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艺术的历史

    作者:(法国)雅克·蒂利耶

    《艺术的历史》的观点新颖,材料丰富,篇幅适中,曾获2002年夏托布里昂历史类图书大奖。其英文版、德文版、俄文版等已经相继推出,均获得很高评价。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艺术遗产。考古发掘工作在世界各国持续进行,大量历史遗产得以修复,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消失的文明也不断地被人揭开。面对浩如烟海的艺术遗产,如何才能理清头绪?《艺术的历史》恰如一把钥匙,一份指南,让我们可以穿越艺术的迷宫,发现隐藏的逻辑。作者不是通过抽象的议论,而是自始至终通过简要、精彩、生动和个性化的的文字,配以珍贵而丰富的图片资料,描述了从艺术起源到当代艺术发展的全过程。《艺术的历史》从建筑、雕塑、绘画三方面,提供人们应该知道和理解的艺术史的基本轮廓。
  • The Art of Art History

    作者:Donald Preziosi

    This masterly collection of texts interrogates the raging academic question, What is art history? Editor Preziosi, who directs ground-breaking critical studies of art history and museology, provides introductions to 35 challenging readings gathered in nine chapters. This plethora of alternatives is curiously complicated, even obfuscating. Covered here are the most current and relevant approaches to aesthetics, style, iconography and semiology, feminism, gender studies, formalism, postmodernism, deconstruction, museography, hybrid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those offering critical analysis range from Winckelmann, Kant, Wolfflin, Panofsky, Schapiro, Gombrich, and Derrida to Rosalind Krauss and Carol Duncan. Ultimately, this book is best suited to upper- and graduate-level collections and to the reference shelf of specialized art collections, as it proposes the discipline of art history itself as an art.AMary Hamel-Schwulst, Towson Univ., MD
  • 中国墓室壁画全集 1

    作者:金维诺 总主编,贺西林,郑岩卷 主编

    《中国墓室壁画全集1:汉魏晋南北朝(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墓道、甬道两侧。墓室壁画的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礼仪风俗、建筑器用、衣冠服饰以及日月星宿等。各时期、各区域墓室壁画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点。古代墓室壁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礼仪制度、民俗信仰、宗教观念等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史料。 本卷选人的资料基本涵盖了目前考古发现的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重要的墓室壁画作品,较系统地反映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的发展面貌和艺术成就。
  • 古代的艺术与仪式

    作者:[英]哈里森

    简·爱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850—1928)是英国古典学界具有开拓性的学者,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女权主义者。她以其有关希腊艺术的讲座及其非传统且直言不讳的观点而享誉学林。 《古代的艺术与仪式》对古代各民族的宗教、道德、艺术、仪式以及戏剧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力图通过揭示仪式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论证所有的神话都源于对仪式的叙述和解释,行为先于语言,神话源于仪式。《古代的艺术与仪式》出版后多次再版,广受欢迎,可以说是一本由专业学者以一种并非完全学院化的文字写作的严谨且具创意的学术论著。
  • 女人与珍珠

    作者:[德] 克劳迪娅·朗法可尼

    女人喜爱珍珠,这份爱恋几千年来不曾淡化。书名《女人与珍珠——绘画与摄影中的恋物史》已透露了本书的内容:通过一些鲜为人知或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展现女人与珍珠之间的爱恋。 珍珠正在成为复古时尚的最佳象征。在古老的波斯神话中,珍珠是诸神的眼泪。古希腊罗马人认为珍珠是上天赐与的礼物。对大多数女性来说,珍珠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为了拥有它,有人可以挥金如土,有人则命运多舛。本书希望展现的是珍珠赋予女人的性感、自信和非凡气质。 艺术史学者克劳迪娅·朗法可尼娓娓讲述从古希腊、古罗马以至当代,佩戴珍珠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多样转变。她以幽默的笔触介绍了七十多幅闻名于世的绘画和摄影作品,读来轻松有趣。
  • 民国美术先锋

