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永山裕子的水彩画Ⅰ: 回首

    作者:[日]永山裕子,Yuko Nagayam

    水彩大师永山裕子中文首部简体版水彩画集 全面呈现美的瞬间,留下永恒不灭的水彩记忆 .................. ※编辑推荐※ ☆ 日本水彩大师永山裕子首本中文简体版水彩画集,带你领略无处不在的美——盛放的鲜花、旅行的风景、旧日的摆设,精美的民族服饰,那些出现在我们 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难忘记忆,皆可入画!不论你是否学习过绘画,也不论你现在的水彩技艺是否高超,这些作品中呈现出的美的瞬间一定能直击你的灵魂,让你在落笔之处感受到生命的脉动和万物的魔法,如同经历一场奇妙的旅行。 ☆ 不仅有精美的作品可供欣赏,作画理念和技巧介绍也一样不少——本书中所有的作品都是由作者精心挑选,艺术水准极高。在书中散文诗一般的优美语句中或多或少提到的水彩理念和技巧,别具一格,发人深省。不论是专业水彩画家还是插画师都能从书中多样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迪。 ☆ 集中展示水彩大师永山裕子的80余幅精美的水彩画作品——本书共分五大章节,涵盖花卉、风景、人物等几大主题,让你在轻松愉悦的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如何发现美,潜移默化地掌握表现美的技巧,激活潜在的艺术才能,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美的素材,创作更多美的作品! .................. ※内容简介※ 带你进入一个由日本水彩大师创造的如梦如幻的光色世界! 本书精选了日本水彩大师永山裕子80余幅代表性作品,部分作品还附有细节展示,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一幅幅精美的斑斓水彩画里感受到流动在纸面上的诗情画意。此外,本书中还呈现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独特技巧和心得感悟,相信无论是业余水彩爱好者还是专业的水彩画家,都能从本书中获得美的感动和启迪,从而更加享受水彩画创作的乐趣。
  • 一个人的博物馆

    作者:LISK

    “相信画画,画画就会拯救一个人。”——LISK 在国内年少成名的Lisk想要接触更宽广的世界,于是来到了美国读研。在马里兰艺术学院求学期间,美国的插画氛围开启了她的新世界。毕业后搬去纽约,寻找工作养活自己的压力让她再度改变。她一边画一边成长,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个人风格愈发明显。从2012至2015,绘画记录了她在美国经历的高潮低谷。 《一个人的博物馆》是她的自传式画册,向所有关注她的新老粉丝、见证了她一步一个脚印的朋友、欣赏她作品的人,带来了一场记录自我的成熟展览。更是希望能鼓励所有热爱绘画的美术生坚持去实现梦想。
  • 大明衣冠图志

    作者:撷芳主人

    本书的分类和体例参考《大明会典》,将不同服饰按照穿着者的身份(等级)分为皇帝冠服、后妃冠服、皇子冠服、内使冠服、文武官冠服、命妇冠服、军校冠服、生员吏员巾服、士庶巾服、士庶妻冠服、婚丧冠服、仆役巾服、乐舞巾服、僧道杂流巾服等十四大类,每类各成一卷。另外,还将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绘制成示意图,单独列为一卷。书中所有漫画形象和图示均参考明代服饰实物、绘画以及典籍文献绘制,同时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详细说明。
  • 感知艺术

