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瑜伽的故事
《瑜伽的故事》: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播同了由张惠兰女士传授的瑜伽节目以为,这种以追求身体、心灵和自然三者合一的印度灵性文化由此在中国内地风行一时,至今还吸引着众多爱好者。在西方,瑜伽和印度灵性文化早已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代名词之一,甚至比中国的太极更为耳熟能详。它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功夫,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因此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瑜伽的故事》一书中,作者斯蒂文·J.罗森以其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展示了古印度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哲理,揭开了源远流长的灵性文化的神秘面纱。 -
毕加索时代的蒙马特高地
土鲁斯-劳特累克曾用画笔描述过的充满惊险与激情的蒙马特,在毕加索生活的十几年间,成为轰轰烈烈的现代艺术中心。蒙马特从拥有农场和露天咖啡馆的小村庄,摇身变成繁忙而别致的文化熔炉,聚集着布拉克和德兰、莫迪里亚尼、马克斯・雅科布和阿波里奈尔等大师。在这个被圣心教堂俯视、并受巴黎的各种潮流影响的风景如画的村庄里,进行着当今时代最具魅力的艺术探索,毕加索的参与,更是增添了它的迷人光彩。 -
俄罗斯芭蕾秘史
《俄罗斯芭蕾秘史》讲述了:他们的作品至今还在世界各地上演,长盛不衰。这是一个人、一个芭蕾舞团和一个辉煌时代的不朽传奇。俄裔法籍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赞多洛夫斯基荣获法国“法语作家奖”作品再现《红菱艳》的真实原型,撩开俄罗斯芭蕾舞团的神秘面纱。 -
图说西方舞台美术史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西方舞台美术历史的专著,它有如下的特点:一、系统全面。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起,至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逐一加以介绍,并注意了前后的关联,即一个流派的兴起,既受到前一流派的影响,又为下一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以舞台美术为本体,着重介绍舞美的艺术特色,并辐射到剧本、导演等方面。三、作者曾在意大利做了5年的访问学者,因此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所以本稿史料翔实,大部分图片都是首次在国内出版。 -
中国传统首饰
《中国传统首饰(上下册)》包括《中国传统首饰(上册)》和《中国传统首饰(下册)》2册,共收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首饰800余件(套),图片(整体、局部)1200多张,分为银锁挂饰、戒指、耳环、手镯、头饰(梳、簪、钗、扁方、步摇)和杂项(饰牌、帽饰、挂饰、腰刀、火镰等)六大部类,涉及金、银、玉、珊瑚、松石、玛瑙、珍珠等材料,以汉族首饰为主,并收入藏、蒙、满、白、苗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性作品。 《中国传统首饰》内容包括对时代背景、历史传承角度的大视野、多方位、有高度、求深度的综合论述,配有精美卓绝的作品图片,逐件介绍其具体形制、艺术特征、人文背景和制作工艺、技艺特色等,图文并茂,精辟周详。 -
故宫胜概(新编)
“集合故宫菁英心力,大手笔、不计成本重新编印的《故宫胜概 (新编)》出版了。内容丰富翔实,巨细靡遗的介绍故宫典藏及历史沿革;其活泼精湛的编印手法,将国宝瑰丽璀璨的光华,更完美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迹,令人心脾俱畅。”——转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 -
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一书为奥地利美术史家李格尔撰写的西方美术史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指出了支配罗马晚期工艺美术发展的规律,由于这种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不仅成为支配该时期建筑、雕塑和绘画发展的历史性力量,而且为读者洞悉各个时代的艺术形式提供了经典范例,是艺术史上不可规避的里程碑式著作。 -
