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误读

    作者:[意] 安伯托·艾柯

    《误读》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一个下午绝不能轻松对付了它。需知:这些插科打诨、装疯卖傻、天马行空、颠三倒四的文字中,却有着艾柯最“愤世嫉俗”的批评。 在一个颠倒了的《洛丽塔》版本中,安伯托·安伯托苦苦追求着一位有着“缕缕白得撩人情欲的头发”的老奶奶:乃莉塔。在数学年第121年的一个考古会议记录中,地球北极的约瑟夫王子土地大学的阿努克·奥马教授宣读了一项关于大爆炸发生之前意大利诗歌的发展程度的最新考古发现。我们还被获准阅读出版商的内部审读报告,编辑否定了《圣经》、《神曲》、《实践理性批判》等书稿的出版价值,因为显然,它们或者不能解决版权问题,或者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从一个密访天堂被电击而死的记者的笔记本中,我们得知了上帝他老人家的近况,还有,那些惹是生非的天使,由于天堂里的政治动乱,被发配到第十层天的锅炉房里去了……以及,更多无法被转述的文本。
  •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

    伴随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图书;一本和作者同时被印在纸币上的书;一部在瑞典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作品。   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瑞典南部,父母都是善良、勤劳却又十分贫困的农民。他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作弄小动物。一个初春,尼尔斯的父母上教堂去了,他在家里因为捉弄一个小精灵而被小精灵用魔法变成一个拇指一般大的小人儿。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从南方一直飞到最北部的拉普兰省,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他骑在鹅背上看到了祖国的旖旎风光,学习了祖国的地理历史,听了许多故事传说,冒了不少风险,经受了种种苦难。在漫游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逐渐改正了调皮捣蛋的缺点,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精神。当他重返家乡时,不仅重新变成了一个高大漂亮的男孩子,而且成了一个温柔、善良、勤劳的好孩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少年儿童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因此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使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于同情和怜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读者从尼尔斯的漫游中也饱览了瑞典的锦绣山河,学习了它的地理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熟悉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 床上的爱丽斯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床上的爱丽斯》是一出关于女人,关于女人的痛苦以及女人对自我的认识的戏:一部基于一个真实人物的幻想曲,即爱丽斯·詹姆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最伟大的心理-伦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幺妹。忧郁的潮水在她年方十九时淹没了她的头脑,她曾试图鼓起勇气了断自己,她曾备受各种莫可名状而又极度难缠的病痛折磨,她曾远涉海外,她曾缠绵病榻,她曾记过日记,她死在四十三岁。 在桑塔格这出关于女人的戏中,爱丽斯·詹姆斯又在想象中与《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爱丽斯混同起来,此外桑塔格还召来两位十九世界美国女作家:艾米莉·狄金森和玛格丽特·福勒的亡灵,又从十九世纪的舞台上召来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愤怒女性:迷尔达(出自《吉赛尔》)和昆德丽(出自瓦格纳的《帕西法尔》),一同参加“疯狂的茶会”。 《床上的爱丽斯》是桑塔格创作的唯一剧本,可她说:“我感觉我整个的一生部在为写《床上的爱丽斯》做准备。”
  • 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 欧美部分(全十册)

    作者:荷马,索福克勒斯,拉伯雷,笛福,埃斯库罗

    软精装,雷德祖,朱植人,魏新燕,黄云松,孙愚等绘,一页两图或一图,每册均有400多页,一共包括50部欧美的世界文学名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及收藏价值。
  • 莎士比亚喜剧集

    作者:(英)莎士比亚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等,主题大同小异,爱情、友谊和婚姻,情节却生动丰富,具有永恒的魅力。
  • 烈爱

