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评论

  • 诺贝尔文学奖传奇

    作者:[瑞典] 万之

    这是一部专业的文学评论集,收录了近二十多年来21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点评,从90年代的获奖者德瑞克·瓦尔科特,到2008年获奖作家勒·克莱齐奥,从国人耳熟能详的小说家托妮·莫里森、帕慕克、库切,到国内文学界宣传较少的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还有布罗斯基、大江健三郎……作者笔势跌宕,文气充沛,都条分缕析,一一写来。而且所有评述都是针对获奖词的展开和深化,是目前最齐全、可靠的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主题评述。
  • 含英咀华

    作者:吴小如

    本书选编吴小如先生讲授古典散文、古代诗歌的若干作品,以及对古代文学作品所作的部分札记,每立一说,每下一断语,都是经过再三考虑,审慎落笔,这部古代作品选,能反映吴小如先生治古典文学的一贯思想和态度。
  • 红楼梦精读

    作者:陈维昭

    本书对《红楼梦》一书的作者、版本、故事源流、成书过程、悲剧意蕴、小说结构、艺术笔法和续书现象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细致的介绍和分析。在写法上,本书选取独特的角度,将文本分析与学术史评析结合起来,以《红楼梦》文本为焦点,以红学史的代表性观点为切入点,揭示《红楼梦》真正的文化意蕴,展示《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阅读命运。在文本分析方面,本书以悲剧诠释为经,以人物分析为纬,从而展示《红楼梦》艺术思维的整体性。 目 录 总序 导论 第一讲 石头的神话 一、石头的文化原型 二、成书过程与叙事魔圈 第二讲 曲演《红楼梦》 一、悲剧总纲 二、谶纬文化 第三讲 百年望族的悲剧 一、画梁春尽落香尘——秦可卿 二、虎兕相逢大梦归——贾元春 三、凡鸟偏从末世来——王熙凤 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探春 五、金簪雪里埋——薛宝钗 第四讲 贾宝玉与林黛玉 一、情人的眼睛 二、贾宝玉的“狂” 三、贾宝玉的“痴” 四、“意淫”与情痴 五、“钗黛合一”与贾宝玉的主体体验 六、林黛玉的文化人格 第五讲 抄检大观园 一、大观园的建立与作者的意图 二、抄检大观园 第六讲 《红楼梦》的结构 一、多层的结构体系 二、红楼故事的分水岭 第七讲 “影子”的艺术思维 一、“影子说”与中国叙事学 二、钗、黛与晴、袭 三、湘云与妙玉 第八讲 《红楼梦》笔法 一、生命化文章观 二、暗示性 三、装饰性 第九讲 续书 主要参考文献
  • 捕风记

    作者:李静

    本书集拢了作者李静从2002年至今所写的九篇作家、文论家和导演专论。此前,它们曾陆续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山花》和《中国图书评论》等杂志。那些批评对象,或位居“主流文坛”的至高点(如王安忆、贾平凹等),或被称作“非主流”、“异数”、“文坛外高手”(如王小波、林白等),但对于者来说,他们都“意味着当代中国心灵的不同侧面”。所以从文本中,李静解读的不仅是作品,更是社会乱象、现实批判以及人心所向:19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严肃文学逐渐成了写作者自身之事,许多作家相信,写作与读者无关。起初,这是一种拒绝媚俗的直率姿态,但是很快它便成了媚俗本身。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作者:刘心武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精华本4)》内容简介:高鹗续本曲解了曹雪芹本意,八十回后的文字又早已迷失,高鹗续书竟有意篡改,人物命运结局远非如此,遗恨如何弥补?刘心武先生研究红学二十余载,在条分缕析的细节揭秘之后,慢慢理清了脉络,体悟到真谛,又花费心血缀玉联珠,将曹雪芹迷失的后二十八回修补完整,倾力还原曹雪芹原作。 “八十回后真故事”,刘心武先生令真红楼水落石出,将曹雪芹前八十回中诸多伏笔预示和透露、逗漏,脂观斋、畸笏叟的大量批注与人十回后的结局脉络一一捋清。
  • 红楼梦诗词

    作者:蔡义江

    《怡情书吧:红楼梦诗词》内容简介: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现代社会,当白天的忙碌沉入夜晚的宁静,执著地关注心灵成长的现代人渴望阅读、欣赏这些疏导情绪情感、培养审美趣味、提升生活品位的作家、作品。这些富有灵魂的文字穿越中华文化千百年的时空隧道烛照着现代人的心灵。“怡情书吧”,现代人浸润古典情怀的精神憩园。
  • 禅在红楼第几层

