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微宇宙的上帝
《微宇宙的上帝》是经过美国科幻作家协会300位作家严选,从中挑选出的12位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的成名杰作的合集,每一篇都是现代科幻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本书的确展示了一批最为精妙的作品,它们的作者在赋予现代科幻小说形式及内涵上也贡献最多。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美国科幻作家协会前主席) 即使在不断成为现实,本书中这些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瑰丽想象也永不过时,并且永远是最精彩的。 ——刘慈欣(中国著名科幻作家) -
成为简•奥斯丁
《成为简•奥斯丁》电影同名原著。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劝导》《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等多部世界名著的创作者,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伟大女性作家。 这本真实的全面的传记,给世人呈现了一个明知前路黑暗、仍要选择昂首前行的简•奥斯丁,讲述了一个比电影更丰富动人又充满了女性理性光辉的故事。 作为同名电影《成为简•奥斯丁》的原著,它更具体更完整地诠释出了一个温情优美的简•奥斯丁,给电影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简•奥斯丁失去了自己全心投入的爱情之后,两次拒绝了来自良好背景的年轻人的求婚,而这两人,的确诚心诚意地对简表达了爱慕并向她求婚。拒绝了他们,就拒绝了“回到史蒂文屯周边,成为一处美妙房子的女主人”、拥有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成为她所敬爱的家庭的一分子”等等的全部可能…… 《成为简•奥斯丁》作品本身也处处表现了裹挟在时代和社会的洪流中的人的身不由己。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意味着女性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无可选择。 奥斯丁时代的女性的命运如此悲惨。她们常在婚后接连十几年产下十几个孩子后难产过世,平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产下一个再怀上下一个。女人无法接受正规教育,无法外出工作,要过上好生活必须要嫁个好老公,这是唯一的选择,但嫁了之后,就要走上不停生育的宿命。女人被迫成为一只“可怜的动物”。 在无可选择中仍然选择了成为简•奥斯丁。我们爱这样的简•奥斯丁。正如她最爱的姐姐卡珊德拉所说:“她是我生命的阳光,是每个欢乐的金边,是每种哀伤的抚慰。”在兜兜转转的命运的撞击下,《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原来就是简自己。 -
命定日
《命定日》是美国畅销作家丹尼斯·勒翰的一部转型之作。是他首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所创作出的社会小说。勒翰的作品一直都备受好莱坞的青睐。2001年,根据《神秘河》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大奖;2010年,作品《隔离岛》又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并创下了近3亿美元的高票房收入。《命定日》被誉为一部具有浓厚史诗色彩的伟大作品,使他突破了之前只创作悬疑小说的界限。 整个故事从1918年一战刚结束的时候说起,当时的美国正处在一个不安定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种族歧视、移民潮带来的意识形态冲突、潜伏的恐怖分子和无政府组织,以及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 虽然作为一部历史场面庞大的社会小说,但勒翰却巧妙地以一个基层警察的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描述这个虚拟人物在这一系列历史真实事件中的曲折遭遇,来体现当时的社会百态。