    作者:[美]丹尼斯·J.斯波勒

    【内容简介】 《感知艺术》是一本单纯地教读者观察和聆听艺术作品的书。 我们房间墙上挂着绘画作品或明星海报,我们每天都在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枕边的小说、周末的电影,这一切都显示了艺术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学会欣赏这些艺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某些观点认为,艺术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和创作。不同于此,《感知艺术》以真实而直接的方法介绍艺术,向读者展示了艺术并不神秘,而是触手可及的。这本书将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8种形式,向读者提出3个问题:它是什么?(形式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技术问题)它如何触动直觉?(体验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应,读者与艺术之间建立了联系,能从容地面对艺术作品并对其做出评价,与其他欣赏艺术的人进行交流沟通。 虽然我们各不相同,但活着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一份职业。学会欣赏艺术,能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好地理解、设计、享受我们的生活。愿这一切从本书开始。 -------------------------------------- 【编辑推荐】 1、《感知艺术》是一本来自美国的艺术普及读物,英文版已经出到第11版,是一本影响深远、读者众多的经典之作。 2、本书从人人都有的感知能力出发,以具体的艺术作品为对象,抛弃晦涩的理论和繁琐的叙述。读者只要有兴趣,就可以通过本书的引导,了解、欣赏与评价艺术作品,抵达艺术的世界。 3、作者丹尼斯•J•斯波勒,是享誉国际的学者与艺术家,曾在美国多所大学担任终身教授或系主任,有多部著作是艺术教育领域的经典,自身也擅长创作舞台设计作品。 4、本书系统简明,结构很清晰,用3个问题贯串全书。通过对3个问题的回应,读者就可以建立与艺术的联系,最终能自如地面对、欣赏与评价艺术作品,并与其他人交流沟通。 5、《感知艺术》的内容丰富,包括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8种艺术门类。这8种门类是艺术的基础分类,涵盖了艺术所有内容。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对艺术与艺术作品有全面的了解。 6、本书装帧精美,采用锁线精装,彩色印刷,附有大量插图,每一章用不同的色调标示。 -------------------------------------- 【精彩文摘】 我们应当如何感知和应对(艺术)? 我们如何应对或者研究艺术,这一问题带来了另一个挑战。我们必须从现有的无数种方法中选取一种来实施。我们假定对本书有兴趣的读者对艺术了解有限。因此我们选取的研究方法可以充当跳板,帮助读者进入艺术和文学的世界,作为从熟悉领域进入未知领域的渠道。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事实和数字、重量和测量的世界中,符合逻辑的方式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特征来开始研究。换言之,从最为理智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在艺术和文学中看到和听到什么? 再换言之,我们如何才能使美学感知更加敏锐? 首先,我们必须识别那些能够在艺术和文学中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其次,我们必须学习关于这些内容的术语,就如同学习其他科目 一样。 再次,我们必须理解感知联系反应的原因和途径。 毕竟,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反应引起了我们最大的兴趣。我们能够感知一件物体,我们选择以美学术语来回应它。 在从一个艺术学科过渡到另一个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前后一致的方法。我们会提出三个问题:(1)它是什么?(2)它是如何形成的?(3)它是如何刺激我们的知觉的?我们将会在艺术的每一个学科中研究这三个问题。我们会看到,这也是在研究艺术作品时提出的问题。 当我们回答“它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我们意识到,我们能感知到图画的二维空间、雕塑或建筑的三维空间,或者音乐中的时间,或者舞蹈中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也能意识到艺术的各种形式,比如静物、人体、悲剧、芭蕾舞、交响乐、故事片、公园和居民楼。“形式”一词含义宽泛:包括“艺术形式”“艺术的形式”以及“艺术中的形式”。 当我们回答“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时,我们能认识并反应出艺术作品中的技术元素。例如,我们能认识并反应出一幅画作是用油彩绘制的,还是版画印刷的,还是水彩绘制的。我们也能认识并反应出组成艺术作品的元素,即构成作品的内容—线条、图形或形状、物质、颜色、反复、和弦—及所有内容的统一。使用了什么工具?各部分之间又是如何联系才形成这一整体?一部交响乐包括旋律、和弦、音色、音调以及其他元素;一部悲剧使用语言、场景调度、提示、冲突和结局;芭蕾拥有形式化的动作、场景调度、线条和思想内容等元素。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个问题,我们思考艺术作品“如何刺激我们的知觉”及其原因。换句话说,特定形式和技巧的安排(不论艺术家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是如何激起我们的反应的?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生理和心理特性。比如,我们对于雕塑的反应可能是生理性的。我们可以触摸一件雕塑作品,感觉它的光滑或坚硬。同时,我们也会产生心理感受。比如,直立的三角形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当我们看到绿色和蓝色的时候,我们会说它们“冷静”,红色和黄色则会给人“温暖”的感觉。主要由水平线条或者平缓曲线构成的画作会产生“柔软”或温和的感受。角、斜线或短促、不连贯的线条会带来动感。运用了波浪形旋律轮廓的音乐听来“缓和”,而高度使用和声的音乐听来“温暖”或“丰富”。上述这些及其他感受是共通的,大多数人的反应都相似。 对于艺术作品,我们也可以提出第四个问题:作品有什么意义?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非常个人化的。比如,一幅油画可能让我们想起一些个人经历。然而,我们不能认为“它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的依据来自纯粹的个人经历,艺术作品的意义要深远得多。对一件艺术作品最终极的反应、意义和体会可以超出个人见解,包含了想要了解背景信息的尝试。以帕尔米贾尼诺(Parmigianino)的《长颈圣母》为例,对其进行背景了解可以揭示艺术和文化环境,给我们对于画作外表的丰富理解,大大超出了个人经历。有时,艺术作品的意义来自文化或历史背景,包括画家生平。有时,艺术作品只是单纯出自美学需要。有时,很难判定是上述哪种情况,或是二者兼有。
  • 文艺复兴三杰