    作者:梁归智

    在《红楼梦》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隐藏着宝玉对禅的如何的理解?这里贯穿着怎样的伏脉千里的“禅机”?《红楼梦》怎样把传统的“禅悟”改造为“情悟”,最后成为《情僧录》?在宝玉听曲、黛玉葬花、湘云醉卧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名篇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禅宗生命哲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红楼里,真禅与假禅的是非焦点在哪里?……   梁归智教授此书是目前探索《红楼梦》与禅之关系最深刻的著作,且明白晓畅,禅与《红楼梦》的这种识度关系体现了中国天道的本质。在《红楼梦》的人物、环境、言行、举止、名物中,禅是如何隐晦而微妙地表现出来的?作者运用“探佚学”的方法与大量的推理和论证,挖掘出一个隐藏在红学家们视野之外的《红楼梦》里的“禅的世界”。
  • 水浒潜规则

    作者:刘亚洲

    《水浒潜规则》是著名财经评论家刘亚洲先生的第一本非财经著作,是其20多年社会历练与读《水浒传》的心得结晶。作者积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从大历史角度,解读了水浒梁山的用人、取势、谋财、搏位等的特殊之道,解析了梁山从一个小山头成长为可以与朝庭抗衡的大型黑社会组织的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 惊人的细节解析能力,独到的社会背景挖掘能力,与宏大的观察角度个体角度,使文章不仅极具可读性,亦非常具有现实性。
  • 奎因百年纪念文集

    作者:ellry 主编

    2005年是埃勒里·奎因两位作者丹奈和李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盛大的节日,也为了提供给中国奎因爱好者一个正确的阅读指南,由国内奎因迷自发撰写、编辑并且印制了奎因百年纪念文集。
  • 重读张爱玲

    作者:李欧梵 夏志清 刘绍铭 陈建华 等著,陈

    本书收录有张爱玲研究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二十五篇,研究领域多为以往张爱玲研究所未曾涉及,侧重张爱玲晚年的创作与研究,包括她晚年创作的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晚年从事的《海上花列传》英译,对长篇小说《十八春》的修订,在电影剧本创作上的风格与得失等等。对于张爱玲爱好者和研究者全面了解张爱玲的创作,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目录 序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和“现时感” “阳台”:张爱玲小说中的空间意义生产 论张爱玲的战争体验与战时书写 百世修来同船渡 ——《封锁》的瞬间经验 解读《传奇》中的女性 ——张爱玲与伊瑞葛来的对话 张爱玲“晚期风格”初探 泛论张爱玲的最后遗作 范烟桥·丁谛·张爱玲 ——“同学少年都不贱”的三种诠释 情遇张爱玲 ——《同学少年都不贱》中知识女青年的同性爱再现与“婆”叙事体 轮回转生:张爱玲的中英互译 文化在文本间穿行 ——论张爱玲的翻译观 海上梦语两生花 ——论《海上花列传》中的苏白策略与张爱玲的翻译意图 女人故事:张爱玲的《太太万岁》 张爱玲与电懋 香港电影半生缘:张爱玲的喜剧想象 张爱玲看《秋海棠》及其他 ——没有硝烟的战争 1945-1949年间的张爱玲 离沪前的张爱玲和她的新上海文化界 ——从《十八春》的修订看解放初期的张爱玲 《色,戒》“考” 关于《张人骏讣文》 张爱玲读者言 附录:作者简介
  • 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

    作者:張瑞芬

    以散文研究著稱的女性學者張瑞芬,集近年相關論文〈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鏡象與心影的對話-論陳芳明抒情散文〉、〈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時代意義〉、〈七0年代顏元叔與吳魯芹的散文〉為一帙,呈現出與傳統臺灣文學史以小說論述或殖民∕反殖民為主軸的另類視野。在文本與史料的細心耙梳與不同於流俗的犀利判斷中,見出「散文」此一文類仍有極大探討空間,而臺灣散文史的建構,也必須奠基於主流與非主流作家的基礎研究之上。? 此書所揭櫫之研究方法為地毯式的蒐集與閱讀,從邊緣文類與非主流作家出發,以持平且豐厚的理解基礎,取代意識型態的論述,巧妙的顛覆了文學史的制式印象,並展現了作者駕馭文字的湛深功力。
  • 中国先锋诗歌论

