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要焚毁萨德吗

    作者:(法) 波伏瓦

    收随笔《要焚毁萨德吗》、《当今右翼思想》和《梅洛-庞蒂和伪萨特学说》。特权总是自私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然而思想总是追求普遍性:在普遍范畴内让特权的拥有正当化并非易事。作者研究了三点: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今天的右翼意识形态;萨德试图融合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理性主义与贵族阶层的特权所遭遇的失败。
  • 潜水艇

    作者:[英]乔·邓索恩

    十五岁男孩奥利弗·塔特为自己的处子之身、父母失败的婚姻以及各种疑难词汇而感到困扰。奥利弗在威尔士的斯旺西长大,对周边所有事物感到无限好奇。他对父母和邻居的私生活着迷,忍不住在日记中记录他们的活动以及自己的想法,其中也包括新结交的成熟女友乔丹娜。奥利弗通过观察,断定他妈妈和她以前的朋友有婚外情,日渐强烈的猜疑使他展开了一场滑稽可笑的调查,最终不但未能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家庭矛盾。当奥利弗和乔丹娜的恋情结束后,他妈妈的事情也真相大白,他也因此而吸取了教训。兴许你一时无法接受奥利弗的残忍行为(他曾在学校欺负一个胖女孩,还试图毒死乔丹娜的狗)以及他早熟的思想,但在这一系列看似荒诞的事件背后是一个男孩成长的必经历程。
  • 灭绝的年代

    作者:[美] 索尔·弗里德兰德尔

    该作品是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历史巨作,是对人类 最黑暗的主题所作的一项最细致、最全面的研究 德国莱比锡书籍博览会奖 德国书市和平奖 “该书堪称是有关纳粹德国大肆屠杀欧洲犹太人的历史力作,以其超凡的表现力和生动的笔触将那一段历史描绘得如同一部小说,可以预见:这将是一部历久弥新的杰作。” 《纽约时报》书评 美国《纽约时报》年度优秀图 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最佳
  • 青年艺术家画像

    作者:[爱尔兰]乔伊斯

    《青年艺术家画像》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的痛苦过程,实际上就是青年乔伊斯从觉醒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的写照。乔伊斯接下来的巨著如《尤利西斯》与《芬尼根的守灵》都可视为《青年艺术家画像》的续篇。
  • 男孩与鹰

    作者:[英] 巴里· 海因斯 Barry Hi

    畅销四十年的英国国民读物,二十世纪最佳英国电影第七名《Kes》原著小说 《卫报》票选「全球最佳五十部小说改编电影」第六名 如果你以为这会是一个煽情的、温馨的男孩与宠物的故事,那你要失望了! 比利是个没什么光明未来在等待他的男孩。同学欺负他、捉弄他、嘲笑他,认为他无药可救,因为比利跟他们一样,没什么不同,永远会被困在这个煤矿小镇里。家人不关心他,单亲妈妈每天打扮花枝招展,只为寻找自己的第二春而忙碌;身为矿工的哥哥,则把他下人般使唤、打骂。比利知道自己并不讨喜,但他也不是太在乎,日子一天一天过,随便这世界要怎么对待他,他都接受。 无奈,但无法改变。 直到凯斯的出现,比利从凯斯雏鸟时开始训练牠,在这段过程中,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爱与信任,也知道,就像他自己一样,它或许可以接受训练,但永远不会驯服…… 「这不过是一本薄薄的书,写一个毫无希望的人和一只鹰,但它就这么奇妙地引起了共鸣。几十年过去了,有些读者其至告诉我,这本小说改变了他们的生命。」──巴里•海因斯
  • 最后的孩子

    作者:(美)约翰·哈特

    童年,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想象。 在他还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世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下落不明的妹妹、离家出走的爸爸、整日泡在药物和酒精里的妈妈,强尼知道,曾经幸福的家庭已不复存在。 然而,即使全世界都不站在他这一边,他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他拿着地图深入小镇黑暗的深处,期待奇迹的出现。然而一个难以想象的惊天黑幕在等着他。他跟他最后的朋友杰克一起找到暴力蛮荒的野外,在那里他们遇到藏着难言秘密的巨人,他能解开这些孩子失踪的谜吗? 《最后的孩子》是一个关于界限的故事:郡县之间的边界线、地图上的红记号、善与恶、生与死、绝望与信念之间分明的界限。约翰·哈特将人物与情节,感情与行为完美地结合起来,动人心魄地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救赎故事。
  • 苔丝

