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诗词
-
唐宋词欣赏
《唐宋词欣赏》主要内容简介: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本册《唐宋词欣赏》为该丛书之一。《唐宋词欣赏》由夏承焘编著。 -
张伯驹集
《张伯驹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侧重于诗词,收《红毹纪梦诗注》、《续洪宪纪事诗注》、词集(《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词话。下册主要侧重于谈艺,收《素月楼联语》、《春游琐谈》、《丛碧书画录》、《乱弹音韵辑要》等。 《红毹纪梦诗注》,伯驹先生以诗介绍关于京剧艺术、戏曲界轶事掌故及自身与京剧之渊源(尤其与余叔岩之交往)并自作注,为了解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续洪宪纪事诗注》所记皆是亲历亲闻之事,伯驹先生与袁世凯有姻亲,而且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好,亲身见证了洪宪帝制的闹剧,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张伯驹长于书画鉴藏、诗词创作、京剧表演和书法,但诸艺中造诣最高的应是倚声填词,其词作远胜于诗,历来为人所称道,周玉言曾为其《丛碧词》做跋,称词以李后主始,而以张伯驹为殿。可见对其推崇之高。又有学者论当代词人,以张伯驹与沈祖棻并提,而张词确非浪得虚名,内容上能写其真情实感,不失其赤子之心,是词人之词。形式上,大概是因为精于京剧艺术的缘故,京剧和填词有相通之处,京剧表演要音色铿锵和谐,唱腔才能优美,填词亦然,如其举例《点绛唇》古人填词"辽鹤东来"、"紫雾香浓"第三、四字为平声,但是一定要三为阴平,四为阳平。京剧唱腔"手握兵符"、"地动山摇"亦如此。第四字用阳平是因为阴平不利于行腔之故。其填词亦严守四声阴阳,所以诸作皆音韵和谐。宜诵宜吟。《素月楼联语》主要讲对联技巧、对联趣话、名联举要。选博取精,意趣高雅,言简意骸。正如作者自序所言是为"然存其(对联)梗概,以便后学,不使成绝响"。《春游琐谈》是笔记性质的作品,内容涉及金石、书画、考证、词章、掌故、轶闻、风俗、游览等,都是意味隽永的文章。《丛碧书画录》张氏为自己收藏的书画做的题记,共114篇,每幅作品分署名称、作者,详记该书画质地、题署、用印及内容,是仿旧时收藏家著述体例而作,可为书画鉴藏提供参考。《乱弹音韵辑要》,最先发表在《戏剧丛刊》第二期、第三期上,将京剧韵分为"十三辙",是京剧的第一本韵书,旨在指导演唱。京剧以人传,张伯驹亲炙于余叔岩,此书研究京剧艺术者,自不能错过。 -
宋词三百首笺注
《宋词三百首笺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推出的“名家名选典藏”中的一种,词的创作极盛于两宋,历代宋词的选本众多,清末朱彊村(上彊村民)先生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量多、面广、精辟等特点成为其中的经典,《宋词三百首笺注》即是近现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对《宋词三百首》的笺注。书中的注解部分详尽扎实、明白晓畅;评笺部分集历代词评,全面广博;还包括每一位词作者的生平小传和相关评品。这些内容不仅能让读者理解和欣赏宋词,更能领略到唐圭璋先生对宋词的独到心得,感受这位词学大师的文化风致。 “名家名选典藏”丛书,包括钱锺书《宋诗选注》、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王起等《元明清散曲选》、夏承焘等《金元明清词选》,这一部部当透着个人喜好、灌注了独家体会的诗词选本,有的已跨越了半个世纪,不论在高等学府还是普通大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足以继续引领新一代读者在诗苑撷英。 -
且向花间留晚照