这使得小说在富有历史性的宏大场面的同时,也兼备了对人性挖掘的深度,引人深思和回味。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或许,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的回忆录(就我所读过的部分而言)因此才让我感到最为准确(瓦西里萨•格奥尔基耶夫娜说:“全都是事实”),最为愤怒,因为它不仅是关于时代的,而且也源自时代,源自时代的血液,同等份地源自你所遭受的痛苦和你所造成的痛苦,源自你所敌视的特征和众人皆有的特征…… ——俄文版序者 尼•潘琴科 她的几部回忆录不仅仅、不单单是回忆录,因为,对隐秘的诗歌创作的洞悉,对诸多历史事件的沉思,各种评判(尽管并非总是公正的)所具的“力量和愤怒”(她自己的用语),以及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同步对比手法,这一切足以使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的书位列近二十年内最优秀的俄国文学作品。 ——巴黎YCMA-PRESS1982年俄文版编者 丰富独特的叙事内容与音乐的结构和政论的风格相互交织,使曼德施塔姆夫人的这部书成了一部“不止于”回忆录的文学作品,一部富有史诗韵味的特殊时代的编年史。……深刻的心理描写与书中不时穿插进来的哲理思考和抒情文字相互呼应,共同交织成一种起伏跌宕、浑然天成的有机文体。 ——中文版序者 刘文飞 这两本回忆录当然是阅读曼德施塔姆诗歌的指南,但是其意义不仅于此。任何一个诗人,无论他写作了多少作品,从实际的或统计学的角度看,他在他的诗中所表现出的至多是他生活真实的十分之一。……奥西普•曼德施塔姆遗孀的回忆录正好涵盖了其余的十分之九。这些回忆录驱走了黑暗,填补了空白,矫正了误解。其总体效果接近于一次复活逝者的行为,那害死诗人、比诗人存在得更久并仍继续存在、更为普遍的一切,也在这些书页中得到再现。由于这些材料的致命力量,诗人的遗孀在处理这些成分时如拆卸炸弹一般小心。由于这样的精心,由于这部伟大的散文是用曼德施塔姆的诗歌、用他的死亡过程和他的生命质量写成的,因此,一位哪怕没有读过曼德施塔姆任何一句诗的人也能立即明白,这些文字再现的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仅凭那朝向他的恶所具有的数量和能量。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布罗茨基 -
最蓝的眼睛
★ 邪恶的人以邪恶的方式去爱,残暴的人以残暴的方式去爱,软弱的人以软弱的方式去爱,愚蠢的人以愚蠢的方式去爱。 ★ 《时代周刊》十大争议书籍 | 美国图书馆协会百大禁书 ★ 耶鲁大学文学公开课指定阅读书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处女作 那一年的秋季,金盏花没有发芽。当时,我们以为那是因为佩科拉怀了她父亲的孩子。 很久以后,我和姐姐才承认我们的种子不会长出绿芽了。我们的天真、信念跟她父亲的兽欲或者绝望相同,全都颗粒无收。佩科拉的父亲死了,我们的纯真也死了。种子枯死了,她的孩子也死了。 -
通灵的按摩师
格涅沙一直想当个受人尊敬的作家,可他没有足够的钱支持这个梦想。他早早毕了业,早早结了婚,婚后还是无所事事,只好加入按摩师大军,但始终生意惨淡。 一次无意的装神弄鬼,让格涅沙摇身一变成了通灵者。于是,他得到了足够的名望和权力,他从人变成了神。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
她戏称自己为“行为艺术的老奶奶”,大家尊称她为“行为艺术之母”,这个女人长期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先后旅居德国、荷兰、巴西、美国等地,是标准的“国际公民”。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在行为艺术上的实践,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做出了令人难忘的和超验的行为艺术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她的行为艺术已经称为一个传奇。全书分成三个大的部分,讲述她在出身地南斯拉夫的生活经历,与同样是艺术家的恋人乌雷13年的合作历程,以及分手之后一个人的舞台。全面展现了她的艺术生活经历。 -