    作者:托马斯·哈代

    这是作者最优秀的作品。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曾遭富人奸污。新婚之夜她向新郎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但新郎不能谅解弃她而去。为生计所迫,苔丝只好与富人同居。后新郎回心转意愿与苔丝言归于好。绝望中的苔丝认为富人毁了她一生幸福,便杀了他,自己也被处死刑。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揭露了正是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造成了苔丝的不幸。
  • 罗西与苹果酒

    作者:[英] 洛瑞·李(Laurie Lee)

    在《罗西与苹果酒》中,洛瑞•李以他在故乡山坡上的号叫开启记忆之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返那个死亡阴险缭绕的灰白村落,进入童年时期的各式幻想与梦魇之中。透过他诗样的笔法,那段已然远去的岁月,那个不复存在的时代与生活方式,在我们眼前栩栩重现,宛如一部朴实而美丽的怀旧电影……
  • 午夜的缪斯

    作者:阿赫玛托娃

    你如此浓重,爱情的记忆……
  • 天降呆猫

    作者:克里斯·帕斯克

    《天降呆猫》描写了小猫伯明翰(昵称“布鲁”)的生活趣事以及它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连串的幽默故事,令人捧腹之余,深感有猫为人生乐事。布鲁是一只运气最差、笨拙到可怕、最不优雅的猫。两岁时,布鲁的生活中已经充满不太可能发生的滑稽灾难和几乎要它小命的意外事件,布鲁因此而远近闻名。 它曾经因为自己撞到下巴而晕倒;它曾经脸着火、掉进鱼池;它也曾经让全家的电线短路……搞笑电影里的桥段活生生在布鲁和主人身上上演,让人难以置信。
  • 最后的夏日

    作者:(美)安·布拉谢尔,Ann Brasha

    每到夏日,莉莉和爱丽丝都会回到位于纽约火岛的父母家度假。今年夏天,离开火岛三年的儿时伙伴,也是姐妹俩的好朋友保罗也回来了。两小无猜的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起了微妙的变化——萌动的爱情,对性爱的好奇……这个夏日让他们猝不及防地踉跄着迈入成人的世界。 同名电影由热播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的导演茱莉·安·罗宾森执导。
  • 达·芬奇密码

    作者:[美]丹·布朗

    午夜,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馆长脱光衣服,明白无误地将自己的身体摆成了达·芬奇名画“维特鲁威人”的样子,躺倒在艺术大画廊的拼花地板上,还在身体旁边留下了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密码。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与密码破译天才索菲·奈芙着手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他们发现一连串的线索竟然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中。 兰登猛然领悟到,馆长其实是郇山隐修会的成员——这是一个成立于一〇九九年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西方历史上诸多伟人,如牛顿、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以及达·芬奇!兰登怀疑他们是在寻找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一个既能给人启迪又异常危险的秘密。 兰登与奈芙跟一位神秘的幕后操纵者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角逐,足迹遍及巴黎、伦敦,他们不断遭人追杀。除非他们能够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否则,郇山隐修会掩盖的那个令人震惊的古老秘密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 赫拉巴尔之书

    作者:[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彼得

    生活再压抑,也抵挡不住心灵的触角潜滋暗长。爱恋,无可避免。 一首关于生活、苦与爱的曼妙幻想曲 一部向捷克大师赫拉巴尔的致敬之作 在布达佩斯,安娜又怀孕了,如同那些年的很多事情一样,说来就来,让人束手无措。她想打掉这个孩子,但身为作家的丈夫却照例视之为好消息。安娜只能向她暗恋的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倾诉自己的愁闷。这场诉说安静、强大,是一个女人无所顾忌的独白,恨的倾诉,爱的宣誓,是臆想的激情双人舞…… 孤寂而博爱的上帝很想帮助人类摆脱烦恼。为了阻止安娜堕胎,他派两位天使下到人间,甚至亲自拜查理·派克为师,学习吹萨克斯。可是,对于人间的事情,上帝能做什么呢? 厄普代克 略萨 热情推荐 钟鸣 导读
  • 签名收藏家