    作者:臧杰

    《民国美术先锋》是国内美术史研究体系中,首部专门致力于西画社团样本研究的著作。作者以详尽的史料,大量的文献征引,通过艺术家生命历程的梳理,勾勒出了决澜社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历程,重现了这个早期现代美术社团的兴衰史。对于决澜社的核心人物倪贻德、庞薰琹等人,作者给予了极具创见的重新定位和评价。对于影响中国现代美术史发展进程的核心人物陈抱一、王道源等人,作者予以了重点发掘和论述,也是目前美术史研究中最为完整的著述。通过这部著作,可以窥见1930年代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格局,和当时先锋艺术家对于文化公共空间建构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内容摘录: 解放区艺术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很能看出倪贻德并不是真正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家,他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并不是革命现实主义,而是另外一种形式主义——新写实主义。 庞薰琹更像是一个紧贴时代的弄潮者,在潮起潮落中,他能予人以不同的状态与面孔,所谓“决澜赤子”只是他生命历程中上海时期的一束灿烂。 作为成名画家的王济远选择退出决澜社,非议和如何挂画固然是原因,年龄差异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他在1933年10月决澜社第二届展览后退出,加入了黄宾虹组织发起的 “百川书画会”并出任理事长。 陈澄波也不是一个能在十里洋场里如鱼得水的人物,早年大量的田间劳动使肤色黧黑的他更有几分山野之气;在波海米亚之风盛行的上海艺术界,像庞薰琹那样穿黑丝绒外衣、叼着烟斗,才是风行的艺术家作派。 张弦的性格是有问题的,内向到许多话都不愿意对人说出来,他在美专做教授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待遇很不公平,经常连基本的伙食开支都不够,生活清苦潦倒,心情常年压抑。 阳太阳和杨秋人参加决澜社第一届画展的出品还带有明显的校园痕迹,人体和风景写生与二者在“二零春画会”中的出品大致相仿。 不难看出,作为“太太画家”的丘堤,是在日常生活的间隙,以寻找与实现唯美的姿态、见缝插针式地操练着她的艺术,这也使得她的作品非常先天地摒弃了功利。 1935年后的梁白波还是承担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上海《时报》等小报,多以“王先生失踪”为题,报道她和叶浅予的“艳事”。
  • 影响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

    作者: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编译

    《影响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内容主要包括: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纯粹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风格派、结构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动态艺术、波普艺术、光效应艺术、极少主义、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及与身份特征相关的艺术。
  • 艺术的故事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艺术的故事》以轻松简洁的笔调从综合篇、文学篇、音乐篇等7个方面,将人类艺术文明,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部坐在火车上花四个小时就能读完的书,但它所提供的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一点也不输于任何皇皇史学巨著。
  • 画家之书

    作者:卡勒尔·凡·曼德尔 (Karel van

    《画家之书》作者是荷兰的瓦萨里——艺术史之父。该书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十五、十六世纪荷兰和德国最重要画家的生平和作品。《画家之书》其中包括凡艾克、波许、丢勒、布鲁赫尔和克拉纳赫等人。《画家之书》是西方绘画史中的经典文献。 《画家之书》在几个世纪中已被重印和翻译了无数次,直至今曰,研究者们依然经常拿它作参考。然而,卡勒尔·凡·曼德尔在中国的美术研究中却鲜为人知,远不如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那样让人耳熟能详,究其原因不外乎传译的阙如。《画家之书》中文版的出版无疑将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为国人研究欧洲北方文艺复兴艺术的缘起、成形、特征及影响贡献更为丰满的佐证。
  • 大觀—北宋書畫特展

    作者:國立故宮博物院,林柏亭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雖說承襲自清宮,然其淵源,實遠紹自千年前趙宋宮廷。宋太祖平定諸國,接收後蜀、南唐皇室收藏。宋太宗屢詔天下,搜訪前賢墨蹟。徽宗年間,內府收藏益豐,今日故宮所藏北宋名蹟,均來自當時宣和內府。本院所藏北宋書畫名蹟早已蜚聲國際,此次特展不僅國寶盡出,尤向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納爾遜-阿金斯博物館商借五件名品一併展出,實屬創舉,觀眾應慶有此眼福,本院特印製精美展覽圖錄,以供典藏,並誌盛事。
  • 艺术与艺术家词典

