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外国文学

  • 福尔摩斯回忆录

    作者:亚瑟·柯南·道尔爵士

    《福尔摩斯回忆录》共收录了十一篇短篇小说,分别为《银斑驹》《黄色脸孔》《证券交易所的职员》《荣苏号》《墨氏家族的成人礼》《盖瑞特村之谜》《驼者》、《住院病人》《希腊语译员》《海军协约》《最后一案》。 其中《最后一案》为柯南·道尔终结福尔摩斯之作──福尔摩斯虽广受人们的欢迎与着迷,虽然是柯南·道尔一手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但柯南·道尔自己却非常地痛恨他,一心想要结束有关福尔摩斯的创作,因此他在《最后一案》中安排福尔摩斯与伦敦犯罪总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在雷清贝瀑布决战,结果两人双双坠落断崖。结果此作一推出,没想到却引起当代世人的疯狂愤怒与抗议!
  • 福尔摩斯办案记

    作者:亚瑟·柯南·道尔爵士

    《福尔摩斯办案记》所选插图均出自英国著名的插图画家西德。尼?佩吉特之手。福尔摩斯最初之形象——身高瘦削、鹰鼻薄唇、经常拿着烟斗与手杖,就是由佩吉特塑造的,此后所有关于福尔摩斯的插图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因而可以说,佩吉特的插图是读者领略原作神韵和体验故事氛围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由台湾著名翻译家王知一先生翻译,译文最为忠实于原著,对于目前流行的一些译本中的错误都有纠正。全集与分册兼顾 ,本套书每册均为一个书号,在设计上既虑到了整套的效果,同时也兼顾到了单册销售的情况。每一本均可以单独销售,也可以整套收藏。最便宜的一本定价仅为12元。《福尔摩斯办案记》书是福尔摩斯系列故事中短篇小说的第一部,依出版顺序而言是福尔摩斯全集中的第三本。福尔摩斯最著名的探案如《波宫秘闻》、《红发俱乐部》,都包含在这个集子里,《波宫秘闻》纪录的故事则透露了福尔摩斯一生中唯一爱恋过的女人的故事。对福尔摩斯而言,她总是被称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到他用其他称呼来称呼她。在他眼中,她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别的女性比之都黯然失色。这并不是他在情感上爱上了艾韵·爱得勒。所有的感情,尤其是这类的感情,与他冷静、严格但极平衡的心智是极端相反的。在我看来,他是这个世界上我所看过最理性、最具观察力的一部机器,但作为一个情人,他本人绝对无法称职。他从来不说较温柔或充满感情的话,有的话也是以嘲笑、轻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掩饰人的动机与行为最好的方法。但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理性者,如果允许这类事情侵犯到他敏锐而严谨的气质,就等于引进了困扰的因素,从而使他对自己所有的心智都产生怀疑。高灵敏度的仪器进了沙尘或高倍显微镜有了裂痕都不会像这件事情在他情绪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干扰。但对福尔摩斯而言就有这么一个女人存在,而这个女人就是存留记忆中令人半信半疑的艾韵·爱得勒。 “You Have Been in Afghanistan,I perceive。”   ——(“我看得出,您从阿富汗来。”)这句话对于标准的“福迷”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暗红色研究》中,当福尔摩斯和华生第一次见面时,福尔摩斯那“不朽”的第一句话就是“How areyou?You have been in Afghanistan,I perceive.”(“您好。我看得出,您从阿富汗来。”)如果你注意的话,你会发现它不是以一个问句的形式说的,这说明福尔摩斯是非常确定,利用他的推理得出了华生去过阿富汗的结论。   Mycroft Holmes(麦克罗夫特?福尔摩斯)做为福尔摩斯的长兄,被福尔摩斯认为比他自己拥有更高程度的推理艺术,但是他缺乏在侦探事业上的愿望和精力。他在英国政府任职,也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就是英国政府。 The Woman——(那个女人)这当然是指爱琳?爱德勒,她是《波宫秘闻》中的女主角,当然福尔摩斯这么称呼她是基于对她的赞赏。因为她才貌双全,而且以她的聪明才智打败了福尔摩斯。福尔摩斯一生中仅三次败于别人的手下,她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女性。许多读者认为福尔摩斯对于她不仅仅是赞赏,不过华生坚持认为福尔摩斯对于爱琳并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想法。   Moriarty(莫里亚蒂教授)他以其可以和夏洛克?福尔摩斯匹敌的智力成为福尔摩斯的主要敌人,他策划了伦敦大部分的犯罪活动。   Scotland Yard(苏格兰场)即伦敦警察局,他们是经常寻求福尔摩斯帮助的官方警探,他们中主要有莱斯垂得、格雷森和霍蒲金斯。   Baker street Irregulars(贝克街小分队)这是指经常为福尔摩斯所雇用的一群流浪儿。他们的头儿是维金斯。
  •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作者:保罗.科贺,Paulo Coelho