我的心愿单
在蓝色海岸买一栋别墅,做一次环球旅行。不行的话,去一趟托斯卡纳,游览一个小岛也好。做一次整容手术,买一颗钻石,一块卡地亚女款手表,一百双Louboutin和Jimmy Choo,一套玫瑰色香奈儿套裙,像杰基·肯尼迪一样戴真正的珍珠...... 女孩们,你们是否拥有这样一 张心愿单? 《我的心愿单》的主人公乔瑟琳是一位47岁的法国小城女裁缝,她原本过着婚后平庸的生活,她的梦想大概代表了所有女人的心声:变漂亮,拥有精美的衣饰,当然,还有不管多大年纪都不会拒绝的突然降临的热烈爱情。 直到某一天,1800万欧元巨奖从天而降…… 在一张涂涂改改的心愿单上,乔瑟琳开始试图寻找金钱与感情的平衡点,并重新找回了那个让自己喜欢的自己。 我们不再相信有情饮水饱,却总是怕物欲会将真挚淹没;我们都有“被珍惜”的渴望,却往往任由生活处置,丢弃了自己的宝石。 《我的心愿单》是一个疯狂的故事,充满了爱与偶然,其中的深意让我们不禁检视起自己的心愿单。 ——《嘉人》 《我的心愿单》道出了人性在梦想与欲望之间的摇摆。小说是一则美丽的现代寓言:背叛与原谅并不总是成对出现。 ——《心理月刊》 -
雪融之后
一切东西都是有代价的,只有捕鼠器里有免费的奶酪。爱一个既美又危险的女人,需要付出什么? ☆ 2011 曼-布克奖短名单 ☆ 2011 英国推理小说家协会金匕首奖短名单 ☆ 2012 伦敦图书奖短名单 ☆ 2012 《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短名单 ☆ 2012 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短名单 冰雪融化而浮出雪面的尸体,俄国人称之为雪花莲(Snowdrop)。这类死者多半是酒鬼和流浪者,自我放弃而倒在皑皑白雪中,有些则是被凶手藏在积雪之中的被害者。 新世纪初,胸怀大志的英国年轻律师尼克因一起案子来到莫斯科。他在地铁里邂逅一对美丽的姑娘玛莎和卡佳,她们带着他在这个城市漫游:光怪陆离的夜总会和怡人的别墅。尼克看到了善良的人,也看到堕落者。 尼克爱上了玛莎,以为人生出现了新的可能,爱便是人生最好的理由。他知道这个女人危险,然而俄罗斯的生活是会让人上瘾的,而且在这里,秘密和尸体很容易被埋葬在冬雪里…… —————————————————————————————————— 激动人心……描述了一个异常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你的道德指南针将旋转不止……米勒这部繁复的作品涉及多个层面,将受害者与施害者、自欺与欺人、爱与道德沦落的故事穿插在了一起。 ——《观察家报》 紧凑,引人入胜……非常优秀的首作。 ——《泰晤士报》 读这本书,你能看到、感受到莫斯科的浮华、污秽和暴力。 ——《波士顿环球报》 这是一部自信冷静、情节复杂、一步一步走向高潮的小说,也是一副阴冷、逼真的当代俄罗斯画像。 ——威廉•博伊德(小说家) -
历代大师
那些整天把艺术史挂在嘴上的人天天到这里来,用他们那些关于艺术史的胡说八道充塞参观者的耳朵,他们每天赶着十几个班的学生经过博物馆的展厅,用他们那些喋喋不休的蠢话去毁掉这些幼稚孩子们的一生。研究艺术史的人实际上是消灭艺术的人。艺术史家鼓唇弄舌谈论艺术,直至把艺术谈论得寿终正寝。艺术活生生地被艺术史家谈论致死。 ——《历代大师》 音乐评论家雷格尔每隔一天就要到艺术史博物馆,坐在丁托列托的同一幅画像前,三十多年来从不间断,直到某一天他妻子离世。时隔半年之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幅画像前,并邀请老朋友阿茨巴赫尔第二天去博物馆与他会面。通过阿茨巴赫尔的眼睛,我们得以了解雷格尔:他妻子的死,他关于自杀的想法,他对大师们的评论,以及最后,此次会面的目的。既充满悲观又兴高采烈,既憎恶有加又十分滑稽,《历代大师》是一部有关文化、天才、国家、阶层、艺术价值和人类自命不凡的讽刺性喜剧。 -
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