人生中, 需要有这么一个机会, 让自己慢下来,与一场花事相遇。 春风的尽头, 有十里荷花,一缕歌音。 秋光的深处, 有三秋桂子,一抔心伤。 花间,旧事,生命。 红尘繁华竞逐,你需要的,只是简单的相遇。 ************** 编辑推荐: 灵犀无翼所著的《且向花间留晚照--诗词曲文里的不老花事》是一部介绍我国古诗词中有关写花、论花、赏花、以花抒情,借花明志的书稿。书稿通过名人写花的诗、词、曲的名作和逸闻趣事,应答佳话,通过对梅、兰、菊、桂、荷等名花的赞美,突出表现了古文人的生活情趣,志向风骨。书稿对了解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生活情趣有一定的帮助。 . 六十篇诗词鉴赏美文,均由与花有关的诗词 曲文衍生而出,愿与您一起细话花事,吟赏古韵…… ************** 涉及的人物众多,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甚至僧道无名氏,诗词曲文所选面宽,热门与冷门兼顾,可满足不同需求。部分篇章还涉及与花有关的风俗、饮食、中医等文化,不乏厚度和广度。抒情却不矫情,内容充实。 . 热门文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晏殊、欧阳修、张先、苏轼、周邦彦、李清照、唐寅、辛弃疾、纳兰性德、汤显祖…… . 一般热度的文人——鲍照、岑参、王建、张志和、卢梅坡、杨万里、陈亮、元好问、丘处机、文征明、朱彝尊、顾太清、袁枚……… . 冷门文人——胡太后、陆凯、吴均、汤惠休、崔道融、司空图、曾巩、宋祁、谢驿、李雯、高明、蒋坦、俞樾…… ************** 【选文】 第六章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时光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清)顾太清《早春怨•春夜》 “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与纳兰性德并称,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的顾太清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与奕绘为侧福晋,婚后夫妇唱和, 琴瑟调和,因夫字“子章”,号“太素”,为求与相合,字“子春”,号“太清”。 顾太清的丈夫奕绘是乾隆第五子永琪之孙,亦是嘉庆、道光年间颇有名气的宗室诗人,工诗善画。夫妻二人多有酬唱,为世所瞩,传为佳话。 想象一下,闲窗已销白昼,门外杨柳依依,黄昏时阒寂无声,只余栖鸦静憩着。闺内女儿托着腮,秋波凝了淡愁,默看烛焰缓啮着残烛。等得太久了,连篆烟都已空转雕盘,又失萦素,即将燃近,那就再添一些吧,伴她打发这长夜更深。 风幌小阁,藏春不住,因这红楼窗纱不闭。一缕细细花香似有还无,与这香篆相融互契,散入东风帘幕,女子螓首微抬,移目窗外——她消磨白昼的窗牖窗纱犹绿——窗外轻烟淡淡,似极了香篆烟气,浮荡在流泛波光的小院里,梨花皎白,月影怜眷它,也怜眷女子,将这梨香和着风摇进闺内,时光就此芬芳,在这鸦静时候。 每读此词,我所想象的梨花、香篆浑融一体的画面都与时光有关。对香篆的了解大多来自于《香乘》和扬之水老师的《画堂香事》,书里说,有一种香篆很特别,是将香末倒入有连绵回环花纹的花范中,再倒扣成篆。 时光的芬芳就此铸成,只待人来将这早已算好一日时辰的香篆点燃。 十二个时辰,一百刻刻度,如无它,或者这一日短长,时辰早晚,都不可计量,不过,点燃这香篆时钟待人的女子,随那时间刻度的缓逝,氤氲香气必也将那些个寸缕心事都熏染成了等待的模样。 就如滴漏,可以记时,也可销魂,故此才有说“夜夜相思更漏残”。 《近词丛话》中曾说弈绘有“山行调寄《南柯子》云:‘絺绤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流。’”,此后便有我们所见的这首唱和词了。 书中还说,“太清尝与贝勒雪中并辔游西山,作内家妆束,披红斗篷,于马上拨铁琵琶,手洁白如玉,见者咸谓为王嫱重生也”。 惠风,曦日,鸳偶,酬唱……那是一段铭镌于心的芬芳时光。 过去花间代言体,时常由男子来模拟女性口吻,若说他们那些缠腻腻情痴痴的想象都有现实可循,那么,这位婚姻中的小女人写一些春闺待人的愁词,也并无不可,尽管,她的夫君从未让她等待过。料来,词境中有关于等待与时光的怨愁,只来自于一种浪漫而悲情的臆想,看客们且作娱乐即可。 梨花别名有晴雪、瀛洲玉雨、梨霜、玉雨花、香雪,开得繁的,可称“一树霜雪”;开得败了颓零一地可称“乱琼碎玉”,我愿将“一树霜雪”赠给太清。 太清本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无奈在那个大兴文字狱的时代,祖辈无意中因“一把心肠论浊清”句而获大不敬罪,乾隆更大肆株连,全家不得不辗转徙至香山居住。让人庆幸的是,这对鸳偶缘分颇深,不但同年出生,还有机会碰面,两相酬唱之下,互萌爱意。 罪臣之后的身份本是天堑,但为了爱,可以改。太清改姓为“顾”瞒过宗人府,在道光四年与之偕好。更幸运的是,奕绘的正室妙华夫人也与顾太清情好如姊妹,一家人融融穆穆,端的是时光静好。他们的时光,是“花艳艳,柳翩翩”,他们携手漫步暮春之野,陶陶然如“夕阳影里双飞蝶”。 茨威格说:“爱情的陶醉和战栗,占有的痉挛,探听不到秘密激起的怒火,全都消逝得无影无踪:只有爱情带着忧伤甘美的滋味把他紧紧地搂住,一种已经几乎没有任何渴望、可是无比强烈的爱情。” 我想,这对神仙眷侣的爱情,就是对这种感情的绝佳诠释。 道光十年七月,妙华夫人病逝。