    作 者: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許耀雲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07-08-24 ISBN:9864179845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當代最受歡迎,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7年出生於巴西里約,曾任劇場導演、記者、專欄作家、作詞者。對宗教和性靈世界向來好奇,為此周遊列國。他最膾炙人口的際遇,就是於1986年探訪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後寫成《朝聖》一書。他並於2006年重遊舊地,紀念朝聖之旅的20周年。 1987年出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全球暢銷書,自此奠定文壇地位。1994年出版《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後著有《薇若妮卡想不開》、《魔鬼與普里姆小姐》。由於這三本書同是以七天為架構,敘述主角突然面臨命運的考驗與抉擇,故合稱為「到了第七天」三部曲 (And On the Seventh Day Trilogy)。 科爾賀深信,人生最重要的體驗,常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因此他筆下的主角,常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內,追尋自我,省思生死、真愛與信仰;他的作品也因此成為富含哲學色彩的動人寓言。 科爾賀的著作,已被譯為65種語言,在全球逾150個國家出版。 愛情充滿了風險,然而,拒絕去愛卻是生命最大的遺憾。 曾經,她與他,兩小無猜。 她十七歲那年,他離開了她,追尋探索世界的夢想。 十二年後,他們重逢。 他邀她共度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因為他必須做出抉擇:要與心愛的女子共度一生?還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信仰? 已經拒絕愛情與信仰的她,也面臨了考驗:她能卸下心防,勇敢地接受他的愛?還是要成全他服務世人的宏願? 世界知名的巴西作家保羅.科爾賀,藉由這對戀人跌跌撞撞、攜手尋愛的故事,娓娓道來: 愛就是導引,而真愛是一種完全的放下。 『原版書銷售或得獎紀錄』: ★被譯為39種語文、暢銷44國 ★全球熱賣8,000,000本的經典之作 ★在台銷售突破150,000本的動人寓言 選書緣起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一書,對天下文化有重大的意義。 天下文化於1998年1月正式成立「文學人生」書系,以本書為第一本作品。問世後立刻掀起暢銷旋風,四年內熱賣逾15萬本。來自巴西的保羅?科爾賀,也成為台灣讀者難忘的名字。 近十年後,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的新風貌,再次向大家介紹保羅?科爾賀。他的作品常富含宗教與哲學的智慧,後期的作品甚至偶有些許魔幻的色彩。但於1994年付梓的《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國際書評公認媲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的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許耀雲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編譯,現從事出版工作。譯作包括《我是你的延伸》、《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等書。
  • 大象的眼淚

    作者:Sara Gruen

    總是不太想提那段日子所發生的事,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會這樣。在幾個馬戲團工作了將近七年;我想沒有比這個話題更可以增添聊天的豐富度了。 其實我知道原因:我始終沒有把握,怕說溜嘴。我明白守密有多重要,而我也守住了,直到故事的主角永遠地離開後,我仍繼續保守秘密。 七十年來,我從不曾透露過隻字片語。 1930年代隨車巡迴演出的馬戲團,搖搖晃晃駛進美國偏遠小鎮,帶來歡欣鼓舞的過節氣氛,鐵路支道上海報告示的是精彩的表演。台前,馬戲團讓夢想飛翔;台後,表演的畸形人,即使互相取暖,也是流離失所的開始。 雅各進入馬戲團時是他最悲慘的時候,身無分文且父母雙亡的他,直到搭上這輛列車才有轉機。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初期,二流馬戲團的成員只能以團為家,工人們領不到薪餉是常有的事。馬戲團明星瑪蓮娜的加入,是因為錯愛外表英俊、內心卻極為殘暴的馬戲團經理;大象蘿西的出現,是因為眾所期待她能帶來新表演,成為馬戲團的救星。前途渺茫的兩人一象互愛互信,情感真摯動人。 隨著書頁翻飛,舊時代的馬戲團氛圍躍然紙上。作者巧妙以馬戲團軼史為軸,刻畫不變的人性,虛實交疊,為馬戲團寫下新的傳奇。
  • 时间机器(中英双语)