    作者:[美] 萨姆·卡什纳,[美] 南希·勋伯

    “我点燃了烈火却又将它扑灭,为此,我受到了上帝永久的惩罚。那烈火,当然就是你。” ——理查德•伯顿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相信我是一个被命运安排好的孩子,如果这是真的,理查德•伯顿无疑就是我的宿命。” ——伊丽莎白•泰勒 -------------------------------------------------------------------------------------------- 伊丽莎白•泰勒独家授权传记作品 四十封尘封半世纪的情书首度公开 《名利场》特约撰稿人萨姆•卡什纳 著名传记作家南希•勋伯格 以纪录片般严谨的笔触还原泰勒与伯顿这段不朽的爱情传奇 --------------------------------------------------------------------------------------------- 本书再现了好莱坞金童玉女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世纪之恋,特别在泰勒的独家授权下公开了伯顿写给她的四十封情真意切、活色生香的情书,以及泰勒早期传记中禁止发表的内容。这些首次面世的一手资料揭示了二人由《埃及艳后》爆发的“丑闻”到两次结婚又两次离婚的纠缠一生的风流情事和爱恨别伤。在不乏幽默调侃的同时又以字句确凿的行文赋予了这段传奇真实可靠的面目。两位大明星个人性格的可爱与可恨,他们在好莱坞名利场上的光荣与虚妄,纤毫毕现,让我们对这段跨越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思慕动容,也让我们相信,阅读即站在真相的旁边。 --------------------------------------------------------------------------------------------- “比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更早以前,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罗曼史就已震惊了全世界。在《烈爱》里,萨姆•卡什纳和南希•勋伯格给好莱坞这段疾风暴雨般波澜起伏的爱情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性见解。每一页都引人入胜。毫无疑问这会是一本畅销书。”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美国历史学家、作家 “一部永远值得尊敬的传记,一部新闻般真实的传记……本书的突破在于努力将这两位大明星还原成普通人……像读莎士比亚戏剧那样读这本书吧。” ——《今日美国》 “卡什纳和勋伯格看到了泰勒自传中未发表的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看到了伯顿历年来写给泰勒的四十封情书。本书中摘录的情书写得非常精彩;时而俏皮,时而优雅,时而心碎,还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烈爱》中写得最好的部分是描绘泰勒和伯顿工作时的情形,以及书中所引的他们关于表演、电影和舞台的交谈。” ——《洛杉矶时报》
  • 玩偶之家

    作者:(挪威)易卜生

    《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 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追溯的手法,通过债主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 阿尔伯特·卡埃罗

    作者:[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必须将佩索阿的名字列入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级艺术家这个群体:毕加索、乔伊斯、勃拉克、斯特拉文斯基、赫列勃尼科夫、勒•柯布西埃…… ——罗曼•雅各布森(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 佩索阿是本世纪最具决定意义的诗人之一 ,如果我们把他看作一种哲学上的可能性的话就尤为如此。 ——阿兰•巴丟 我们相信阿尔伯特•卡埃罗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落寞地生活,无名地死去。在神秘主义者看来,这是导师的特征。 ——里卡多•雷耶斯(佩索阿异名之一) 根据研究者统计,佩索阿一生共创造了72个不同的异名。这72个异名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活跃程度不尽相同,最主要的异名有三个:阿尔伯特•卡埃罗,阿尔瓦罗•德•冈波斯与里卡多•雷耶斯,他们与本名的费尔南多•佩索阿共同构成了一个书写的“家族”。《阿尔伯特•卡埃罗》所收作品即是佩索阿以这个异名写作的诗歌和散文。 本书中第一部分呈现了阿尔伯特•卡埃罗的组诗《守羊人》,这是一部具有奠基性质的作品。组诗共有49首,但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首诗,或者一句话:世界是部分,而非整体。以基督一神论为信仰基础的理性精神要求现代人把“自然”作为整体来认识,而不是石头、河流与树木无休无止的相加。而佩索阿认为这种理性阻碍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因此,为了重建异教,或者建立新异教,首先要通过消灭绝对理性与拒绝形而上学重现异教的本质。 《恋爱中的牧羊人》,是一组阿尔伯特•卡埃罗诗陷入爱情时的诗作,是恋爱中的阿尔伯特•卡埃罗对待爱情的自然而然的方式。 《未结之诗》,阿尔伯特•卡埃罗的早期诗作,并与其他所有诗作归并在一起出版,这些诗中的最后几首(从(……)号起)是卡埃罗临终之前回到里斯本写出的。由于疾病的侵袭,诗人最后的诗作呈现出某种新奇,无论性质还是方向上,都与作品的总体特征有所区别。 最后还有《断章》、《归属不明的诗》三首,以及散文部分的《阿尔伯特•卡埃罗访谈》及一篇论及诗歌和散文区别的小品。并附有费尔南多•佩索阿大事年谱。
  • 托尔金的袍子

