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书画
-
兰亭图典
9月21日至12月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2011年度大展《兰亭特展》。北京故宫提供展品九十四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江西省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博物馆等提供展品十六件。其中包括虞世南、冯承素、禇遂良三家《兰亭》摹本、乾隆《兰亭八柱》、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柳公权《兰亭诗墨迹》等外,还有著名的刻拓本《吴炳本定武兰亭》、《独孤本定武兰亭》、《游相本兰亭十种》等宋、元、明、清各种《兰亭》刻拓本,以及与《兰亭帖》有关的绘画作品、碑帖、文玩等。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和展品最多的一次《兰亭》专题大展。北京故宫还在10月底举办了“《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 -
平生壮观
《平生壮观》,清代书画鉴赏家顾复著。全书共十卷,前五卷为书法,后五卷为绘画,记录自魏晋至明末的书画家及其作品,依时代先后编次,每件作品不仅记录纸素尺寸、各体书法,图画布景、水墨设色,而且对诸家题跋、钤印图章等记叙甚详。此外,对作家与作品时有评骘,兼记遗闻逸事。 -
石渠随笔
《石渠随笔》八卷是清嘉、道年间名臣阮元有关书画著录类的著作。阮元一生主要致力于经史学术的研究,但对书画艺术等“末技”也独有会解,功力深湛。他持“艺术必与学问相通”(《提要》)之论,反对向壁虚造的“萧疏散淡”。《石渠随笔》是阮元于乾隆辛亥奉敕续编内府储藏书画为《石渠宝笈》时,随笔所记之著。在历时两年多的编纂过程中,阮元遍览内府秘藏,选其菁华,札记笔录为《随笔》。《随笔》中的许多精要考证,后多为《石渠宝笈续编》所吸收。虽然《随笔》中著录的书画作品基本都见于《续编》,但《随笔》的重要意义仍不容忽视。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鸿篇巨制的《续编》相比而言,《随笔》篇幅短小,便于检阅,《续编》菁华所在又多萃于此书。而且《随笔》虽小,体例却甚为完备,每幅书画之题咏、跋语、年月、姓名、笺素、尺寸、印记等,多加著录,足资考证。第二,《随笔》考据精审,明辨真赝,多能订其谬误,从文史的角度详细著录了有关文学、历史、典制等方面的资料,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笔》中一些内容为《续编》所无,有更为珍贵的价值。如卷六董其昌行书所用朝鲜进表,《随笔》详录朝鲜国王李倧进表内容,此表不仅《续编》不载,明代诸史籍及朝鲜《实录》中皆不录,而此表可证补《明史》之缺,及与《李朝实录》的相关记载相生发,史料价值极为珍贵。第三,《随笔》较集中地反映了阮元的艺术观,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材料。如评宋人《司马温公独乐园图》时他认为“唐以前人画宫室,一门一径,皆有考证。至宋,此风渐替,至明更微,于此二画可见也”,就明确地反映了他“艺术必与学问相通”的观点。 -
故宫书画馆·第二编
《故宫书画馆(第2编)(精装)》将分批展出历代书画家的精品佳作,以供广大观众研究、欣赏。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为了感受经典,分享中国书画艺术的美轮美奂,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神居何所
作者在对书法基本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与书法有关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书法史,现代创作理论、感觉模式、形神关系、书法研究方法论等一系列重要课题。这里既反映出作者对艺术现象敏锐的触觉和处理各种理论问题的才能,又显示出书法理论在整个人文学科中可能具有的意义。 -
徐邦达集1:古书画鉴定概论
古书画鉴定概论,ISBN:9787800474934,作者:徐邦达著;故宫博物院编 -
倪瓒山水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十论
本书所收各篇,均系作者在古代书画鉴定及书画史研究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感而发的心得精萃。其中《论书画鉴别》一文,全面论证了传统鉴别方法的得失,强调鉴别应以书画本身的认识为依据;论晋唐宋元和明清书画各文,在探索考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强调应以生活为艺术创造的源泉并以笔墨为技法形式的根本,强调应区分传统中江海之源与池沼之流的关系;论借鉴是绘画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则阐述了创新与研究、分析、继承传统的关系,均体现出作者一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艺术思想。 -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1-8册)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共8册)》的主要内容是:受戴进影响最大并继其后而起的浙派盟主是吴伟。吴伟(一四五九—一五○年)是一个极具艺术天赋、性情放达的画家,在山水、人物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吴伟的绘画虽有粗细两种风貌,但其主要特色是在戴进雄劲纵逸的画风的基础上,笔墨更为豪放挺健,尤其是山水画,行笔落墨洒脱放纵、酣畅遒逸。实际上,吴伟与戴进的画风已拉开了距离。吴伟在明中期的画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有一大批艺术的追随者,其中主要有张路、蒋嵩、汪肇、郑文林、陈子和、张一正、吴良智等。吴伟之后的浙派,画家的籍贯已扩展到浙江以外的广大区域,画家的出身也不局限于“行家”即那些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浙派的活动中心也一度由浙江杭州转移到南京。