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热销书《汉字的故事》作者林西莉又一经典著作! 一件在现实生活中你几乎不认识的乐器, 一段在日常生活中你几乎没听过的乐音, 一页几乎快被人遗忘的文化史, 却是刻印在我们三千年文化基因上的古老传统。 在催毁一切传统的文革前夕,一位只身从瑞典远赴北京学习汉语的年轻女生,一个踉跄就这样闯进了古琴如谜般潜伏在历史的时光隧道,古琴,成为她诠释中华文化的另一把钥匙…… 一九六○年代,中国大跃进失败,文化革命正酝酿,为了学习中文,林西莉在这变动时期远从瑞典赴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为了更深入中华文化核心,她一个踉跄就这样闯进了三千年历史之久的古琴文化,并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上唯一的一位学员,跟随王迪习琴,也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大师指点。林西莉这段人生经历,不只使她结识了许多当时的知识菁英、认识中国古代智者的思想,更深化了她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让她更能体会汉字书法、水墨画等艺术之美。 就像我们今日听到古琴时的声音一样,林西莉当时也震撼于那“让整个房间共鸣的奇妙声音”。古琴虽然音量小,但其构造却能发出持久深沉的乐音,声声撼动心弦。自古以来,古琴都被视为面对自我的“一面心灵镜子”,是一种自我抒发而非娱乐大众的乐器,是自我和大自然沟通的媒介。 古琴修身养性的特徵,已深深渗入我们的各种文化当中。虽然在台湾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见古琴的身影,也不闻古琴的乐声,对它似乎很陌生,然而它的影响却是深远乃至于习以为常了。在我们的成语和文学中,处处都有著古琴的影子。《史记》即记载“琴音调而天下治”,当权者的个性即能完全从琴声中洞察。我们也会用“对牛弹琴”来形容跟一个不讲道理的说话。由于古琴所奏出的是个人的内在世界,也才有“伯牙摔琴”感谢知音相知相惜的典故。原来在我们记忆的深层,古琴的影子真是处处可见。 古琴音乐音缓而沉,没有特定的演奏速度,端看弹琴者的心境,这是和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古琴因其蕴含的古老文化智慧,在二○○三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九七七年,NASA透过旅行者一号和二号向外太空生物播送各民族音乐,其中一首即管平湖所弹奏的古琴曲“流水”。 以一位传承古琴文化的西方人观点出发,和一般研究古琴的取向不同,林西莉以浅显易懂的笔调叙说古琴的方方面面。从古琴的鉴赏、制做,到古琴在古代文献以及中华艺术中的地位,乃至当今古琴音乐的新趋势,林西莉林都做了生动且全面的介绍。本书原瑞典文版已长时阐联畅销榜,并荣获重要的奥古斯特非小说类奖。林西莉本人更积极推广古琴的演出,让更多人欣赏到古琴的魅力。 -
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通解
《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通解》的作者李文君辑录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并详加注释,分区解说紫禁城各区域宫殿建筑的功能与特色,诠释封建皇帝对现实理政的主观愿望,透视皇室贵族的宫廷生活与对虚幻美好的追求。《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通解》引据经典四百余部,注释语词三千余条,逐字考索,解读典故,自先秦汉唐经典下及明清楹联,于遣字拈辞中,着意疏通录文与今人阅读习惯之间的种种障碍。 -
康乾盛世“苏州版”
“康乾盛世苏州版”,指的是清前期至太平天国战争前的苏州木版年画作品。可分为宫廷版、文人版、西风版和民间版四种类型。中国民间版画存世者绝大多数位清末之后的作品,唯有苏州木板年画在国外存有大量早期作品,是珍贵的中国传统美术资料。其中尤为特别的是“西风版”,是运用了焦点透视、明暗排线等“泰西笔法”的大型都市名胜、仕女故事版画,与明末清初“西风东渐”、“儒耶对话”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 本书除了系统介绍清代前中期苏州版画的各种类型,尤其着重关注儒家文明与西方传教士文化相遇、对话,再现苏州版诞生的历史场景。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惺惺相惜,开放的康熙朝气象与学习能力促成了苏州版的出现。从大历史大文化着眼,最后与苏州历史文化融合,架起了传统与现代桥梁。是这本书难得的深度与气局。 全书分为三册。 第一册文册,为高福民先生研究心得,以大历史入手还原苏州版诞生之谜,接着对“苏州版”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将其分为宫廷版、文人版、西风版、民间版四种类型。并分章论述。 第二册图册,汇集了高福民先生十年收集的“苏州版”图像375幅,并附有详细说明,是目前为止最完整齐备的“苏州版”图录。 第三册链接册写法特别,别具慧心。是一部苏州年画长河史,将“苏州版”放入长河史中定位,从而明确了“苏州版”的来龙去脉,展现了明晰的学术坐标。 声有幸与高先生合作一起完成这个民间文化工程。高先生之所以十年才磨得一书,源于他严谨的学术研究风格,他曾说过:“我做学问唯一决窍是不走捷径,笨鸟先飞,不找到实物考据不说话,对历史记载多推敲,所以做起来比别人吃苦多,常常到深更半夜一个字也没写,没办法,不会故弄玄虚,不会春秋笔法。”——我们明白“苏州文化”才是他的真性命。汉声编辑也受他激励,十多次前往朵云轩、荣宝斋、华宝斋解密,至诚化得冰雪开,最终得到朵云轩新旧领导的帮助,了解了秘不传人的“拱花”工艺。 本书收有三百多幅苏州版年画,跨康、雍、乾、嘉四朝,第一次将苏州版完整地介绍给公众。也是有史以来收集“苏州版”最多的画册。“苏州版”,中国古代美术文化中“传说纷纭”的绝世佳人揭去了神秘面纱。 这样的思考还只是开始。苏州版因为忠实描摹康乾年间中国社会面象,风格写实、细象万千,仿佛当年场景再现,具有历史与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在西方许多博物馆,苏州版年画甚至被归类在社会文献中,“康乾盛世苏州版”引发的研究不仅是美学的,还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 “苏州版”年画是我们祖先精美文化的结晶,却随着清朝国运下沉,而花果飘零,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想看到他们比登天还难。 如今有了这本书。可传诸后世,供人们系统研究。花果飘零的“苏州版”终于回到了中国人的面前。诸君子珍藏之。 -
