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恶之花
一个“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新的传统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里开放出来的一丛奇异的花,同时具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成分。 《恶之花》中的诗不是按照写作年代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内容和主题分属六个诗组,各有标题:《忧郁和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反抗》和《死亡》,其中《忧郁和理想》分量最重。六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实际上画出了忧郁和理想冲突交战的轨迹。 书中还收录一八六八年第三版《恶之花》中增补的诗篇以及残诗集、风流集、题词集、诙谐集等。 -
泰戈尔诗选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改革,教育部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依据。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要求广大中学生阅读。为此 -
恋人絮语
这是一部无法用传统体裁定性的奇书。作者在此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这是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恍如一万花筒:作者撷取出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结构出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段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相形之下,以往的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发思”八股显得迂腐、浅陋……而这正是解构主义要证实的。 -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本书收入两个诗集,分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3)和《老虎的金黄》(1972)。前者是作者于1923年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它与接下来面世的另两本诗集形式自由、平易、清新、澄澈,而且热情洋溢,使得博尔赫斯作为诗人登上了文坛,崭露头角。而后者则是作者年届七十的作品,两个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巴黎的忧郁
本书收录《巴黎的忧郁》、《人造天堂》、《私人日记》三部作品,是波德莱尔的散文诗代表作。 波德莱尔是第一个把散文诗当作一种独立的形式并使之趋于完善的人,提出了他心目中散文诗的特征:“没有节奏和韵律而有音乐性,相当灵活,足以适应灵魂的充满激情的运动、梦幻的起伏和意识的惊厥。” 《巴黎的忧郁》仿佛“整条蛇”:“去掉一节椎骨吧,这支迂回曲折的幻想曲的两端会不费力地接上,把它剁成剁成的小块吧,您将看到每一块都可以独立存在。” 波德莱尔以描绘古代生活的奇特、别致的方式来描写现代生活,更确切地说,一种更抽象的现代生活。在《人造天堂》中,波德莱尔以一种抒情性的笔调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三种兴奋剂、麻醉剂或毒品——酒,印度大麻,鸦片的作用及其后果:它们并不能造成一个极乐世界,相反,通向的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地狱。 -
伪君子
《伪君子》(1664-1669)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这作。小说讲述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弗以伪装的虔诚骗得富商奥尔贡的信任,成为他家的上宾。奥尔贡背弃女儿原有婚约,欲招达尔杜弗为婿,还取消了儿子的继承权,把财产全部奉送给了骗子。他的做法遭到全家人反对,他们巧妙地揭露了达尔杜弗的真相,使奥尔贡翻然悔悟。骗子凶相毕露,企图陷害奥尔贡,但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为《伪君子》的公演而奋力拼搏的过程中,莫里哀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识识进一步深化,一六六五年,他借用传说中西班牙大贵人唐璜的形象,创作了以揭露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道德败坏为主旨的五幕喜剧《唐璜》,指出在贵人们高贵优雅、风流倜傥的外表下,掩藏着何等自私、邪恶和堕落的本性。这部戏只演出了十五场又被勒令停演。紧接关他又创作了鞭挞贵族社会世态人情的《恨世者》剧中塑造了一个高尚正直,因而在贵族社会显得滑稽可笑的愤世嫉俗者的典型,能地这个人物,莫里哀得以尽情抨击贵族社会的庸俗无聊、自私自利、吹牛拍马、口是心非、欺世盗名、争名逐利等恶劣风习。 -