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菲利普•罗斯、乔纳森•弗兰岑等15位名家共同推荐 大师级的叙述,短篇小说艺术的巅峰! —————————— 这是一部勇敢挑战传统之书。会让一些人不安但必将永存。八个故事,有些是喜剧经典,有些呈现了你可能会见到的最黑暗图景,抓住了现代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但作者在悲剧和喜剧之间取得了美丽的平衡,凭一己惊天才华,将美国短篇小说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 内森•英格兰德这些优雅、滑稽和刨根问底的虚构作品,定义了现代短篇小说可以写成什么样子。 ——乔纳森•勒瑟姆 睿智、有趣、勇敢、美丽的书。充溢着启示,布满了闪闪发光的宝石。 ——乔纳森•萨福兰•弗尔 这本书清晰地展现了幽默和繁复,英格兰德的小说回荡着历史的声音,生机勃勃。 ——《恶棍来访》作者 珍妮弗•伊根 短篇小说力量的有力见证。 ——《老虎的妻子》作者 迪亚•奥布莱特 英格兰德的最新短篇集,讲述了生活芜杂纠结的真相,文笔一如既往,有种饱经风霜之美……当代短篇小说艺术当之无愧的杰作。 ——迈克尔•夏邦 展示了英格兰德先生作为作家的非凡才华。 ——角谷美智子 极好……每一页都满溢一种难得的智慧。 ——《埃及艳后》作者 斯泰西•希夫 英格兰德写了一部优秀的小说集,如长篇般繁复。 ——罗伯特•麦克法兰 内森是个伟大的天才。 ——菲利普•罗斯 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个新的声音出现,让短篇小说重焕生机。从前是理查德•福特、丹尼斯•约翰逊,现在内森•英格兰德来了。他的故事精准、有趣、心碎、节制,但永远不强赋新词,他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原本不知道其存在的迷人图景。 ——安•贝蒂 勇敢挑战传统之书。会让一些人不安但必将永存。在英格兰德手中,讲故事成了一种具备革新力量的行为。可以把他和辛格、卡佛及门罗放在一起。简单来说,英格兰德是我们最好的作家之一。 ——科伦•麦凯恩 英格兰德情感的深度,让他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同。在本书的每一页,你都能听到他心脏的狂跳。 ——戴夫•艾格斯 英格兰德就像福克纳,他们看似褊狭和执着的想法,因为足够特别,所以也就更加普世,这种作家不多。我想,正是这个纯粹的小伎俩,让他这部最新短篇集那么令人难忘。 ——理查德•拉索 英格兰德的这些短篇小说,正是我苦苦寻找、希望读到的那种。这些故事把你带到他人的生活和梦境之中。这部作品灵巧、引人入胜、令人满足。我觉得,英格兰德是短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当代大师。这部小说集,是精品中的精品。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 道德谦恭和道德自信的一次成功的结合,既是一部纹理细致的喜剧,又是一部大尺度的悲剧。内森•英格兰德胆子够大的。 ——乔纳森•弗兰岑 -
追忆似水年华(第四卷)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 《所多玛和蛾摩拉》在整部小说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目前的《所多玛和蛾摩拉(二)》,一方面跟社交界系列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跟爱情系列联系起来。确切地说,《追忆似水年华》的拐点是《所多玛和蛾摩拉(一)》。发现夏吕斯性欲倒错和对同性恋族类的论述,清楚地宣告盖尔芒特系列的结束和小说朝新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斯万是主人公在社交界和恋爱中的另一个自我,在此之后,这个角色由夏吕斯来扮演。这一卷最具有浪漫色彩,因此想象在其中的作用最大,是普鲁斯特作品中巴尔扎克色彩最浓的一卷。 -
遗忘
《遗忘》是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一本短篇集,收录了华莱士的8篇短篇,其中包括2002年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美好的旧日霓虹(Good Old Neon)》。整个短篇集是华莱士关于“现实性,梦想,心灵伤害以及意识动态”的探索。《美好的旧日霓虹》讲诉的是关于一个骗子的独白,骗子向自己的精神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欺骗行为、如何做手脚以及骗局是如何失败的。同名小说《遗忘》讲述了一对空巢夫妻(女儿离家上大学去了),因为丈夫的呼噜问题而引发的争吵。幽默的对话既表现出空巢夫妻的寂寞与无奈,也展现了一对相爱的人的生活乐趣。该书中除了获奖作品《美好的旧日霓虹》外,文学性最高的要数最后一篇《受难频道(The Suffering Channel)》,小说描写了一个害羞又内向的印第安艺术家,用人类的粪便做原料制作艺术品。他用一种离奇而又不脱离实际的故事,展现了一种审美的极端性。 -