明代中期以后的浙派画家,虽出生活动于不同的区域,绘画创作的题材、风格也备有有偏重,但都师崇戴进、吴伟,并强化了他们绘画风格中粗放、苍劲、狂率的笔墨特色。有的画家和作品过分追求酣畅而流于轻狂放纵。从张路到陈鹤这些画家,由于在绘画风格及艺术趣味上与文人画家秀润含蓄的美学追求相左,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吴门画派及清代的“正统派”视为浙派末流,认为是“画家邪学,徒呈狂态”并把矛头指向戴进、吴伟甚至宋代的马远、夏硅。抨击浙派末流画家的一些恶习无可非议,但某些人从宗派和“正统”文人画的角度出发,诋毁、否定其他画派的艺术成就则是不可取的。随着吴门画派的崛起,嘉靖以后以金陵为中心的浙派失去了画坛的主导地位。浙派画家的活动转移到一些小城镇,特别是福建沿海地区。他们的作品凭借贸易之便,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并对日本画界有所影响。明代后期,浙派作为一个画派衰落了,但是浙派的绘画风格仍被许多画家承袭着。特别是谢时臣和被称为“浙派殿军”的蓝瑛等人,采取不分行、利,兼容并蓄的态度,将浙派笔墨的苍劲与文人画秀逸之趣融为一体,使绘画创作富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谢时臣、蓝瑛与戴进、吴伟的画风又有很大的距离。 -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内容简介:该书系“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之一种,由著名中国美术史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薛永年教授主编。书中以丰富的图例展示了中国绘画历史的辉煌与神韵,作者以流畅优美的文字分析了各种绘画名作的独特技艺和丰富生动的意象中蕴藉的精神情感,深刻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质。 -
百花诗笺谱
《百花诗笺谱(套装共2册)》讲述了:清晚期天津著名画家。师从著名画师孟毓梓(锈村),并私淑邹小山、恽南田等大家,兼采郎世宁等宫廷画师的西画方法,将中国没骨写生画法与西洋采光造型融为一体,奠定“津派国画”的基石,被誉为清末“叶花卉之宗匠”。光绪壬辰(1892)年,天津最有名的纸局文美斋特延请张兆祥绘制《百花诗笺谱》画稿,后刊布发行风靡全国,成为我国古笺谱的代表作之一。张兆祥所绘的《百花诗笺谱》每幅绘有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 -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卷
美學大師蔣勳親自帶您與元朝四大畫家之首黃公望, 共遊六百年前富春江山水, 如坐舟中,舟行江上,忽遠忽近,忽快忽慢, 如見四季,晨昏晦明,變化莫測。 聽-悠然遠山婉轉起伏,餘音嫋嫋,迴盪山水; 看-濃墨淡墨交錯重疊,虛虛實實,綿延悠長。 猶如閱盡萬般繁華,愛恨恩怨,船過水無痕------。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四家之首黃公望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這幅圖卷在元代以後成為歷史巨作,影響明清六百多年的繪畫主流。順治年間收藏家吳洪裕得到此卷,愛不釋手,臨終下令火殉。雖經搶救卻燒成兩段,前端51公分現由浙江博物館收藏,後段640公分則收藏在台北故宮。這幅山水圖卷流傳至今六百餘年,經過兩岸藝文界多年奔走努力最近,總算讓前後兩段巨作將於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 為了讓看展和無暇看展的讀者更容易瞭解這幅中國十大名畫瑰寶,信誼基金會特別邀請美學大師蔣勳執筆、設計大師王行恭設計指導,親自帶領讀者認識富春江山水之美,進入富春江與傳奇收藏的故事,細細體會黃公望靜觀豁達的人生體悟與老莊道家哲學,以及〈富春山居圖〉長卷與〈剩山圖〉的雋永情懷,讓讀者能更清楚了解這曠世鉅作,也讓觀畫者獲得不可或缺的觀畫基礎。 黃公望,元朝歷史上最傑出的大畫家,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大家」,並被推為元「四家之首」。〈富春山居圖〉是他八十二歲上下富春江創作的山水長卷。原作為六張紙連成的畫卷,接裱而成大約長近七百公分。畫中描繪富春江一帶秋天景色,近山線條皴擦,遠山淡墨渲染,沙渚兩岸,樹石錯落,極富變化。這幅長卷在元代以後成為歷史巨作,影響明清六百多年的繪畫主流,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富春山居圖〉寫江岸山巒疊嶂,渾厚大氣,是在描繪客觀風景,也同時抒寫胸中豁達的襟懷。圖卷裡傳達了他信仰的老莊道家哲學,萬物靜觀,沉澱出清明悠遠的生命情懷,對生活在匆忙急迫中的現代人,更可以提供精神上的另一種嚮往。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導讀是故宮合璧展期中唯一展覽導讀,由設計大師王行恭美學指導、美學大師蔣勳執筆,全書雪銅紙全彩精緻印刷,並附完整拉頁全覽圖,兩大名師合作推出,絕對值得您傳世珍藏。 -
書畫裝池之美
裱褙,古代又稱作「裝池」,是中國用來美化和保護書畫的一項專門技藝。早在紀元前三世紀的戰國時代,即已略具卷軸形式的雛型,但裝池技術真正發展純熟,則必須晚至唐朝以後。北宋晚期,宮廷裡甚至設置專司裱褙的機構,並訂定書畫裝裱規格,影響所及,到明、清兩代,猶持續被沿用。本「書畫裝池之美」圖錄的設計,圖版均以全幅形式來印刷,有別於只印畫心的編排方式。陳述重點,亦聚焦於解析手卷、立軸、冊頁、成扇等不同裝池形式的特色。書末附錄,並羅列裝裱書畫常用的工具與材料,用供參考。 The mounting, or backing, not only preserves a work of painting or calligraphy, it can also enhance its beauty. As early as the third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e finds an early prototype of the modern scroll form, but it was not later until the T’ang dynasty and afterwards that the art of mounting truly matured. In the lat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imperial court even established a workshop for mounting along with a set method for mount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at would influence this craft for ages, well into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he design of this catalogue features images of the works in their entirety, not just the artworks themselves.