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思考

  • 时髦的空话

    作者:[美]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 / [比]让•布里克蒙(Jean Bricmont)

    ☆《纽约时报》年度关注图书

    ☆《波士顿环球报》《旧金山纪事报》年度畅销书

    ☆“索卡尔事件”核心文本

    1996年,索卡尔模仿时下流行于后现代主义学者之中的写作方式,使用大量高深的科学词语讨论社会问题写成了一篇文章,并将之发表在当时作为思想界之一流行标志的《社会文本》期刊上。后续,索卡尔自己揭露了这种故作高深但实际语焉不详的荒谬手法,随即引爆了思想界,也即“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引发了学术界广泛而强烈的争论,其影响深远,更延伸到了普通读者处。原本苦于无法理解这种讳莫如深的写作方式的读者/学者,或者因此而对这些作者持仰慕之情的读者/学者,他们的各种评论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山呼海啸般涌来。此次事件,可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与科学派的“世纪之战”,得到了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本书也成为各大媒体一时无二的谈资。

    《时髦的空话》一书作为“索卡尔事件”的引爆者索卡尔本人在此次事件后的直接回应性作品,可堪这次影响深刻而持久之事件中的核心文本之一。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读者直观而全面地了解此次事件。同时,索卡尔与布里克蒙本身即是物理学、数学教授,有极强的科学专业性,他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读具有其独特的科学视角和思考,能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1996年,《社会文本》(Social Text)刊登了艾伦•索卡尔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索卡尔以荒诞的笔法,模仿当代理论家,胡乱引用与科学有关却晦涩难懂的术语。这一恶作剧迅速得到广泛关注,并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之后,索卡尔又与布里克蒙合作,揭露了时下广为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著作中存在的对科学概念的滥用情况。从雅克•拉康、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到露西•伊利格瑞和让•鲍德里亚,作者列举出一系列后现代主义者在利用科学以支持自身的论点时所犯的明显错误。《时髦的空话》一书逻辑严密又不失诙谐幽默,对“科学理论仅仅是一种叙事或社会建构”的观点加以充分驳斥,探索了科学在描述生存条件时的能力与限度。

    ◎名人推荐

    现代科学是人类杰出的成就和文化瑰宝,我们应当对其报以充分的尊重并审慎地介入其中。索卡尔和布里克蒙向我们表明,人们是多么轻易地便忽略了这些自明之理,而其后果又会对知性生活和人类事务造成多么巨大的伤害。同时,他们还针对实证研究中的许多基本议题提出了深思熟虑且极具建设性的批判分析。这是一项恰逢其时且意义巨大的贡献。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在《时髦的空话》中,索卡尔与布里克蒙向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任何一个拥有理性能力的人都会认为,索卡尔的恶作剧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也是完全正当的。一部佳作。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作者

    ◎媒体推荐

    索卡尔与布里克蒙的这本书应该对之后至少一代的学生产生影响。虽然他们两位在书中关注的重点是十余位法国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曲解与滥用,但这本书仍然提出了一个更为重大的主题——在当代文化中,科学那令人忧虑的地位以及对科学理性的理解。

    ——托马斯•内格尔,《新共和》周刊(Thomas Nagel,The New Republic)

    一次对真相的大胆揭露……两位作者的热情以及他们作品的严谨准确带给读者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 漫长的战败

    作者:[美]桥本明子

    当战争成为记忆以后,记忆也成为了战争——

    将目光投向被刻意遮掩的过去,审视日本的历史问题与战争责任,

    探索重塑战争记忆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个人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直面当代日本人的困境、社会的断裂,以及形塑战后社会的战败阴影。

    ◎ 内容简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 作品看点

    ★ 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日本政府如何搪塞战争责任,普通民众如何回避战争责任。

    战争结束后,面对难以弥合的文化创伤,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记忆,分别视日本为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受害者和施害者,据此延伸出三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和解主义。厘清战争记忆的来龙去脉,深究其社会和政治根源,方能理解战后日本为何在三个选项中游移不定,始终未能正视其战争责任和历史问题。

    ★ 纪念活动、影视作品、报刊漫画,谁在形塑日本的战争历史?

    作者以一手资料探查日本战争历史的形塑过程:力图重建国家尊严的官方纪念活动和政治表演;采用纪录片、读者来信、社论等形式,重启战争责任核查,以期日本能承担战争责任的报刊媒体;强调个人和家族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受害者身份呼吁和平主义的动画电影……战争记忆不是铁板一块,是国家、个体、媒体等在历史话语权微妙博弈的结果。

    ★ 当基础教育服务于政治诉求,教科书何以成为战争记忆的新战场?

    作者深入分析了5家出版社的15本历史和公民学高中教材,探索主流日本教材以何种立场和视角解读战争历史:是有意识选择的侵略之战?还是因政治经济压力、不得已为之的必要之战?用词和叙事框架的不同选择,暗含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 著名学者沙青青导读,孙歌、小熊英二、伊恩·布鲁玛诚挚推荐。

    ◎ 名人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日本人对战争历史的看法,这是本必读之作。日本的战争记忆并非只有一种:讲述英雄的“美丽之国”的记忆,讲述被害者的“悲剧之国”的记忆,讲述加害者的“可憎之国”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读者能在本书中发现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史实和理论。此外,也能学到如何正确地批评生我养我的祖国的过错,追求普遍性的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做法吧。

    ——小熊英二

    桥本明子运用自己的聪敏、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彻底的诚实,写了一个读之令人心酸的话题。这是一个如此罕见的组合,每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伊恩·布鲁玛

    本书以新的研究方式讨论了一个老问题:分裂的三种战争记忆形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重建统一道德的困境。这个二战结束之后困扰了几代日本人的老问题,曾经在日本思想界内部和日本社会引起过多次争论。本书并没有给这个老问题增添新内容,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并没有过时;世代更迭,它仍然还在,并催生着后续效应。