告诉狼们我回家了
“我一直以为,我不是一个喜欢嫉妒的人。” 青春时代的竹恩是个独行侠。她在人迹罕至的树林有自己的秘密基地,她无时无刻不幻想能回到中世纪生活。曾与她亲密无间的姐姐在某一天突然长大,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竹恩喜欢当画家舅舅芬恩。她常常和舅舅躺在漂亮的土耳其地毯上听音乐,让屋子里满溢薰衣草和甜橙的味道。在那么多的周末,芬恩舅舅带她去教会,带她领略古典音乐和中世纪历史,为她保密,分享她的心事,送她礼物,为她画画。 当温暖美好、才华横溢的舅舅留下未完成的画作《告诉狼们我回家了》猝然病逝,竹恩的世界彻底崩溃。她不明白为何父母和姐姐都对舅舅的病情难于启齿、讳莫如深,也不明白为何他们都那么仇视出现在舅舅葬礼上的“特殊朋友”托比,更不明白舅舅为何从未向她提起托比。只是当她逐渐明白时,她只能对自己天真幼稚的秘密心事愤怒羞愧得无法自已…… “我告诉自己,永远,永远都不要做一个自以为是的笨蛋!” —————————————————————————————————— 《告诉狼们我回家了》获奖: 美国图书馆协会Alex奖作品 《华尔街日报》2012年度最佳图书 全美最大实体书店巴诺书店发现新人奖 全球亚马逊编辑推荐2012年度最佳图书 《奥普拉杂志》 2012年度最佳图书 《书单》 2012年度最佳图书 《科克斯评论》 2012年度最佳图书 《书页》 2012年度最佳图书 《学校图书馆杂志》2012年度最佳图书 英国亚马逊最佳处女作Top10 《出版商市场》2012年度最佳图书 书页博客2012年最受关注新作 出版观察网站“书架意识”2012年度选书 Flavorwire网站 2012年最佳处女作 Flavorwire网站六月推荐十大必读新作之一 Book Riot 网站2012年最佳图书 LargeHearted Boy 网站2012年读者最爱小说 全球最大书评网、国际版“豆瓣”Goodreads读者选书奖决选作品 《出版人周刊》(PW)2013年畅销书排行榜 英国最大书店水石书店热情推荐 …… —————————————————————————————————— 《告诉狼们我回家了》媒体评价: 感人至深的作品……在主人公竹恩身上,布朗特将孩子般毫无戒心的率真和成年人的忧郁睿智巧妙结合,构建了一种微妙复杂的平衡。书中对复杂的姐妹之情的处理为这部情感丰富的小说又增加了一条有力的感情线。《告诉狼们我回家了》围绕一个非常精彩的结局来展开故事——不过,要准备好,这也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带着稍有揶揄的怜悯,布朗特勾画出我们为了遮掩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会做出的努力。而有勇气暴露出自己最易受伤的一面,才是让我们看到彼此饥饿又宝贵的灵魂的唯一方式。 ——亚马逊(Amazon.com) 文笔美得不像话的成长小说,动人、淳朴却新颖。 ——《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 在这部设定在80年代的可爱的处女作中,卡萝•瑞夫卡•布朗特带领我们走进竹恩深埋着的动荡不安的内心……心不在焉的父母、痛苦挣扎的青少年、AZT问世之前被艾滋病折磨的地狱般的世界——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孕育出了布朗特这部动人的希望之书。 ——《人物》(People) 书中与父母和姐姐的关系问题会令青少年读者产生共鸣,但成年读者同样能在它紧张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中找到乐趣。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书中充满了错过的机遇和再来一次的机会,《告诉狼们我回家了》用惊人的温柔,传达出它的智慧、天真和独特的创造性。书中的流浪儿和迷路人在互相指引救赎道路的同时,也早已将你的心偷走。 ——出版观察网站“书架意识”(Shelf Awareness) 一部璀璨耀眼的处女作。 ——《奥普拉杂志》(O Magazine) 卡萝•瑞夫卡•布朗特这部令人惊艳的处女作太美好了,好到几乎不用评分和推荐。《告诉狼们我回家了》不仅是2012年最佳处女作,更是这一年的最佳作品,朴实而简单。在文学界日益增多的成长作品中,此书尤为突出。