    作者:[英] 扎迪·史密斯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种很不寻常的职业——以搜集贩卖名人签名与物品为生的签名收藏家。男主人公亚历克斯这样的职业绝对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始能大发利市的。这样的职业绝对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始能大发利市的。亚历克斯的工作就是搜罗名人的签名,卖给另一些人,有时候自己也负责伪造。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追名逐利的人,而他的内心世界却没有人能参得透。人们所崇仰的,是巨星演出的电影角色们? 小说第一卷以犹太教卡巴拉生命树的各个分支为标题,交代有一半华人血统的亚历克斯的身分与人生处境,显示他远赴纽约参加“签名收藏家年度大会”以前的混乱生活切片。小说透过“生命之树”的图象设计与卡巴拉信仰上的象征,诸如“永恒”、“光耀”、“美”、“爱”逐一爬梳呈现艾力克斯的人际关系与生命际遇,那些混乱的情感与纠葛有系统地错织着。 第二卷以禅宗《十牛图》的每句诗为标题,描述他千里迢迢来到美国,真的找到了传奇影星凯蒂,一位嘉宝式的尤物。他把偶像带回英国,却误传出凯蒂以死的消息,这么一来,世上独一无二,宣布已死其实还活着的“活生生的传奇”就掌握在他手中了…… 我喜欢她的小说,常常大受感动,小说具有穿透力,小说的声音具有真正作者的个人特点。 ——萨尔曼·拉什迪 扎迪·史密斯很能写,她的小说极富活力,从容、幽默、人物形象丰满;扎迪也很有故事可讲, 她继承了彼得·凯利和萨尔曼·拉什迪的传统;她的对话完美,喜剧情节利索、含蓄。 ——《每日电讯》 扎迪·史密斯是个有真正实力的作家,有所谓的“真东西”。 ——英国知名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坎宁·哈姆 就像所有真正聪明的美女作家一样,扎迪·史密斯的小说以细致的描述和灵巧的词句见长,每一页都不会让人厌倦。作者把喜气洋洋的闲言碎语和学院语言杂糅到一起,从中产生机智的反讽。 ——小白
  • 我要活着

    作者:尼娜.卢戈夫斯卡娅

    克格勃最新公开的档案中,一个名叫尼娜的女性“政治犯”在少女时期的日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日记显然被内务人民委员会仔细研究过,其中用来作为证据指控她有罪的文字都已被用红色的铅笔划出。她的父亲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受到迫害,不是经常被捕入狱就是被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因此,尼娜偶尔会在日记中发泄自己的恼怒,日记中诸如此类的文字,都被当做了将她定罪的佐证……史书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严谨的概观,但是一册如尼娜日记般末经润色又坦诚的日记,却用生动的即时性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她曾经历的生活点滴。
  • 厄瓜多尔

    作者:[法] 亨利·米肖

    《厄瓜多尔》是米肖穿越厄瓜多尔群山并在一年后到达亚马逊河出口处的旅行日记。当时作者还不到三十岁,而且身体虚弱,尤其是心脏有病,但在这部作品中,已经出现了米肖著名的“内在世界”,以及对这一世界的探索。这部日记引发了一大批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令人惊叹的作品,而且其中已经出现了几首最美的诗。
  • 幸运符

    作者:[美] 尼古拉斯·斯帕克思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蒂伯在废墟里捡到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年轻女人微笑着。自此,洛根经历了一连串好运:不仅赢了纸牌游戏,还在战场上屡屡化险为夷。他最好的朋友维克多对此了解释——这张照片带给他幸运。回到家乡后,蒂伯穿过半个美国,终于找到了照片上的女人——单身妈妈伊丽莎白。他被这个女人深深吸引,在迎接崭新爱情的同时,独自体会着他所承担的过去。蒂伯把照片和好运的故事当作秘密隐藏了起来。 然而这个秘密不仅会毁灭了他们的爱情,更毁了他们的生活……
  •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上中下)