    作者的国际化生活背景,以英文读者为对象的写作动机,使本书使用了浅尝辄止的“外部视角”。与日本社会的距离感使作者避免陷入其内部的思想冲突,但也妨碍了本书的思想深度。对希望了解日本战争记忆的中文读者来说,本书或许是很合适的入门书,期待它可以引发关于和解的进一步追问与思考。

    ——孙歌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再是一种生活经历。但在今天的东亚,战争记忆的政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桥本明子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对日本人在战后十几年间处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安德鲁·戈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漫长的战败》都可堪称是一项重要的成就。这场长期的失败暴露了日本在身份认知上令人震惊的裂痕,这些裂痕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全球政治。

    ——杰弗里·C.亚历山大,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在桥本的文化分析之中,她更多的将着眼点放在微观层面的家庭,以及集体记忆在非西方国家形成的方式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文笔流畅观点犀利。

    ——马克·A.沃尔夫格拉姆,哥伦比亚大学人权研究所教授

    《漫长的战败》为zui近兴起的关于“集体记忆”讨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贡献。不过,在这本书里,桥本却深刻地质疑了这一概念的价值,反而认为对于战争创伤,人们有着相互竞争,不一致的记忆,这对于理解当代日本尤为重要。

    ——《美国社会学杂志》

    桥本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妥协主义的交织叙述当中,以此激励长期笼罩在战败阴影之下的民族和政治认同。

    ——《日本时代》

    在这本及时、读之令人心酸、语言简洁流畅的书中,桥本审视了日本自战后就一直存在的“历史问题”。通过针对大量的初级材料进行研究:电影、电视,报纸、纪录片、小说、访谈、口述历史,教科书……她的结论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对这场战争,日本从没有过一致或统一的叙述。总结:这是一本必读书。

    ——CHOICE

  • 弃长安

    作者:张明扬

    本书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1.新锐历史作者张明扬作品,多位名家倾情推荐

    张明扬作为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二十余年,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本书也得到虞云国、许纪霖、刘擎、张宏杰、周濂、郭建龙倾情推荐。

    2.注重史实与细节,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

    作者着重笔墨于安史之乱中几位关键人物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之上,提炼出与之相应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合理延展,补充史书叙述中的空白,于细节中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3.通俗历史读物,轻松好读

    书中依托史实,抛开对全局历史的叙述,着重描绘安史之乱中人物群像,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作者秉持严肃的历史态度,用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把刀光剑影中的山河破碎化作数幕场景展现,不似冷硬的历史作品,倒更像是一部文学创作,令人开了头便要读完方休。同名有声书也在喜马拉雅同步上架,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4.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

    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略窥盛世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的辉煌。

  • 动物社群

    作者:[加拿大]休·唐纳森 / [加拿大]威尔·金里卡

    近年来,人类与动物关系持续恶化,而传统的动物权利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双重困境,不足以回应当下的问题。本书旨在提出全新的思路,从“社群”概念出发,将公民身份的框架应用于动物权利问题,以建构一种拓展性的动物权利论,并由此思考多样性的人类–动物关系所衍生的不同类型的义务,以期弥补现有的动物理论存在的缺陷,重新建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推动动物权利的发展。

    *获奖情况

    获2013年加拿大哲学协会图书奖(Canadi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2013 biennial Book Prize)。

    *媒体/名人推荐

    动物权利论争中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借用诺齐克对罗尔斯《正义论》的形容,动物权利理论家要么必须在《动物社群》提出的理论范围内工作,要么解释为什么不这么做。

    ——《价值探索杂志》

    精彩又具开创性……一种丰富而新颖的理论,颇多值得称许之处。《动物社群》是对动物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重大贡献,也将启发更多有趣的讨论。

    ——《哲学家杂志》

    深刻严肃,文采斐然。《动物社群》是一本勇敢的书,一次智性之旅。它是自辛格的《动物解放》以来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对那些想改变人类对待动物方式的人来说,它能带来很多启发。

    ——《加拿大文学评论》

    无论是对现有动物权利理论的批评,还是对政治理论的概述,都极具说服力……对有关动物权利的论辩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

    ——《当代哲学杂志》

  • 伊朗

    作者:[英]迈克尔•阿克斯沃西

    伊朗(波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也是全球为数不多仍保持着自身文明独特性的国家。时至今日,作为具有广泛区域影响力的伊斯兰大国,伊朗以其丰富的能源储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即便如此,伊朗看起来却一直与西方世界格格不入。为什么伊朗政府公然表示不愿适应西方意识形态?伊朗何时、何故转为什叶派国家?哪些因素诱发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伊朗的核计划真是为了拥有核武器吗?哈梅内伊是否是独裁者?究竟是谁在掌管这个国家?一系列与伊朗相关的疑问呼之欲出。要解答这些疑问,必须深入了解伊朗历史。

    本书通过问答的方式,逐一解释了与伊朗密切相关的那些重要问题的历史根源与演变过程。叙述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纵贯至21世纪初期,提取关键事件与节点,剖析影响与后果。本书一改通常从西方和外交视角落笔的历史写法,立足伊朗本国文明发展历程,着眼伊朗国内文化、经济、政治、人民的真实面貌,为世人迅速了解当代伊朗何以如此、何以至此、将何去何从,提供了新的、更丰满的解答。

  • 法国简史

    作者:[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来自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的两千年法国史