    作者:乔治·威尔斯

    《时间机器》是英国传奇作家乔治・威尔斯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世界科幻小说史上第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作品。后世的有关时间旅行的科幻小说,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的启发和影响。 与同时年代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不同的是,威尔斯以一种荒凉、哀伤的笔 触给我们展示了一次震撼人心的时间旅行。主人公“时间旅行者”是威尔斯笔下的英雄,一个狂放不羁的天才,可即便如此,他仍旧无无力改变现实。在未来世界,人类正逐渐走向没落,自相残杀、愚昧无知,曾经辉煌的科技、文化及固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全部土崩瓦解,难道这就是人类终极的宿命吗?为追寻真相,时间旅行者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时间之旅。 作者简介 威尔斯,1939年,73岁的乔治・威尔斯独坐在酒会大厅的某个角落,为自己写下了一句短小的墓志铭:“上帝将要毁灭人类――尽管我警告过你们。”也许这个近乎玩笑的做法正反映了他对于人类与科学未来的担忧。 威尔斯创作的目的不在于预见未来科学发展的可能,他所关注的是科学发展与人性社会的相互关系――如果没有人性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只能是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用科学幻想揭露了社会及人性的矛盾与黑暗,彻底击碎了科学与田园牧歌相联系的浪漫梦想,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编辑推荐 最具人文关怀的成长名著,属于我们永远的纯真年代。 “他带回来的那两朵白花可以证明,即使在濒临衰亡的时代,温情仍然活在人类心中。”
  • 复活

    作者:托尔斯泰(Толстой)

    《复活(普及本)》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
  • 傻瓜吉姆佩尔

    作者:(美)辛格

    《傻瓜吉姆佩尔》内容简介:辛格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傻瓜吉姆佩尔(插图本)》收入他所创作的广受读者喜爱的《傻瓜吉姆佩尔》、《玩笑》等27部短篇小说。它们展示了生活在波兰和美国的犹太人的人生百态,熔嘲讽、诙谐、智慧于一炉,精彩纷呈,且带有明显的怪异色彩。在妙趣横生的故事后面,是作者对于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的深刻挖掘。我国著名作家余华和苏童在谈到“影响我的10个短篇小说” 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傻瓜吉姆佩尔》。
  • 十日谈

    作者:[意大利] 卜伽丘

    《十日谈》(1348-1353)。乔万尼·卜伽丘最主要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十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这些故事,有的取材于中古行吟诗人的传说,有的取材于东方故事集(如《一千零一夜》和《七哲人书》),但反映的主要是当时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现实。故事多半以爱情和聪明机智为主题,也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作者塑造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他揭露讽刺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生活腐朽、道德败坏,称道商人、手工业者等聪明勇敢,赞美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卜伽丘热爱现世生活,坚决反对禁欲主义,在思想上比彼特拉克更前进一大步。作品表现出文艺复兴初期的民主倾向。他最进步的思想是对于封建社会中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的批判(如第4日第1故事和第6日第7故事)。但是《十日谈》歌颂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对于放纵的情欲描写过分,也有道德说教的地方。
  • 雪国·古都·千只鹤

    作者:(日本)川端康成

    自《雪国》和《古都》中译本出版以来,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川端的文学及其文学精神,已为广大读者所理解与收容。它不仅为我国文艺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而且为我国广大读者提供了作为鉴赏的艺术精品。 记得十余年前,首次出版拙译川端康成的《雪国》和唐译《古都》的时候,经过了一段曲折才与读者见面。事过多年,
  • 遗产