    作者:(英) 斯坦戈斯编著

    《艺术与艺术家词典》提供广泛的艺术信息,内容涉及历史上的艺术家、绘画、雕塑、版画、风格、运动和流派,也包括技法、材料和术语,还收纳了其他地方不易查到的重要的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词条,共收录词条2500余条,插图426幅,力求清晰准确、图文并茂,是一本方便实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 顾问赫伯特·里德爵士是20世纪最卓越的艺术史家之一,著作浩繁,其中包括《现代绘画简史》和《现代雕塑简史》。编纂者尼古斯·斯坦戈斯曾与大卫·霍克尼合著《霍克尼谈霍克尼》、《这便是我的观看方式》,并编纂《现代艺术的观念》等。
  •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作者:[英]埃德蒙·伯克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这位政治哲学界的保守主义代表,他在思考美洲问题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部让后世学人不断致敬的哲学著作,一部把经验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另类作品,一部还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美学经典,以“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精神,大胆挑战了自古希腊以降被普遍接受的美学、心理学传统观念,为“崇高”和“美”找到了贴近大地、贴近人本身的坚实基础,并因此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趋向与艺术创作方法。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大象学术译丛”之一,该书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探讨美感和崇高感的心理根源,比起一般的经验分析,更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具体内容包括论趣味、《探讨》一书的影响、崇高与美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设计之美