    ★编辑推荐

    ◎英国大众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再现从高卢人到戴高乐这两千年的法国历史。

    ◎本书也是这位多产的作家的遗著。在这本书中,诺威奇写出了自己长久以来对法国的热爱。

    ★媒体推荐

    ◎诺威奇带着许多精彩的故事漫游了法国历史:风流的国王、骇人的瘟疫和传奇的晚宴。──《泰晤士报》

    ◎在他的最后一本书中,已故的诺威奇以令人钦佩的轻盈和温文尔雅的方式处理了法国两千年历史上令人望而生畏的广阔主题。或许是有意的,本书有一丝《1066年之种种》(1066 and All ¬at)的味道──“卡佩王朝的国王都是出色的统治者。他们稳步建立起了法国,将之从加洛林王朝时期分得的一杯羹打造成一个民族。”而且,他幽默的脚注也值得它们专属的评论。──《每日电讯报》夏日选读

    ◎这本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温暖而令人愉快的短篇法国历史,是他(诺威奇)写给他如此熟悉的国度的情书。──《旁观者》

    ◎诺威奇讲述历史如在炉边娓娓道来。──《星期日独立报》

    ★内容简介

    法国史是世界史中精彩而重要的一章。查理大帝、圣女贞德、路易十四、戴高乐等人物早已为读者所耳熟能详。这些伟大的人物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国的?

    本书作者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以法国历史名人串联起两千多年来法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从决心阻止恺撒入侵的高卢民族英雄维钦托利,到从教皇手中取得皇冠的查理大帝;从十字军东征带来的灾难,到太阳王创造的巨大功业;从巴士底狱摧枯拉朽的猛攻,到法国军队搭乘出租车奔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戏剧性场面……诺威奇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与对法国深厚的感情,带我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法国历史之旅。

  • 玛雅三千年

    作者:[美]西尔韦纳斯·莫利

    《玛雅三千年》是美国玛雅文明研究代表人物西尔韦纳斯·莫利先生的经典之作。莫利先生通过自己在尤卡坦半岛 20 多年发掘与考察的经历,以专业的视角、流畅通俗的笔触,展现了玛雅文明的历史和面貌。可以说,本书是部从地理、历史、天文、历法、习俗、艺术诸方面,融合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深入呈现玛雅文明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研究玛雅文明的权威著作之一。

  • 法西斯谎言简史

    作者:[阿根廷]费德里科·芬切尔斯坦

    ★只有理解了法西斯与谎言的关系,才真正知道法西斯是怎么回事

    撒谎和政治一样古老。以更大的善为名掩盖真相,是大多数政治史的标志。君主、自由党和保守党也说谎,但谎言在他们那里是附带的,不像法西斯主义者,“我撒谎故我存在”,并且不知道自己在有组织地撒谎。法西斯得势的历史也即谎言掌权的历史。

    ★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只说了一点,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阿伦特让我们了解了谎言在极权体制中的作用,但是她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何法西斯主义者会将简单的、往往可憎的谎言视为真理,有的甚至不惜为之而死。本书表明,艾希曼不仅是平庸的,更是狂热的。这种狂热绝非只是病态的激情,背后有它自身的一套逻辑。

    ★不只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打破在谈论法西斯主义时的欧洲中心主义

    一般讲法西斯主义,几乎等同于纳粹,偶尔延伸到意大利,过于欧洲中心主义,忽视了法西斯主义是一个跨国现象,尤其拉美是重灾区。而本书填补了这一块,并且主要以博尔赫斯为批评资源,让我们明白这位失明的大师绝非中国作家想象的,活在书本中。

    ★不仅是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更是民粹主义的照妖镜

    民粹主义是根据民主时代的要求改头换面的法西斯主义,因此本书不仅分析了历史上的法西斯主义谎言,还剖析了特朗普、博索纳罗等当权的右翼民粹领袖言行背后的实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媒体推荐】

    关于法西斯主义与真理之间复杂而棘手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书了。

    ——贾森·斯坦利,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

    费德里科·芬切尔斯坦提供的这份重要的纲要,关乎一条贯穿着现代政治的隐秘的接缝。这不仅是一部灵巧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史,而且迫切地提醒我们,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另类事实”和“假新闻”的时代之下,隐藏着深深的仇恨之井。

    ——《华盛顿邮报》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能导致法西斯意识形态的假新闻、谎言、反转和心理学,请拿起这本薄薄的书。它让人大开眼界。

    ——亚马逊网读者

    【内容简介】

    法西斯主义历史带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种族主义的谎言会导致极端的政治暴力。如今,世界各地涌现出了一波新的右翼民粹领袖。就像过去的法西斯领袖,这些民粹领袖的政治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现实的质疑,对神话、愤怒和偏执的支持,以及对谎言的宣扬。

    如果想了解我们棘手的当下,就需要关注法西斯意识形态家的历史,关注他们的修辞是如何,以及为何导致了大屠杀、战争和毁灭。

    本书旨在提出一个历史学框架,考察法西斯分子如何不仅接受谎言,而且将其整合为独特的、非理性的“真理”,以服务于其政治目的。法西斯主义所理解的真理不需要经验证据的证实,而是来自对超历史神话,尤其是种族主义神话的直觉确认。法西斯领袖被视为真理的化身,进而作为人民和民族的化身,依靠独裁式民主进行统治,操纵或发明事实。当有组织地撒谎成为生产神话的手段,法西斯主义必然是反对民主的,并且要求对历史发动战争。

  • 反战之战

    作者:[美]乌娜·A.海瑟薇(Oona A. Hathaway) / [美]斯科特·J.夏皮罗(Scott J. Shapiro)

    【内容简介】

    1928年盛夏的一个炎热下午,全世界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消除战争而齐聚巴黎。当天签署的《非战公约》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批准。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战争在全世界成为非法行为。但承诺转瞬即逝。

    《反战之战》将《非战公约》置于自17世纪至今的漫长历史中,分析阐述了诸多律师、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思想,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反法同盟在处置拿破仑一世的问题上为何犹豫不决,到底面临怎样的法律困境?二战后为纳粹高级官员定罪为何困难重重,法理和情理究竟有何矛盾?人类如何从战争合理的认知阶段走到今天达成反战共识?置身于各国联系更为紧密的时代,我们应如何应对国际社会上的强权者和不合作者,法律会为我们提供怎样的保护?除了法律,我们还能求助于哪些手段?