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个忧郁的小人儿,他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星球,在那儿什么都好小好小。小王子很容易忧伤,他小小的生命柔情善感……这样令人心疼的小王子,在撒哈拉沙漠中与作者相遇了,他们一点一滴地交心。于是,我们跟着小王子哭,跟着小王子笑;跟作者一起,再度成为一个小孩,寻获我们失去的天真与感动…… -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他的文论《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和《歌德与托尔斯泰》首次被译为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 “今天当我们回眸远望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称托马斯•曼为十九世纪‘遗老’的人已经身影模糊,儿托马斯•曼却作为人类精神林苑中的一株大树永远挺拔地兀立着,以其真、善、美滋养着世世代代爱着他的人们的心灵。翻译此书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审美的享受,但愿我并未因情害意,我期待着读者的指教。”——译者 朱雁冰 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斯特、冯塔纳、施托姆等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展开评述。“叙述了这个世纪经受过苦难和在艰辛求索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巨人群体”。这些随笔展现了托马斯•曼小说世界的基础,以及他与德国卓越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广泛联系,反映出他对文学、音乐、哲学的深刻思考。 -
美国讲稿
在本书中,卡尔维诺对自己近四十年来小说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理论上的总结、阐发。作者广征博引,结合自古至今,从意大利到欧美各国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文学创作的本质特征,对小说的构思,对艺术形象的作用及其与想像、幻想的关系,对文艺理论批评的现状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详尽、周密的论述,切中肯綮,富于见地,是研究小说诗学的一部力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卡尔维诺清醒地意识到,当今人的认识和当今的文学,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他努力地探究,流传千百年的文学模式、范畴,在未来的世纪,是否还有生命力;在未来的世纪,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用一种新的生存与写作的方式,来替代旧的生存与写作的方式。 -
阅读的女人危险
内页欣赏: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5111277/ 本书图文并茂,编排与印制都非常精美。作者从全世界的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者搜集近百幅表现女性阅读的绘画、素描和摄影作品,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解说13到21世纪女性的阅读史,让读者轻松愉悦地进入女性的阅读世界。 正文之前是德国最著名的读书类节目主持人、女作家埃尔克•海邓艾希的长文,向读者生动活泼地讲解女性在“阅读史”的“悲惨”遭遇。主文《阅读的女人危险》提领全书,见解独到,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女性阅读的乐趣,以及女性阅读与男性阅读的不同之处。 阅读的女人为何危险?对男人危险还是对自己危险?女人为什么要阅读?女人读什么书?世俗与男人如何影响了女性的阅读?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优美文字,借由精美的图画,一起进入女性的阅读世界。 --------------------------------- 目录 序:一群小苍蝇!(埃尔克•海邓艾希论妇女阅读过度之危险)10 维托里奥•马泰奥•科尔科:《梦幻》(局部图) 泰奥多尔•鲁塞尔:《阅读中的少女》 安塞尔姆•费尔巴哈:《保罗与弗兰切斯卡》 哈拉尔德•梅茨克斯:《窗前阅读的女子》 邓肯•格兰特:《壁炉,菲茨罗伊广场》 阅读的女人危险(13至21世纪图画之中的阅读史)20 让-巴蒂斯塔•西梅翁•夏尔丹:《私人生活的乐趣》 皮埃尔–安东尼•博杜安:《阅读》 阿基坦的埃莱诺之墓 伦勃朗:《阅读中的老妇人》 彼得•扬森斯•埃林加:《阅读中的妇人》 路德维希•埃米尔•格林:《贝蒂娜•冯•阿尔尼姆》 瓦尔特•朗特•帕尔默:《躺在吊床上的午后》 安德烈•迪努瓦耶•德•塞贡扎克:《西多妮–加希丽埃勒•科莱特》 安德烈•柯特兹:《波纳的安养院》 扬•弗美尔:《读信的蓝衣少妇》 爱德华•霍珀:《旅馆房间》 费利克斯•瓦洛东:《躺着读书》 第一部分:文字以此为家(天赋异禀的女读者) 38 西莫内•马尔蒂尼:《圣母领报图》 胡戈•凡•德•胡斯:《波尔蒂纳里祭坛》 安布罗斯•本森:《阅读中的玛利亚玛达肋纳》 米开朗琪罗:《库比城的西比尔》 第二部分:知心的时刻(陷入沉迷的女读者) 48 多梅尼科•费蒂:《阅读中的少女》 伦勃朗:《阅读中的老妇人》 雅各布•奥克特维特:《向阅读中的女子示爱》 彼得•扬森斯•埃林加:《阅读中的妇人》 扬•弗美尔:《读信的蓝衣少妇》 第三部分:生活乐趣之所在(自视甚高的女读者) 58 弗朗索瓦•布歇:《蓬巴杜夫人》 