    作者:[美] 瑞克·杰寇斯基

    《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是一本有纳博科夫标志性手绘蝴蝶的签名本《洛丽塔》、一件衣角有“R•托尔金”铭牌的袍子、一卷一百二十英尺长的《在路上》原稿、一册由伍尔夫夫妇印制发行的艾略特的《诗集》……珍《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交易充满了心机算计、叫嚣怒吼、懊悔扼腕,但它也充满了惊喜、友谊与感动。 《托尔金的袍子》追溯了二十部二十世纪经典著作的问世过程,其中不管哪一部,都是全世界读者和收藏家眼中的珍品。曾任文学教授、后又经营珍《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买卖二十多年的作者杰寇斯基,以他对文学和珍《托尔金的袍子: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的独特感悟,用风趣平实的文笔,带我们走进名著珍本的世界。通过作者经手的这些作品——《洛丽塔》、《道连•葛雷的画像》、《儿子与情人》、《撒旦诗篇》等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作品当初问世的曲折历程、文坛巨匠的趣闻轶事、收藏与转手的因缘巧合,也瞥见了精彩刺激的商场心机。
  • 米沃什词典

    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8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人生回忆录,呈现20世纪历史文化广阔的精神地图。 1940年6月,29岁的切斯瓦夫·米沃什闯过苏军与德军四道防线,从维尔诺长途跋涉到纳粹占领下的华沙。半个多世纪流亡生涯之后,他才终于重返故乡维尔诺,一座“从童话中长出来的城市”。与自己的过去重逢,他回到一种间接的自我表达方式,开始为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登记造册,而不是谈论他 自己。 《米沃什词典》就是这样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关于整个20世纪的文章,一部回忆录。书中所记的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网络中活动,相互阐释,相互依赖,并与20世纪的某些史实相关联。 《米沃什词典》是米沃什亲自经历与见证的20世纪。与他一起到过人间的天堂或地狱的人,几乎都已去了幽灵王国。本书是对那些灵魂的召唤,以文学这一永恒的纪念仪式,换取他们的片刻显形。他用词典这一相对客观、抽离、高度浓缩的形式,以平静、卓越的才智,将他的时代丰富层面的体验,浓缩为一个个充满高度智性和深沉情感的词条。
  • 王尔德狱中记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是英国19世纪末颓废的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一生,有过因杰出的才华丽众星烘月般的荣耀,也有过因放浪不羁、声名狼藉而坠人万劫不复的精神地狱的悲惨。快乐时他是一只在天地间自由地吃取快乐之果的无忧鸟,放浪时他是向地狱最深处潜去以攫取恶名的撤旦,悲哀时则是终日以泪洗面、痛心疾首的圣徒……王尔德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同一体,解剖这个复杂的矛盾同一体,对我们了解一个天才的人格,了解这个天才所处时代的“人格”,都是意味深长而又艰难的工作。而他一生所写的书信,无疑是我们实现这个目的的一件锐器,是我们可以探视到王尔德灵魂最深处秘密的
  • 天堂的证据

    作者:[美]埃本•亚历山大

    成千上万的人都曾有过濒死体验,但科学家们一直声称这不可能。埃本•亚历山大医生也曾是这些科学家中的一员。之后,他的大脑突然得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大脑中控制思维和情感的部分,也就是让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部分,完全失去了功能。他在短短几小时内就陷入昏迷,即使他有机会醒来,也不得不以植物人的状态度过余生。当他的医生决定放弃治疗的时候,他竟然睁开了自己的双眼。他“返回”了地球。 亚历山大的痊愈堪称一个医学奇迹。当他的身体陷入昏迷时,他“旅行”去了彼岸世界。在那里,一种类天使的存在引导他体验了超越身体的领域,游历了异于地球的王国。在那里,他遇见并与宇宙自身的神圣进行了交流。 如今的亚历山大依然是一名医生,但他相信,只有意识到上帝和灵魂是真实的存在之后,只有了解了死亡并不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之后,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与喜乐。 不论这个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是令人震惊的。而它选择了亚历山大医生,便使得整个故事有了革命性的意义。只要有信仰,不管你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无法忽略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或许会改变你的人生。
  • 安徒生童话