它像一条看得见的神经一样温柔、脆弱而青涩,依靠人们一生中会遇到的最剧烈的苦痛和狂喜而跳动。 ——《书页》(Bookpage) 一部直击人心最脆弱之处的处女作……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优雅地绘制了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艺术界,韦斯切斯特郊区和远离AIDS。 ——《科克斯评论》(Kirkus) 这部处女作是美国那个多愁而脆弱的80年代中期完美无瑕的缩影,那个艾滋病的幽灵刚开始肆虐的时候。作为一位横空出世的新兴作家,卡萝•瑞夫卡•布朗特也是那个年代的观察者。《告诉狼们我回家了》无疑将成为今年夏天文学界最大的黑马。 ——《明星论坛报》(Minneapolis Star-Tribune) 最初他们是争夺芬恩的爱的“情敌”,互相警惕,但后来两人之间萌发出的是动人的友谊。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如果夏日阅读意味着完全穿越到另一个时代,那么我将推荐卡萝•瑞夫卡•布朗特才思卓绝的《告诉狼们我回家了》。 ——Largehearted Boy 布朗特在这本卓绝的处女作中探寻着一种并不常见的友谊,这种友谊在经历了失去亲人、爱人之后而生根发芽……即使读者读完了最后一页,书中的这些角色仍将在他们脑海中久久存在,这部小说是一部苦乐参半、将心碎和希望糅合在一起的动人作品。 ——《书单》(Booklist)(星标评论) 这是一部能勾起人回忆的杰出小说,这是一部关于爱、失去以及人心中最隐秘之处的小说。这一切都通过小女主人公那充满悲痛的声音真实地表现出来。它告诉你希望是如何改变一切的。这样的一部书你怎能不爱? ——卡洛琳·里维特 《纽约时报》畅销书《你的画像》(Pictures of You)作者 《告诉狼们我回家了》是一部充满魅力、技巧娴熟、令人感同身受的处女作。布朗特直白、透彻、充满感伤地描述了家庭、青春期和人心。 ——乔纳森·伊维森 《纽约时报》畅销书《从此往西》(West of Here)作者 《告诉狼们我回家了》是一个充满魅力、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但这种爱却是那种最不寻常的爱——几种不同的爱——这些爱细腻而生动,同时又疯狂地交织在一起,既让人鼓舞,又让人心痛。布朗特是一个让人着迷的讲述者,也是文学界一个优秀的新声音。 ——丽贝卡·马凯 《借书人》(The Borrower)作者 《告诉狼们我回家了》是卡萝·瑞夫卡·布朗特的小说处女作,讲述了一个掺杂着爱与痛苦的感人故事。书中,两个孤独的最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变成了一对挚友。这部小说虽然是处女作,但语言非常成熟,节奏也很顺畅,很富有层次感,所讲述的失去与复得的故事非常吸引人,刻画的人物有血有肉,在情感上能够让人产生很大共鸣。 ——《北京青年报》 -
无聊的魅力
阿兰•德波顿,英国畅销书作家。擅长以小喻大,举日常琐事,说生活哲理。以简御繁,随意点染,引人举一反三。其文委婉飘逸,简练雅洁,深得英伦古典散文之趣旨。《无聊的魅力》为随笔集,语言洗练、笔调沉蕴,于纤悉之事、颦笑之间,尝试寻找幸福的主旨。忧伤何以成为快乐,机场何以成为风景,无聊何以变得充满魅力,在一切意想不到的地方收获幸福,是德波顿一贯的追求。德波顿以其丰沛的意象、横溢的才情,将感性与理性、随想与哲思熔于一炉。读者或可 借助英伦才子的生花妙笔,调整心态,转换视野,舒缓生活的压力,体悟人生的真谛。 -
1984
《1984》描写了未来社会即1984年大洋国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大洋国,权力高度集中在“党”英社的手中,到处张贴着党的领袖老大哥的画像,几乎到处都安有电屏幕,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人们主要指党员,无时无刻不在被监视、被监听,连自由地思想都是一种罪。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他对所处的社会和老大哥渐渐地产生了怀疑,在与另一名党员朱莉雅秘密恋爱后,逐渐成为思想犯,被思想警察逮捕……全书文笔犀利冷峻,以惊人的敏锐洞察力、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想象力刻画了未来极权主义社会的面貌,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
余声
海报: -