    作者:菲利普·罗斯

    本书是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的一部纪实作品,荣获1992年度“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在本书中,震撼读者心灵的,是菲利普·罗斯在照顾父亲过程中的大量心理独白和日常细节,以及不断闪现的这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生活的记忆碎片,时而幽默,时而忧郁,时而深沉……  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点》、《垂死的肉身》等)的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Phillip Roth)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  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竣著称的菲利普·罗斯。  作家罗斯和儿子罗斯在《遗产》的字里行间不停地互换,激情与理性时而鏖战、时而讲和,努力还原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足以让任何文字都相形见绌,也足以征服全美国最苛刻的书评人。1992年,《遗产》问鼎“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
  •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DI FU ZHU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写了一个人神奇的经历。鲁滨孙有很好的生活和庄园,然而,他不安于现状,要出去闯一番新天地。船遇到风浪,一船人都沉入海中,他却幸存下来,来到一个从没有人到过的荒岛。他把遇难船只上的东西一一般上岸,又建构了自己的新屋,他在岛上打猪、喂山羊、种稻子和小麦,他成了这荒岛真正的主人,一晃就是二三十年。岛上来了人,来了吃人的人,他救出了被吃的人,于是岛上有了他的仆人——被救的星期五,吃人的人不断地到来,他又救出了一个白种人,他的岛屿越来越兴旺,当他救起船长的时候,他乘这只船,离开了荒岛,回到了离别了三十二年的出发地英国。
  • 最后的独角兽

    作者:[美]彼得·S·毕格

    一只孤独的独角兽,一直平静地生活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她得知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只独角兽时,毅然离开了熟悉的森林,踏上了寻找同类的漫漫征程。一路上,她和她的人类朋友——一个半吊子的魔法师和一个古道热肠的女贼,历尽艰险,深陷巫魔会、夜困黑森林、探秘女魔城,险象环生,几经生死…… 这是一段危险的旅程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奇 它成就的是一部20世纪最伟大的魔幻经典——《最后的独角兽》。
  • 平静的生活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本书描写的是女主人公弗朗索并不平静的家庭生活:舅舅与弟妹私通,被弗朗索告发后惨死在弟弟拳下。弟弟的情人爱上了她的情人,弟弟在绝望中自杀。弗朗索独自逃离去海滨度假,却又在阳光灿烂的沙滩上目睹了一个男人的溺水身亡…… 在这个笼罩着死亡阴影的故事中,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冷静平实的笔触,细密而富有张力的语言,透视人性弱点,展现了一位少女面对贫穷,仇恨,爱情,希望等人生主题时的厌倦和迷乱。小说将简洁明晰的情节线索与幽沉自由的内心独白相结合,折射出作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哲学品味,风格独特,意境深远。
  • 漂亮朋友