    《反战之战》不仅是一部人类战争思想的演变史,也是一部让我们看清今日世界的实战指南。

    【媒体评价】

    就像《文明的冲突》和《历史的终结》一样,这部精彩的著作在几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下解释当今世界,展现了一种远见卓识。海瑟薇和夏皮罗的讲述既有文学创作的才华和理论分析的深度,也有历史研究的一丝不苟。它将改变你记忆20世纪历史和阅读21世纪新闻的方式。”——史蒂芬·平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反战之战》研究全面深入,行文优雅流畅,探讨了战争非法化的深刻影响。海瑟薇教授和夏皮罗教授通过叙述许多个人(其中有些人并不为大多数历史系学生所知晓)的经历来丰富他们的分析,这些人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人能像海瑟薇和夏皮罗在这本书中所做的那样,将人和事有机融合,浑然一体。——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国的兴衰》作者

    真正的独创性作品在政治史上是不常见的。《反战之战》是一部原创著作。书中的大部分主角都是法学教授,而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两位法学教授,这让人感觉温馨愉悦。事实上,这不仅令人温馨愉悦,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反战之战》的观点之一是思想很重要。海瑟薇和夏皮罗进一步认为,思想是由人类产生的,但这一点在思想史上没有得到充分承认,因为思想通常是以书与书对话的形式被呈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关于个人用思想改变世界的故事。——路易斯·梅南德,《纽约客》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又极具挑战性的书,它提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考虑到当前世界形势,《反战之战》的出现恰逢其时。——玛格丽特·麦克米兰,《金融时报》

    《反战之战》提供了一项伟大的服务,说明法律如何能够有力地影响个体决策者。作为一部法律史,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华盛顿邮报》

    这部发人深思、研究全面的著作带给我们的乐趣之一是,它挑战了我们的一贯认知,让我们看到,那些认为他们可以非法化战争的人并不是傻瓜,而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失败的构想在创造战后世界的过程中有着出人意料的影响……两位作者的研究既精致巧妙又细致入微。——《华尔街日报》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斯科特·夏皮罗和乌娜·海瑟薇合著的《反战之战》是一本具有感染力、引人入胜和意义重大的著作。它值得所有认真研究外交事务的学生学习收藏,它有望突破传统智慧,促进健康辩论。——杰·温尼克,《1865年4月》和《1944年4月》作者,外交关系委员会驻会历史学家

    本书对国家暴力和战争的相关争论进行了研究性分析……它寓意丰富,在一个好战的时代,尤为如此。它契合学习现代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学生的兴趣。——《柯克斯书评》

    对于经常被不屑一顾的1928年《非战公约》,海瑟薇和夏皮罗持根本性的修正主义观点,认为该协议标志着国家间战争终结的开始。《非战公约》激发了人权革命、经济制裁的运用以及致力于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建立……作者自信且大胆地争辩说,自1945年以来,征服作为“改变边界的公认程序几乎消失了”……海瑟薇和夏皮罗的结论可以被辩论,但不容易被否定。——《出版人周刊》

    在这本出现及时、行文优雅、论证有力的著作中,乌娜·海瑟薇和斯科特·夏皮罗帮助我们理解了那些设想终结战争的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当世界处于回归更早时代的风口浪尖时,《反战之战》号召维护全球法律和秩序。——伦敦大学学院法学教授菲利普·桑兹,《东西街》作者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来解释过去五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图书馆杂志》,重点书评

    这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书,使原本可能是国际法理学的神秘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书中充满了奇闻轶事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其写作建立在对一些历史久远的档案进行非常认真搜寻的基础之上。本书有很多值得欣赏和思考的地方。——《卫报》

    这是2018年每个学生都应该读的一本书。——史蒂芬·平克,商业内幕人网站

  • 东南亚史

    作者:[澳]安东尼·瑞德

    ----------------内容简介

    世界上很少有地方比东南亚这个文化多样的地区拥有更复杂的历史。《东南亚史:危险而关键的十字路口》展现了一部全面的、单卷本的东南亚通史:从它与农业、冶金和宗教的接触,到今天构成这一地区的十个现代国家的出现。当今东南亚史研究第一人、历史学家安东尼·瑞德打破传统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叙事,强调东南亚人民对国家地位的追求是其决定性特征。他将主要焦点转移到与当地居民更相关的因素上,如环境、宗教、社会、文化、人口、健康和思想变化,全面又丰富地描述了该地区复杂而微妙的历史。

    -----------------编辑推荐

    参与现在,打造未来。讲述一部横跨2000年的东南亚历史,一部与环境共生的自我成长史,一部“世界十字路口”的多元文明发展史。

    “东南亚的布罗代尔”、东南亚史研究第一人安东尼·瑞德 最新作品

    获2016年“专业与学术卓越奖”(PROSE)人文社科类荣誉奖

    -----------------媒体评论

    本书的众多优点之一是作者能够将这一地区涵盖的两千年时间分解,以引导读者穿越空间和时间。该书以直截了当、不拘一格的风格写成,非专业读者也能读懂,并且审慎地选择了一些引文来使历史更加鲜活。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的好奇心问题,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尽管本书有教科书般的外观,但也具有明显的可读性;既成功地对这个复杂的地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综述,同时又提供了大量迷人的、耐人寻味的细节。

    ——《亚洲图书评论》(Asian Review of Books)