飢餓遊戲
美國版於2008年九月出版,迄2009年七月十七日盤據紐約時報排行榜前五名已44週,並橫掃今日美國報、美國獨立書店Indie等全美各大排行榜。 迄2009年六月中,已授權35種語言版本。 即將拍攝成電影,由Color Force製片公司的Nina Jacobson製作,「獅門」公司(Lionsgate)負責全球發行。獅門承諾,這將是最高品質的娛樂。製片人則指出,《飢餓遊戲》的懸疑因故事中對道德困境的探討而更顯精彩,電影一定會把握這個精神。 獲得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書籍」、紐約時報「年度最值得注意的書」及「書評編輯特選」、Kirkus「年度最佳書籍」、Booklist「編輯年度特選」、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書籍」、美國圖書館協會「青少年最佳十大選書」之一、Amazon「年度最佳書籍」及「編輯選書top 100」等多項肯定。 這部小說是一個三部曲系列小說的第一部。美國版首部曲於2008年九月間問世,第二部曲預定2009年九月間問世,第三部曲則預定2010年九月或十月出版。中文版將加快出書間隔,第三部曲爭取與美國版同步出版。 這部小說,電影感十足,節奏快速,充滿懸疑,人物塑造極吸引人,感染力強,顯露人性的許多環節讓人感動,而主要人物的機伶反應又常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在懸疑與道德困境、冒險與浪漫愛情等量並進的故事中,這個系列小說將鋪陳出一個與我們現今同樣混亂及令人不安的未來世界。 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即將開始。飢餓遊戲是至死方休的決鬥。 「我醒來時,另半邊床是冷的。我伸手去探妹妹小櫻溫暖的身體,卻只摸到罩著床墊的粗布單。她肯定又做了惡夢,爬到媽床上去了。她當然會做惡夢,今天是抽籤的日子。」小說這樣開始。 在一個過去叫做北美洲的廢墟中,有個新建立的國家「施惠國」,分布四方的十二個行政區環繞著一個燦爛的都城。這個嚴厲又殘酷的都城,藉由逼迫十二個區每年送出12歲至18歲的一名少男和一名少女,投身在年度盛會,由電視實況轉播拼鬥至死的「飢餓獵殺」中,來控制與維持統治的秩序。 十六歲的凱妮絲,與寡母及妹妹小櫻同住,當她自願代替在「抽籤日」被抽中的妹妹參加獵殺遊戲時,是將它視為死刑。但凱妮絲曾經在垂死邊緣掙扎過,求生存已成了她的第二天性。她在無意間成為一個有力的競爭者。但她要贏,勢必面臨重重抉擇,權衡生存、人性、生命與愛,孰輕孰重。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发表的第二部小说。初稿写于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取名《初次印象》。1797年11月,作者的父亲乔治·奥斯丁写信给伦敦出版人卡德尔,说他手头有“一部小说手稿,共三卷,与勃尼小姐的《埃维利娜》篇幅相近”,不知对方能否考虑出版,如作者自费出版,需付多少钱。遗憾的是,卡德尔正热衷于出版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哥特小说,回绝了乔治·奥斯丁。大约在1811年冬,简-奥斯丁将《初次印象》改写成《傲慢与偏见》,1812年秋以110英镑的价格将版权卖给了出版人埃杰顿。1813午1月28日,《傲慢与偏见》出版,封面注明:“一部三卷小说/《理智与情感》作者著/1813年”。有资料显示:第一版可能印了1500册,每册定价18先令。 奥斯丁曾自称:《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宠爱的孩子”。1813年10月,埃杰顿发行了该书第二版;1817年,他又出了第三版。跟《理智与情感》再版时不同,奥斯丁对《傲慢与偏见》的这两次再版,都没做出什么修订,倒是出版人在发行第三版时,将小说由三卷改为两卷,章数重新编排,定价降为12先令。 -
那些拯救我们的人
即将搬上大荧幕,在纳粹军官的庇护下,一个德国女人的求生秘密 五十年来,安娜对自己二战期间在德国的生活一直闭口不提。女儿楚蒂三岁时,她们被一名美国士兵解救,从此搬往明尼苏达州生活。楚蒂对儿时的所有印象只是一张类似全家福的照片:安娜、楚蒂和一名纳粹军官。作为一名研究德国历史的教授,楚蒂决定打开母亲尘封多年的人生之谜。她着手开展“德国人回忆计划”的研究,而随之揭开的是安娜羞耻与荣耀并存的人生……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