奕绘与太清这时更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了,花月无缺,羡煞俗凡。 不知为何,我在送“一树霜雪”给这位才情女子时,总又想起,颓零一地的有着“乱琼碎玉”遭际的冯小青。 同是为妾,同是才可咏絮,出身“瘦马”的冯小青却很不走运,她从一开始便不为正室所容,长期软禁于西湖孤山别业,最终凄寂收场。 夜雨阴寒,冯小青挑灯闲看《牡丹亭》时,不免堕泪成悲,聊作小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夫君冯生之友的内眷杨夫人极为同情小青,但她却说:“吾幼梦手折一花,随风片片看水,命止住于此。”她婉拒了对方的好意。小青的结局,是日饮梨汁以系命,“时时喜与影语”,最后设了一杯梨酒来祭奠自己的画像,卒于十八芳华。 这是前朝万历年间的故事,时光对她何其残忍,而她不愿再被时光摆布,故此宁可爱上自己的孤影,最终走到顾影自怜自蹈死地的不归路。清华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的潘光旦曾说过,小青对自己这种过度的眷爱是一种“影恋”,自有一番道理。 后人根据这个悲剧故事敷衍了《疗妒羹》一作,我不知,弈绘的妙华夫人有没有看过这个故事,我却知,在那男女的感情付出很难相称的老时光中,她对弈绘二人的成全,其实也成全了自己。 当然,妙华夫人想不到的是,她的夫君奕绘后来也殒于壮年,而他去世百日后,婆婆就将她的妹妹太清扫地出门。 这一切,似关一个绯闻。太清不肯为风流文人陈文述炒作《兰因集》题诗,由此便埋下了祸根。这该杀的文痞将目光投向太清与当代文豪龚自珍的酬唱诗,从里面抠挖出了一些香艳的联系,他说,龚自珍的“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是他们在月夜幽会的明证。 “寡妇门前多是非”,顾太清就这样无可奈何地,走向了“奉堂上命,携钊、初两儿,叔文、以文两女,移居邸外,无所栖迟,卖金凤钗,购得住宅一区”的人生下一站。 在时光的香篆中,幸福流逝了,当年的臆想之作在这一刻看来,反有些一语成谶的意味——她在等待,春暮,梨花与香篆相融互契,院里有淡淡烟,溶溶月,然而,她等待的人永不会来了,不会……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 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 ——《述怀》 “雨打梨花深闭门”,太清心境凄哀,故作这番痛语。所幸,在诗人的晚年,我们看见的是她“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的释然超脱。 时光将女子打磨得自尊而自珍,更是一种无上的功德。 这便是临池自照的冯小青又缺失的一种幸运了。 -
荷花五讲
生于荷月、小名荷花的作者在本书中以荷花为线,通过围绕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记述了作者一生与中国古典诗词为伴的经历和与佛法不可思议的殊胜之缘。第一讲《我与莲花及佛法之因缘》,主要围绕作者数次与佛法相遇的经历展开。第二讲《迦陵诗词稿中的荷花》,则穿插数首作者本人的得 意之作, 并多次引用同样与莲花有着殊胜因缘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词,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第三讲《谈我与荷花及南开的因缘》,是作者专门为南开大学荷花节而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除了论及荷花,更历数了作者与南开大学之间妙不可言的机缘。第四讲《我心中的诗词家国》主要围绕作者一生经历的家国大事,以及在大时代背景下作者寄情于诗,抒发内心感慨的经历。第五讲《九十回眸——<迦陵诗词稿>中的心路历程》是作者对于九十年人生经历的回眸,隽秀话语,饱含了作者与诗词相伴一路走来的艰辛,也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无限感慨。 -
安得盛世真风流
《安得盛世真风流:品味唐诗的极致之美》是安意如首部唐诗品赏之作。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到《聊将锦瑟记流年》,从《诗经》到纳兰容若、黄仲则。历经十年酝酿沉淀,安意如回归初心,潜心写作那个她最爱的大唐和那些她最爱的诗歌篇章。在本书中,安意如顺沿《全唐诗》流脉,以其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和独树一帜的赏析视角,从品赏李世民、杨广、魏徵等人的诗歌作品开篇……一直写到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为止。共27篇,30余万字。其中重点赏析的诗歌近百首,不乏如《静夜思》《春晓》《春江花月夜》《黄鹤楼》《蜀道难》这般传世经典,也有这些天才诗人不为人熟知的绝美杰作;无一不是细致入微、娓娓道来,为读者展开至美唐诗画卷。安意如说:"我心中的黄金年代是大唐,这本书写给自己。" -