    主题分类的方法、解释性的洞见、有用的书目以及几乎是百科全书式的丰富信息,这些都使瑞德的《东南亚史》成为其他学者异常宝贵、甚至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参考书。

    ——《亚洲研究评论》(Asian Studies Review)

  • 沉默的钢钉

    作者:[美]张少书(Gordon H. Chang)

    【编辑推荐】

    ☆ 罢工、对种族歧视以血还血、种菜、祭祀,展示前所未有的铁路华工形象,展现了历史阴影中铁路华工的勇气与梦想。

    ☆ “没有华工,铁路不可能提前7年建成”,施工中,华工们常以惊人的智慧攻克难关。太平洋铁路对于美国的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对中国、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修筑长城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血肉之躯,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奠起了西方文明进步的基石。

    ☆ 太平洋铁路修建成功后美国国会出台排斥华工的方案,这是因为美国人惧怕华人。

    ☆ 两百年前华工能绝地求生,现在怎么会惧怕任何外部势力的 制裁、恐吓和威胁?

    “如果对中国人的虐待不停止的话,中美之间的条约就应该废止。所有美国人都应该离开中国,而所有中国人也应该离开美国。”

    “爱尔兰人用铁镐和炸药袭击铁路华工,造成多人严重受伤……但是他们发现,中国人很难对付。铁路华工用泥块和岩石回击爱尔兰人……异常猛烈,而且准确率高得惊人。”

    “在铁路修筑的最佳季节,也就是公司希望取得快速进展的时候,3000名铁路华工在充分协调和相互告知之后,集体放下手中的工具,举行罢工。”

    华工不是逆来顺受的奴隶,也不是麻木不仁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历史,勇敢顽强,不仅征服了加利福尼亚的崇山峻岭,也在与种族主义的对抗中,写下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史诗。他们敬天祭祖,重视宗族和家庭,为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拜关公和观音,凑钱将遇难同胞的遗体运回故乡,爱吃大米、鱼干、墨鱼、鲨鱼的鱼鳍、蜜饯、咸瓜子、烤鸭、精选的鸭蛋、咸菜芽、甘甜的香橼、枣、橙子、姜、熏制的牡蛎,用酱油、酒、醋、盐豆、药草和香草调味,烧开山泉水泡茶,种植卷心菜、芜菁、胡萝卜、豆芽菜和西红柿。今天的中国人依然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内容简介】

    一部开创性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工人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历史,华工帮助打造了现代美国,但直到现在才从历史的阴影中现身。

    成千上万的华工从大洋彼岸来到美国寻找他们的财富。他们聚集在横贯大陆铁路的西部工地上,花了数年时间在内华达山脉积雪的悬崖上炸开隧道,在炽热的犹他州沙漠上铺设铁轨。他们的汗水和鲜血将美国的东西部连接起来。但是,那些在这些危险的工作中幸存下来的人将遭受另一种死亡:一种历史性的死亡,他们首先被推到美国社会的边缘,然后又被推到公众记忆的边缘。

    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获奖学者张少书利用前所未有的研究来重现中国铁路工人的故事,肯定他们在重建美国中发挥的作用。本书是对历史不公的一次宝贵纠正,将这些“沉默的钢钉”重新放回他们在美国奇迹中应有的位置。

    【媒体/名人评论】

    扣人心弦……作者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笔下铁路华工故事非常丰富、人性化和引人注目。——《华尔街日报》,彼得·科曾斯

    铁路华工的生活经历一直是一团迷雾……这本书以感人的努力恢复他们的故事,并纪念他们对建设现代美国不可或缺的贡献。——《纽约时报》

    叙述富有启示性……全面而又详尽……作者着手纠正想象最基本的错误——那是一种偏见和短视的历史创造模式,通过健忘症、侮辱和省略将铁路华工边缘化,有效地将他们从美国历史中抹去……作者坚定的叙述富有想象力,脚踏实地又充满敬意,最终对金山的鬼魂给予了应有的尊重,让我们看到并欣赏他们的生活。——《美国历史评论》

    对北美华人历史的宝贵贡献。——《柯克斯书评》

    野心勃勃……写作充满活力和激情。——《出版商周刊》

    这篇史诗般的报道将成为一部权威的历史,讲述包括我自己家庭成员在内的中国劳动者如何在一些可以想象的最困难的物质条件下,为一个最终将改变我们国家的项目做了不朽的工作。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必读之作。——邝丽莎,《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雪花秘扇》作者

    在张少书的灵感之笔下,中国劳工对建造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的默默无闻的贡献,像一辆从山区隧道里冲出来的强大火车头一样迸发出光芒。这些“铁路华工”在整个美国西部留下了丰富的建设遗产,通过巧妙地筛选经常难以捉摸的资料,张博士讲述的他们的个人故事和文化富有启发性。——《铁马:美国把铁路带到西部的竞赛》作者沃尔特·R.博恩曼

    美国永远感激建造横贯大陆铁路西段的大约两万名中国工人。然而,他们的重大旅程、他们的梦想和艰辛、他们所忍受的种族主义以及他们最终的胜利和悲剧,直到现在都只是模糊地被理解和认可。作者最终以生动、深刻和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另一种奴役》作者安德烈斯·雷斯德斯

    这本书是一个故事宝库,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学术宝库,它回答了我们许多人几十年来一直提出的问题。在这本深刻而鼓舞人心的书中,作者最终揭示了西方是如何真正取得胜利的:是铁路华工把美国这些州团结起来的。——黄哲伦,托尼奖获奖剧《蝴蝶君》作者

    张少书不放过任何一块巨石,也不放过任何一条隧道,他为中国铁路工人的生活带来了至关重要的细节——由于他细致的研究,“鬼魂”不再在历史上隐身。150年后,这本书澄清了事实。”——海伦·齐亚,《离开上海的最后一艘船》作者