    作者:[德] 荷尔德林(F.Hölderlin

    内容简介及三卷目录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埋没了一个世纪的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得以面世,并很快吸引了德国和德国以外的学者、诗人及哲学家的关注。荷氏作品融汇了欧洲启蒙运动后政治、历史、宗教、哲学和诗学中最核心的观念,是启蒙运动后新神话的建立、观念论哲学和浪漫派诗歌的里程碑。但由于诗人后期诗歌文本复杂,语言晦涩,思想艰深,阅读和理解荷尔德林一直不是一件易事。本书是对荷尔德林除赞歌外全部后期诗歌的翻译、注疏和解读,其中多数作品首次翻译为汉语。 全书分“文本卷”和“评注卷”(两册)。“文本卷”为德汉双语对照,按体裁和编年收录了荷尔德林1800-1807年间除赞歌外的全部诗歌作品(含完成作品,完整草稿、修改稿、不完整草稿、片段等)及其翻译。“评注卷”详尽阐述诗人后期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神学、哲学、诗学和美学内涵,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吸收西方学界最新成果,对所含作品逐一作了详尽的勘读、训诂、注释和解读,还结合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对荷尔德林后期诗歌的完整翻译不仅填补了荷尔德林中译的空白,也将深化读者对西方历史和思想史上这一关键时期的理解。本书从语文学入手来展示思想史,这对帮助读者理解西方传统的渊源和治学方法,有重要促进作用和示范意义。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 文本卷目录 图版:荷尔德林画像 /1 题辞 /1 前言 /1 鸣谢 /1 凡例 /1 哀歌和箴铭体诗 迁徙者〔第二稿〕 /2 哀歌〔《美侬哀悼丢提玛》前期稿〕 /12 美侬哀悼丢提玛 /22 施图加特 /34 附录:秋节〔《施图加特》后期修改稿〕 /44 〈墓志铭〉 /50 饼与葡萄酒 /52 夜〔《饼与葡萄酒》后期修改稿〕 /66 通往乡间的通道 /80 还乡 /84 附录:还乡〔后期修改稿〕 /94 六音步格诗和另体诗 爱琴海 /100 〈犹如当农夫在节日里……〉〔〈犹如在节日里……〉散文初稿〕 /124 〈犹如在节日里……〉 /132 致兰道尔 /140 生命的中半 /144 生年 /146 哈特之廕 /148 父国詠歌暨草稿 致地母 /152 德意志詠歌 /160 在多瑙河的源头 /164 迁徙 /172 莱茵河 /182 〈和好的,你这从不教人信的……〉〔尚无标题时的《太平休日》草稿•前期稿〕 /200 〈和好的,你这从不教人信的……〉〔尚无标题时的《太平休日》草稿•后期稿〕 /208 太平休日 /218 独一的〔文本一〕 /232 独一的〔文本二〕 /242 独一的〔文本三〕 /252 独一的〔文本四〕 /262 拔摩岛 /272 拔摩岛〔后期稿本的初稿〕 /292 拔摩岛〔后期稿本的草稿片断合成文本〕 /312 提坦们 /324 家乡 /332 哥伦布 /334 路德 /346 〈……梵蒂冈……〉 /348 〈就是说从深渊……〉 /354 〈我曾问过摩萨……〉 /358 〈克洛普施托克死于……〉 /362 〈就是以往,父宙斯……〉 /364 雕 /368 日耳曼尼亚 /372 〈可是当上天的……〉 /382 〈如同鸟群缓缓掠过……〉 /392 致首领〔第一稿〕 /394 致首领〔第二稿〕 /398 〈致圣母〉 /404 最先来的〔第一稿〕 /420 最先来的〔第二稿〕 /422 最先来的〔第三稿〕 /428 〈如同海岸……〉 /434 〈就是当葡萄藤汁……〉 /436 提埝岛 /438 〈褐色枝叶上……〉 /444 〈伊斯特河〉 /448 〈……你以为,应跟……〉 /454 纪念 /456 姹女〔《姆涅摩绪涅》第一稿〕 /462 姆涅摩绪涅〔第二稿〕 /468 〈噫讴巴刻库……〉 /474 〈你们安稳筑造的阿尔卑山……〉 /476 海因里希帝 /480 〈并同感半神……〉 /482 希腊〔第一份手稿〕 /486 希腊〔第二份手稿前期文本〕 /490 希腊〔第二份手稿后期文本〕 /494 附录:希腊〔A. BennholdtThomsen合成文本〕 /500 〈人生是什么?……〉 /504 〈神是什么?