    作者:(英) 克雷

    设计之美并非仅仅是我们视觉上的感受。日常物品和商品的背后都有奇妙丰富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含义以及作者的深思熟虑。《设计之美》一书向设计领域的人士巧妙地介绍了“设计”,涵盖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等各个方面,引导读者更深入地领会设计实践。 ——朱哈•卡帕(Juha Kaapa),英国利兹城市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设计中历史的、背景的、哲学的、技术的、视觉的以及实践的方法经常单独地出现在设计者面前。但是,每种方法又影响到其它方法,它们共同作用着我们对设计的全面理解。《设计之美》一书将这些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呈现出来,详尽讲解了各种基本概念,引领读者把设计中不同的元素联系起来。 本书在本质上并不是讲述美的哲学,而是通过融入实用、历史、文本问题介绍设计,这些问题通常被当作分离的实体教授,但全都是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所必需具备的知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能够面对众多新问题,提出美妙的整体的解决方案。 全书生动易读,一步一步带领读者领略设计中的品位、设计演变、构图、色彩、绘图、传播以及表达等主要话题;此外,还概括地讲解了书中复杂但又十分必要的概念。书中大量精美的插图展示了各种精美的设计案例。 “我们有证据证明极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 ——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情感设计大师 “当我们看到美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想繁育美的内在欲望,因此通过和美丽个体的结合,我们将会繁育美(因此也是健康)的后代。” ——伊莱恩•斯卡瑞(Elaine Scarry),美国哲学家、著名学者 目 录 前言 一 关于品位 二 设计之演变 三 构图 四 色彩 五 绘画•传播•表达 结语 注解 延伸阅读 鸣谢 前言 Introduction 设计、艺术和科技 “设计”这个词语对身处不同设计领域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端关联着艺术,另一端又与科技相关。两者的共同点之一体现在构成上,或者说体现在对于不同元素的糅合上——艺术家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工程师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科技难题。当然,多数设计是艺术和科技的混合体,并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方面。比如说,时装设计师关注的是纺织材料的视觉和感觉的特性,衣物对于个体的风格和合身程度,以及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因素。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时装设计师更接近设计领域中的艺术一端,而工程师更接近科技一端,即便是土木工程师(假设是桥梁设计师)的作品对视觉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并由此应当被赋予更多的艺术元素。或许建筑师和工业(产品)设计师会被夹在其中,因为这两者都需要在视觉优雅和工程材料科技之间作出平衡(同样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当然,所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需要考虑创意的成本控制。 在许多国家的学校里,选择了科技行业就等于排除了对艺术的深入学习,虽然近些年来在某些教学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改观,然而视觉的重要性却通常只能引起最边缘的注视或者被完全遗忘。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场悲剧。身处所谓的文明世界,我们却时常发现自己被太多贫瘠的视觉感官所包围,大的方面包括建筑和环境,小的方面包括家具和商品的设计。似乎人们已容忍了设计拙劣的城镇构造和交通体系。千篇一律的街道风格在任何城镇中都未曾改变,透过塑料商店标志观察到上面未经粉饰的独特建筑通常具有启发效应。大多数的构建环境最终都以杂乱收场,只是因为在许多国家视觉教育侧重的是孤立的艺术,而忽视了建筑和设计的因素。人造的视觉环境和作品如同美术一般奇妙,而我们忽视它们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力图强化艺术和科技之间的种种联系,两者为何相互依存以及此类联系如何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多数大学的理工科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美学因素,甚至也不会考虑终端用户对其所设计部件的要求。同样,他们设计出来的部件也很可能在大型机械设备中发挥很小的作用(尽管某些部件可能比较美观)。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联系也是如此;科技不是艺术的敌人,两者在实现设计所具有的外在高雅和内在唯美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外界对于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不同角色总是存在困惑,因此有必要在此做出区分。虽然这些学科在内容上存在诸多重叠,但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不同的出发点——建筑设计师通常把考虑终端用户的需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然后再考虑问题解决过程中科技的使用;与此相对的是,工程师则首先考虑(最终归结点也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即便是有时设计方案会影响终端客户的感官要求。比如,设计一款更加紧凑的汽车动力传输系统以便给乘客提供各大的空间和舒适程度,在这个设计中理所应当考虑汽车的外观要求。所有的设计活动(除了某些单独操作的设计工艺外)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并且团队成员之间对彼此学科差异表现出的理解和共鸣越充分,制定出良好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居住在环境优雅、设计精美、视觉美观且建造稳固的房间中,住宅内部的家具、电器及其他众多物品的选择大多依据视觉和心理的标准。例如,除价格因素外,挑选汽车或餐具,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是外形、结构、细节,还是颜色、质地、触感、便捷?所有的这些非价格方面的特性,都会影响人们的选择,甚至那些工程师出身的人在换新车时也都会考虑视觉和心理因素。