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唐风建筑营造

    作者:李百进

    本书作者对“唐代建筑”(营造于隋朝和唐代——581~907年)和“唐时代建筑”(汉朝以后,南北朝转型期开始到元代末年——420~1368年,依唐风为体的营造方法来营建的建筑——唐风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较多的唐风建筑遗构调研和唐宫复原研究设计资料,从壁画启示、遗构调研、复原研究、东瀛唐样、构架探微、斗棋解析、细部构造、设计要点、设计实例、装饰纹样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配有大量的图样。 本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且直观,易懂,能帮助设计人员较好地掌握唐风建筑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并在建筑设计中参考运用;本书为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进一步探讨唐风建筑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可供学习参考。
  • 中华梳篦六千年

    作者:杨晶

    这是一本关于梳篦文化史的专著。书中运用考古学的层位学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从不易被人们关注的小小梳篦入手,由梳篦的种类、造型、装饰、风格的演变及其与人、时、空的关系中,爬梳出长达六千年中国文化的谱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见微思著,从而成为一部以梳篦论史、透梳篦人、代梳丿说活,将梳篦说活的专著。
  • 罗马世界的艺术与身份

    作者:德·安布拉

    《罗马世界的艺术与身份》讲述了:艾娃·德·安布拉(Eve D’Ambra)的这本专著以个人、社会和文化身份为着眼点,从全新的角度评价了古罗马艺术和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在罗马社会中,家财万贯、温文尔雅是攫取、占有权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无论是购买希腊雕塑复制品,修建豪华别墅,还是委托工匠制作头像,拥有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其鼎盛之时,罗马帝国气势恢宏,俨然势不可挡。迎纳外族为其国民,释放奴隶,赐其公民身份。社会虽等级森严,地位变动上下自如。艾娃·德·安布拉讨论了社会阶层各异的赞助人,上至皇帝王室,下至鞋匠工匠。他们来自帝国不同地区,种族迥异。她比较了描绘皇家和军事胜利的意象和最为简陋的丧葬浮雕之间的相似之处。有些行省艺术品仿效了盛行的帝王作品,但有些作品却与之相抗衡。艾娃·德·安布拉使用的资料种类众多,雕塑、壁画、装饰艺术、铸币和建筑,均有所涉及。资料的来源极广,从意大利一直到罗马帝国的边疆,无不囊括。令人感叹罗马艺术的悠久传统和惊人的适应能力。同时,作者还将研究视野扩展至公元4世纪。作者发现,尽管基督教当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但在当时的艺术和建筑中,罗马风格和主题的影响仍在延续。
  • 印象……印象主义

    作者:[法] 西尔维·帕坦

    他们,屡遭官方沙龙的拒绝、守旧评论家的谩骂和观众的嘲笑。在潦倒了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形成了“最受欢迎的艺术运动。”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塞尚……这些天才的画家,如何痴迷于光影的变幻,又各自拥有怎样的性情与命运?左拉、瓦雷里、马拉美……当年是如何热情捍卫和赞美印象派的?凡·高画笔下的唐吉老爹,以及其他正直的社会人士,留下了哪些动人的佳话?这本书将娓娓地告诉你关于印象派的一切。
  • 古堡岁月

    作者:熙沙

    《古堡岁月》为首位中国作者进入众多法国私家古堡,独家揭密12个各具特色的法国著名私家贵族和皇室古堡,以优美的文字、专业的图片、丰富的内容,从古堡的艺术特点、园林形式、建筑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古堡的家族传承、生活形态、饮食文化、历史故事等方面,为我们逐一展示了不同古堡的魅力和神奇色彩。 首位中国作者进入众多法国私家古堡,独家揭密12个各具特色的法国著名私家贵族和皇室古堡。 书中选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展示古堡建筑和古堡文化,辅以古堡的历史、故事、人物等人文要素;随书附赠介绍古堡风光的精美DVD光盘,而且包含对古堡主人采访的录像。 该书以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文字,精彩的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段段生动的古堡岁月!
  • Suspensions of Perception

