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评论

  • 从选择到反抗

    作者:柳鸣九

    法兰西是一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民族,法国文学遵奉的最高准则是追求创作个性的自由。由此,世界上大多数新的思潮流派、新的艺术风格往往都发源于斯。法国文学领域从来都是各种风格纷竞自由的天地,尤其到了更适于个性化发展的20世纪,更是如此。因此,在20世纪法国文学中,卓尔不群、独来独往的才人比比皆是,对于文学史而言,虽然总有分门别类、归纳概括的需要,但法国21世纪文学中难以归类的作家为数实在很多,本书的第十部分就是一些难以归入固定门类的作家,他们之所以难以归类就在于他们创作个性的独特与张扬,而过,倒又成了他们的共同点,特别是他们都把自我个性、自我精神、自我状态张扬而毫无顾虑地升华为文学这样一个物特色,从拉迪兽、塞利纳、柯莱和持,到让・惹内、杜拉斯、萨冈,哪一位的作品中不有一个极为张扬的大写特写的“我”字?这倒使我们有可能在这里姑且反把他们统称为“自我个性张扬的才人”。
  •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作者:[美] 余英时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汇集余英时研究《红楼梦》的八篇专论。文章考证缜密,论述生动,对把握《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探寻曹雪芹的思想轨迹有指导意义。
  • 红楼夺目红

    作者:周汝昌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新的一本红学随笔集。与以往的著作不同,是以短文讲“大旨”。全书一百三十余篇,从赏析雪芹“绝特”个性,提出湘云才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到刘姥姥在全书中的重要性,以及红学研究者极少触及的红楼小人物的见解等观点,令人玩味领悟,大开眼界。可谓点面新、视角新、解说新,是红学界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周先生在本文后再记中,赋诗一首,抄录如下:百读红楼百动心,那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上高山悦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徽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有书换万金。全书诗、文、图并茂,精美大气,印装讲究。
  • 高悬的画布

    作者:陆建德

    《高悬的画布:不带理论的旅行》收入社科院文学所陆建德先生关于外国当代小说和西方理论家的导读文章,凡22篇,内分四辑:第一、二辑集中讨论“世界文学”和“英美文学”,在作者最擅长的研究领域中包含着东方视野。第三辑训沦的对象虽是英语写作,但如奈保尔和库切,都有原属殖民地、努力进入英国文学脉络的背景,对他们“处处得益于英国文学,然而又为这层关系不安’的状态,是作者敏感而又深入探求的。而该辑与前两辑形成强烈对比之余,更是带出了第四辑超越小说、逐步进入“思想”层面探讨的步履。全书不但通过文学看“世界”,更在外国文本的解读中,融入了大量对于中国问题的关切。作者这种文学化的语言、广博的兴趣和富有想象力的学术视野,都是值得注意的。
  • 正说鲁迅

    作者:孔庆东

    孔庆东对鲁迅“重出江湖”一章的讲述特别精彩。在老孔看来,鲁迅就像是在深山古庙中潜心修炼的得道高人,原本在世事一无可为的情形下寂寞度日,空负一身绝学。然而他终于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德承担,毅然踏入风波险恶的江湖。虽然最终仍不免于寂寞,却给现代中国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他自己的生命也在这中间得到了淋漓酣畅的释放:“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这也就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生命的大飞扬”。鲁迅是这么一个率性至情的人,用孔庆东自己的话来说:“鲁迅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这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如此,鲁迅的人格魅力才真正地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
  • 漫读经典

    作者:吴晓东

    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经典是最可行之途径。本书分两部分:“异域编”是在北大中文系开设20世纪外国小说经典选讲的讲稿续编,“本土编”是作者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心得。
  •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