    作者:[意]亚历山德罗·委佐齐

    一套三册,包含《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 灰色的狂欢节

    作者:朱朱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一场资本与形式的狂欢,却似乎也褪不去精神贫血的灰色底调,本书围绕着这一外在环境与内在表达之间的双重变奏,系统梳理了这十年的艺术创作和事件,介绍了参与其中的几乎所有重要艺术家,并附高清作品图片近两百张,构建了一幅全面、深入的现世艺术景象。
  • 策展的挑战

    作者:侯瀚如

    本书由两位当代艺术界中最有影响力的策展人、批评家侯瀚如和奥布里斯特撰写,精选他们从2006年至2011年的20篇通信。在这些通信中,他们探讨了当代艺术活动中的政治参与问题,移民艺术家在西方语境下的命运,艺术的跨国界现状以及跨学科之间交流的惊人力量,日本新陈代谢派建筑、政治性艺术和艺术的政治等问题。他们从各自正在进行的展览或艺术项目出发,强调各媒介之间的交流的力量是如何促进艺术媒介之间的互动和共生关系,从而重新思考当今艺术的问题。
  • MoMA亮点

    作者:The Museum of Modern

    这本重新修订并重新设计的《MoMA亮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精选作品350件》,呈现的是从本博物馆无与伦比的现代、当代艺术收藏品中重新精选的作品。每件作品均配有精美的图片和信息丰富的文字,其中有115件作品是首次出现在《亮点》中。很多近年的收藏反映了本博物馆对于我们时代艺术的一贯专注。
  • 伪美骗局

    作者:肯·派雷尼

    比电影更戏剧的艺术伪造生涯 比戏剧更精彩的艺术作伪内幕 ◎艺术界的《说谎者的扑克牌》 ◎真人版《猫鼠游戏》 ◎尚未被起诉的全球艺术伪造第一人——肯•派雷尼的犯罪自白书! ◎已被《美丽心灵》、《阿波罗13号》导演朗霍华德买下电影改编权。 他从三流技校毕业,本应成为出版商,却阴差阳错踏足艺术界,凭借无师自通的艺术天赋和如有神助的交友技能纵横天下。 他仿造岁月的痕迹;伪造油画的蛛网状裂纹;制造只在紫外线下显形的污浊绿色(而这被鉴赏家认为不可能伪造);美国明星律师罗伊•科恩是他的兄弟;美国黑手党是他的座上宾;连安迪•沃霍尔也是他的客户! 他从不伪造文件、伪造专家鉴定、伪造藏品来源,他只是画画,然后对古董商说:我要卖掉这幅画。 而对方总是如获至宝,心甘情愿的付账。 他过着如贵族般富裕优雅的生活,FBI却无法对他发起诉讼,他至今仍是「尚未被捕的全球艺术伪造第一人」。追诉时效已过,他公开自己的犯罪秘史,写就本书。 他是“艺术作伪”的顶级艺术家,瞒天过海的完美艺术伪造大师——肯•派雷尼。 一个精彩的故事,充满了无数的不可能事件。我与肯•派雷尼相遇短暂,但我早已看出他的黑暗法术非同一般,他能制造完美的幻觉,并能巧妙逃避追捕。好好享受这次神奇之旅吧。 ——理查德•内维尔(Richard Neville),Oz 杂志主编 “派雷尼仿作的范围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高,暴露的风险级级攀升,FBI步步靠近。”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派雷尼讲述了自己如何成为美国顶级艺术伪造师。看他在40年的生涯中逐渐练就超凡技能,读者将被深深迷住。”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 格伦·古尔德谈话录

    作者:乔纳森·科特(Jonathan Cott

    格伦•古尔德 (Glenn Gould, 1932 – 1982)是20世纪最具个性和最富魅力的音乐家之一。作为一名钢琴家,他在演奏的时候通常坐在一张木凳上,漫不经心地伏在钢琴前,指尖急速敲击着琴键,用清晰、纯净的琴音诠释着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旋律。古尔德不仅以音乐天赋闻名于世,其怪异举止亦是赫赫有名。他常常身着皱巴巴的燕尾服或裘皮大衣,戴着无指手套出现在音乐会上,并一边演奏,一边跟着旋律大声哼唱。1964年,他在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彻底告别了自己充满争议的舞台生涯,开始专注于录音唱片和作曲事业。
  • 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