    作者:莫泊桑

    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如果说,他的第一部长篇《一生》仍然局限在个人生活这个较狭窄的范围内,那么,他在一八八五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漂亮朋友》就把目光投向新闻界和政界,具有丰富得多的内容,堪称一部揭露深刻、讽刺犀利的社会小说。 首先,《漂亮朋友》暴露了当时新闻界的黑幕。报纸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各个阶级和党派斗争的工具和喉舌。巴尔扎克在半个世纪以前写出的《幻灭》,已经揭露过报纸在制造社会舆论上的巨大作用。莫泊桑的揭露大大发展了一步。在《漂亮朋友》中,报纸是操纵在财阀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兰西生活报》的后台老板是一批众议员,被称为“瓦尔特帮”。瓦尔特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南方犹太富商,身为众议院议员,他在议院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他是金融家,善于利用政治进行投机。他深谙报纸的作用,创办了《法兰西生活报》。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报纸是半官方性质的。他巧妙地让这份报纸容纳各种思想,让包括天主教的、自由主义的、共和派的、奥尔良派的思想同时并存。并非他没有任何政治主张,他只是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真正目的。他创办这份报纸,是为了支持他的投机事业和他的各种企业。由于他手段高明,消息灵通,使《法兰西生活报》身价大增,巴黎和外省的所有报纸都对它刮目相看,从它那里寻找消息,引用它的文章,它最后成了内阁的喉舌。小说生动地描写了瓦尔特帮如何利用这份报纸操纵政局:为了让他们当中的重要成员拉罗舍—马蒂厄上台,瓦尔特利用报纸制造舆论,实现了倒阁阴谋,拉罗舍—马蒂厄终于当上了外交部长。这个人物是典型的政客,他既没有胆略,也没有真才实学,表面拥护共和,其实是个自由主义分子,从来不择手段,这种人如同兽粪上生长出来的毒菌。实际上,他只是瓦尔特帮在政治上出头露面的代表而已,一旦他的生活丑闻暴露以后,瓦尔特便不留情面地一脚把他踢开。由财阀操纵报纸,在政界和投机事业上大显身手,这就是《漂亮朋友》所揭示的第三共和国的报界黑幕。拉法格对莫泊桑“敢于揭开帷幕的一角,暴露巴黎资产阶级报界的贪污和无耻”,表示极大的赞赏。 《漂亮朋友》的尖锐揭露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应,有人攻击莫泊桑在影射某份报纸及其主编。莫泊桑作了针锋相对的回答,指出报纸的势力伸展到四面八方,“在那里可以找到一切,也可以利用它无所不为”。他并不讳言《法兰西生活报》由一帮政治投机者和掠夺金钱的人所把持,“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就有几份这样的报纸”。莫泊桑同好几份报纸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否影射这几份报纸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他对报纸的种种黑幕是了如指掌的,好在他描写的人物是一种典型的概括,同真人真事有很大距离,因而没有引起进一步的麻烦。 小说的揭露内容之二是针对当时法国政府的殖民地政策。从一八八○年至一八八五年,法国公众对殖民地问题十分关注,因为在一八八一、一八八二和一八八三年,法国政府在非洲和亚洲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尤其是于勒·费里对突尼斯的干预最引人注目。费里借口克卢米尔部族在阿尔及利亚东部边境骚扰,而突尼斯政府却给他们提供了栖身处所,于是蓄意挑衅,采取军事行动。紧接着在一八八一年四月一日,他向众议院提出阿尔及利亚的边境问题,要求“惩罚不顺从的居民”,终于迫使突尼斯的贝伊签订了巴尔多条约,将突尼斯置于法国的保护之下。在这些政治和军事行动的背后,是尖锐的经济问题在起作用。突尼斯的经济情况一直不佳,无法清偿法国的债务。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四年间,两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斡旋活动。一八八四年五月二十七日,贝伊以法令形式批准了利息为四厘的一亿四千二百五十五万法郎的新借贷。在这期间,巴黎交易所的行情出现极大波动,由此引发的财政投机异常活跃。这些投机活动与政客、政府成员、参议员或众议员密切相关。例如于勒·费里的兄弟沙尔·费里在法国的埃及银行中拥有股份,而这家银行在突尼斯开设了分号,参与创立了突尼斯的土地信贷,大发横财。又如参议员古安,在西格弗里德银行的支持下制造火车头,参加建设突尼斯的博纳—盖尔玛铁路。 莫泊桑对当时的政局十分关注,他在《高卢人报》和《吉尔·布拉斯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揭露远征突尼斯的计划、殖民者在阿尔及利亚的敲诈勒索、政治家的贪婪等等,他指出当局打着爱国的旗号进行殖民扩张政策,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诚然,莫泊桑并没有简单地把现实问题搬进小说中。他以摩洛哥来代替突尼斯,但是读者却非常清楚他写的是何处的局势。莫泊桑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把法国政府对突尼斯内政的干预,以致将突尼斯变为保护国的行动当作背景来写,而突出这一军事行动跟公债行情涨落所造成的结果。小说描写瓦尔特在报上散布政府不会采取军事行动的烟幕,大量收购公债,一夜之间赚了三四千万法郎;另外他还在铜矿、铁矿和土地交易中捞到了大约一千万。“几天之内,他就成了世界主宰之一,万能的金融寡头之一,比国王的力量还要大。”莫泊桑的描写揭示了资产者利用政治局势大发横财的现象,揭露之深刻是空前的。司汤达虽然认识到“银行家处于国家的中心,资产阶级取代了贵族在圣日耳曼区的位置,银行家就是资产阶级的贵族”,但他在《吕西安·勒万》中只写到银行家与政治的一般关系,还没有像莫泊桑那样生动而具体地描写金融家利用政治局势激增财产。