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
竹林七贤,诗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嵇康 嵇康(224─263),三國時譙國銍縣(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雖家世儒學,但學不師授,唯好老、莊之說。與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稱嵇中散。崇尚自然、養生之道,著有《養生論》,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與王戎、劉伶、向秀、山濤、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稱為「竹林七賢」。後因與山濤志趣不同,山濤將去官,舉以自代,遂作書與濤絕交;又因與鍾會有隙,被譖於大將軍司馬昭,年四十遭殺害。嵇康善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魯迅輯校《嵇康集》為精善。 阮籍(210-263),三國時期曹魏末年詩人。字嗣宗,竹林七賢之一。陳留尉氏(河南開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謹慎避禍的態度。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詠懷》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透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徵、寄託,藉古諷今,寄寓情懷,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於散文和辭賦。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長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另又存賦六篇,其中述志類有〈清思賦〉、〈首陽山賦〉;詠物類有〈鳩賦〉、〈獮猴賦〉。考《隋書.經籍志》著錄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張溥輯《阮步兵集》,收《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黃節有《阮步兵詠懷詩注》。 山濤(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賢」之一。西晉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貧。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遊。山濤將離選職,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書與之絕交。年四十,始為郡主簿。山濤見司馬懿與曹爽爭權,乃隱身不問事務。司馬師執政後,欲傾心依附,被舉秀才,除郎中,累遷尚書吏部郎。司馬昭以鍾會作亂於蜀,將西征,任濤為行軍司馬,鎮鄴。昭進爵晉公,濤主張以司馬炎為太子。炎代魏稱帝時,任山濤為大鴻臚,加奉車都尉,進爵新沓伯。出為冀州刺史,甄拔隱屈,搜訪賢才三十餘人。入為侍中,遷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僕射等。每選用官吏,皆先秉承晉武帝之意旨,且親作評論,時稱《山公啟事》。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准。後拜司徒,復固辭,乃歸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輯本。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縣)人。「竹林七賢」之一。魏末,曾為建威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召對策問,強調無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禮教。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來訪,他不穿衣服。客責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他這種放蕩不羈的行為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頌〉一篇。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 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
