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
-
丰子恺艺术随笔
《丰子恺艺术随笔》书稿是从丰子恺先生大量著述中选出十几万字谈论艺术和自己绘画的随笔性文字。丰子恺先生文风极好,下笔皆娓娓道来,从实处细处写起,无一句妄言,无一空话,决无使人不知所云的理论名词,却将艺术道理尽括其中。此等站在品位与境界的高度而独立的人与画,人与文,在今日中国已经难觅。本书大致分两部分,前一为普遍性内容,谈美说艺,后一部分谈自己,主要是谈自己的学习和创作,可以给读者以切实的体会和启迪。 眼前的孙冰编写的《丰子恺艺术随笔》所选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大致上看,第一部分注重普遍性的内容,谈美说艺,意在增进读者对美与艺术的观念、艺术的多种形式、艺术教育、艺术人物等多方面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二部分注重个人性的内容,其实是关于“我与艺术(主要是绘画)”的自述,连贯起来读,隐约可见丰子恺一生所走的一条艺术道路,也可以说,这些文字大致上勾勒出了一条自传性的线索。这里所选自述文字的最后一篇写于1971年,那是在最黑暗的时期,丰子恺身心遭受污辱,既老且病,自觉来日不可期,而旧作都已散失,“因追忆画题,从新绘制,得七十余帧。虽甚草率,而笔力反胜于昔。因名之日《敝帚自珍》,交爱我者藏之。今生画缘尽于此矣!”读到这样的话,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一起来翻阅《丰子恺艺术随笔》吧! -
同舟共济
本书是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著,从全新的学术角度出发,探讨这幅名作的内容、风格、创作年代以及内在含义。在历时十余载的研究中,作者仔细考察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的诸多细节,联系神宗朝的经济与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卷末跋文,并梳理了众多宋代文献。最终,通过对画作内容的重新论证和对其成画的时间与原因的考察,作者认为《清明上河图》试图表现在北宋中期社会风暴突发的背景下,新兴沿河市场的风貌以及变法与漕运带来的繁荣,同时表现了统治者“上善若水”治世观念和愿与民众同舟共济的精神。 作者观念新颖,论据充分可信,突破了以往从美术角度出发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窠臼,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给与《清明上河图》一个全新的历史定位,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解读,为读懂这幅传世名作带来新的可能。 -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插图珍藏本)作者梁思成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建筑学家梁思成无疑也是一个诗人。正是他具备的对古建筑美感的欣赏和保护传统的苦心,才使他成为卓有成就的建筑大师。 -
翰墨荟萃
本书不是美术史(有一些是非美术史领域的学者)。 本书不是论文集(本展览的论文集还在编辑中)。 本书是对“翰墨荟萃”展的导览读物。2012年11月2日至2013年1月3日,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百年前或几十年前流入美国的《溪岸图》《捣练图》《晴峦萧寺图》等巨制将回到中国与观众见面。绘画历来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藏品之一,本书邀请单国霖、余辉、高居翰、方闻、谢柏轲、姜斐德等国内外美术史学者,以及张鸣、白化文、扬之水、杭侃等人文学者,介绍了画展陈列的唐宋元名画,有的从画作本身的构图、用笔、风格等方面介绍其艺术成就,有的从表现对象的时代特征上考订画作的创作年代,有的从与同时代同题材作品的对比中把握其笔墨特征、意境及创作个性,有的通过款识探究其流传过程,还有的展现了广阔的宋元社会生活面貌,将这些名画的魅力充分地展现给读者。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初稿写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傅雷只有26岁,刚从法国留学归国不久,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了教学,他根据留学积累的资料以及多年来钻研的体会,边授课边为学生陆续编写有关世界美术史的讲义,1934年离校后又将讲稿重新整理、补充,写成此书。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家及其名作展开,细述这样一种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 -
中国艺术与文化
《中国艺术与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基础上,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作者打破了传统艺术史教材按类型(建筑、雕塑、绘画......)和朝代叙事的僵化模式,内容在类型的基础上统摄于若干主题,主题内部跨越了不同类型的材料。同时,部分章节跳出朝代界限的束缚,注重社会文化史的连续性。作者为艺术现象提供了翔实的社会背景,努力还原艺术的历史环境。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同时,本书实现了历史文本和图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选358幅图片,随文配图,综合运用了考古、文化解释等多种方法,达到图为文之辅,文为图之质的境界。中译本挑选书中的精美图片作为彩插,相信读者必将为那流光溢彩的艺术之美所折服。 -
那年那天
本书写作的缘由,出自袁运生先生的一批水墨肖像作品。依画上落款时间,是1981年5月,地点是敦煌。画中人大都是浙江美术学院77级国画、油画、版画班的学生,他们去敦煌学习,邂逅中央美术学院的袁运生老师,于是,在夜晚的烛光下,产生了这段因缘。二十三年过去,画中人天南海北,有的成了在国外走红的艺术家(法国黄永),有的成为成功的商人(查立),有的则被黑人枪杀于纽约街头(林琳),有的至今被关在美国监狱里(陆红)……更多的,成为中国美术教育界的重要角色。作者也算得上其中一员。他应邀采写画中二十余年来的经历,却不期然探及浙江美术学院五十年的历史、人物,并由此涉及到新中国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关系,展现出重大主题。 -