    作者:柳宗悅

    本州、九州到沖繩 20年間探訪生活道具之美的民藝行腳 「手之國度」─日本的質樸之旅 手與機器的差異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手工藝之所以能誘發奇蹟,因為它不是單純的手工勞動, 其背後有心的控制,通過手來創造物品, 這才是賦予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 本書是一九四○年前後日本手工藝狀況的一份詳盡記錄。這份記錄,是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據親眼所見寫成的。因此讀來仿佛身臨其境,跟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藝之旅。手工藝的素樸真誠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為設計大國,緣自過去之為手工藝之國,其精神一脈相傳。本書對於民藝界、設計界人士,尤具參考價值。
  •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作者:[波兰] 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Wl

    “艺术”、“美”、“形式”、“创造性”、“模仿”、“美感经验”这六大观念在美学研究中被频繁地使用,以至于我们竟然无暇去考察它们两千多年来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发展与演变。在这部《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之中,作者凭借其多年美学史研究的造诣,以丰富的资料、详实的陈述,从学理上开启了这六大观念的历史空间,更将那漠然的观念变成一个个有生命的灵物。 《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一书叙述史论结合,以问题讨论为经,以史料分析为纬,构思独特,写法新颖,“是一部不朽的美学通史”,在波兰初次推出后,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文字翻译并出版,引起巨大反响。
  • 叙事和图画

    作者:(德)迪特·施林洛甫 (Dieter S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所收大别为三类:一,研究专著;二,译著;三,知识性丛书。其中,研究专著旨在收辑有关诸课题的各种研究成果;译著旨在介绍国外学术界高质量的研究专著;知识性丛书收辑有关的通俗读物。不言而喻,这三类著作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欧亚历史文化文库·叙事和图画:欧洲和印度艺术中的情节展现》是其中一册。
  • 巨匠卡拉瓦乔:放荡不羁的一生

    作者:[美] 弗朗辛·普罗斯

    文艺复兴时期最后的大师,开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第一人 自由的姘头,枷锁的敌人 真正把人生当画布还要浓墨重彩的传奇画家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罪犯兼圣徒的艺术人生:卡拉瓦乔,光与影、明与暗、爱与暴力、神圣与罪恶、创造与毁灭、生与死、冲突与自戕。在世界艺术史上,从来没有见过如他这般悲惨的死法,更没见过如他那样多彩的活法! 卡拉瓦乔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异类。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大师,是无视并重新界定了时代艺术常规的开拓者,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先行者。他的画风在他去世后,激发了欧洲画坛的大变革,但他的名字却被世人遗忘…… 《巨匠卡拉瓦乔:放荡不羁的一生》是一本人物传记。传记的主角米开朗基罗·梅里西,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卡拉瓦乔,死于1610年的夏天,时年39岁。他的艺术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后开始的。1593年到1610年间,他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影响了文艺复兴之后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对新兴的巴洛克艺术的影响格外深远。他在世时声名显赫,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在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 他一生醉人、危险又充满了谜。卡拉瓦乔擅长处理细腻的光与影变幻,人生当中也充满了光明与黑暗的强烈对比,他品行不良,酗酒,放纵,好赌,易怒残暴,狡诈。但是他对普通人却怀着深深的爱意,始终关注着最底层的人。他的画作和人生都充满了光与暗、理性与非理性、神圣与罪恶、爱与暴力、创造和毁灭、生与死。
  • 关于策展的一切

    作者:[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当代艺术书系•话语实践卷04:关于策展的一切》内容简介:你想知道关于奥布里斯特的一切,但又不敢去问他的问题,在《当代艺术书系•话语实践卷04:关于策展的一切》中已经由16位采访人帮你问了,这是一部现实对话的作品,跨越了从他作为年轻策展人职业生涯初期在苏黎世策划的厨房展览到最近担任伦敦蛇形画廊联合总监这一时期。《当代艺术书系•话语实践卷04:关于策展的一切》承载了一种不可能性:把这位漫游全球的策展人钉回地面,试图描绘他的心理地图,以便沉默也许可以被转录。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布里斯特发起了“抵抗遗忘”,并证实了一位艺术家对他的精确判断:当这位“不停止”的策展人“考虑离开艺术界”,并进入其他领域时,艺术家曾告诉他“不要离开,跨越汇集知识的恐惧”,把其他领域带入(那时)封闭的艺术界。“采访项目是他的大英博物馆”和“伦敦(或法兰克福、威尼斯、巴黎、迪拜、广州、巴塞尔、柏林等地举办的‘运动中的城市’)是一个巨大的麦克风”,这些“想法是真正地使展览发展为城市”。
  •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作者:[美] Susan Weinschenk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出自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博士Susan M. Weinschenk之手,内容实用,示例清晰,以创造美观实用的设计为宗旨,讨论了设计师必须了解的100个心理学问题,每个问题都配以权威经典的示例,并给出即学即用的设计建议,篇幅简短,让你轻松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动机,拓展视野,创新思维,为你的设计打造全新用户体验。 最丰富的认知常识:从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等方面出发,直接剖析认知心理,全面深入了解用户。 最有趣的设计指南:精美的图片,生动的示例,基于认知原理给出密切相关的设计小贴士,让枯燥的设计心理学变得趣味横生、易学易用。 最严谨的设计手册,本书以科学研究和作者30多年的设计经验为基础,观点均引证自国外正规专著和论文,以最权威的心理学知识,为你的设计加分!让设计有理有据,不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 本书适合平面、网页、交互、移动应用等各类设计人员阅读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人如何观察 人如何阅读 人如何记忆 人如何思考 人的动机来源 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如何感知 人会犯错 人如何决策
  • 寻找如画美