  • 帝国的技艺

    作者:郑非

    大众政治兴起,统治压力剧增

    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

    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

    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

    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

    而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

    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

    【编辑推荐】

    ※大众政治兴起,古代帝国失效,当代读者更应关注近代帝国

    大众政治到来,掠夺型政府消失,以前被“官民关系”遮掩的族群问题必须在大众政治的框架内得到解决。近代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类社会有和异己携手共建政治共同体的经验,古代帝国是机械堆积的结果,依赖的是人民的政治冷漠与顺从。从这个角度讲,古代帝国都几乎不是什么让人惊异、眼睛一亮的创举。我们很难说,古代帝国的治理术对现代政治实践能有什么借鉴作用,真正需要观察的,是那些活动在大众政治年代里的帝国。

    各近代欧洲帝国的多元性更强,观察它们如何应对大众政治年代所带来的压力,不仅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同时也能为现代一些限于多元社会纷争的国度提供某些历史教训,因为它们有的时候也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详述近代帝国的统治压力与应对之道,提纲挈领勾勒帝国的技艺

    帝国压力来自内外两个层面 :在内,帝国的扩张、发展与维持会冲击核心区既有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形态,从而破坏本地的政治平衡。在外,近代环境下,核心区对边缘区的统治不能只是简单地以军事优势为基础的统治,而必须有一定的法理基础 ;过去那种上下统治关系,必须以“群群关系”替代,而此群群关系自然也对帝国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

    为了应对帝国压力,帝国会在正式/非正式、吸纳/隔离两个维度上移动,以此来避免或减弱帝国压力。

    帝国可以选择一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框架,这决定了帝国是否有一个等级式的集中控制体制,帝国中心与属地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否得到明确说明,权责划分是否明确,边缘属地的官员是由中央指定还是地方产生,以及,在非正式管道层面,中央—属地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往是重在协商一致还是依靠律令。

    此外,帝国的本部人群对待属地人民也可以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内外有别”,将属地的人民与本部的人民分别看待 ;另一种则不做此区分,赋予所有人群以统一的政治公民身份(或认为他们有资格获得此身份)。前者是一种政治隔离,后者则有吸纳/同化的含义。

    ※直击英、法、奥、俄罗四大帝国治理困境,指陈帝国统治利弊得失

    各个近代帝国都有一些根子上的东西使它们偏爱某种设置,使得它们在一段时期对一些地方、人民的处置具有一致性,呈现某种特色。

    英国在北美及澳洲的诸殖民地被当时的英国人看成帝国的核心区域,在对它们的处置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体现出英国的保守主义政治文化。

    法帝国的建立与设置主要是一个政治行为,所以受到法国共和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大影响。

    哈布斯堡王朝在启蒙时代后在内莱塔尼亚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官僚政体,但由于德意志人始终占据人口少数,没法向法国学习,只能另寻他途。

    俄罗斯帝国实际上是从一个相当古典的传统帝国演变而来,自然在边陲地区统治薄弱,但又受到一个民族主义时代的推动。

    这些都使这些帝国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其认为最重要的区域推行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政策、制度。

    本书所描写的四个帝国,虽则各自失败,但都并非被民族主义一击便摧枯拉朽式地瓦解。这四个帝国都进行了某种反抗,虽成效不一,但足以给后人留下历史教训。

    那么,对当下的民族国家来说,这些近代帝国的民族治理方略具体能有什么教益呢?如果帝国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那些被它统治的地方和人民,因为种种限制,无法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的设定之中,那么,对于处在较相似境地的人们来说,就要学会突破既有的政制设定,在国家的设置中加入足够的弹性。

    【内容简介】

    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

    《帝国的技艺》想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些问题:近代帝国是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的?在统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难?它们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帝国的技艺》有几个基本假设:

    第一,近代帝国并不只是征服—统治的等级关系,也不只是一撮人以某个地方及其人群为本部向外申延政治影响的工具和实体,其统治者、统治阶层通常都能超越狭隘的地区、人群本位,有切实的(当然同时也是自私的)整体考虑。

    第二,在许多帝国统治者眼中,帝国并不是一次短期投资,而是长期持有的一项事业。因此,凭借武力驾凌一方并不是长久之策。“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不只是陆贾与刘邦才能理解的中国古代智慧,也是所有近代帝国的治国之道。

    第三,诸帝国的构建模式本身很复杂,并不一定是一个由帝国中心出发对边缘区、社群进行管制的同心圆。

    简而言之,近代帝国并不是古代的遗迹,也不是急就章式的多民族、多地域的拼凑之物,而是有正经政治考量的多元政治实体。

    《帝国的技艺》将按如下线索展现对上述问题的思索。

    引言中,《帝国的技艺》将介绍帝国的定义,解释为什么应该研究近代帝国而不是古代帝国。

    第一章,《帝国的技艺》将陈述本书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和假设—在近代,帝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诸帝国又是通过调整哪些政制、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的。

    第二章至第五章,将英帝国、法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作为历史案例,以之来验证《帝国的技艺》的基本假设。

    在结语中,主要是将各个帝国的应对之道做一比较,指出异同,也简略讨论了帝国民族方略之间的关系、帝国选择各自方略的依据,以及帝国属民对帝国方略的反应。

  •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作者:陈正祥

    ◎华文世界被遗忘的地理学泰斗,中国学术界数据可视化的先驱,英制大学首位中国籍讲座教授

    ◎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会长卡尔·特罗尔盛赞其为“中国地理学界第一人”,并推崇其为“东方的亚历山大·冯·洪堡”