让•拉乌:《信函》 弗拉戈纳尔:《阅读中的少女》 约翰•恩斯特•海因修斯:《安娜•阿玛莉亚公爵夫人》 让-艾蒂安•利奥塔尔:《阿黛拉伊德夫人》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菲格尔:《赎罪中的圣玛达肋纳》 第四部分:令人陶醉的时刻(多愁善感的女读者) 70 弗朗茨•艾布尔:《阅读中的少女》 古斯塔夫•阿道夫•亨尼希:《阅读中的少女》 卡尔•克里斯提安•康斯坦丁•汉森:《艺术家的妹妹》 劳伦斯•亚玛-泰德玛爵士:《我们的角落》 安东•埃伯特:《晚安故事》 安塞尔姆•费尔巴哈:《保罗与弗兰切斯卡》 第五部分:对自我的追寻(全神贯注的女读者) 82 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凯蒂•路易斯的画像》 拉蒙•卡萨斯-伊-卡波:《舞会后》 让-雅克•埃内尔:《阅读中的女子》 爱德华•马奈:《阅读》 雅姆•雅克•蒂索:《寂静》 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灯下阅读》 查尔斯•波顿•巴伯:《抱着哈巴狗读书的少女》 洛维斯•柯林特:《阅读中的少女》 泰奥多尔•鲁塞尔:《阅读中的少女》 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隆:《爱丽丝•利德尔》 文森特•凡•高:《阿尔勒城妇人》 佩德•塞韦林•克勒耶:《玫瑰园》 维托里奥•马泰奥•科尔科:《梦幻》 第六部分:小小庇护所(寂寞难耐的女读者) 106 杰西•玛丽昂•金:《魔术的语法》 海因里希•福格勒:《玛尔塔•福格勒》 卡尔•拉松:《阅读中的卡琳》 奥古斯特•桑德:《多瑙河畔林茨市的小学女教师》 威廉•哈玛绍:《内景与读信的妇女,海滩路三十号》 彼得•伊斯泰德:《内景与阅读中的少女》 阿尔贝•马凯:《裸女立像》 罗伯特•布赖尔:《阅读中的妇女》 爱德华•维亚尔:《图书馆内》 费利克斯•瓦洛东:《戴黄项链的女读者》 埃里希•赫克尔:《阅读中的女子》 亨利•马蒂斯:《朗读》 苏珊•瓦拉东:《女裸像》 格温•约翰:《康复期的女病人》 嘉布莉乐•明特:《阅读中的女子》 邓肯•格兰特:《壁炉,菲茨罗伊广场》 凡尼莎•贝尔:《艾玛瑞丽丝与亨丽埃塔》 卡尼亚丘•迪圣彼得:《维基夫人的画像》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洛维奇•杰伊涅卡:《读书的少妇》 爱德华•霍珀:《旅馆房间》 希欧多尔•米勒:《李•米勒与坦妮雅•兰姆》 伊芙•阿诺德:《玛丽莲•梦露阅读〈尤利西斯〉》 译注 148 德文原版图片信息 152 哈拉尔德•梅茨克斯:《博览群籍的女性》 160 -
人各有异
E•B•怀特的《人各有异》,是他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一九三八年冬,怀特正当在《纽约客》事业顺遂之际,突然转身(不够华丽,但很坚决),跑到缅因州去当农民,由春到夏,由秋入冬,亲手操持了一个农场。这里的原因,或许与梭罗有很大关系,我们从怀特的文字中,也时时可以看到二人一前一后的关联。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怀特与梭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警惕以国家、政府、集体等等名义,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和侵犯。甚至《纽约客》要求编者始终以“我们”的面目发声,也让他感觉不自在。正是在缅因的乡下,“他找到了他的主题(就是他自己),还有和缓但真诚的语调。”他将“我们”如何,改换为“我”如何,成就了知识分子作为个人的独立存在。 我们因此得见这一本书,是一本慢书,不妨慢慢去读。书中没有微言大义,但凡讲到社会,仍然还是常识。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 《人各有异》是E•B•怀特最著名的随笔集,自一九四二年初版以来从未绝版。 -
西方文学十五讲
本书内容纵横上下三千年,横跨欧美两大洲,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及各个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家和作品,从心灵深层揭示了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运动历程。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哲理,读者能从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对于当代人生存环境和意义的思考。本书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本书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 -
阿佛洛狄特
这是一次在感官记忆的领域里不带地图的旅行,作者以这种方式记忆每一个走过她生命的男人,有人是皮肤的纹路,有人是亲吻的味道、衣服的气味、呢喃的声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令她想到某种特别的食物,都会让某个特别的男人重现我眼前,那种火腿乳酪夹心面包,唤回他们最美好的拥抱,而那种德国葡萄酒,正是他嘴唇的味道……多年前的旧情像恋恋难舍的鬼魂那般坚持,回头来在暮年点燃一把淘气的野火。 -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收录了著名诗人纪伯伦最著名的两部诗集:代表真理的“小圣经”《先知》和智慧格言集《沙与沫》,由著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生的箴言书。“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在纪伯伦的笔下,四季流转,云朵变幻,生命的解答蕴藏其中。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莎士比亚书店