    作者:(英国)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寻找如画美》描写了英国趣味演化历史中一个有趣的时期,通过从当时各种旅行资料中收集的细节,十分生动地展现了18世纪后期上流人士的这一爱好。第一部分讲述18世纪英国如画风景的兴起,从诗歌、风景画等写到风景趣味的演变;第二部分以怀河谷地、北威尔士、湖区和苏格兰高地为例,考察了早期的如画风景之旅。在展现英国本土风景如何取代国外风景进入主流趣味的同时,也揭示出当时时兴的旅行活动与这种趣味变迁之间的关系。
  • 美学散步(插图典藏本)

    作者:宗白华

    内容简介: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这本美学文集共收录有关美学的文章二十二篇,包括:《美学散步》《美从何处寻?》《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等等。此次推出精装插图典藏本,可同时满足美学鉴赏和收藏的需求。 …………………………………………………………………………………………… 出版说明: 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全书文辞典雅,富于诗情画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每一位为俗务所纷扰的现代读者,每一个渴望自由宁静的现代心灵,都能在先生灵动的文字里,充分感受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 《美学散步》初版于1981年,后多次重版增印,长销至今,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此次推出插图典藏本,基本保持原貌,仅修订了部分语句疏漏,并新增插图150余幅,以使全书更加图文并茂,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美学享受。 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那散步声中留下的汗漫灵光。请赴这场美学之旅,“慢慢走,欣赏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10月 …………………………………………………………………………………… 专家推荐: 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从早年到暮岁,宗先生独特地一直保持了下来,并构成了宗先生这些美学篇章中的鲜明特色。 ——李泽厚 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刘小枫
  • 洛煌笈

    作者:VIKI LEE

    “垂裳听风,彼山淌翠。游墨恍若悉池语,引云慵慵布千煌”。 国风人气画师VIKI_LEE 将多年作品首度集结成册,名曰“洛煌笈”。这是一本忠于国风,忠于东方的画集。 VIKI_LEE 用国内少见的绘画方法,诠释了风吹千年的神秘敦煌,威严不阿的天龙八部,泪浸满襟的缱绻玉 侣……画集共分为3个大章节和7个小章节,每个篇章均讲解了不同的故事和情怀,相信能给将其捧于手心 的你带来一次不悔的游历。
  • 艺术想怎样?

    作者:(德) 基特尔,(德) 赛兰特

    为什么会有艺术? 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 艺术与生活真的势同水火吗? 怎样评判艺术作品的好坏优劣? 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艺术上争论不休? 19个主题,串起3万年艺术史,深入解说经典作品 “我们想让年轻的读者们都能很好地读懂这本书。与大多数艺术史书籍不同,本书不会是枯燥的艺术史实堆砌。” 在西班牙的巴帕罗岩洞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五千多块布满雕刻和图画的石板,最古石板与最新石板之间相差近万年。宗教习俗与艺术的结合,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世界要比我们眼耳所及的部分更加深远广袤。 为何20世纪初,原始人的艺术会引发人们的强烈兴趣?近代的毁像运动是出于神意还是疯狂?艺术家的角色是如何从古代的工匠化身为现代的半神?艺术的使命与作用,从教廷到宫廷再到市场这一路上有过怎样的转变?艺术的自身语法里诸种形式间有过怎样的竞争,进而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批评在艺术史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 德国艺术畅销书作家基特尔和塞兰特通过十九个主题一一探讨这些问题。艺术创作上的争议由来已久,千百年来众口喧腾,它们往往变得极富戏剧性,甚至发展到兵戎相见程度。本书所要呈现的,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着论争的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