兰亭
兰亭为何? 其为名帖,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其为故迹,兴废几度,佳境尤存。 其为风物,形神相因,不即不离。 其为集诗,言意玄远,词约理丰。 其为异文,性灵所钟,悲欣交集。 其为逸事,高绝千古,慕者如云。 其为公案,聚讼纷纭,千年未决。 何为兰亭?欲辨已忘言。 吾谁与归?兰亭羲之也。 本书收入书法、书画鉴定、历史地理、考古、中文、哲学等学科的学者,撰写的从诸多角度解读《兰亭》以至魏晋时代的文章,不仅深入解读了《兰亭序》及王羲之书法,也展现了从竹林七贤到二王的广阔文化天地。 附录部分收入王羲之书迹的所有唐摹本。全为从摹本所在博物馆购买的精品大图,颇具收 藏价值。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主要内容简介:墓葬美术是传统中国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术史上无出其右。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包涵了建筑、器物、绘画、雕塑、装饰、葬具、铭刻书法以及对身体的处理。《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所收论文从美术史学和考古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入手,既有宏观观察,也有个案分析,展现出多元的解释方法,显示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广阔的研究前景。《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由巫鸿和郑岩主编。 -
欧洲爵士素描
王昕的《欧洲爵士素描》是当下对于欧洲爵士乐的最重要述评读本。诞生在美洲大陆上的爵士乐,事实上在欧洲充当了古典音乐的另一种发展可能,而欧洲人的智慧,也在其中尽显无遗。从伦敦到巴黎,从布拉格到莫斯科,从柏林到阿姆斯特丹,从罗马到雅典,欧洲每个地方的爵士乐都有着独特的气息,值得用心去听。 -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是沃尔夫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欧美世界极有影响的一部美学和美术史著作。作者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融为一体,论述了欧洲16、17世纪艺术风格的历史嬗变。全书以五对基本概念为主要章节,从绘画、雕塑、建筑角度,熟练驾驭 大量视觉材料,概括了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之间的主要区别。同时,也让人思考一下问题:不同文化、不同时代是否存在共同的模式,从而构成表面上显得杂乱无章的艺术的发展基础?是什么因素引起人们对同一幅画或同一个画家完全不同的反应?此书和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古典艺术》一起被视为风格研究的重要文献。全书观点鲜明,分析透辟,极有启发性,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理论修养,深化对艺术作品的认知。 ...(展开全部) -
胆小别看画 1
【内容简介】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是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代表作品《胆小别看画》系列第一卷。作者中野京子具有深厚的艺术史学院派背景,但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被读者誉为逛美术馆、博物馆的必备指南。《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全部上榜日本亚马逊艺术类畅销书。 在第一卷中,作者以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名画中“恐怖”的一面为切入点,用精彩文字配合大量西方名画图片,带你畅游艺术史的殿堂,走进名画背后的历史秘境。全书22篇,每一篇都堪称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说。 当你伫立在这些传世名作面前时,也许会惊叹于画家高超的技巧、高雅的色调和画中人传神的表情。但你也许并不知道,画家用尽毕生功力凝固在画布上的,除了人物、光影、色彩,还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和漫长历史,甚至包含着画家复杂的隐喻和心机,充满了刻意隐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奥秘,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感性,实在是难以参透。 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描绘了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乍一看与毫无骇人之处,然而画面的种种细节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蔑视职业女性、贪婪拜金的时代。