外观可人的产品同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表现力——情感设计大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曾说过,“我们有证据证明极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并且,“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1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对于视觉和时尚有着特殊的强烈的喜好,时尚包括的范围很广,一系列的制造品都包含在内,从个人着装到MP3播放器再到摩托车,各种选择无不体现视觉和时尚的影响力。设计产业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项能够创造巨大财富的产业,因此各国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对于某种设计历史的了解对我们认清在当今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某一特定物品或建筑采用某一特定的设计风格,我们需要对那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科技和审美因素有全面的了解。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代的设计风格的成形是不断改进的思想观念和对新事物新方式认同的综合产物。19世纪的思想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十分厌恶大规模机器生产产品的方式,在他们看来,真实的美感仅仅源于工匠手工创造出的别致设计。他们认为,每一件手工创作的产品都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将会在冰冷的机器生产过程中消失殆尽(他们的观点并不被当时欧洲大陆的同行们所认可)。然而,莫里斯和罗斯金试图使所有人拥有美好设计的社会空想最终适得其反——最具讽刺的是,多数手工制造的产品极其昂贵,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普通大众无法承担如此高的价格。今天,我们很自然地认同了机器制造的唯美性(所谓的“机械美感”),也丝毫不会在意产品缺乏独一的特征,尽管近些年来对于手工产品的兴趣几曾显现。我们在欣赏机器制成品的同时,也偶尔会重拾对独具特色的手工产品的兴致。 设计不断地变化发展,然而历史只能告诉我们发展的方向。在本书中,我们不会将设计史作为教授的目的,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设计师和预言家凯文•麦卡拉(Kevin McCullagh)曾经说过:“有人或许会争论,一项成功的书本教育应该满足学生们的创造力;如果创造力成为连接前面毫不相关观念的桥梁,那么储备了充足新观点知识体系的思维就应该成为巨大的财富。” 2 设计是一门包含了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科学,视觉因素不能脱离其他相关领域,例如历史、文本、科技及实践领域。视觉教育有时可以被称作一次偶然的事件,习得充足知识和视觉技巧,成为一名合格而熟悉业务的设计师所需要的时间相当漫长,所以想仅仅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成为一名设计师,绝无可能;同样不可能的还有企图通过简单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精美的设计。但是初学者(或是从业尚浅者)有希望能够一开始从一些资源中获益,这些资源帮助他们在不同要素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领会基本概念,阐释某些著名的原理;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他们想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只能靠运气了。 大多数人从事设计的研究和学习,是因为与其他事物(例如解决难题和创造新事物)相比,他们对美更感兴趣,但美不是简单的研究事物的外观,建筑物和物体的底部结构如果从抽象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美。例如,一座桥梁的结构必须要承担不同动态变化的压力,因此桥梁的设计目标应是以最简单的外形设计承担外界不同的压力,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还必须考虑效率和经济因素(如同大自然,用最少获取最多);斜拉式桥梁的设计则更需要数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相当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方能获得力学上的平衡,而这些毫无艺术可言的变量参数却能够自动地创造出美和优雅。在船舶和飞机设计中也能够找到类似的事例,设计物所承受的负荷、运行的媒介以及功能上的要求(例如,速度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外观;这些毫无美感的变量参数又一次在没有任何艺术干预下创造出唯美的外形。似乎美成为了自然进化和技术发展的衍生物,但是在感叹桥梁和飞机的同时,我们似乎也感觉到了它们潜在的结构美,或许类似于人类,美丽的外表常常暗含健康的体魄。这么一来,好像我们把美放在第一位了,是的,我们在观察人和物时,首先注意的是他们的外表,很容易被美所吸引。美或功能,无论哪个更重要,美都会存在于设计的方方面面。本书试图以美作为一切设计的必由之路来介绍设计。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简洁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目标,如上文列举的桥梁设计,但它并不总会创造美好的事物。我们所追求的是获取一种既简洁又高雅的设计方案,因此许多设计师在谈论某一事例时,更倾向使用“高雅(elegance)”而不是简单的“优美”(或是“美学适宜的”),在提及某一特定设计方案时,则更倾向使用“高效”;某一特定的设计难题或参数整合方案会有多种解决方法,但最优雅的解决途径是那些与其他复杂方法相比,用料更少、更加简洁的途径。精心并不等同于精致。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将这层含义浓缩成了一句话“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句格言的真正含义从此被无数人歪曲,而我们需要从这句话中掌握的精髓是:我们寻求的简洁并非是粗枝大叶,而是从无到有,由微及盛,只有这样才会有优雅。尽管(通常相互冲突的)诸多限制在我们进行设计时会带来麻烦,有时它们却能够帮助我们想出设计方案。与此相反的是,我们面对的限制越少,我们的生活就会越麻烦。当时尚成为要考虑的因素时,这一点尤其正确,正如汽车设计的例子中所谈到的一样(不同的车型设计通常源于相同精致设计的平台体系);相同的技术规范在两个不同的汽车制造企业(或品牌)中往往会生产出两个样式截然不同的汽车,一个丑陋,另一个美观。这就是当功能与艺术相遇时,逻辑和文字的作用开始减弱。 进化、文化和美 从孩提时期,我们就受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自然和建筑环境能够振奋或是抑制我们的精神,尤其是环境能使我们感到高兴、沮丧甚至是惊恐。建筑、空间、树木、花草、阳光和天气,所有的一切都能对人类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我们诞生于天地之间,情绪受环境影响,由感官诠释,一切是如此自然。