    作者:Jonathan Crary

    Is human vision universal and largely unchanging, or historically conditioned? What happened to the Western understanding of vision when the camera obscuraAa simple pinhole camera popular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Agave way to the Kodak? Columbia University art historian Crary bring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such questions, and though his work is densely written for an academic audience, it can be fun to read if only for the illustrations of such wacky 19th-century optical toys and devices as the phenakistiscope and the Kaiserpanorama. The book's focus is the cultural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an ideal of "attentiveness," which reveals that the contemporary prognosis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has roots in much earlier anxieties about the failure of concentrated perception. Examining a vast range of scientific writings, works of art and objects from the world of early mass entertainment, Crary argues that 19th-century European culture became obsessed with a perceived breakdown in attentionAas focus and concentration seemed to give way to trance, reverie, monomania and hypnosis. At well over twice the length of Crary's earlier book (1990's elegant 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this volume is comparatively unfocused and loosely organized. Extended analysis of three central oil paintings by Manet, Seurat and C?zanne promisesAbut never quite managesAto unify all the heterogeneous material into a coherent whole.
  • 中國建築史

    作者:梁思成

    這是已故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學術專著。作者以嚴肅謹慎、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提綱挈領地梳理出數千年來中國建築的概要、發展及特徵等,加以細緻的考證和精闢的論述,完成巨構。書內並附有近二百幅不同年代、不同風格、不同地區建築物的歷史圖片,有的更是作者以及其他建築學家手繪的平面圖、剖面圖或斷面圖等,彌足珍貴。
  •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

    作者:Michael Baxandall

    An introduction to Italian painting in the 15th century, and the social history behind it. The book cov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picture trade and its economic basis through contracts, letters and accounts. The author also illustrates how art history can be used to give insights into social history, by showing how the visual skills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can be related to the painters' style. Renaissance painting is related for instance to experience of activities such as preaching, dancing and gauging barrels. Finally, 16 concepts used by a contemporary critic, Cristoforo Landino, in his description of Masaccio, Filippo Lippi, Andrea del Castagno and Fra Angelico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s a basis for looking at 15th century painting. In addition, this new edition has an appendix of the original Latin and Italian texts referred to throughout the book, providing access to the relevant, authentic sources.
  • 中国篆刻史

    作者:赵昌智,祝竹

    我国古代的玺印,历史悠久;后来由实用的社会功能,发展为欣赏的篆刻艺术,渊源流长。本书以时代为主,以篆刻事件与人物为辅,史论结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秦到近代(民国初期)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篆刻的不同特点及其演进与流变。
  • 山西古代彩塑

    作者:柴泽俊//柴玉梅

    山西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寶庫”。其間寺廟道觀内分佈的歷代彩塑,更是造座寶庫内耀眼的明珠。從唐宋至明清的山西彩塑精品,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彩塑的發展歷程。此書的作者為山西古代建築保護與維修領域内的著名專家。他們長期潜心收集和研究山西古代彩塑,掌握了大量寶貴的圖文資料。此書精選了山西各地唐宋以來近七十座寺觀建築内的彩塑圖片二百七十四幅,并配有彩塑源流、建築現狀、塑像分佈和藝術鑒賞的專文三十余萬字,圖文并茂,頗具資料、學術和收藏價值,堪稱研究山西古代彩塑的重要圖集。
  • 中国当代艺术史

    作者:吕澎

    《中国当代艺术:1990-1999》无疑是《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研究工作的继续。 读者可以从本书中看到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的过渡性的艺术状况以及新艺术的端倪。作者详细描述了“新生代”与玩世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女性艺术、艳俗艺术以及像行为、装置、VEDIOAHT和观念摄影这样的观念艺术的事件、作品及其代表性的思想。作者特别通过“广州双年展”与“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章节的叙述,介绍了影响中国大九十年代艺术的市场和国际化市场的背景和问题。
  • 中国书法史

    作者:曹宝麟

    本书为国家“九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中国书法史》的第五卷。由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学者曹宝麟撰写。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和繁荣的时代之一,无论在文学或艺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本书对两宋和辽金时代的各种书风流派作了详尽的阐述和爬梳,特别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和历史影响,对苏东坡、黄山谷、米芾和蔡襄等“宋四家”作了重点的介绍。
  • 美术学院的历史

    作者:N.佩夫斯纳

    自古以来,人类智慧的基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靠造型计划去实施;另一个是非物质方面,靠思想、制度、舆论和礼仪去实现。如果还有第三方面那就是两方面的综合。通观三个方面,物质是真正的基础,这就可以看出造型计划对整个世界文明及其发展的巨大影响。从这一点出发,怎样去描述设计学都不会过分。 本书不仅论及academy这一术语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情况,也阐述了西方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制约之下,艺术和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以及西方艺术家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是我们研究西方美术史和美术教育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 基督教音乐之旅