再比如《格拉海姆家的孩子们》,也许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感叹原来从不饶人的霍加斯(Hogarth)在面对世俗的幸福时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画中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灿烂地微笑着,这幅家庭肖像画似乎就是幸福的代名词。但你知道这幅作品完成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吗?…… 想要充分领略名画之美,除了欣赏与感受,更重要的就是去“解读”。日本学者中野京子,从22幅传世名画中寻找蛛丝马迹,层层剥茧,以极富魅力的语言揭开每一幅名画作品背后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当你了解了画布背后的真相,察觉到人性之恶的存在时,便会由衷感到后背发凉,“细思恐极”。 ------------------------ 中野京子作品: 《胆小别看画》系列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 《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 《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 《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 ------------------------ 《名画之谜》系列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 【编辑推荐】 继《小顾聊绘画》之后另一部有趣的艺术史大作,中野京子揭秘传世名画中隐藏的历史真相,画布背后的人心险恶让你细思恐极!全系列4卷,珍贵高清大图全彩印刷,逛博物馆、美术馆之必备神器! ▶中野京子是谁? ——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幽默的语言风格不输小顾,深厚的艺术修养堪比蒋勋!艺术史学院派背景的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同时,中野京子还活跃日本多档艺术类电视节目中,向大众传递着历史和艺术的魅力。 ▶《胆小别看画》在讲什么? ——揭秘传世艺术品光鲜外表下的“黑历史”,教科书上不讲的血腥真相。作者中野京子极富魅力的语言文字,讲述22幅传世名画背后的隐秘往事。这也是本系列作品名为《胆小别看画》的意趣所在。日本读者评论道:看过中野京子的《胆小别看画》系列后,才真正找到逛美术馆的乐趣! ▶《胆小别看画》有多好看? ——22个故事,就是22篇精彩绝伦的短篇小说。阴谋、宫斗、死亡、无果之恋……传世名作的光鲜背后竟是一幕幕悲惨的现实与丑恶的人性,让你背后发凉,细思恐极!正如“罪恶”会散发出强烈魅力一样,恐怖也拥有令人难以抵抗的吸引力。只有感受过死亡般的恐怖,才能了解活着是多么可贵。请读者静静感受每一幅画的恐怖魅力。 ▶《胆小别看画》为什么值得拥有? ——精致的装帧工艺,高清名画图片,极具收藏价值。《胆小别看画》是你逛美术馆、艺术馆的必备利器! --------------------------------------------- 【评论】 ▶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这本书除了让人感受到获得新知识的快感,文章的文笔也非常好。让读者“阅读名画”这种方式看似浅显易懂,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阅读”,让人沉醉于文字,而不仅是绘画。这种感觉在本书中俯拾皆是,文笔之优美让人惊讶。个人最钟爱赫诺普夫的《被遗忘的城市》。这幅画传达出的那种“无果之恋”的哀伤,深深感染了我。——日本亚马逊读者Yurarin ▶作者的文笔很有功力 这本书对于美术造诣比较高的人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对于我这种“对绘画有点兴趣,有时去美术馆逛逛”的一般爱好者来说特别适合,就像跟着讲解员在逛美术馆一般。作者的文笔很有功力。她的解读中包含了时代背景、画家的人生经历等多种视角,同时对比了与作品类似的其他相关画作,所谓“恐怖”并不是画面本身的恐怖,而是有着多重含义的“恐怖”。 如果没有读这本书,看画时大概只是惊叹于画家高超的技巧。不过反过来说,以后再看到这些画作,也无法怀着一张白纸的心态去欣赏了。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日本亚马逊读者St.Anger -
欧洲艺术
★西方当代最前沿“牛津艺术史”系列 ★抛开陈词滥调的术语,回归历史观看的原点,再现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欧洲艺术全景 18至19世纪的欧洲,经济空前增长,社会激烈变革,城市化进程使得通向财富和权力的社会途径被不断拓宽,长期主宰欧洲艺术的文艺复兴传统权威土崩瓦解。 这一时期,荷加斯以《浪子生涯》开创叙事版画的先河,雷诺兹却因《罗马学派》对经典的巧妙模仿而闻名遐迩;戈雅在《奇想集》中坚守着启蒙运动的思想,达维特则在《荷拉斯兄弟之誓》中让艺术技巧成为了道德目标…… 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风格还是情感上都截然相异。本书作者大胆抛弃“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陈词滥调的术语,将以往浮于作品表面的目光,拉回到历史观看的原点,鲜活展现出在这复杂动荡时代下的社会艺术全景。 —————————————————————— 作者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问题拥有深刻的洞见,使他得以对这一时期的艺术建立全新的理解框架,本书是一部富于精妙的原创性见解的杰作。 ——大卫•宾德曼(David Bindman)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这部著作为这一时期的艺术研究注入了新鲜的空气。终于有了这样一部艺术史,能被适切地置于其广泛的历史语境之中。 ——罗伊•波特(Roy Porter)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 令人印象深刻的完备著作,无论对于想要了解18、19世纪欧洲艺术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研究者,这本书都提供了易懂的,却是本质性的理解。 ——理查德•里戈利博士(Dr. Richard Wrigley)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
移动的桃花源
石守谦教授从2007年开始主持中研院“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课题项目,在之后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六篇有关东亚山水画交流方面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台湾大学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史研究集刊》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术期刊上,本书即为这六篇专论的结集。由于国内向来对日、韩美术史较少深入了解,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来考察它们的互动关系,因此石守谦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具有学术上的开拓意义。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这种具有高度共享性的传统文化意象,正可以增进现代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寻求一个更大的东亚文化的视野。 书名“移动的桃花源”——意指10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这几个世纪当中,山水画发展成为东亚文化世界中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将之视为研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之间文化互动的考察对象。 ---------------------------------------------------------------------------------------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东亚”之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固然与欧洲势力试图掌控世界版图有关,但在那之前,中国、日本、韩国所在的这个区域之中,却也确实存在过一些文化共相。这些文化共相在某些有利之情境下,得以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而为不同地区之人士所共享,甚至在他们之间促生出某种“同体感”。 这种心中可感的形象,即本文所称之“文化意象”,虽然并非全部具体可触,但仍然提供了一种大致的轮廓,足以在各地流动之过程中扮演一种指导性的角色;而此种大致之轮廓却也同时因其并不完全具体,不至于束缚人的反应,因而亦保留了各种在地诠释所需的必要空间。 ——石守谦 -
艺术史的艺术
艺术史研究于何处起源? 它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两百年间,艺术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 本书选介了艺术史研究 领域迄今为止最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 本书是目前介绍艺术史研究的最优读本。它令整个艺术史领域“陌生化”,彻底反映出这一领域的基本过程和假设。 ——诺曼•布赖森(Norman Bryson) 哈佛大学教授 这本书将激发出有价值的讨论和思考。并且编者所持的批判性立场,让它不止于是一本引人瞩目的文集。 ——罗伯特•S.尼尔森(Robert S. Nelson) 芝加哥大学教授 -
20世纪的设计
20世纪最著名的设计,不在博物馆,而在市场上。可口可乐玻璃瓶和麦当劳的标志举世闻名。1924年现代主义者的“法兰克福厨房”,1954年流线型带尾鳍的老爷车,1960年代末俯首皆是的充气椅子——要想理解我们的文化,这些设计比被狭隘定义的经典更能说明问题。 作者重新审视了欧陆、斯堪的纳维亚、北美和远东的众多设计与工业文化问题,深入探讨了民族认同,意识形态与商业方法的“美国化”,跨国公司的兴起,波普与后现代主义,以及关于怀旧和遗产的当代观念。这部设计史清晰地阐明了设计的本质:一种关于审美、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力量的强力且复杂的表达。 -
中国艺术讲演录
在中国艺术这里,平凡之物可成其绚烂,平常之地可现出神圣之光。 艺术品收藏大家福开森,在华逾半个世纪,汇近百件故宫与私人藏品,全景讲述中国艺术之源流。 此系列讲演,语涉青铜和玉器,陶瓷书画,涵盖中国视觉艺术全门类,又能结合故宫藏品,新的考古发现,以及自己的鉴藏经验,内容翔 实生动,非一般浮泛之论可比,特别适合作为中国艺术的入门书。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