    作者:李欧梵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
  • 西方文学十五讲

    作者:徐葆耕

    《西方文学十五讲(修订版)》内容纵横上下三千年,横跨欧美两大洲,从古希腊神话艺术、中世纪的圣经文学和骑士文学、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近现代的浪漫运动、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涵盖了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及各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家和作品,从心灵深层揭示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运动。同时注重联系当代生活现实,开掘西方古典文学的现代性,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阐释,力求在中西会通、古今会通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开掘。
  • 文学批评理论

    作者:[英] 拉曼·塞尔登(Raman Sel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五编中每编都对文学及其背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如下:1、文学指向或者说对应于某些文本外的现实吗?文学所追求的是什么类型的“真实”?2、作者或读者的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可以对文学文本的生产作出贡献?3、文本在何种程度上是“自主的”?文本的形式和结构特性是什么?一个文本的结构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4、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吗?我们能够认识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地理及其他历史过程决定或制约着文学文本的生产吗? 5、文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经验的形式吗?作者的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清晰的或无意识的)决定他们的创作本质吗?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作者:《巴黎评论》编辑部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为题,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多篇,囊括了20世纪下半叶至今大多数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作家,成为这份文学杂志的招牌,也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访谈者从准备到采访,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访谈也不是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出版而带上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如何克服困难,文坛秘辛……这些访谈妙趣横生的内容、重要的文献价值,以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也成为一个传奇。有人说,这些访谈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 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书中提出的“境界说”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徐调孚校注本被认为是最为完备的《人间词话》版本,至今仍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读物。本次出版还增加了手稿的图片。
  • 读小说写小说

    作者:石映照

    本书是一次神奇的小说之旅。作者用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迹近自然优美的语言,紧贴着100余部世界小说名著以及近百名作家恣意飞行,没有理论化的统和及分析方法,而只以一个小说超级发烧友的触觉与天赋,纵情地缠绕于语言、叙述等小说的内在世界,并有意识地将现代主义小说的很多个关键词条,诸如虚构、想象、模糊、逻辑、理性、道德、时间等拉入跟我们现代生活对位的方方面面,穿凿比附,自由出入,全面导引读者步入小说那无限繁复而又美妙瑰丽的艺术世界。
  • 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

    作者:威廉·范·俄康纳 编

    序(威廉·范·俄康纳William Van O'Connor),张爱玲译; 伊德丝·华顿Edith Wharton(路易·奥金克洛斯著),於梨华译; 辛克莱·刘易斯Harry Sinclair Lewis(马克·邵拉著),张爱玲译; 斯葛特·菲茨杰拉尔德F. Scott Fitzgerald(查尔斯·显恩著),林以亮译;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威廉·范·俄康纳),叶珊译; 欧涅斯·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菲力蒲·扬著),张爱玲译; 汤麦斯·沃尔夫Thomas Wolfe(C·休·赫尔曼著),张爱玲译; 拿撒奈·韦斯特Nathan Weinstein(史坦利·E·希曼著),叶珊译。
  •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

    作者:茅盾,傅憎享 等著,张国星 主编

    张国星主编。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审视,探讨了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制约下的性编收论文16篇,从多种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观念、性意识等。 目录 序 前言 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茅盾 艳情小说和小说中的性描写...........林辰 古代性爱小说的性心理意识..........鲁德才 论青楼小说中的性意识..............陶慕宁 性心理的两极对立与性文化的二元互补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性心理描写 论中国古代性小说中的性观念 别一种审美价值的奉献 -----<<肉蒲团>>审美价值探究 <<红楼梦>>诲淫辩诬 ------红楼梦与金瓶梅情欲描写之比较 论金瓶梅的性描写 金瓶梅的性描写思辩 纵欲与死亡 ------金瓶梅情节进程的剖析 性.人物.审美 ------金瓶梅谈片 如意君传.金瓶梅.肉蒲团 ------兼论古代小说性描写的评价 金瓶梅的突破与失落 ------金瓶梅性描写的文化批判 "仙踪"中的俗韵 ------谈绿野仙踪中的性描写及其他 性爱的异化和文人心态 附录 涉及性描写的古代通俗小说书目 编后记
  • 小说地图