    作者:安德鲁·威尔逊-迪克森

    本书包括对基督教音乐主体的详细描述……是非专业读者的良好读本……我要向所有参与教会音乐的人士,无论是合唱队成员、演奏员或者是管风琴师推荐这本精美的书籍。       ──大卫??维尔考克斯爵士   在犹太圣殿和会所敬拜仪式中,《诗篇》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从一开始就处理基督教崇拜活动的核心。中世纪以及后来的漫长岁月,无数音乐天才为基督教会的活动创作了优秀的音乐作品。   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大量颂歌、赞美诗、清唱剧以及其他体裁多样的宗教音乐,有简洁明了的,也有复杂谲奇的。今天的教会、礼拜堂以及大教堂的管风琴师与合唱指导这就是从这样一份遗产中遴选敬拜活动所用的音乐。   如此丰富的世界是如何编织而成的。   各种基督教传统已为人熟知的细节是怎样汇聚成丰富多彩的整体的?   本书涵盖广泛,包容了欧洲音乐历史的各个时段,涉及了东正教传、非洲教会音乐以及美洲大陆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   书中主要叙述了教会音乐的历史,同时也兼顾了形成支教会音乐形态的历史背景。最后,作者讨论了教会音乐的未来走向。
  • 京剧谈往录四编

    作者: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本书一本关于京剧史料和探索京剧艺术发展规律的专书。书中共收入24篇文章,加上朱先生极有价值的序,25篇篇篇精彩。分别是高盛麟、刘曾复、孙盛云等人的回忆文章以及介绍唐韵笙、高庆奎、李世芳、周信芳、孙菊仙等京剧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艺术特点。着重介绍了京剧艺术家们对待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各个流派形成的经过及其特色。
  • 印象派画传

    作者:李行远

    1876年当印象派画家举办他们的第二次画展时,《费加罗报》的评论家阿尔伯·沃尔夫写了一篇评论,将他们描绘成一群“拿起画布、颜料和画笔,漫不经心地涂出两三种调子之后签上一个名字”的狂人。这位评论家甚至耸人听闻地将巴黎街头发生的一桩事故与这个展览联系起来,说是有一个人看完展览之后发了狂,居然咬起路人来。他指责画家们用错了色彩,说树木不是紫罗兰色的,天空也不是新鲜奶油色的,“聪明才智之士决不能接受这种神经错乱的表现!”   印象派一共举办了8次画展,而直到1886年的最后一次展览,类似的谩骂之声都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一幅讽刺印象派的漫画,描绘了一个邋遢的怒发冲冠的画家,拿着一把破旧的大扫把在画布上作画。李行远在《印象派画传》的引言中这样表达她的感受:“就像人类历史上许多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事物的命运一样,印象主义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领受到社会为她准备的鲜花和美酒。”   屡遭官方沙龙的拒绝、守旧评论家的谩骂和观众的不屑,画家生活也一直陷于困窘。他们常常连颜料和画布都买不起。1869年的雷诺阿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们不是每天都有饭吃的。”在同一年莫奈也写道:“我停下来了,因为没有颜料。”他们常常需要向朋友求救以维持生活。   然而,在画家们潦倒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印象派突然之间成为了艺术史上“所有艺术运动中最受欢迎的运动”,印象派作品的市场价格攀高不下,展览在世界各地都备受瞩目、门庭若市。连远离巴黎的中国人也对印象派作品表现出令人惊异的热情。2004年秋天,《法国印象派画展》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美术馆先后展出。在一个月的展示中,中国美术馆创下了总量26万人次,平均每天近7000人次,双休日高达1.3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画展结束的前一天,中国美术馆甚至从上午9时一直开放到第二天晚上9时,36小时不间断地接待观众。在上海、在香港,都出现了观众排长龙等待入场的场面。   如果想到在19世纪末欣赏印象派的巴黎人只有“不超出15个”,“文革”时印象派还被批判为腐朽没落的艺术逆流,我们就不能不感叹时间是多么伟大的裁判。印象派的命运或许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种。   1856年,尤金·布丹遇见十八岁的莫奈时对他说:“你要牛到底,抓住第一个印象不放,因为它才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传统学院派还将绘画的题材局限在古代的神话和历史,将线条清晰结实、形象逼肖作为评判作品的标准。而年轻的印象派画家却开始了极富自主性的探索:“画你看到的、感觉的、需要的东西。”——这种理念类似于中国的“神似,而非形似”,画家着力表达自己的瞬间感受,捕捉瞬息万变的光线与色彩的变化。物体的细节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但简洁大块的颜色却常常能够渲染出画家自己内心强烈的感受。绘画的题材也摆脱了那些封闭的古典框框,转向画家身边鲜活的日常生活。   李行远的《印象派画传》正为我们提供了诸如此类的全面认知印象派的途径。印象派画展来到中国,看展的观众达到几十万,然而真正了解印象派的还是极少数。对于更多没有能够到现场观看的人而言,更需要这样的代偿。《印象派画传》用一种深入浅出、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个画派的历史命运、代表作家、特点和重要作品一一进行讲解。作者采用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因此对画家有新的评判。书中还附加了大量的印象派作品图片。   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巴齐依、塞尚、莫里索……他们的个性和命运是怎样的?画风如何?怎样算是真正的印象主义?马奈为何不愿参加印象派的画展?莫奈在妻子死后的举动是违逆人伦常情吗?——在李行远笔下,印象派的故事被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框架之下来观察,获得了透彻的全新诠释。在关注画家和画派的命运的同时,读者能够自然地获得对印象派画家和作品深刻的理解。
  •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作者:白谦慎