本书为我国古代诗词名篇注评的一部综合之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全貌,在撰写形式上突破了前人将评论材料集中摆放的传统模式,代之按本事典实、旨评、篇评、句评和字评几个方面对评论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能有效地帮助读者了解古代名诗名词的全貌和更深入地领悟古典诗词的意蕴。集评中的古代评论和今天著名中外学者的评论则能让读者在“文本”与“文本”的相互阐释中来理解一种对话的精神。 -
且听人间词话
历来赏析词作和词人,总不忘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谛听词境,方知词心,六十四则词话经典可谓字字珠玑。吴淡如缀在其文后浅近易懂的白话文,娓娓出词人和词背后鲜为人知的种种故事,与读者分享自己独特的读词感受,中肯地勘正了王国维的一些笔误。这些温婉动人如行云流水般的精巧文字。读来趣味盎然。与大师对话,与经典词作相遇,等待读者的必将是一次提升生命气质的完美心灵体验。 -
词学研究方法十讲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著名词学研究专家王兆鹏教授三十年治学经验的结晶。此书以词学研究为中心,详细讲解了关于词集的目录、版本、校勘、专注、辨伪、词人生平考订、词作系年的研究方法和操作程序,既有操作步骤的引导、方法敲门的提示、又有具体事例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时间性。 本书可供高校用作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者作为中文系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作者行文幽默风趣,内容丰富深厚,也使本书可以作为一般文史爱好者的兴趣读物。 -
柳河東集(全二冊)
第一卷 雅詩歌曲 獻平淮夷雅表 平淮夷雅 鏡歌鼓吹曲 貞符 眎民詩 第二卷 賦 佩韋賦 瓶賦 牛賦 解祟賦 懲谷賦 閡生賦 夢歸賦 囚山賦 愈膏盲疾賦 第三卷 論 封建論 四維論 天爵論 守道論 時令論上下 断刑論上下 辯侵伐論 六逆論 第四卷 議辯 晉文公問守原顬 駁復雠議 桐巢封弟辯 辯列子 辯文 -
情到深处即为诗
《情到深处即为诗》是一本充满悲伤力度与情感慰藉的人文读本,作者用忧伤的笔调、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情感,从诗人的泪水、悲伤这个角度出发,精心为我们描绘了古代诗人旖旎多彩、真挚感人的生活画卷和情感经历。诗人,他们有太多的光芒,他们留下了长盛不衰的千古名句,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这些独具风格和魅力的诗人隐藏了太多的悲伤与泪水,他们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都曾经因悲伤而哭泣,于是,笔墨与泪水其下,他们的诗句打动了自己,也打动了千千万万个我们。而《情到深处即为诗》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和诗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作者的文字也浸透了泪水和悲伤,打动了自己,也打动了我们。 -
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内容包括二大部分:第一部份是作品的编年笺校。这是根据各种版本和有关文献,将姜词作了编年,校勘异文和笺释词语。第二部份是《辑传》、《辑评》、《版本考》、《各本序跋》、《行实考》、《集事》、《酬赠》等,特别是《行实考》,对研究姜氏生平、交游及其著述有参考价值。最后所附《承教录》,是对书中有关资料和论点的补充。这是一本广征博引、考证详明的著作,为研究姜白石作品及其生平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 -
黄遵宪诗选
