了联系。很少读者能够不那么震惊和感激地从这本书里走开。

    ——杰恩•帕里尼

    正如他对生活中的大小之事评论的那样,(林奇)又一次展示了他的嘲弄,绅士的爱找茬,恣意想象的叶芝式的魅力。他用诗句和殡葬元素、短暂和恒久的混合来招待读者。语调丰富而广阔。

    ——《纽约时报》

    发人深省,迷人地混合了回忆录、冥想和喜剧独白……林奇恰到好处地游走于恭敬与插科打诨之间,情感细腻与黑色幽默之间,卓越的抒情和正襟危坐的内核之间,平衡而又正中主题。

    林奇证明了自己是写文章的大师……(他)富有表现力地游走于诗人和殡葬师之间。

    ——《纽约时报书评》

    如果我们的葬礼上能有林奇,死也值了。不仅因为他的幽默,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作品是……日益失去人情味的世界的一剂良方。他把手指放在创造的生死脉搏上。于他而言,死亡是创作如此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永无穷尽,这种最美的写作必将代代相传。

    ——《洛杉矶时报书评》年度好书

    林奇用幽默和洞见以及对海明威“一个真实的词”的不懈寻找,继续对人类境况的探索。

    ——美国大湖图书奖颁奖词

    林奇把死亡写得很美,很俘获人心,因为他对活着太了解了。

    ——ELLE杂志

    林奇是个具有文体自觉意识的天才。他意识到私人随笔这种文体的特别,它比其他任何都更适于平素日常,故而在散文中捕捉这些平素日常比任何以往都更为重要。从这点来说,托马斯•林奇将是我们不得不感谢的第一个人。

    ——《沙龙》杂志

    林奇……在冷冰冰的哲学和精心写作的散文中注入了魔咒般的诗性,这就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正如他反复思忖着的,爱,失去,存在的意义,他的爱尔兰血统的露骨的激情,混合着美国中西部的实事求是,带给他同理心与幽默,恬淡寡欲与深沉思考。

    ——多纳•西曼,《书单》

    林奇作品的优雅之处在于他的死亡谛视削锐了他的幽默感……他有一种诗人的天性,明明是题外话在他笔下却那么精当。

    ——《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

    林奇的写作与他偏爱的主题一样:让你窒息。

    ——《芝加哥新城报》

    这是最好意义上的散文诗,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内部联结。这些被神奇规则所归束的文辞,诱使读者敏锐地探索作者小心翼翼隐藏起来的东西。

    ——《休斯顿纪事报》

    林奇运用诗人的思维自由联想,精确地从个人跃到社会再跳回个人,混合妙想和奇闻,自由放浪。

    ——《旧金山纪事报》

    (这本书)承载着满满的快乐,泪水,智慧与启示……接续了谢默斯•希尼、W.B.叶芝的爱尔兰诗学传统。

    ——《印第安纳波利斯星报》

    林奇先生写得如此清晰,如此天马行空,又如此优雅,我几乎每页都要停下来品味它的形象,奇思妙想与机智的片段。

    ——汤姆•梅约,《达拉斯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