    ◎纵览地理景观,穿越浩瀚历史,探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是享誉国际的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的代表作,兼具现代地理科学的专业视角和宏阔的历史视野。作者学识广博,研究角度独特,重视从正史、方志、游记等各类传统典籍中汲取素材,纵论中国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名城古迹,展现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时代变迁及相互影响,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作者见识深邃,论证细密,并且非常重视数据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制作了大量精致图表,化繁为简,堪称妙品。

    名家推荐:

    很可惜的是,即使是中国历史的研究者,听过陈正祥名字的都很少,能够深入运用他的研究成果的当然就更少了。这是被忽略、被遗忘的宝藏,我真的希望有更多人能知道,能珍惜,还能将之吸收并融入我们的中国历史知识系统中。

    ——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中国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先驱人物,是地理学家陈正祥。陈正祥在国际地理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陈正祥认为,“有些长篇大论说不清楚的现象,用地图来表示却可一目了然”,这些思想,正是数据可视化的目的和精髓。直到今天,他的不少作品还被世界各国的专家视为精品,被称为数据可视化的经典之作。

    ——涂子沛《数据之巅》

  • 诸子百家

    作者:浅野裕一

    讲谈社·中国的智慧系列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在这样混乱的状态下,诸子百家反复思索如何统一天下、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生活。他们为此构筑庞大的思想、著书立说、周游列国,从而诞生了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

    享乐至上主义者杨朱、兼爱非攻的墨子,他们二人的思想为何能广受欢迎以至二分天 下?以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促进新王朝出现的邹衍有着怎样的宏大构想?“白马非马”的公孙龙有着怎样的缜密逻辑?最新出土的资料又描绘了老子、孙子、孔子怎样的真实面貌?

    汉学大家浅野裕一以其简明生动的文字,一一解读了这些伟大的中国思想家的智慧、策略和梦想,让我们领略了诸子百家时代的魅力。

    编辑推荐

    ★原典、翻译、背景加解读,30分钟读懂一位先贤

    ★海外视角再解读,日本加印近20次,炙手可热汉学家

    ★读《诸子百家》,莫忘传承千年的华夏魂;与先贤对话,唤醒中国人血液里的精神文明

    “藤萝紫”配色,打造汉学圈新网红,国潮青年国风单品

    诸子百家如黑夜繁星,燃尽中国人的精神之魂。

    诸子百家的精神,构筑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脊梁。

    让《诸子百家》,常伴身边。

  • 逆天的冒险

    作者:(南非)威廉·博莱索

    我们是天生的冒险家,对冒险的爱从不会离开我们,直到我们迈入垂老之年;”博莱索写道,“胆小的老头子,在他们的兴趣当中,冒险应该是绝灭了的。这就是为什么诗人统统在这边,而法律统统在另一边;因为法律是由老头子们制定,且往往也是为了老头子制定的。”

    书中记述了这些不认命、敢于打破陈规旧例以博取盛名或恶名的冒险家,他们是亚历山大大帝、大流氓卡萨诺瓦、哥伦布、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爱尔兰情妇洛拉·蒙特兹、卖春药的大骗子卡廖斯特罗和妻子塞拉菲娜、瑞典国王卡尔十二、拿破仑一世、野心家和阴谋家喀提林、拿破仑三世、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 流言与真相

    作者:李斌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同时对其中几类主要“流言”和“抹黑”的原由进行了分析,还原历史事件本来面目,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的一生的不同侧面。

    廓清迷雾,摒弃流言,通过丰富的材料与扎实的考证,认识真实的郭沫若。

    本书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

  • 电力商人

    作者:[美]约翰·F.瓦希克

    这是个引人入胜的警世故事, 关于一个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有趣的历史人物。

    ——《财富》

    一部讲述创新、创业和金融探索的故事。英萨尔帝国的崩溃与近七十年后的安然事件遥相呼应。瓦希克不仅出色地记录了英萨尔的生平和经历,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20世纪初丰富的社会画卷。

    ——乔·曼苏托,美国晨星公司CEO

    英萨尔是美国商业史上最重要的工业企业家,他造就了现代大都市。

    ——乔治·A. 兰尼,《2020芝加哥大都市区规划》总裁兼CEO

    真正让美国家庭不再靠点蜡烛照明的人,不是爱迪生。当时,电只是富豪才消费得起的奢侈品。爱迪生的得力助手,来自英国的送奶工之子塞缪尔·英萨尔将爱迪生的理念付诸实践,推广中央电力系统,创建广泛覆盖的城市供电网,通过自然垄断降低用电成本,让电在平凡家庭中得到普及,彻底改变了 人类的生活方式。

    英萨尔的经历无疑是“美国梦”式的奋斗史:他白手起家,凭着天赋在商界大显身手,与政界回旋游刃有余,铸造起庞大的电力商业帝国,成为辉煌一时的电力大亨,身价一度超过1.5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7亿美元)。然而大萧条让他失去了一切,成为无数人憎恨的对象。

    英萨尔掀起的电气革命开启了消费时代,其商业帝国的崩溃是美国当时最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案件,直接促成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证券监管法律。这位企业家被时运毁了名誉,并未受到历史善待;他的遗产却早已扎根,泽被后世。

  • 王国,1130—1194

    作者:[英] 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

    西西里的诺曼王朝第二部

    展现西西里的诺曼王朝六十余载的历程及其遗产

    ◎ 编辑推荐

    ☆从1130到1194年,奥特维尔家族在西西里岛开创的这个诺曼王朝只存续了短短六十余载,但毕竟在强敌环伺的地中海中心地带生存了下来,躲过了数次试图毁灭这个王朝的军事行动,甚至还能对外用兵。此外,他们为西西里岛带来了西欧、拜占庭、伊斯兰文化的融合。