大拙至美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一书平装本已经印了6次,是梁思成先生一本经典的通俗的建筑著作。梁先生的历史、文学、文化方面造诣极深,他有许多关于建筑和建筑人生的文字是非常易读和有教育意义,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这是一本能给众多热爱文化的读者,尤其是青年人读的书。本书请梁先生的遗孀林洙女士编辑梁先生最美最通俗的建筑文字,还有大量珍贵的照片和历史资料,是一本具有很强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书。此次推出精装版本,随精装本会赠送一本《故宫测绘图笔记本》,这本笔记本里收录了营造学社当年测绘的故宫建筑图16幅,完全原汁原味呈现历经时光磨难的图纸原样。 -
李叔同谈艺
目录 代序一·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先器识而后文艺 代序二·近代艺术的先驱者李叔同 绘画谈 一、图画修得法 1.图画之效力 2.图画之种类 3.自在画概说 二、中西绘画比较谈 三、石膏模型用法 1.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 2.收藏法 3.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 4.图画之材料 四、水彩画略论 1.水彩画材料 2.水彩画之临本 浅谈西画 缘起 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 1.波提切利 2.达·文西 3.拉斐尔 4.米开朗基罗 5.弗朗索瓦·克鲁埃 二、17世纪欧洲绘画 1.卡拉瓦乔 2.鲁本斯 3.伦勃朗 4.委拉斯开兹 5.维米尔 三、18世纪欧洲绘画 1.亚森特·里戈 2.弗朗索瓦·布歇 3.夏尔丹 4.弗拉格纳尔 5.戈雅 6.安格尔 7.德拉克罗瓦 8.米勒 浅谈国画 缘起 一、隋唐时期 1.展子虔 2.阎立本 3.周昉 4.李思训 5.王维 …… 浅谈书法 谈写字的方法 浅谈篆刻 浅谈音乐 浅谈文学 关于弘一法师书法变化 弘一法师书法欣赏 -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 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 “穷乡儿女” 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
杜甫詩意圖册
《杜甫诗意图册》以陆俨少所绘100开杜甫诗意册为中心,将陆俨少所据诗句全诗照录,并附清代杜甫研究之集大成著作仇兆鳌《杜诗详注》注释内容,为读者更好地理解陆俨少绘画的精神提供了门径。 -
昆曲六百年
据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补充、汇编而成。 -
艺术最真的年代
一个发生在上海,跨越40年的故事,一个有关艺术、岁月和兄弟情谊的故事。“文革”时期,林旭东、陈丹青和韩辛因绘画结缘;文革结束,变革之中,他们的人生尽是悲欢离合,最终认定要寻求自由⋯⋯ -
汉字大爆炸
《汉字大爆炸:字分•字源•字质》编辑推荐:笔画由人创造,和人类一样同时代表着生命的存在,每一个都被赋予着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信息。 笔画由人创造,和人类一样同时代表着生命的存在,每一个都被赋予着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信息。《汉字大爆炸(全字分字源字质)》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去重新解读笔画,探讨笔画在视觉表现中的变化与统一,寻求笔画形态的更多的可能性,扩展笔画的使用极限以及新的审美的视角;将笔画的视觉传达特性表 达体现出来,还原笔画更多更深层的意义,探索笔画背后更多的信息,进而改变我们对于笔画的思维方式、观察视角、审美和认知方式。 -
一个人的收藏
著名音乐人姚谦,也是一位知名艺术收藏家。 既非大富大贵,也非学院派专家,他喜欢独立于主流热潮思考,善于另辟蹊径。 二十年来,姚谦凭借小康收入和对艺术的一腔热情,陆续收获了众多19、20世纪的艺术珍品,既有西方印象派经典作品,又有常玉、徐悲鸿等东方大师之作。刘小东、蔡国强还在早期创作阶段,他便已收藏。有的青年艺术家,名不见经传之时,就被他慧眼识珠,而后名声大作。 然而,价值增值从来不是姚谦关注的重点,他强调对于艺术品本身的钻研和共鸣,认为这才是收藏的精髓。他不将“伟大的收藏”视为唯一道路,致力于将收藏行为融入日常。他关于收藏的活动和写作,在两岸三地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是姚谦关于艺术收藏文章的结集。作者深入浅出,分享了20年来艺术收藏的宝贵经验。从如何买下第一幅作品,到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藏方向;从学习辨别纷繁的艺术市场信息,到巧妙避开热门寻找突破。他的文字见解独到,心得丰富,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可从中一窥收藏的奥秘。 -
行走的刘索拉
这是一部关于音乐、艺术、和人生的对话随笔集。其中收录了刘索拉从小到大近百幅相关照片和图画,并配有一只能感刘索拉的音乐CD碟。刘索拉在世界音乐舞台行走十几年,这是她第一次用文字、图片和声音比较完整表达自己成长经历和艺术追求的书。理论家兼作家田青也是这部书主题的一部分。两位好友相对而作,共谈艺术、人生。 -
谈美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以书信体形式为青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自问世以来即深受好评,被视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全书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顺着美感态度的特性、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移情的关系、美感与快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次第展开,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因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