人类是地球万物的主导,环境对人类情感和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众多研究的对象。3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前任会长乔治•弗格森(George Ferguson)认为,好的建筑风格关乎一个国家的精神健康和建筑文化;他还提议制定黑名单,将所有外形丑陋的建筑列入其中并加以摧毁。 科学家们主张,我们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完全来源于自然的进化。例如,苹果花在春天绽放,这种美就昭示着在夏天可以吃到充足的苹果,因此也带来愉悦的感觉;同样颜色也会帮助我们判断水果是否已成熟可食。外表和体格的美丽也象征着一个人的良好体魄和生育能力,因此美也成为求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会被长相美丽的人所吸引,因为美丽是与疾病和伤痛相对的,一个被疾病困扰的人不可能成为生活和繁衍后代的依靠。哲学家伊莱恩•斯卡瑞(Elaine Scarry)曾经提出,当我们看到美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想繁育美的内在欲望,因此通过和美丽个体的结合,我们将会繁育美(因此也是健康)的后代。4 斯卡瑞同时认为,我们拥有一种天生的愿望,通过许多种其他的形式复制美丽,例如通过摄影和绘画来还原风景和日落的美。人类和其他大多数动物种群一样,都会对同种群的美丽个体留下深刻印象——每只动物都会寻找他(她)理想中的伴侣。当然,其他的特性在求偶过程中也很有优势,比如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某些雄性园丁鸟会通过展示它们的筑巢技术以吸引雌性的注意,它们首先会用细枝和草叶精心建造避风雀巢或是“展示舞台”,在这些场所中它们就能大显身手吸引雌鸟的注意。5这些精心打造的雀巢装饰有贝壳、鹅卵石和鲜花(当花朵即将凋谢时会随即被更换),甚至会被五彩的浆果汁着色。一个特别精致和装饰精美的鸟巢能够得到雌鸟(雌鸟会再建一个鸟巢抚育后代)的注意。园丁鸟有趣的举动暗指了生物天生对美的向往,和人类大致相同,或许人类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作品最初也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 杰弗雷•米勒(Geoffrey Miller)6认为古代的人体彩绘最初是一种吸引性伙伴的方式,因此选择最佳的人体装饰者就有了进化学上的意义;这和选择外表长相美丽的人一样,你同样也是在为你将来的后代选择了有价值的遗传基因,具有天赋的基因包括技巧、创新、勤奋、睿智(因为人体彩绘所需要的黄褐色颜料不易找到)。这是生存的优势,也是艺术的特征。在动物世界中,雄孔雀通过开屏吸引雌孔雀的注意;携带如此巨大沉重的尾翼不利于生存,使得雄孔雀更容易受到肉食动物的攻击,然而雄孔雀成功应对与生俱来的身体赘物却又显示出高超的生存技巧,展示出高水准的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人类制造工具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可取的优势。人们发现许多石器时代的手斧在三维尺寸上具有很高的匀称度,即便从严格意义上说匀称度并不是一把好的切割工具所必须具备的。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暗示这些制作精良、颇具美感的手斧——“性感手斧”主要是用来吸引异性的注意。7 大自然的进化创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性中包含可以利用无生命体和自然材料进行建造和重塑物体。鸟类的巢穴和人类的住所同设计使用的物品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只是人类继续发展改进它们的设计,而动物的巢穴和蜘蛛网仍旧保持亘古未变的模式。最初的自行车就是一个能允许你在坐着的同时能够走路的木制结构,它的造型受材料科技进步的影响并最终逐渐改变,直至今天,许多自行车是精美设计的最好例证(尽管有的自行车比别的样式更加精美)。的确,骑自行车相对于步行,已成为更有效率的出行方式;科学家们认为,自行车如同动物一样已成为自然进化的产物。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认为,当动物的基因对动物自身之外的非生命体产生作用时,例如制造巢穴、蜘蛛网或是自行车,这种举动仍旧源于进化。道金斯将这种影响称为“延伸显性作用”。8 自然进化毫无疑问能够解释将美认知为生存和繁殖的辅助手段,而激进的进化论学者会说美就是全部;然而我们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继续对美产生兴趣,尽管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能够抵挡住生存需求的驱使,就像身体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仍旧吃的很多一样,只是因为乐趣和舒适。不管原因是什么,对于美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兴致是任何文化所共有的,这也表明除了受生存本能的驱使外,还受某个重要的理性因素的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大脑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维莱亚努尔•S•拉马钱德兰(Vilayanur S. Ramachandran)教授认为存在普遍的美学认知原则9,即90%的艺术差异是由文化的多样性造成,而剩余的10%受相同的普遍规律支配,这正如人类在出生时会学会某种语言,而具体语言的学习则受到所处文化的支配。 文化从进化结束时开始继续发展美的观念,而此时美早已不再是我们生命中的实际目的。史蒂文•罗斯(Steven Rose)认为,基因排列无法决定人生的轨迹,所以人的一生不仅仅由生物决定论所诠释,其他诸如他人的精神影响、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兴趣决心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个体所处的社会因此也比基因的组合更深刻、更有意义。在文化领域中有“文化基因”的提法,这与生物进化论中基因的功能非常类似,只是文化的进化更加迅速。11 因此,包括任何形式的美的概念,对智慧的追求不应该单纯地被看做是生存行为的产物,同时还应该是宇宙中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智慧的抽象动力通过我们的观念和创造已经对地理、生物、地球环境(除了美以外)产生了物理方面的影响。
  •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作者:温迪·贝克特嬷嬷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修订袖珍版)》深入分析三十余幅巨作,包括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伦勃朗的《犹太新娘》、莫奈的《莲池》、凡·高的《自画像》等。由画面放大的局部深入大师的精神世界,揭示作品底蕴,解释绘画技巧。简明扼要,娓娓道来,温雅隽永,耐人寻味,温迪嬤嬤的《绘画的故事》将你引上一段奇妙的文化旅程。帮你理解、欣赏伟大的艺术。
  •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释文及人物图示说明