巴尔扎克在《戈布赛克》、《纽沁根银行》中写过金融家对政局的操纵,但也只是泛泛提及,缺少深入具体的描写。由此看来,《漂亮朋友》有关这方面的描绘,无疑反映了重大的社会现象,是对十九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大发展。 历来的批评家都认为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思想内容上还缺乏深刻性,他的其余五部长篇也有这个缺陷。可是,《漂亮朋友》就其涉及的内容之广,就其揭露政治和金融之间关系的内幕之深,就其对报纸作为党派斗争工具(以及记者如何炮制新闻、利用报道做广告、能自由进出剧院和游乐场所等)抨击之烈而言,明显地突破了莫泊桑不触及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社会现象的一贯写法。在思想内容上,《漂亮朋友》完全可以跟司汤达、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的作品相媲美。评论家认为“《漂亮朋友》产生在标志着第三共和国历史特点的投机活动第一个重要时期最辉煌的时刻,堪称是这一时期重大事件所孕育的杰作”。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正因为这部小说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所以恩格斯表示要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小说揭露内容之三在于塑造了一个现代冒险家的典型。这个冒险家不是在东方的殖民地进行投机活动的人物,而是不择手段爬上去,在短时期内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注目的社会地位的无耻之徒。用莫泊桑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冒险家的生平,他就像我们每天在巴黎擦肩而过,在现今的各种职业中遇到的那种人”。莫泊桑写出了这种人物是如何产生的: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物的特殊经历和他的性格相结合的产物。杜洛瓦在北非的殖民军里待过,练就了残酷杀人的硬心肠。有一次去抢劫,他和同伴断送了三个乌莱德阿拉纳部族人的性命,抢到了二十只母鸡、两头绵羊和一些金子。他在巴黎回想起这段经历时还露出一丝残忍而得意的微笑。他觉得自己心里保存着在殖民地肆意妄为的士官的全部本能。同时他又是一个机灵鬼、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人。残忍而邪恶的经验与他狡黠的个性相结合,在巴黎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里,便滋生出这样的野心家。 杜洛瓦的如愿以偿,在于他抓住了两个机会。第一个机会在报馆。莫泊桑认为,“他利用报纸,就像一个小偷利用一架梯子那样”。如果说,他以自身经历为内容的《非洲服役散记》恰巧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那么待他熟悉了报社业务,便直接参与倒阁阴谋,舞文弄墨,大显神通,成为瓦尔特帮重要的笔杆子,受到了老板的赏识与提拔,当上了“社会新闻栏”的主笔。然而,他在报馆的青云直上还得益于和女人的关系。利用女人发迹是杜洛瓦的第二个、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手段。他的本钱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在女人眼中,他是个“漂亮朋友”。他敏感地发现原政治版主笔、病入膏肓的福雷斯蒂埃的妻子玛德莱娜与政界人物交往频繁,文笔老练,抓住她便可在报馆站稳脚跟,于是他大胆地向她表示,他愿意在她丈夫死后取而代之,他果然如愿以偿,当上了政治版主笔,成为新闻界的知名人物。与此同时,瓦尔特的妻子成了他的情妇,他在瓦尔特身边有了一个人替他说好话。接着,由于倒阁成功,他获得十字勋章,他的姓氏变成了有贵族标记的杜·洛瓦。但当他得知瓦尔特和拉罗舍—马蒂厄发了大财,自己只分得一点残羹以后,顿时勃然大怒,一个计划在他心里酝酿成熟了。他毅然地抛弃了瓦尔特的妻子。随后他侦察到自己妻子的诡秘行动,导演了一场捉奸的闹剧,一下子把拉罗舍—马蒂厄打倒了,又与妻子离了婚。最后,他一步步接近瓦尔特的小女儿苏珊,把她拐跑,威逼瓦尔特夫妇同意他娶苏珊。老奸巨猾的瓦尔特虽然气恼,但头脑是清醒的。他认识到杜洛瓦并非等闲之辈,此人将来一定能当上议员和部长;他感到不如息事宁人,顺从杜洛瓦的意愿。因此不顾妻子的坚决反对,应允了杜洛瓦提出的要求。在杜洛瓦盛大的婚宴上,教士用近乎谄媚的辞句向他祝福:“你们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你们最为富有,也最受尊敬。特别是您,先生,您才华超群,并通过您的道德文章而给芸芸众生以指点和启迪,成为民众的引路人。您身上肩负着伟大的使命,您要给他们做出表率来……”教士的话代表社会、官方对这个流氓恶棍式的冒险家的成功表示赞许,但从中也透露出作者无情的、辛辣的讽刺与抨击!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却不能自拔,以致被敌人利用,终于身败名裂。而杜洛瓦却能驾驭其上,一旦他的情欲得到满足,即使将情妇抛弃也在所不惜;女人只是他寻欢作乐和向上爬的工具。吕西安将自己对女人的追求公诸于众,而杜洛瓦却在暗地里进行,既大胆又无耻。他同时和几个女人保持通奸关系,更显出他灵魂的卑鄙。当他得知妻子接受了一大笔遗产以后,起先闷闷不乐,随后他厚颜无耻地要分享一半。他对金钱的渴求胃口越来越大,这一点又是吕西安无法比肩的。杜洛瓦看到社会上充斥弱肉强食的现象,上流社会的人物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男盗女娼,外交部长拉罗舍—马蒂厄就是一个代表。他于是也奉行这种强盗与伪君子的哲学。必须凌驾一切,就是他的座右铭。小说结尾,他爬到了社会的上层。杜洛瓦无疑是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他的寡廉鲜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莫泊桑把法国文学中常见的“戴绿帽子”的题材与描写资产阶级政客的发迹结合起来,以刻画他们的丑恶灵魂,这是别出心裁的创造。
  • 比目鱼