    ☆切法卢主教座堂,蒙雷阿莱主教座堂,巴勒莫王宫,马尔托拉纳教堂……今日,人们仍能从这座岛屿上的纪念性建筑中,看到诺曼西西里文化的遗产。

    ◎ 内容简介

    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后一度是地中海区域的强国,深刻影响了意大利的政局,甚至派兵去海外征战。王国内则在宽容的氛围下一片繁荣。但是诺曼人的王朝前后仅延续了约60年,最后在悲惨的境况中宣告灭亡。本书讲述了诺曼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生动地描述了它与德意志、教宗国、拜占庭、十字军等势力的互动过程,展现了一个繁荣的中世纪王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走向灭亡。作者以通俗风趣而略显怜惜的笔调写作,能让读者既感受到诺曼王朝的辉煌成就,又体会到衰落过程中的辛酸和无奈。

    ◎ 媒体&名人推荐

    诺威奇勋爵作为历史学家,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作为作家,他对美感有良好的品味,对语言怀有热爱,还拥有能带来生气的智慧。——休·特雷弗-罗珀,牛津大学教授

    诺威奇勋爵拥有透视历史事件的天赋,同时也不缺乏清晰度和智慧。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擅于讲故事。——《观察家报》

  • 驶于当下

    作者:徐前进

    ◆编辑推荐

    ☆一次大胆而又敏锐的写作实践,打破非虚构写作的定式,让不能言语的汽车成为主角,真正做到了 “把自己作为方法”

    ☆我们都是日常生活的专家之“出行”篇,感受当下鲜活的汽车驾驶历程:菜鸟怎样克服新手恐惧成为老司机?手动挡的乐趣在哪里?外资车一定好于国产车吗?如何应 对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糅合理论与现实,以深刻洞见指引诗意文字,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描绘一幅不同以往的思想图景:包括汽车在内的物质机器如何影响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哲学学者汪民安、徐英瑾,社会学学者田丰、严飞,历史学学者高毅一致推荐:很有想法!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汽车取代牛马,成为公共道路的主角,它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塑造了现代人类的空间感、时间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社会景观。然而,汽车自身的状态却很少进入现代文本,也几无可能进入未来历史,因为它无法言语,没有感情。

    本书试图完成一次大胆的写作实践。这是一个需要依靠感觉、想象力与修辞的领域,目的是将不能言语的物质纳入文本,成为可供留存的历史记录。

    作者以自己的汽车为对象,下沉到日常生活中,描绘了汽车的真实状态以及人与车的互动过程。作为一名普通的车主,作者和4s店销售员、驾校师傅、出租车司机、修车工、交警、车险理赔人员等一同感受着汽车的存在。作为一名专业的学者,作者则在自己的车中构建了一个微小的思想空间,反思现代技术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相关好评

    “通过一个历史学者对购置和使用一辆汽车的个体感受,思考工业化引起的人的境况的变化,初看视域可能有点偏狭,但由于作者的人文社科知识修养深厚,他的先锋尝试仍不乏有益的启示,有望引起一股潮流,在日常生活史领域开出一片新天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高毅

    “联结方向盘、引擎火花塞与时代精神的轮上奇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用得上的哲学》作者 徐英瑾

    ◆作者简介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著有《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译有《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 刊物发表数篇文章,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以实践性的写作开拓文字制度的边界,发掘历史学家与未来的关系。

  • 被抹去的历史

    作者:[巴拿马] 玛丽萨·拉索

    ★编辑推荐

    “西方文明论”将欧洲和美国描述为人类发展的巅峰,然而这一20世纪初才出现的地理文化概念,是建立在一系列虚构的叙事和修辞之上,通过抹杀其他地区的现代性,将世界分裂为文明发达的西方与不开化的非西方两个对立阵营,进而建构自身高级文明地位,对“落后国家”进行“合法”的殖民。

    这就是发生在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内容简介

    巴拿马运河一直被视为美国在20世纪的辉煌成就:凭借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性,美国征服并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西方“先进文明”治理的“落后地区”的标杆项目。然而这一文明与技术的成果更像是修辞上的胜利:在“西方文明论”盛行的年代,美国为了确立占领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性,成功地将拉美这个民主政治先驱之地描绘成不开化的野蛮大陆,抹去巴拿马文化和政治上的现代性,将这个先进富饶的商贸王国塑造成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将殖民、破坏和侵占美化成“文明”的救赎。

    历史学家玛丽萨·拉索根据大量未经披露的原始档案资料和私人回忆,还原了一个被美国商业和政治野心抹去的世界,描述了运河区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并记录了美国在管理上的诸多失败之后,如何强制迁移城镇和居民,改换运河区景观,将破碎、失败与背井离乡的绝望留给了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不仅是工程与技术的炼金术,更是美国展现自己神力的试验场;它揭示了西方中心主义如何将世界分裂、建构成发达文明的“西方”和落后蛮荒的“非西方”,而这一虚构的观念又如何统治了现代世界。

    ★媒体推荐

    《被抹去的历史》对工业化和城市变革的传统叙述提出了挑战,这些叙述长期以来都忽视了诸多真实的历史,以及为现代性做出基础性贡献的人们。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巴勃罗·皮卡托(Pablo Piccato)

    本书以娴熟的技巧戳穿了西方文明的神话,即如何将一个共同的现代性世界划分成两个想象的世界:一边是蓬勃向上、遵纪守法、技术先进的美式运河区,另一边是暴力、原始、落后的热带“香蕉共和国”。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得克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豪尔赫·卡伊扎雷斯-埃斯格拉(Jorge Canizares-Esguerra)

    这本书不仅仅是美国如何将巴拿马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换成热带蛮荒丛林的历史,还揭示了西方话语如何抹杀巴拿马的文明和现代性,以及这种抹杀对这一地区造成了什么样的长期政治影响……读者应该借此重新评估巴拿马和它的历史了。

    ——《选择》(Choic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