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main points as well as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handscroll, hanging scroll, album leaf, and fan mounting formats. In addition, this catalogue also includes a reference appendix of tools and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in mount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雅債
本書以一個嶄新的研究取向,拓展了我們對文徵明(1470–1559)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瞭解。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文徵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者於本書中特別關注作品的製作情境,例如時機與場合,盡可能地利用文徵明當時的文獻材料(特別是其詩文)與作品,並參照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和藝術史學的研究成果與方法,自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的生平與作品,探索文徵明如何在各種活動場域中建構主體與自我。 書中共有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種場域、某一組特定的關係類型作為參考架構,這兩者不僅定義了文徵明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是他據以待人接物的出發點。第一部分的三章處理了與文徵明前半生有關的場域,包括家族、師長、同儕;第二部分是透過官場與地緣檢視其社交關係,援引的資料橫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則著重處理他後半生的場域,包括顧客與弟子。最後一章檢視在文徵明死後如何凝聚出一個一貫且鮮明的「偉大藝術家」形象。 -
五代宋元山水名画
五代宋元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时期,中国绘画的分科在这一时期完成并成熟,创造了不同的流派风格。在这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画家,尤其是在山水画领域,一时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如群星璀璨,交相生辉,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五代宋元山水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高峰时期:一、五代北宋前期;二、北宋后期;三、南宋前期;四、南宋后期;五、元代初期;六、元代中后期。这六个时期各有代表性画家涌现,作出了不同的创造性贡献,丰富了笔墨、意境表达的技巧。 -
中国画论研究(全六册)
《中国画论研究(套装全6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王世襄先生从未发表的手稿,对中国画进行了阐述研究。 -
花笺图说
《花笺图说》,是作者积几十年笺纸收藏经验与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关于花笺的专门著作,全书收录作者精心收藏、完好保存的晚清时期至二十世纪末的珍贵笺纸近二百张。书中“综述”部分,回顾式地全景介绍了花笺的产生与变迁的数百年历程,全面囊括了花笺从制作到使用,以及鉴藏玩赏的诸多方面;分述部分,则将作者收藏的部分花笺精品一一列举说解,呈现出花笺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文史意趣。 -
如何读中国画
中国赏鉴书画的方式被称为“读画”。那么我们如何去读一幅画作呢?绘画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仅靠文字不足以充分传达出画作所呈现的意境。《如何读中国画》一书,力图通过对36幅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典藏的绘画和书法作品的视觉解析,以揭示其成为杰作的缘由。 何慕文先生以博雅而通俗的文字,深入探讨每幅作品的丰富意蕴。在他的叙述中,风格、技法、象征、传统、史实和画家的个人背景,都对作品的解读有重要作用。作品选择上,时间跨越千年:从8世纪到17世纪;题材涵盖广泛:从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到宗教绘画和书法作品。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书画家有着同一个创作主旨:不仅要传“真”,捕捉物的外貌,更要传“神”,表达其内涵。作者以大量的彩色局部详图伴以详实的解说,带领读者深入到每幅作品最重要的层面来赏析。 作者以图文相结合,逐步展示中国画的多种主题和特征。“读”一幅中国画就如同在与历史对话。细细阅读一幅画卷或一本图册,人们共享了一种重复了几百年的私密体验。正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作品的内涵得以逐渐被揭示出来。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