    作者:君特・格拉斯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继《铁皮鼓》后又一部成功佳作。小说颇具童话色彩,以格林童话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为框架,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勾勒出了人类发展进程的九个重要阶段,揭示了占据统治地位的男性制造暴力、追求权力并且走向穷途末路的过程,探寻了一直没有话语权的妇女在推动真正进步即消除饥饿方面所起的作用。九个不同时代的厨娘栩栩如生,故事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现实与虚幻同步,叙述与议论交织,再现了欧洲历史的风云变幻,在某种意义上描绘出了西方文明史的一幅缩影。
  • 夏先生的故事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 Brokeback Mountain

    作者:Proulx, Annie (安妮.普露

    本書為短篇小說集,收錄包括〈Brokeback Mountain斷背山〉等多篇作品。 《紐約時報》書評:「對《Close Range》書中角色而言,壯觀富麗又震懾人心的地理是他們的守護神。書中人物的生活是奮力向前卻徒勞無功的上坡路,下坡路卻是狂亂失控的旅程。普露以散文體書寫人物,筆法狂暴﹑震撼﹑嫻熟,一筆將人物帶至邊緣,再作勢讓人物超越極限。」 《華盛頓郵報.書香世界》:「散文體的筆法,加上故事的創意,讓本書瑩潤光明。書中每一句文詞均令人讚嘆,令人拍案叫絕。」 本書收錄以懷俄明州為背景的11則短篇,有多篇單篇獲獎,其中〈斷背山〉榮獲1998年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和全美雜誌獎。 作者Annie Proulx描繪出在殘酷艱難的自然環境下,命運多舛的角色,顯現熟練出色的文字和對懷俄明狂烈的摯愛。奇異、非現實的元素,為故事添上許多色彩,更淬瀝出令人不寒而慄、倍感神聖莊嚴之美。
  • 简·奥斯丁书友会

    作者:凯伦.乔伊.富勒

    全书以主人公邀请五位朋友一起,每月聚会探讨奥斯丁的一本小说为叙述线索。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与阅历不同,每人心目中的奥斯丁也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几个主人公的命运交织其间。对于熟悉奥斯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让你更深领略她的小说魅力,对于那些很少接触英国文学的人来说,生与死、爱情和友谊、婚姻及生活,这些人类永恒的命题绝对会深深打动你。
  •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英]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

    鲁宾逊漂流记,ISBN:9787538719840,作者:(英)笛福 著,裴浩星 译,赵文学 校译
  • 圈套

    作者:丹·布朗

    “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很快,众多的曲折和悬疑之处令读者难以放下。《圈套》一书充满了有趣、惊悚之处。” --demilitary.com “读这本书是一种真正的享受...令人惊叹地将复杂的军事、科技细节知识和令人信服的故事设置融合起来...这是作者最出色的作品。” --书评家Sullican县民主党党员 “丹布朗将情节和动作均掌握得完美无缺...他的研究无懈可击。” --每日新闻(纽约) “一部扣人心弦、情节紧凑、炙手可热的好书。无论是故事情节的设置还是讲故事的方式都毫无缺点。” --《图书馆周刊》 “丹布朗在世界惊悚书读者的心目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作者的研究和天赋令其故事可信、激动人心,乃至爱不释手。” --亚马逊网上书店 “令人兴奋的高科技惊悚融合了科学知识,这是一本超级巨著。” --著名书评家哈里Klausner “《圈套》是一本很棒的政治小说,一本很棒的爱情小说,更是一本出色的惊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