……〉 /506 D.E. Sattler依据詠歌草稿和手稿片断合成的文本 提埝岛Ⅰ /511 提埝岛Ⅱ /518 家乡 /525 最先来的 /530 提坦们 /535 决断 /541 哥伦布Ⅰ /548 哥伦布Ⅱ /553 希腊Ⅰ /558 希腊Ⅱ /562 姆涅摩绪涅 /567 姹女 /571 附录 厄琉希:致荷尔德林(黑格尔) /576 专有名称索引 /581 标题与首行编目 /607 荷尔德林后期诗歌 评注卷目录 卷上 凡例 / 1 导论 / 1 法国革命与荷尔德林——父国与民族——荷尔德林的历史观——士瓦本的敬虔派神学——荷尔德林与德意志观念论——荷尔德林的诗学——后期诗歌的语言与风格——荷尔德林诗歌的文本——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阐释——中译原则与荷尔德林在中文语境中的接受——方法论:语文学与日耳曼学 哀歌与箴铭体疏证 体说 / 177 古典格律——原本的内容定义和后来的发展——18世纪中期阿卜特的感伤哀歌理论——18世纪末席勒的理想主义哀歌理论——荷尔德林的哀歌理论——18世纪德语哀歌创作:克洛普施托克,歌德,席勒——荷尔德林的哀歌创作——荷尔德林后期哀歌的文本问题——汉译格式和对应格律 《迁徙者》[第二稿] / 201 《哀歌》/《美侬哀悼丢提玛》 / 213 《施图加特》/《秋节》 / 235 〈墓志铭〉 / 250 《饼与葡萄酒》/《夜》 / 252 《通往乡间的通道》 / 309 《还乡》 / 316 六音步格与另体诗疏证 体裁说明 / 333 短诗体裁说明——六音步格——品达体——阿多尼体——文本说明 《爱琴海》 / 338 〈犹如在节日里……〉 / 372 《致兰道尔》 / 397 《生命的中半》 / 399 《生年》 / 410 《哈特之廕》 / 414 卷下 父国詠歌暨詠歌草稿疏证 体辨 / 419 名称的由来——词源、语用和汉译——詠歌与颂歌——荷尔德林的早期颂歌和后期父国詠歌——父国——父国的与民族的——格律问题——父国詠歌作品概览——翻译——手稿和版本问题 《致地母》 / 464 《德意志詠歌》 / 472 《在多瑙河的源头》 / 474 《迁徙》 / 497 《莱茵河》 / 519 《太平休日》(含〈和好的,你这从不教人信的……〉) / 567 《独一的》 / 630 《拔摩岛》 / 670 《提坦们》 / 737 《家乡》 / 743 《哥伦布》 / 745 《路德》 / 753 〈……梵蒂冈……〉 / 755 〈就是说从深渊……〉 / 764 〈我曾问过摩萨……〉 / 767 〈克洛普施托克死于……〉 / 774 〈就是以往,父宙斯……〉 / 775 《雕》 / 780 《日耳曼尼亚》 / 787 〈可是当上天的……〉 / 805 〈如同鸟群缓缓掠过……〉 / 812 《致首领》 / 813 〈……致圣母……〉 / 820 《最先来的》 / 834 〈如同海岸……〉 / 844 〈就是当葡萄藤汁……〉 / 846 《提埝岛》 / 847 〈褐色枝叶上……〉 / 851 〈伊斯特河〉 / 852 〈……你以为,应跟……〉 / 868 《纪念》 / 871 《姹女/姆涅摩绪涅》 / 884 〈噫讴巴刻库……〉 / 910 〈你们安稳筑造的阿尔卑山……〉 / 912 《海因里希帝》 / 915 〈并同感半神……〉 / 917 《希腊》 / 919 〈人生是什么?……〉 / 931 〈神是什么?……〉 / 933 附录: D.E. Sattler依据詠歌草稿和手稿片段合成的文本简注 / 935 黑格尔:《厄琉希:致荷尔德林》简注 / 936 年谱 / 937 文献目录 / 967 名词概念索引 / 1002 后记 / 1012
  • 暖暖的都是爱

    作者:(法)巴尔扎克

    《暖暖的都是爱》主要内容是:茨威格笔下决定一个女人整个命运的惊心动魄的二十四小时,安徒生最唯美的刀尖上跳舞的小人鱼,巴尔扎克生前从未发表的百转千回的假面爱情……精选欧美文学史上大师巨匠的温馨情爱小说十篇,爱情的悸动、欣快、纠结、狂喜、折磨、牺牲尽在其中。残酷背后的温情,苦难之中的温暖,相爱的甜美,单恋的痴情……暖暖的,都是爱。
  • 泰戈尔诗选

    作者::(印度)泰戈尔(Tagore.R)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8日),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其译作独具特色,卓然成家,是我国现代翻译史上独领风骚的人物。他对俄罗斯、印度与希腊文学的译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开拓和构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