【巴黎左岸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由此起航】 【莎士比亚书店创始人回忆录,亲历二十世纪文坛传奇】 中国内地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尤利西斯》的出版社:译林20年后的致敬—— 翻译家、书评家 恺蒂女士熨帖译笔,万字长文导读,300条专业注释 东方早报上海书 评 知名插画师李媛手绘封面 独家附赠莎士比亚书店店标纪念藏书票 诚意收录《尤利西斯》手稿、出版合同及其他珍贵历史影像 爱德印刷公司最美精装呈现 一九一九年,莎士比亚书店在巴黎左岸悄然开张。渐渐地,它成了人们梦想中的书店——是书店、图书馆、出版社 ;是银行、邮局、文化沙龙;是文人雅士汇聚的据点,英法文学交流中心,是“迷茫的一代”之精神殿堂。 西尔维亚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迪皮特朗街的神勇英姿;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拿乌龟捉弄人的纪德……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一个单纯的爱书人西尔维亚,看遍作家百态,尝尽人世冷暖,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 -
格兰塔·不列颠
《格兰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它1889年创刊于英国剑桥大学,名字取自剑桥附近的格兰塔河,是剑桥大学的一份学生刊物。1970年,《格兰塔》因资金等原因停刊。1979年,两个剑桥大学的美国留学生比尔•巴福特和乔纳森•莱维对当时文坛沉闷的氛围很不满。为了撼动既有的文学格局,便接手《格兰塔》,以季刊的形式重新出版。 《格兰塔》打出的口号是一份“新写作杂志”。他们每期设定一个主题,重点推出英美文坛年轻作家的文学作品。三十四年来,《格兰塔》紧扣宗旨:“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 它每十年评选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名单,囊括了英国后来的大部分名家。许多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萨尔曼•拉什迪、保罗•奥斯特、扎蒂•史密斯等作家的文学生涯,都是从《格兰塔》起步的。 《格兰塔》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迄今已有十多个国际版本。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九久读书人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终于联手启动《格兰塔》主题书的出版。 与英文版《格兰塔》每年定期出版四期不同,中文版《格兰塔》将为每年不定期出版二、三辑的主题系列书。第一辑主题“不列颠”,收入十八位英国老中青三代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中国读者熟悉的大卫•米切尔、A.S.拜厄特、石黑一雄、珍妮特•温特森、哈尼夫•库雷西、萨拉•沃特斯等著名作家,有威廉•博伊德、哈里•孔兹鲁、杰夫•戴尔等中国读者比较陌生的实力派作家,还有罗伯特•麦克法兰、乔•邓索恩等新生代作家,既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节选、纪实、游记散文,也有戏剧剧本、诗歌、图片专题,从各个方面反映英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我们相信,《格兰塔》中文版第一辑是用各种形式来讲述一个精彩故事的绝妙范例。而怎样讲述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它也是一个与哲学有关的问题。在这一辑的许多故事里,这还是与家园有关的问题,你的心在哪里?你忠心于谁? -
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
西方正典
在女性主义、多元化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非洲中心论等各种新潮理论引领风骚之际,哈罗德·布鲁姆逆流而立,力拒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重申智识与审美标准的不可或缺。在本书中,布鲁姆高扬“审美自律性”的主张,一仍其“影响的焦虑”理论,以莎士比亚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并在与莎氏的比照中,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的二十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西方正典》为解读数百年来西方伟大作家和重要作品提供了引导,无疑会激发你重温经典的欲望,但它绝不只是一份西方文学作品的必读书目,其中融合了对学识的喜爱和对审美的激情,才华横溢而又雄辩无碍地维护了一种统一连贯的文学文化,在从往后的岁月里,它将引领我们重拾西方文学传统所给予了阅读之乐。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