    作者:肖军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构思极为精致,画面大气磅礴,所绘神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朝元图》的主要内容,对所绘的神祇名目都有详细说明。为了便于读者观看,装帧采用经折装,展开即为三清殿朝元图壁画全貌。本书一面为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壁画现貌图,呈现局部颜色风化消退的自然现状;另一面为壁画原貌修复图,犹如看到壁画绘制初期的原作风貌,颜色绚丽多彩气势宏伟。读者不仅可以从中领略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采,并可得到发展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启示。
  • 从零开始图解西洋名画

    作者:陈彬彬

    《从零开始图解西洋名画》内容简介:相信每个人都“看”过《蒙娜丽莎》这幅名画,但你可曾仔细欣赏她带笑的眼神、嘴角?你可知道她身后的风景是高山峻岭?还是小桥流水?透过画作细部的图解,相信你会发现以前不曾注意的细节,进而找到全新的趣味。当你对一幅画有所领悟,一定会从中发现更多乐趣。就让我们从零开始,丰富自己的视觉与想象,提升对美的认知,实践美丽精彩的生活。
  • 敦煌壁画分类作品选(人物卷上)

    作者:许俊

    序言 敦煌,这个地名自汉武帝时首次出现,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就是盛大辉煌的意思。只要你到过敦煌,你一定会认为用这两个字来定位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的。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与青海、新疆相邻。它东、南、北三面环山.西接浩瀚无垠的沙漠。在古代海上交通不发达时,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这里就成为了先民们交流经济与文化的主要渠道。西域的物资、文化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国内地,而中原的文化、技术也同时在这里输出。这样便滋育了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和发展,使敦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汇点,敦煌的莫高窟就是至今闪耀在这条戈壁沙海古道上的璀璨明珠。 敦煌莫高窟以洞窟数量最多、跨越历史最长、内容最为丰富、保存相对最为完整而闻名于世。莫高窟开创于公元4世纪,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历代都有建造,而以唐代为最盛。现存洞窟保存了建筑、雕塑和壁画艺术的遗迹,仅窟内壁画就有5万多平方米。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的开篇写的第一句话是“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我以为敦煌莫高窟就是以佛教为主题的专门的艺术博物馆,只不过是以前人们对它缺乏全面的认识。这座艺术博物馆的建设是跨越了十几个世纪的宏伟工程。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它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先贤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敦煌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中国美术史上看,绘画艺术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的辉煌历史,但由于美术史上记载的许多早期画家的作品多已失传,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一些宋代绘画的原迹都被视为珍宝,更不必说唐以及唐代之前的作品了。而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保存了从北魏到隋唐以至于宋元时期大量的绘画原作。敦煌壁画所展示的各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的美术史,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艺术成长、演变和发展过程的最真实、最宝贵的资料。
  • 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化與藝術

    作者:石守谦、葛婉章 主编

  • Art

    作者:Stephen Farthing

    If you've ever found yourself transfixed by a Renaissance painting, fascinated by an Inca textile, or filled with wonder by an exquisite piece of Ming porcelain, this is the book for you. Venture inside its pages and discover exactly what the great artistic periods and movements of the world were all about. Written by an experienced international team of artists, art historians and curators, this absorbing and beautiful book gives you priceless insights into the worlds most iconic images. Organized chronologically, this book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artistic development period by period, with the illustrated, in-depth text covering every genre of art, from painting and sculpture to conceptual art and performance.
  • 世界顶级珠宝揭秘

    作者:休·泰特 编

    《世界顶级珠宝揭秘:大英博物馆馆藏珠宝》内容简介:华美灿烂的珠宝首饰除了宝石本身熠熠生辉的光芒外,它价值连城的身价、工艺打造的难度和珠宝背后的传奇轶事,亦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世界顶级珠宝揭秘》将一代代工匠精心打造的各种珠宝首饰精粹其中,从公元前5000年埃及的项链、凯尔特人的金丝项圈、中国的翡翠护身符、非洲的臂章、南美洲的金面具,到十九世纪装饰艺术的扣环、珊瑚雕刻首饰、勋章式样的垂饰及20世纪初期大珠宝行的诞生,让无缘见识珍品的读者也有近距离欣赏顶级艺术珍品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