    作者:【丹麦】汉·克·安徒生,H.C.Ande

  • 苇间风

    作者:(爱尔兰) 叶芝

  • 王尔德全集

    作者:[英] 奥斯卡·王尔德

  • 兰波作品全集

    作者:阿尔蒂尔・兰波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兰波作品的全集,收录了他从17岁到19岁的作品,有诗作以及日记、书信。因而这是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兰波的文本。读者在评赏诗人那犹如缤纷幻影的诗作的同时,还将看到放弃文学之后的另一个兰波:孤独、贫困、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热带瘴疠所致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诗人兰波和普通人兰波,文字的通灵人和生活的失败者,都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
  • 恶之花

    作者:[法]波德莱尔

    全书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七部分。在诗人的笔下,巴黎风光阴暗而神秘,吸引他目光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时间、美、死亡、偶然、羞耻、愤怒、仇恨……都被拟人化。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恶,认为恶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 失乐园

    作者:约翰·弥尔顿

    英国大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多雷插图本失乐园》是世所公认的传世杰作 ,已故著名学者朱维之先生的译本,也是学界公推的最好汉语译本,法国大 画家多雷的精彩插图更为名著、名译锦上添花。 《多雷插图本失乐园》为中英文对照本,可以方便广大的英文爱好者学 习、鉴赏纯正的英语文学。
  • 等待卡帕

    作者:[西班牙] 苏珊娜·富尔特斯

    “写些有关卡帕的人生的念头不止一次在我脑中打转。我觉得我们国家亏欠他,至少,欠一本小说。是欠他们两个人。”——苏珊娜•富尔特斯 1935年,两个流亡中的年轻人在巴黎相遇相知,开始携手创建自己的摄影事业。他们为自己起的假名日后成为20世纪摄影史上最闪耀的名字:他是罗伯特•卡帕,《一名士兵之死》的作者,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她是姬达•塔罗,人类史上第一位在战地殉职的女记者。她是卡帕的创造者,也是令他一生刻骨铭心的恋人。 西班牙内战的硝烟是他们声名鹊起的开始,爱情、战争与摄影标志了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们将生命献给摄影事业,并先后牺牲于战场,他们携手共创了战地摄影史上最浪漫、最辉煌的传奇,而在她离去后,他唯有再次拿起相机,从工作中寻求慰藉,于炮火间找寻救赎…… 本书向所有牺牲的通讯记者致敬,他们有男有女,每天都有可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失去生命,为了让我们其他人知道当我们安静地享用每顿早餐时,世界怎样开始新的一天。
  • “小不列颠”札记

    作者:[美] 比尔·布莱森

    1973年3月,初出茅庐的美国小伙比尔·布莱森踏上了不列颠这个梦想中的岛屿,突然间,他发现那里的一切都与他所想象的,与旅行指南上写的完全不一样。原本只想稍作停留的他竟在这块土地上娶妻生子落地生根起来。二十年后,他决心带着妻儿回到自己的故乡美国,在离开英国前,布莱森又重新背起行囊,坚持要作一番旨在告别的环岛之旅。 布莱森从当初隔着海望到它第一眼的地方起步,再次进入这个国家,他用他擅长的犀利、睿智以及细腻地语言带领读者穿越一个个形形色色的英国村镇。在布莱森眼中,不列颠是个神奇的地方,而不列颠人则疯狂到了极致,可爱到了极点。那里有奇怪得让人咋舌甚至呕吐的地名,且到处充斥着闻所未闻的字眼;那里地形多样,历史辉煌永恒,风景却如此袖珍;那里的法官头上顶着“小拖把”,怪里怪气;英国人对自己的美德和快乐指数木知木觉,对享乐的态度更是古怪。旅途中,布莱森还时常回忆起当年造访时的情景,感慨二十年来不列颠的人和物事变化。这是一次深入英国人灵魂以及其居住腹地的旅行。尽管字里行间对英国风土人情入木三分的刻画中也带有一些嘲弄,然而贯穿全书的仍是对不列颠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在环岛之旅行将结束之时,布莱森终于明白自己喜欢英国的什么了,其实,就是它的全部,它的一点一滴,不论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