    作者:郑树森

    本书是郑树森教授近年来关于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在小说研究领域的独到发现:第一,探讨了小说研究的“从外在研究到内在”的问题,具体谈了20世纪小说叙事的典型变迁,即由经营外在情节转为进入人物内心活动。第二,论述了20世纪小说奇幻、荒诞、魔幻的超现实的构思,从现实为框架到完全放弃现实的发展。第三,研究了20世纪现实主义的传承、地域色彩与批判性,以及分割探索、解构尝试、观念翻新的努力。该书文笔精练,行文流畅,加上作者的机智幽默,将20世纪小说方方面面的独到见解娓娓道来,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极具可读性。
  • 小说的艺术

    作者:[美] 亨利·詹姆斯

    选录了亨利·詹姆斯发表于不同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评论,既包括他为自己的长篇小说撰写的序言,也有他对屠格涅夫、巴尔扎克等作家以及小说本身的存在现状、发展前景的论述。这些评论不乏创造性的见解,同时亦是文字优美隽永,修辞手法高超诡异。 12篇文论分为“小说论”、“小说家论”和“亨利·詹姆斯小说自序”三部分。
  •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

    作者:王德威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名家专题精讲》以小说为重点,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面向;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由“除魅”到“招魂”,《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名家专题精讲》借这一论式叩问现代中国历史与文学间复杂的对话关系,如国家神话的生成、文类秩序与象征体系的重组、“史学正义”与“诗学正义”的辩证、群众与个人主体的还乡团动,还有更重要的,时间、书写、欲望、记忆所构成的叙事网络。
  • “钢琴教师”耶利内克

    作者:钱定平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荣获了夏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何被变异的痛苦历程。书中描写了如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埃里卡虽年龄上已届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 甚至睡觉也必须与母亲在同一个床上。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 埃里卡被禁止和外人随便交往,不能穿时装。想要一双高跟鞋都不行。她的内心囚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富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阶: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而埃里卡也开始走出发霉的生活。试着走向远方的一缕阳光……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常有十分令人惊奇的描绘,对人性的观察可谓洞烛幽微。女作家天才另类的笔触、产生了惊才绝艳的美学效果。
  • 红楼梦人物论

    作者:王昆仑

    《红楼梦人物论》根据作者1962年的文字编排的。以前未曾修改的宝玉、黛玉的四篇,这次把原来的《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和《贾宝玉的逃亡》两篇合并为一:《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及其归宿》;而论及黛玉的两篇:《林黛玉的恋爱》和《黛玉之死》,也合成一篇,题名《林黛玉的恋爱悲剧》。
  • 怕是风流负佳期

    作者:侯虹斌

    张生好色、莺莺多情、红娘想做“二奶” 一次艳遇,改变一生 重温爱情史上最有名的一场艳遇,领悟人间男女的情感法则 麦家、王晓渔、周可、黄仕忠等推荐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最有名、流传最广的戏曲,讲的是一个穷书生爱上宰相女、经过种种波折、最后高中状元并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的故事,一次艳遇,改变一生。《西厢记》本身是一部奇书,曾有评论者称为“读《红楼梦》之前必先读西厢”,古往今来众多文学大家如金圣叹、钱钟书、吴晓铃等,都对此极为推崇。《西厢记》堪称中国古代爱情的经典读本,可与西方人的《罗蜜欧与茱丽叶》相提并论。 本书作者,怀着一颗女性的敏感之心,和独有的知性与激情,对《西厢记》作了深入的解读。全书读来才情十足,妙语佳句随处可见,对爱情、生活、世情都有很独到的感悟,读西厢,其实也是在读现代人的情感法则。 全书分三篇:上篇,读西厢故事,欣赏西厢文字之美,体会西厢旖旎的爱情风光;中篇,细读西厢中的人物,尤其张生、崔莺莺、红娘,他们的心事和爱情;下篇,现代人读西厢引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