    白谦慎先生的力作《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中国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增订版)以当代人的日常书写为主要关怀的艺术史著,6年前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之后,迅速引起艺术界的强烈反响,身居美国的白谦慎先生因此成为《书法》杂志的年度人物。此次出版的增订本,增加了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大量古今日常书写的图版,对于读者理解写作意图大有帮助。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不是讨论具体书法审美与批评的著作,而是立足当代的文化反思。作者从清代以来的碑学观念切入,通过对“所有出土文字遗迹都是书法” 这一逻辑的廓清,探讨了书法经典化过程中文化、心理、体制等多重原因。该书花费大量笔墨,展现古代与今天“素人之书”的不同命运,指出当代书法界所标榜的 “民间书法”概念名实不符,实际上只是提倡者的一种修辞策略,“平民性”的诉求看似开放,却有相当的局限。本书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当代书法界无可回避的,亦值得艺术界反思。
  • 中国古代雕塑

    作者:李松,安吉拉·法尔科·霍沃,杨泓,巫鸿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之一卷,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和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编辑、并分别以中文和英文同时出版,向全世界发行。 全书约40万字。卷首的两篇文章由本书的两位作者撰写,综述中国雕塑发展演变的人文环境和轨迹,供审美观念相异的中西方读者作导读之用。主体部分由上下两编构成,共四章,由当今对中国雕塑研究造诣精深的四位中外学者分别撰写。他们以新的视角和富有启迪性的论述方法介绍了自原始社会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国雕塑的门类、艺术样式、创作成就、时代风格,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域外艺术等对其形成的影响。本书兼容了中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雕塑研究的最新成果,文中有关新近考古发现和边地雕塑遗存的探讨,揭示出众多鲜为人知的艺术现象,令人耳目一新。 随文配有雕塑遗存图片430余幅,其中大部分为中国摄影家亲往实地所摄或由中国各博物馆提供,流失海外的雕塑的图片,则广泛庋集于美、英、法、日等国博物馆、美术馆、寺庙和私人收藏。集中外中国雕塑藏品图片于一卷,是本书异于已出版的同类著作的特色之一。 书中附有《中国政区图》、《中国历代纪年表》、《中国历代部分帝王年表》、《中国古代雕塑主要遗存分布图》等,以便读者查阅对照。
  • 牛津版西方艺术大师百科

    作者:沃恩

    印张:31.75 字数:1100000
  • 八大山人画集

    作者:ISBN7-80526-556-9/J.

    《八大山人画集》内容简介:八大山人 (1624~1705),即朱耷,号雪个、个山、人屋、驴屋、八大山人等,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弃姓改名,一度为僧,又当道士,法名传綮,江西南昌人。清初杰出画家,擅山水花卉禽鸟,具有清、奇、狂、冷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书法师承“二王”和颜真卿、苏轼,具有朴茂沉雄的格调兼秀丽灵动的情韵,加之受到王宠的影响,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极富个性。其书法以简表意,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布局奇险、冷傲、简古,拒人千里却让人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