黄遵宪生当晚清,多次以外交官身份派驻海外。新、旧世界的强烈对比,使他的诗迥异于传统的士大夫诗。他以赤子情怀述时事、纪发明、道风情,用新语言,创新境界,为古典诗词面向近代、现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诗经译注(上下)
《诗经译注(上下)》是中国文化的经典,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够看到它的影响。《诗经译注(上下)》中的许多内容作为文学典故为历代文人所学习和援用,许多语汇还活跃在当代汉语中。台湾作家琼瑶曾经把《秦风》的《蒹葭》稍加改动,再配上曲调,成为一首流行歌曲,一度非常流行。这个例子证明,《诗经译注(上下)》虽然古奥,但是,它经过了两三千年以来人们的诵读、诠释和流传,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和我们中国人有着天然的联系,每一个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国人都应该对它有一个大略认识。通过《诗经译注(上下)》,大家一定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它、喜爱它。 -
李煜集
《李煜集》内容简介:李煜诗现存17首,残句16则。《李煜集》所录文字依据清康熙时彭定求等人编的《全唐诗》,并进行了新解和新评。 李煜有文集30卷,不过大多已散佚失传。清嘉庆时董诰等人编的《全唐文》收录李煜文7篇。《李煜集》也依此进行了注解。《李煜集》后面有附录若干,主要是史书中有关李煜的传记、前人对李煜词作的评语、李煜父亲李景的传世名词以及《李煜集》作者写的《李煜年谱》、《论李煜词》、《论李煜诗》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李煜其人与其作品。“名言警句”在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以方便读者查阅。 -
诗经
《诗经》入选篇目都是历来公认的名篇。全书保持了风、雅、颂的体例,每篇分为原诗、注释、译文、赏析四部分,注释省去了繁琐的训诂,直接标出词的释义,力求准确、简洁,并为生僻字词加注拼音,译文生动流畅,力求做到信、达、雅的完美统一,赏析则透彻分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从字面上切入《诗经》时代,从精神层面上贯通古今,拉近读者与《诗经》的距离。 -
新校编辛弃疾全集
这部《辛弃疾全集》是辛弃疾艺术风格和辛弃疾全人格的展现。古人曾提出“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这对研究辛稼轩极为重要。因为辛弃疾的作品与其生平及所处时代关系极为重要密切。前面所说的主客观因素,都存在于稼轩的其人其世中。只有全面了解稼轩的作品,全面了解稼轩的生平,其中包括其家庭教育、性格志气、书卷修养与所处时代社会政治诸方面,才能深入理解稼轩作品的情思及艺术境界,也才能真正领会其艺术价值所在。徐汉明先生编纂的《辛弃疾全集》,能帮助人们全面地研究和了解辛稼轩,在这方面他为读者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部《辛弃疾全集》可以说是集中了古今收集、整理、研究稼轩作品的成果。本书并把辛稼轩的诗、词、文集纳一起,可使研读者使用起来更为顺手。 -
迦陵诗词稿
嘉莹于一九二四年生于燕京之旧家。初识字时,父母即授以四声之辨识。学龄时,又延姨母为师,课以四书。十岁以后即从伯父习作旧诗。然未尝学为词,而性颇好之,暇辄自取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诸小令诵读,亦仿佛若有所得,而不能自言其好恶。年十一,以同等学力考入初中后,母亲为购得《词学小丛书》一部,始得读其中所附之王国维《人间词话》,深感其见解精微,思想睿智,每一读之则心中常用戚戚之感。于是对词之爱好益深。间亦尝试写作,然以未习词之格律,但能写《浣溪沙》、《鹧鸪天》等与诗律相近之小令而已。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诗词曲创作的首次完整结集。单以创作而言,则其少作已是才情艳发锐感横生,中年之作律细辞工而尤能深切见意,晚岁之作则信手拈来无不惬当,其内容与风格之变读者自不难窥见。《迦陵诗词稿》也是叶嘉莹先生一生饱经忧患的真实记录,有心人自能从中体会到叶嘉莹先生历劫之后得见真如的菩提之路。然而叶嘉莹先生本人则并不欲以诗人词人自居,往往自称不过是一个爱好诗词的教研工作者而已,其终身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职志,诗词创作在叶先生而言不过是其馀事。浅深甘苦,读者可以自加体味。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