    作者:陈超

    《中国先锋诗歌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历史语境中的诗与思”,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下,先锋诗歌发展中的几个彼此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下篇“先锋诗历时性线索中的‘范型’”,是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锋诗歌发展史上的几位标志性、代表性的诗人的研究,并试图在论述时以个案带出史的线索。笔者希望做到专业性和可读性,学理性和时效性并举,勾勒和阐释中国先锋诗歌发展的概貌,为此后对先锋诗歌做进一步的历史和美学评价,提供相对可靠的起点或某一角度的参照。
  • 世界侦探小说史略

    作者:曹正文

    本书对世界侦探小说的起源、发展,以及各国的侦探小说进行的探讨,并对世界侦探小说名篇进行了介绍,是侦探小说爱好者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序言:侦探小说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一 侦探小说的雏型二 早期的侦探小说三 侦探小说之父柯南道尔四 侦探小说的百家争鸣时代五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六 欧美侦探小说的新流派七 日本早期的侦探小说的两大流派八 日本推理小说大师松本清张九 日本女推理小说家的成就十 日本几位独具风格的推理小说家
  • 西游记漫话

    作者:林庚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 直言不讳

    作者:欧茨

    本书共收入评论文章38篇,分为四个部分:“不是好人”;当代作家和我们;致敬;故地重游。
  • 人间词话译注

    作者:

    《人间词话译注(增订本)》是《人间词话》译注增订本,供读者阅读参考。《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红楼小讲

    作者:周汝昌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为广大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一部名作。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蒙作者慨允,本次得由中华书局再版,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二○○○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 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堪称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绝佳入门读物。 我们特为本书选配经典红楼插图四十馀幅,其中二十幅彩绘插图,更令全书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 你应该读的书

    作者:刘光前

    有人说,当一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他的人生经历对于他领悟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可以想象,经历过“莫斯科大火”的人,阅读《战争与和平》时,会比一般的读者有更深的感悟:维特时代的情场失意者,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感受,一定会比未涉爱河的人更有切身的体会。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读起《围城》来,一定会勾起他们对自身经历的回忆……   写作的经历跟人们欣赏文学作品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同样经历了构思、想象、描写等文学创作的过程,使作家对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感受会与不是作家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作家们的看法更贴切、更深刻,更有力度。   可以打开这本书,看一看文学大师们对文学经典的看法。   劳伦斯评论麦尔维尔及其作品《白鲸》时说:“……只把他对世界的感悟呈现给我们时,他就了不起,他的作品就在灵魂中唤起一种宁静,一种敬畏。”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对《浮士德》、《神曲》和《战争与和平》有一个比较:“歌德的《浮士德》仿佛缺乏紧炼、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似乎只有人间趣味。《神曲》里什么都有,而且什么都有组织,有理由,因果。”   这里精选的37位文学大师对70部文学经典的推介文字,将引领读者领略大学大师视野中的文学风景,这对读者从更深层的角度领悟文学经典将有很大的帮助。
  • 爱伦·坡小说全解

    作者:朱振武

    爱伦·坡在西方世界是个尽人皆知的名字,其作品在中国影响也很大,但大多数人都只知其名,不知其作,或只了解其极少数作品,与其他西方著名作家比较起来,爱伦·坡作品的评介在中国可以说是个很大的空白。根据这种情况,特撰写了本书。 这部著作对爱伦·坡全部近七十篇小说进行分类鉴赏和介绍,同时又避免呆板的学术探讨,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适应面较宽,雅俗共赏。该书把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分为道德内省类、侦探推理类、恐怖神秘类、幽默讽刺类、科学幻想类和自然美景类等六大类,每篇文章介绍一篇小说,每篇文章前面是几百字的故事梗概,接着是三千字左右的深入浅出的解读和评论,旨在把爱伦·坡的小说系统地介绍过来。该书具资料性、工具性和学术性三个主要特点,同时给外国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中国年轻一代特别是“80”后作家和读者们一个启示。
  • 细读精典

    作者:马原

    本书是“通识教育、名校、名师、名课系列”之一的“细读精典”分册,书中主要对:《交叉小径的花园》、《永久占有》、《永别了,武器》、《田园交响曲》、《在蒂法尼进早餐》、《六点钟来的女人》、《黑暗中的笑声》、《市场街的斯宾诺沙》等文学作品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